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近日,安康市年度“宣传安康”好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汉阴县共4件作品获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1件。
获一等奖的作品为:
央视记者郑源、樊鹏采写的新闻作品《陕西: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乐业安居》(发布于年7月11日新闻联播)
↑陕西: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乐业安居
获二等奖的作品分别为:
1.经济日报记者雷婷、魏永刚采写的新闻作品《兜底脱贫点亮希望》(刊发于8月31日经济日报头版)
↑兜底脱贫点亮希望
“如果不来这里,我的生活会是一片阴霾。”在陕西省汉阴县蒲双敬老院,双河口镇凤柳村村民吴兴胜向记者讲述起生活的变化。
年,吴兴胜在外打工时不慎摔伤,导致高位截瘫。此后,他常年卧床,锅灶在床边,侧着身子做饭吃。平时只有亲戚邻居隔三差五地帮忙收拾一下。直到入住蒲双敬老院,吴兴胜的生活才有了保障。“在蒲双敬老院,吃喝拉撒有人管,按摩、治褥疮还有专科医生,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吴兴胜说。
吴兴胜生活的变化,缘于汉阴县委、县政府对基层兜底脱贫的调研。失能与半失能五保户是基层兜底脱贫的难题,为此,汉阴县财政、民政、卫健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探索医养结合、集中供养的兜底脱贫路子。
汉阴县率先在蒲双敬老院试点,由县财政投资余万元,以位于蒲溪镇小街村的蒲双区域敬老院为依托,把全镇及毗邻乡镇全部42名失能、半失能五保户集中供养起来,配备17名护理人员,24小时全程护理,解决了“有人监管”问题。
解决了生活问题,还需要解决失能人员看病吃药的难题。为此,汉阴县以敬老院场所为平台,与区域卫生院合作成立养护中心,并配备心电监护仪、吸氧机、牵引床、针灸理疗等医疗设备,配置医护人员。目前,汉阴县已在县中心敬老院、蒲双敬老院、龙双敬老院、汉双敬老院4所区域敬老院建立养护中心。
该一做法得到群众广泛认可。据统计,目前,汉阴县共有名失能、名半失能五保户,其中已有名失能、名半失能五保户得到集中供养。“失能群体不失爱,医养结合解心结。”当地群众编写了这样一句顺口溜来点赞汉阴县的做法。
针对养老院护理人员不足的实际,汉阴县通过增加公益性岗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开招聘,并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倾斜,实现“招聘一人,全家脱贫”。目前,全县16所敬老院共有54名贫困人员上岗,其中残疾贫困人员有11名,实现了以贫助贫、就业脱贫。贫困户陈历明右手有轻微残疾。如今,他和妻子都在蒲双敬老院上班,每月有0元的工资收入,再加上各种补贴,生活实现了大变样。
“集中供养、医养结合、就业脱贫三者融为一体的探索,丰富了兜底脱贫的内涵,从根本上破解了失能、半失能贫困户脱贫难题。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不断巩固提升,持续做实做好。”汉阴县委书记周永鑫说。
2.新华社记者孙正好、陈晨、邵瑞采写的新闻作品《奋斗的幸福│舞!舞!舞》《一张迟到三十多年婚纱照背后的故事》、《57岁那年她和丈夫拍了婚纱照...》等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户安居乐业生活系列报道(分别于8月24、25、26日刊发于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
↑奋斗的幸福│舞!舞!舞
↑奋斗的幸福│舞!舞!舞
↑一张迟到三十多年婚纱照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西安8月25日电(记者孙正好)年10月,在女儿的张罗下,57岁的周红艳身披一袭白色婚纱,牵着丈夫储召平的手,坐在了摄影师的镜头前,那时,距离储召平从死亡线上捡回一条命,过去了三年。 摄影师让她保持微笑,她笑着笑着,就开始哭。一忍再忍,终究没能忍住——默默流泪变成了低声抽泣,进而又泣不成声。 往事历历在目,尤其是储召平生病以来,他们一起熬过的那些直煎人心的日与夜。满腔万语千言,最后又化成了周红艳嘴角保持的一抹微笑。摄影师按下了快门。 这是周红艳记忆深处最动人的场景之一。如今,一切有惊无险,丈夫通过治疗,依然陪伴在她身边;而全家人,也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了新楼房,婚纱照被周红艳挂在卧室床头。“七夕”来临之际,夫妻俩手挽手,向记者讲述他们三十多年平凡而动人的爱情故事。 