农家之子逆袭,“安倍菅”时代开启?
作者:萧西之水“菅义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说,安倍前首相的突然辞职令人感到意外,那么更让大家始料未及的,便是菅义伟成为继任者。
近年来,每逢选举,日本媒体就会探讨“后安倍时代”的首相人选。成熟老练的前外相岸田文雄(63岁)、经常批评安倍政权的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63岁),乃至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环境相小泉进次郎(39岁)等人都在榜单前列。安倍宣布辞职后,年龄合适的岸田、石破迅速宣布“出马”(参选),“后安倍”的争夺似乎是一场双雄对立的戏码。
然而,短短几日内,原本并不显山露水的安倍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异军突起。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党内7个主要派阀中的5个派阀以及近30名无派阀人士均表达了对他的支持。紧接着,菅义伟以巨大优势战胜竞争对手,赢得首相宝座。
菅义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支持呢?
从农民之子到“横滨老大”
菅义伟是21世纪自民党第一位非“世袭议员”的首相。
所谓世袭议员,在日本一般指家中三代以内亲属担任议员的情况。安倍晋三便是典型,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外叔公佐藤荣作都曾担任首相,父亲安倍晋太郎也曾官至外务大臣。目前日本众议院(年10月选举)有89名世袭议员,占小选举区总席位(席)的31%,年以来,9位自民党首相全部都是世袭议员。可以说,世袭议员“统治”日本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表面来看,菅义伟的出身不足以支撑他在政界大放异彩:他出生于秋田县汤泽市秋之宫的一个草莓种植户,是家中长子,高中毕业时来到东京。他曾在瓦楞纸箱工厂靠打工积攒学费,后考入法政大学。
不过,菅义伟的父亲菅和三郎并不是单纯的庄稼汉,他有针对性地打造了“秋之宫草莓”品牌,为家乡创造收益,还出任了当地的草莓生产与销售协会会长。
菅义伟的出生地秋田县汤泽市的一家乳制品公司近期开始销售印有菅义伟头像的纪念酸奶
乍一看,一个草莓协会会长似乎算不得什么职位,但在实行乡村自治的日本,村镇的优势产品协会除去行会职能以外,更承担着一定的基层政府职能,包括但不限于:协调修建各类农村基础设施、集中采购各类农具、联络售卖、培训农业技术等等,这也让他成为农村中重要的协调人。久而久之,菅义伟的父亲在当地便有着一定声望,也在后来参加选举,成功担任町议会的议员。
日本许多白手起家的政治家本人或亲属都有过基层自治团体的经历。比如安倍家曾是山口县一个酿造酱油的商人家庭,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占据村长、县议会议员的职务,到安倍晋三祖父安倍宽这一代,终于成功跻身中央政界,担任众议院议员;再比如现在的宫城县5区议员安住淳,其父亲也是当地町长。虽然菅义伟的父亲不足以给他的政治生涯提供直接帮助,但也能带来起码的政治熏陶。
在日本政坛,想要跻身政界一般只有三条路,要么家里有人当政治家,要么找一个政治家的孩子结婚,这两条路都可以看作“世袭议员”。第三条路,便是给政治家当秘书,靠着多年的功劳苦劳培养人脉,扎根选区,再一步步爬上议员宝座。
平民出身的菅义伟只能走第三条路。从法政大学毕业后,他一度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后经人介绍,成为扎根于横滨的众议院议员小此木彦三郎(旧神奈川县1区)的秘书,一干就是11年。
这段经历非常辛苦,但由于小此木在年出任中曾根康弘内阁的通产相,菅义伟也有机会进入中央省厅工作,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坚实基础。年,借助小此木在横滨的影响力,菅义伟当选横滨市议会议员。
横滨对菅义伟是一块宝地。菅义伟9月5日穿着一身浅灰色西装来到神奈川县横滨市,在有名支持者聚集的会场致辞。“我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菅义伟表达了此刻的心情:“这让我想起38岁的时候,跟我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家是如此相信并支持着我。”而在市中心的横滨桥商店街,据说从8月31日就开始准备“祝贺菅义伟成为首相”的横幅了。
菅义伟组阁,让曾经在安倍内阁中担任过国家安全委员长的56岁的小此木八郎重新回到这个职位上。菅义伟踏上从政道路的时候,最初就是给小此木八郎的父亲小此木彦三郎(左)当了11年的秘书。
