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吃干枣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7977.html去年是庚子年,是一个鼠年,因新冠肺炎的发生,引起了全世界的骚动,所以人们对“鼠”也就产生了恐惧。据中国古书《地母经》云:“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春夏水淹流,秋冬多饥渴。高田犹及半,晚稻无可割。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夺劫。桑叶须后贱,蚕娘情不悦。见蚕不见丝,徒劳用心切。”这段话是古人对庚子年的归纳总结。这本书原称叫《地母娘娘保命真经》,它以六十甲子为排列顺序,一诗一卜,预徵该年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本书出于何人之手,应属无名氏之作,应该是古代勤劳的中国人民对自然规律口口相传的一本经验总结的书。我们返过头来看一下中国近代年来已经过去的四个庚子年。首先是年的庚子年,也就是历史上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此前,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国家,我们输出的东西主要是茶叶、丝绸和瓷器,而外国的东西很少进来,故只能用白银来兑换,于是大量的白银流入了中国。英国人于是就得了红眼病,气不打一处来,他们总想与中国落个买卖平衡,想方设法改变这种贸易逆差。别的东西又打不进中国的大门,于是就打起了歪主意,企图用鸦片来兑换中国的物资。这场鸦片战争,不仅掳走了中国大量的财富,而且还残害无数中国人的身体,把个中国搞得人财两空。最后以中英《南京条约》结束,以中国割地赔款而告终。我们再看第二个庚子年,即年前的年,“庚子赔款”应该是人人皆知。外国人一看,单鸦片还占不了多大便宜,干脆八国联合起来,明火执仗来中国抢。八国联军攻占了紫禁城,火烧了圆明园,抢走了中国的无数财宝,中华民族受到了奇耻大辱。紧接着的就是第二年的《辛丑条约》的赔款,大清帝国拿出4亿5千万两的白银赔偿各国,按4%的利息,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亿两白银。这更促成了中华民族半殖民制度的确立,半殖民地程度的深化,让中国人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第三个庚子年是60年前的年。实际上这场三年灾害是从年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年。这三年实行大跃进运动,以牺牲农业而发展工业为主导,导致了粮食和副食品的严重短缺。饿死的人数,目前国际公认的数字应该是万人左右。最后我们再看去年,即年的庚子年。这一年是全球的瘟疫大流行,截止现在三月中旬,单美国确诊人数已逾万例,累计死亡人数已逾55万多。像这样的世界性灾难,在某些国家里,能够活下来,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就应该高诵“阿弥陀佛”了。盘算起这些庚子年来,真是有点谈“鼠”而色变了。十二属相与地支挂起钩来,这是中国古人一种形象化的虚拟刻画。十二地支中的“子”为夜半,而老鼠又有深夜觅食的习惯,故可在静夜中制造出若有若无的动静。传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是老鼠咬破混沌,唤醒盘古,开天辟地,故而功劳最大,排在第一。另一个传说,是因为老鼠伏在了牛背上,到达比赛地点时,它从牛背上跳下来,才得到了第一名,可见其狡猾奸诈。不管是那一种说法,都有些牵强附会。在五行中,子午对冲。子属水,午属火,子水克午火,水火不相容。子为北方玄武之水,午为南方朱雀之火,为水火直冲。子为帝座,午为端门,子午相冲会惹是生非,一生不安。子午为桃花劫,主多情奔波,为感情烦恼,可能会出现男女争交、离家出走的事。另子未相害,子为水,未为土,子实未虚,若婚姻时间长了,就会相互看不顺眼,时常吵架,破坏感情,甚至会出现分手。所以民间有“羊鼠相逢一旦休”的说法。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鼠曰:“穴虫之总名。”北宋陈彭年、邱雍的《广韵》曰:“鼠小兽,善为盗。”上像口、齿形,因鼠为啮齿类动物,门齿发达,无犬齿,故突出其口、牙齿以示之;左下像老鼠的爪子,鼠前有四爪,后有五爪,因其善掘洞,过突出强调爪子这个肢体;右下为老鼠的尾巴,在小动物里面,老鼠是尾巴较长的一种动物。老鼠属脊柱动物门中哺乳类纲,属啮齿类目,与兔子属于一目。它繁殖能力强,能与人类并存下来,自有其生存之道,有其先天的特异功能。据说它能知道人类的生活习性,还能听懂人类的话,并知其举动。这个小动物真有点神乎其神了。俗语云:“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见老鼠跟人类结缘之深,且多为恶缘。因为它什么都吃,什么都咬,尤其是对鼠疫的传播,真能让人谈“鼠”而色变了,故有一段时间,它曾被列入“四害”之一。老鼠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过去,尤其是农民,大半是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许多家庭是家无隔夜粮的,甚至是寅吃卯粮。除了存在胃里面的那点东西外,恐怕是一无所有了。即使老鼠来光顾,转了一圈,也得灰溜溜地空着肚子走。有了这一次教训,下一次老鼠也就不再光临了。若老鼠驾到,就意味着这户人家粮食有余,所以老鼠也就成了受欢迎的“财神爷”了,它是给你送财送宝来了。故江浙一代民俗云:“家多鼠,主吉。”