周红艳与储召平的爱情长跑,有着一个不浪漫的平淡起点:他们都住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秦巴山深处,周红艳在集中村5队,储召平在同村7队,两人交往始于媒妁之言,没怎么谈感情,就结了婚。“没有婚纱,没有车队,连路都没有。”周红艳回忆说,“他就牵着我的手,走了两公里的山路,然后拜堂成亲。”那是年,洞房是一间土屋,煤油灯代替了花烛。 “太穷了,连张结婚照都没拍。”周红艳说。 虽说是奉了父母之命结的婚,但爱情却在简单地生长:在河北打工的储召平,为了让妻子身体更好,曾在打工之余,四处寻找,亲手扯了一麻袋的中草药,快递到了安康;平时吃饭周红艳常常将更多的肉留给干体力活的丈夫。 “他每次从外面回来都给我买礼物,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我们心里确实有彼此。”周红艳一脸幸福地说,这也让她满怀期待——日子好了,说不定哪天就能拍几张婚纱照。 日子确实渐渐地好了,但好景不长。年,储召平突发脑溢血,引起并发症,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十一天后,才脱了险,医院允许家属在病房外通过手机视频探视。屏幕上,储召平刚睁开眼,揪心了十多天的周红艳忍不住哭喊起来:“你不能扔下我!你要坚强!我爱你!你得活着!” 脱口而出的“我爱你”,就是周红艳余生的动力。“那时他已经瘫痪了,人也失忆了,最严重时连我跟三个孩子都不认识。”医生给储召平做康复训练时,周红艳就拿个笔记本在旁边记,细到怎么搓手指,怎么搓脚腕,她都记在本子上。“没有我,他没法活;我没他,也活不了!” 储召平捡回了一条命,但康复之路却艰辛而漫长。三个儿女外出打工挣钱。重复的步骤,机械的动作,几乎被揉进周红艳生活的时时刻刻。为了训练丈夫走路,她常常背着一个木板凳,撑着储召平遛弯,累了就取下来,让他坐着,但她不能闲,得接着给爱人搓脚,搓手,搓背,搓肩。“其实内心想得很简单——只要他活着,陪在我身边就可以了。”周红艳说。 三年后,储召平渐渐能下地走路,生活一半可以自理。此时,他们的日子也好了,年,全家人和汉阴县十个乡镇2多名贫困群众一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离县城不远的新社区。 去年,洞悉母亲心事的女儿储静,想给这段三十多年平淡而又坚韧的“父母爱情”添加一抹浪漫——她给母亲披上了婚纱,给父亲穿上了西服。 镜头前,周红艳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听到妻子在低声啜泣,储召平紧紧握住了爱人的手,就像结婚那天,他牵着她,跨过一条又一条沟沟坎坎,此后三十多年,彼此从未放弃。↑57岁那年她和丈夫拍了婚纱照...
获三等奖的作品为:
人民日报记者张昊、县委宣传部刘海峰、秦小娟采写的新闻作品《陕西汉阴:一个篱笆三个桩》(发布于8月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
↑陕西汉阴:一个篱笆三个桩
“有了中国建行的资金支持,我现在大面积种植艾草、金银花,一年下来收入过万元不成问题!” “从最初买了2头牛,到现在已繁殖了8头,怎么算都是赚,这亏得陕煤集团的帮扶!” “东航西北分公司真给力,让汉阴炕炕馍飞上天了!成为东方航空指定航空食品!” …… 走进汉阴县,时常能听到群众对中国建行、陕煤集团、东航西北分公司的赞美声。自年以来,三家中省单位发挥行业优势,践行国企担当,将政策、人才、资金等资源与汉阴县实际相结合,全方位、多领域以高质量帮扶提升汉阴县脱贫成色。穷山沟有了聚宝盆 走进双河口镇三柳村,只见房前屋后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潺潺河水绕村庄,群群白鹭齐飞翔。沿双河口古道一路而上,千年古柳、荷塘月色、朱鹮嬉戏,美景目不暇接,令人神往。 美,离不开中国建行的支持。近四年来,中国建行为三柳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3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仅村里“面子”美,群众收入更是美! 在三柳村社区工厂,悠悠艾香沁人心脾,艾灸、艾条、香囊等艾草制品琳琅满目,昔日漫山遍野的野草如今变成了村民们的“吸金草”。在社区工厂还有一宝——金银花,金银花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名副其实的“金银花”。 “在中国建行善融商城电商平台上,金银花红茶、绿茶都卖得很火!去年产出首批金银花余斤,销售收入4万元。今年肯定不止这个数!”金银花基地负责人王景坤说。 正如王景坤所说,在中国建行倾力帮扶下,三柳村正逐步成为一个旅游、产业、电商综合体,这里的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据统计,中国建行汉阴扶贫工作队协同省市分行,积极为汉阴先后争取到2.65亿元月河综合治理贷款项目,万元的汉双公路“民工惠”项目授信,0医院供应链融资业务授信。