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3981.html
文/杨赛上古歌诗是《诗经》、汉魏晋乐府、唐宋诗词的源头,是中国音乐文学的发轫。从乐舞到乐歌,人声和器声不断丰富,社会性情感和表意的比重逐渐增加,诗歌与礼乐日趋融合。“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上古时期,人们在日益社会化的进程中,产生了越来越丰富的情感。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有喜、怒、哀、乐以及好、恶,后来还有惧。这七种情感,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达。《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感上来了,非得拉长音值、拉高音调唱起来。这便是人类最早的诗歌。正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只要深吸一口气,情与气偕,经过喉、舌、齿、唇、牙等“自然乐器”,不断塑造声音的形象,就可以贴切而细腻地表现情感变化。这种情感的交流、互动是通过和声进行的。于是,由单音发展到多音,由横向发展扩充至纵向发展,进而出现了“律和声”——人们不得不发明相对统一的高和节奏,先是拍打手、腹、腿等部位,最后发展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人工器乐体系。“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不断完善表达情感的音效,个人情感由此演化为社会情感,乃至升华为价值观和方法论。随着音乐发展,二言词、三言词、四言词相继出现。诗句越来越长,表达的意义也就越来越丰富。为了兼顾抒情和言理,人们尝试在两个语义单位之间加上语气助词“啊/兮”。后来,由于词语太多,干脆在每一句后面都加上“啊/兮”。最后,又取消“啊/兮”,用押韵来代替。由此,诗与歌逐渐分离,由偏重听觉形态转向偏重视觉形态,由表情为主转向表义为主。
增强族群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一般认为,黄帝是中华礼乐文明体系的创建者,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之一。据说,黄帝制作的三个乐舞《云门》《大卷》《咸池》,分别表现黄帝继位时云的祥瑞、武力征服敌对部落以及向百姓普施恩惠的情形,试图化解黄帝部落对天神、地祇神秘力量的恐惧。颛顼效法黄帝制作《承云》,表现继位时风的祥瑞。《承云》运用“模仿乐器”,通过对大自然声响的模仿,声音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吕氏春秋》云:“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喾制作《九招》《六列》《六英》,人声和器乐得到很大扩展,并实现了乐与舞的融合。首先,丰富了人声。可能是由于语言文字不够发达的缘故,此前的乐歌只有表现语气和情绪的虚词,帝喾制作的乐歌写入了实词,表意功能大大加强。其次,丰富了器声,增加了打击乐和管乐,节奏感和旋律性得到加强。再次,丰富了舞蹈,增加了凤鸟舞和天翟舞。通过一系列大型乐舞,表达对天神、山川、先祖的敬畏、崇拜与感恩,进一步增强族群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尧制作和增修了《大章》,以表现先王和自己的德政。同时,有《康衢歌》和《击壤歌》两首诗歌存世。《击壤歌》是一首民间歌曲,反映了尧时百姓康乐的情形——老人一边玩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着怡然自乐的歌曲,既展示了安居乐业的景象,又体现了绝世高蹈的人生哲学,可视作隐逸诗之祖。《康衢歌》是一首文人歌曲,记载在《列子》中。据说,尧晚年微服私访,听到孩子们在唱士大夫教的歌曲:“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首政治讽喻诗歌,一方面赞颂尧的功德,另一方面也敦促尧顺从天命,尽快禅位于舜,确保权力平稳交接。这两首歌曲成为后世歌谣的源头。《曲律》云:“自《康衢》《击壤》《黄泽》《白云》以降,于是《越人》《易水》《大风》《瓠子》之歌继作,声渐靡矣。”
喻示孝道德政,主张宽容和解舜制作的《韶》乐中包含声歌《大唐歌》,歌颂尧的功德。《尚书大传》记载:“惟五祀,奏钟石,论人声,鸟兽咸变,于是乃浡然兴《韶》乐于大麓之野……乃作《大唐之歌》,以声美帝,声成而彩凤至。”据传,展演《韶》时,表演者头上插着鸟毛、身上披着兽皮,绕着辟雍学宫,边走边敲击石磬,模拟鸟兽的叫声,居然还招引来黄鹂鸟。可惜的是,《大唐歌》歌词今天保存不完整,只留下描述仪式音乐的部分。仪式以迎神开场,司乐迎请尧及历代贤王降临。之后,鸟兽同舞,乐声齐奏,百官晋谒。接着是颂神乐歌,共三阙:第一阙由舜领唱“陟天之命,维时维几”,歌颂敬奉天命、顺时而作。第二阙由各大部族首领合唱“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明确宣誓元首明智、群臣贤良才能国泰民安。第三阙由群臣合唱“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警诫如果元首缺乏雄才大略、臣工懒惰不恪尽职守,各项政务就要弛废。舜制作《南风歌》,重在宣扬新的家庭价值观,一举开创了弦歌治国的模式。《孔子家语》收录《南风歌》词二章四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两阙歌词颂扬南风的温暖滋润——冬去春来,南风扑面而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蛰居的愠怒一扫而光。进一步来看,冬天蜗居一室,生活单调,饮食困乏,难免产生各种消极情绪,滋生怨恨,引发纠纷。由此,《南风歌》同时喻示了舜的孝道和德政,主张家庭社会宽容和解。舜以孝道被举荐,在各种考验中坚持对父母孝、对朝廷忠、对百姓仁,他的美德赢得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舜以人伦价值体系为基础,初步建立起中国古代家庭、宗族、国家的三级价值体系,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南风歌》的伴奏乐器有打击乐和弹拨乐。舜用鸣球作打击乐,象征天帝的法器,以强化乐歌的神圣性。《律吕精义》外编卷收有《南风之诗》,歌词为“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二十六字,不分章,不分句,不组词,一字一音一拍,循环往复,吟唱五遍,刚好每一个字都唱了五个音,谓之端如串珠格。禹命皋陶制作《赓歌》。《赓歌》有三阙歌词,主要表现元首开明、臣工尽职以及互相谦让、为百姓谋康乐的朝堂气象。
(刊于年1月12日解放日报思想周刊)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水咸的,水淡的
高明昌
复兴中路号,刘海粟的家
星辰大海五年祭:寻找董鼎山的骨灰
周励
复旦和交大:同根一脉,相爱相“杀”
读史老张
黄宗英是永远的“甜姐”,左手电影右手文学,晚年微微一笑仍嫣然
师者温情,无言之美
潘建国
他去天上,跟傅雷先生相会了——重听那年,傅聪这样谈“琴”说爱
这位“不见外的老潘”,凭什么感动了中国90岁的淮海大楼与曾经的永隆食品商店
女高音歌唱家黄英:盲目追求“更高”,是要“还债”的
此后人生,这是常有的“游戏”
伍佰下
潘允端与豫园
沈鸿鑫
在虹口遇见广东
龙钢
孙郁:文学让我们从俗谛中惊醒
能听一听那风声也好呀
路明
这是“朝花时文”第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hw
jf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