另外,过去下窑背炭的人,在巷道里最忌讳骂老鼠或打老鼠,他们把老鼠奉若神明,因为老鼠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实际上就是有老鼠出没的地方,瓦斯的含量就低。老鼠能存活的地方,也就是人类能存在的地方。另一个民间传说认为,老鼠穴居于地下,常夜间出来活动,属阴间之物,故能与鬼神相交。所以老鼠能预知人间的吉凶祸福,把阴间的事情转告给阳间。于是人们就会把老鼠的生活习性进行联想,和鬼神产生了关系。因为鬼神和许多可怕的东西,都好在夜间出没,都与黑夜和黑暗有关。夜间活动的东西都是令人恐惧的,人们称之为“夜游神”,当然也包括猫头鹰和蝙蝠在内了。还有一个就是天津杨柳青年画,有一个传说的题材,叫“老鼠娶亲”。那个热闹场面,跟人间娶新娘是一样的。前面迎亲的鼠新郎,披红插花,骑在一匹白马上。花轿前有鸣锣开道的,有高举仪仗旗的;二鼠抬着花轿,鼠新娘坐在轿中;后面跟着乐队,有打着灯笼,有拿着炮仗,敲锣拍镲,热闹非凡;后面还有二鼠共抬着一个大礼箱,还有一鼠挑着两个小礼箱。这派头,这阵势,与人类迎亲、娶亲别无二致。因老鼠多子,故挂一副“老鼠娶亲”图,以示多子多福,当然有些地方是以吃石榴来表示,其意与之相同。而成语却是另一回事,因老鼠恶名在外,故流传下来的成语常为贬义。獐头鼠目:语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獐”头小而尖,“鼠”眼小而圆,古今皆来形容人的容貌猥琐鄙俗。近代又生新义,还用来形容人形容枯槁,素质低下,生性猥琐,爱做苟且之事。古人云:“獐头鼠目之辈,必如魑魅魍魉,饔飧不继(吃了上顿没下顿)。”鼠目寸光:语自清·蒋士铨《临川梦·隐奸》:“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倒辕门,盲称瞎赞。”本指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古今用法一样,都用来喻目光短浅,见识少,只看到近处,看不到远处、大处,这个成语又与“目光如豆”、“井底之蛙”义近。鼠腹(肚)鸡肠:又曰小肚鸡肠。语出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另明·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云:“不是说这贼三寸强货,那鼠腹鸡肠的心眼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古今都用来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局。鼠首两端: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宰相田蚡,汉武帝时王太后同母异父弟)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韩安国)载,怒曰:‘与长孺(你)共(对付)一老秃翁(指窦婴),为何首鼠两端?’”古今都用来指犹豫不决,动摇不定。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故有此喻。贼眉鼠眼:语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回:“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了一盏灯,右手提了一壶茶,走进来贼眉鼠眼,将灯放下,又将茶壶放在桌上,两只贼眼东瞧西看,连话也不说,回来就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东张西望,鬼鬼祟祟的样子,近义成语有贼头鼠脑。梧鼠技穷:《荀子·劝学》云:“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梧,原作鼫(shí),之后写作“鼯”,后作“梧”。据载,梧鼠“飞不能上屋,缘不能穷木,游不能渡谷,穴不能掩身,走不能先人”。后用来比喻技能虽多而不精,故无用。鼠牙雀角:语出《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yōng墙壁)?”鼠、雀喻强暴者,愿意是因强暴者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为打官司的事。鼠窃狗盗: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后用来喻像鼠狗那样偷盗,喻小偷小摸。与“鼠”有关的成语的例子,姑且就举这么多。下面我们再看与“鼠”有关的俗语。“猫哭老鼠——假慈悲”,属歇后语。猫的本性就是吃耗子,耗子死了,猫应该高兴,反而假惺惺地去哭,这是一种伪善。它用于讽刺伪善之人,与“老虎挂念珠——假慈悲”意同。“耗子舔猫鼻子——自己找死”:亦属于歇后语,与“耗子逗猫——惹祸上身”意同。这让我想起了拉·封丹的寓言《老鼠会议》,故事讲的是老鼠家族受到猫的威胁,在这种紧急状态下,鼠首领召集其家族商量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给猫的脖子上系一个铃铛,而当猫出动时,大家听到后可紧急回避。让谁去做这件事呢?大家都默不作声了。因为这是明摆着去送死的事。这个寓言说的是没有意义的会议,但就系铃铛这件事,它与上述的两个歇后语意义是相近的。看最后一个歇后语“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处于矛盾的双方中,两面不讨好,到处受委屈。字面的意思是:若老鼠钻进风箱,不管风箱是推还是拉,都要被风灌。有关“老鼠”的话题,就说这么多,以供大家笑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