为县上龙头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在全县镇村设立建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累计发放扶贫助农卡张,投放免抵押、免担保小微快贷31户贷款万元,为8户社区工厂发放万元贷款。除了拿出真金白银,中国建行输血更造血。 针对汉阴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难点问题,从年起,中国建行先后选派6名优秀干部到汉阴挂职扶贫,采用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扶持当地企业44家,累计消费扶贫.96万元,捐赠医疗设备、医疗车辆总价值.29万元。医院实现远程医疗服务,投入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医疗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人,举办各类培训班期人次,教育扶贫直接投入及引进资金.94万,投入.8万元建立起覆盖全县各镇村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总行部门党支部与8家村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鱼渔兼授。 土特产售出好价钱 “消费扶贫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给贫困户和消费群体之间建立起一个便捷的交易渠道,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陕煤集团扶贫挂职副县长高海军说。 为使汉阴县优质特色商品走出深山,陕煤集团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对接产销市场,依托所属企业、项目以及各项目参建单位的食堂、餐厅,进行点对点帮销帮扶村、帮扶户的农产品,让当地优质、安全、绿色的特色农产品进食堂、上餐桌,已累计带动当地消费约1.2亿元。 “以前,老百姓的东西卖不出去,价格也低,如今集团消费扶贫力度这么大,我们梨树河村靠卖当地土特产脱贫退出的就已经有几十户了。”陕煤集团驻梨树河村第一书记贺磊说道。 围绕“政府主导、陕煤助力、市场运作、资源共享、贫困户受益”的思路,陕煤集团帮扶工作队确定了“联社联企联户、直销包销帮销”的“三联三销”富硒蔬菜扶贫模式。 陕煤集团在13个帮扶村成立富硒蔬菜合作社,在涧池镇紫云村建设了占地余亩的功能蔬菜基地,从西安引进七叶莲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功能蔬菜基地进行种植、加工、冷链、销售一体化运营。基地负责指导13个合作社建设、育苗、技术培训、销售,贫困户通过参加村合作社蔬菜基地劳务、农产品销售、联合社盈利分红获得收入。仅去年就累计分红.39万元,带动13个贫困村名贫困户增收,人均增收近元。 几年来,陕煤集团在汉阴真心真意扶真贫,真帮真扶献真情。先后派驻扶贫干部54人,其中挂职副县长3人,目前在岗扶贫干部28名,5人驻村时间超过6年。累计投入资金突破1.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余个,带动户人贫困人口脱贫,帮扶的13个村全部脱贫。 “小炕炕”登上“大飞机” 薄香脆酥的炕炕馍一直是汉阴传统名小吃,在东方航空公司的层层筛选下成为其指定航空食品,真不简单!这可都是东航西北分公司帮扶汉阴县的功劳。 东航西北分公司充分利用航空运输企业人流量大的特点,积极宣传推广汉阴县的农副产品,协调西安航食与汉阴县星旗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 针对帮扶的涧池镇东风村,该公司两名帮扶干部长年驻扎在村上,利用各种时机开展“窜门子”“走亲戚”,密切了干群关系,发展了产业。他们向东航集团争取到万元专项产业扶贫资金,完成了70余亩00窝天麻种植,带动42户贫困户人增收。 分公司开展“精准扶贫、助学扶智”活动,累计发放助资金13.1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8人、中学生20人,助力贫困孩子圆了大学梦。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三家中省单位的大力帮扶下,经过一茬接一茬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今年初汉阴县正式脱贫摘帽。全县户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4%,无错退率、漏评率……谱写出一曲响亮的脱贫攻坚壮歌。通讯员/贺卓编辑/沈杰审核/杨明月终审/邹菲投稿邮箱:hy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