作为政治导师的小此木彦三郎对横滨政界的影响力甚大,菅义伟作为其秘书,自然与本地政商各界来往密切。当选地方议员后,他作为小此木彦三郎的代表者,帮助当时的横滨政界解决了许多问题,一度被称为横滨的“影子市长”,副首相麻生太郎更直呼其为“横滨老大”。年,当了两届横滨市议会议员后,菅义伟在横滨市所属的神奈川县2区竞选国会议员,成功当选并连任至今。
虽然出身农家,但菅义伟的发迹之处却是大都市横滨,这让他深刻了解发展大都市对于自民党的重要性。但问题在于,拥有大量世袭议员的自民党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党”。一般在人口流动幅度不大、经济水平不高的非都市区,当地居民才更容易对某个政治家族产生情感记忆,从而推动“世袭议员”的诞生。年的众议院选举中,世袭议员的数量与某地区的议席数量呈明显的反比关系。东京都25个议席只有2人是世袭议员,大阪府19个议席、神奈川县18个议席中也各有4个,但到了青森、山梨、鸟取、岛根这种只有2-3席的县,却全部出身世家。
在为小此木彦三郎当秘书时期,菅义伟与比小他5岁的真理子结婚,并有了三个儿子。在接受“文春online”采访时,他曾表示,自己不到30岁结婚,夫人不喜欢露面,并不是政治家妻子的类型。“我和妻子之间的话并不是很多,对孩子教育是严格的。”
低调的夫人菅真理子。菅义伟有时因公务缠身,无法回到家乡选区进行街头演讲,真理子就不得不代表菅义伟出场。她出面演讲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我的老公违反我们之间的约定,本来答应不让我参与政治的。现在他实在太忙了,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请大家投他一票吧”
菅义伟一直对世袭政治家持批判立场,他曾对三个儿子说:“如果想当政治家的话,就去其他的县吧”。菅义伟后援会的相关人员则表示,他的三个儿子现在都在民营企业工作,“好像没有要当政治家的意思”。他在回答“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于日本农业的冲击时提到:“我是农家的长子,深知农业正在衰退,必须走集约化之路,应更多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这种表态既是他对自己出身经历的总结,也是对自民党未来发展的展望。
在“伏魔殿”内纵横捭阖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坛试图扭转“官僚治国”痼疾,将国政决策权从各省厅拉回到首相官邸。到年,小泉纯一郎内阁推动中央省厅改革,大幅度简化部门编制,同时在各中央省厅设立“副大臣”职位——该职位须由国会议员而非公务员担任,深度参与政务调研与决策,有效制约日本的公务员体系。
菅义伟作为议员担任的第一个高级职位,便是新设立的总务省副大臣。小泉内阁期间,总务省负责推动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国策,是一个非常忙碌的省厅,菅义伟在其中发挥“总参谋部”与“总后勤部”的作用。当时的总务相竹中直藏回忆道:“在伏魔殿(指满是恶人的环境,源于《水浒传》)一样的总务省中,内部管理工作基本全交给菅,包括人事权……他在内部治理方面作为领导有效完成任务,手腕非常厉害,出色统率了整个部门”。
在日本传统的“官僚治国”体系下,人事权等内部管理权力名义上归属政治家,实际上却由高级公务员掌控。能在公务员系统与政治家之间取得平衡,将“伏魔殿”一样的总务省拧成一股绳,帮助大臣有序推进邮政民营化改革,菅义伟纵横捭阖的能力初步显现。
这段纵横捭阖的经历为菅义伟日后的登顶悄然奠定了基础
小泉内阁辞职后,菅义伟把国政改革希望寄托给年富力强的安倍晋三。但与先前做法不同,菅义伟并没有仰仗安倍所属的自民党派阀,而是号召组织超越派阀之见、仅以政治理念为标杆的政治联盟,并广泛招入新生代议员,组成由94人构成的跨派阀团体“再挑战支援议员联盟”。该联盟成为支持安倍在年当选首相的重要基础,菅义伟也由此晋升为总务相、兼顾地方分权改革工作,第一次进入内阁。
没想到的是,安倍仅担任一年首相就因身体原因被迫辞职,自民党更在年丢掉政权。但在其身体好转后,菅义伟以坚定支持者的身份力邀安倍回归,帮助他在年重新担任自民党总裁,并第二次当选首相。菅义伟也随之担任官房长官。
帮安倍捏住省厅人事权
内阁官房可以类比于国务院办公厅,官房长官是一个负责上传下达、统辖管理各中央省厅的职位。
在“官僚治国”时期,日本中央省厅各自掌管一部分职能,所以能不能做首相,取决于能否受到公务员系统的认可。一名首相普遍要先做几个省厅大臣,与官僚系统形成默契后再任首相。而官房长官作为“首相大秘书”倾向于身处后台处理联络性事务,很难受到青睐。年之前,只有4名首相——佐藤荣作、大平正芳、铃木善幸和竹下登——拥有过官房长官的经历,而即便如此,他们也多曾任职大藏省、通产省等关键省厅。
进入平成年间,随着官僚体系受到打压,日本决策权更多集中于首相官邸,官房长官频繁担负起会议组织、议题设置、情报收集等任务;此外,电视与互联网媒体的流行,也让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官房长官经常出现在国民面前,容易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