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奉新的这所寺庙最初是一伙l

海大师创寺造木仙

怀海刚刚从罗坊的小雄山来到百丈的大雄山之后,他并不满足于随便找个地方住下,他一直想建一座独立的禅宗大寺。在这之前,禅僧都是寄住在律宗的寺院里,从来都没有独立的禅宗寺院,由于律宗和禅宗的修行方法不一样,禅僧常常感到有很不方便。想到这些,怀海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要为禅僧建立一座独立的禅宗寺院!”

在甘贞居士的帮助下,司马头陀亲自为他选定了寺址。他建寺想法是很好,可是这大雄山远离村镇,虽说可以就地取材,可哪有这么多的义工呢?怀海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三国时诸葛亮不是造了木牛流马运送军粮吗?我们可以造木人!

于是他请来了很多能工巧匠,一起绘制好了图纸,做出了一批会运动、会劳动的木人,他们还给木人取了个名字叫“木仙”。我们现在无法知道那木人的样子,是不是像现在的机器人,据说那“木仙”非常神奇,只要怀海大师作起法来,那“木仙”便非常听话,不但白天会耕田整地,晚上也不用休息,而且还不用吃饭,不用付工钱,劳动效率很高。

由于“木仙”的日夜工作,兴建禅寺的事开展得非常顺利,一个月平整好了场地,一个月又采集齐了木材,一个月又准备足了砖瓦,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崭新的禅宗寺院就矗立在大雄山下。落成开光那天,怀海高兴极了,亲自将这座寺院命名为“百丈禅寺”,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禅僧寄人篱下的日子结束了!禅宗第一座独立的寺院诞生了!

百丈禅寺竣工之后,怀海静下心来想,建造这寺院功劳最大的应该是“木仙”啊!看到那些木人因为日夜劳作都成了缺胳膊少腿的废物,怀海有点激动了:“木仙啊,是你们帮了我的大忙,你们才是建造百丈寺的功臣啊!”

怀海禅师于是就和弟子们一起,将那些残废的木人全部安葬在百丈寺东南的田塅中(今放生池所在地),并给它命名为“木人冢”。这就是木人冢的来历。

怀海归寂后的六百多年,有一位名叫邵彦辉的奉新冯川人高中了进士,后来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回乡探亲,来到了百丈寺,两眼盯着那木人冢发愣,一番浮想之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昔有人兮字木仙,晓耕寒月晚耕烟;

短犁料得乘云去,荒冢空余在野田。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

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7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