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本文合计字,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年》第篇吃人三万,他为何还被称为大英雄?把雍丘城(河南杞县)第四次围起来的令狐潮,可能已经被张巡打懵逼了,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如同一个可爱的老北鼻,本就不高的智商又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张巡见雍丘城中的木头快用完了,就对令狐潮说:“潮啊,你把我围的好苦,我实在受不了了,准备走了,你只要撤退60里,我今天就弃城逃跑。”令狐潮一听,心中暗骂,你这把我当傻子啊,退60里哪够你跑,哥哥我退80里,你赶紧跑吧。张巡见遇到了这种二货,急忙率领城中的所有军队跑了出去,把30里范围内叛军的军营全部拆了,将木头运回了城内。被戏弄的令狐潮大怒不已,人和人之间怎么连一点信任也没有呢?他又立刻下令第五次包围了雍丘城。过了一段时间,张巡又对令狐潮说:“潮啊,上次兄弟逃跑可不是有意骗你,当时我是真的准备跑了,但是我的马饿的不行,跑了几十里就跑不动了,所以,只好返回了城内,至于拆你们的军营,全是兵痞子们见财起意干的。这样吧,你再给我30匹战马,我百分之一百逃跑。”令狐潮见张巡说的如此情真意切,竟然真的又信了,送给他了30匹马。张巡得到马以后,眼泪都快被笑出来了,他精心挑选了30名善于骑射的勇士,把马分给了他们并命令道:“明日,令狐潮肯定会来收城,你们一定要趁其不备,奋力杀敌,每人至少斩杀一名敌将。”第二天,等了一夜也没有见到张巡逃跑的令狐潮,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气急败坏地率军跑到了雍丘城下,大骂张巡两次戏弄自己,真他娘的不是个好人。张巡拼尽全力憋住了笑声答道:“潮啊,我真的想跑,但将士们不让我跑啊,你再等等,我一定跑。”令狐潮这才意识到,自己又中计,大怒不已,就准备攻城。但还没等叛军摆好阵型,唐军的30名勇士就骑着战马冲了出来,左砍右杀,如入无人之境,一顿饭的功夫,就斩杀了多名敌军并俘虏了14名叛将,以及不少兵械牛马。令狐潮只好又率军退了回去。过了几天,令狐潮觉得次次都上当,当当不一样,实在太没有面子了,一定要让张巡也上一次当。绞尽脑汁之后,三脚踹不出来一个屁的他,终于想到了一条毒辣的妙计。有一天,他假装以朋友的身份,希望张巡能走上城楼和自己唠嗑唠嗑。张巡觉得,以后估计还要再骗几次令狐潮,得提前维护一下和谐的关系,便准备应允赴约。但是张巡的手下大将雷万春,却认为令狐潮应该有诈,你都骗人家两次了,即便是一头猪也该学聪明了。所以,他及时挡住了张巡,站到了城墙的最外侧。令狐潮见有人过来,以为计谋已成,大喜不已,急忙让早就准备好的弓箭手朝着雷万春射了过去。一箭、两箭、三箭,连续六箭全部射中了雷万春,可是雷万春连喊一声都没有,依旧岿然不动。令狐潮大惊失色,明明是一个人啊,怎么连动都不动呢,莫非张巡识破了自己的计谋,整了一个稻草人?他又赶紧派兵前去侦查,这才知道,对方确实是一个人。令狐潮见状长舒了一口气,彻底的服了,远远地对张巡大喊道:“刚才看见雷将军如同泰山,才知道您的军令如此森严。可是唐朝大势已去,你逆天而行,又有何用啊?”张巡哈哈大笑,冷冷地答道:“你连人伦都不懂,还来谈论什么天道?”令狐潮一声叹息,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才能与勇气和张巡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于是,他只好跑到陈留(今河南开封)找来了三个叫瞿伯玉、李庭望和王福德的帮手,再来攻城。可是这三个人依然不是张巡的对手。年7月,令狐潮和瞿伯玉派了四个假的使者,忽悠张巡说皇帝要诏见他,让他离开雍丘前往关中,但是计谋被张巡识破,令狐潮撤退。年8月,令狐潮和李庭望率领2万多叛军袭击宁陵,试图截断张巡的退路,张巡趁着夜色率领0士兵夜袭叛军,叛军大败,死伤大半。年10月,令狐潮与王福德率领步骑兵一万多人攻打雍丘,再次被杀千人,大败而逃。年12月,攻城彻底无望的令狐潮,再次使用围而不打的方法,在雍丘的北面直接建了一座坚城,切断了张巡的粮道。另外他又派出了几路大军,攻破了雍丘周围的几座城池,将雍丘变成了一座孤城。被逼无奈的张巡,在坚守了整整一年之后,只好主动放弃了雍丘,率领0多人转移到了东边的睢阳。睢阳位于今天的商丘,东汉末年,曹操在此修建了一条睢阳渠,将黄河与淮河连接了起来。所以,睢阳的位置极为重要,一旦失守,叛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淮河,南方必将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当时的睢阳太守叫作许远,是一代奸相许敬宗的玄孙。当年许敬宗为了前途,主动投靠了武则天,陷害忠良,修改史书,被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他的这位玄孙却极为正直,曾经担任过河西与剑南的高级领导,但因为得罪了杨国忠的狗腿子,被贬为了县尉。安史之乱以后,他才临危受命被派到了睢阳。俩人汇合以后,清点了一下人马,一共有多人,比雍丘多了人,看起来还不少。但此时,叛军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为了尽快打到南方,安庆绪(安禄山儿子)让大将尹子琦带领了十几万人前来攻打睢阳,这其中还包含了突厥、奚族的大量精锐。面对十几倍的敌军,99.99%的人,恐怕早就逃跑或者投降了,但是张巡和许远却做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誓与城池共存亡,半壁江山的安危全部压到了他们的头上,他们退无可退。年1月,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睢阳保卫战正式打响了。为了尽快拿下睢阳城,尹子琦刚一上来就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仅仅半天时间,双方就鏖战20多仗,为了鼓舞士气张巡和许远全都亲自上阵,和士兵们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终于打退了敌军的一波又一波进攻。战场的惨烈程度让许远意识到,自己的才能不及张巡,所以,当天下午,许远便主动交出了兵权,把张巡推举为了主帅。刚当上主帅,张巡就惊讶地发现,军中出现了一个叫田秀荣的叛徒。此人在战前就和叛军勾结了起来,相约以绿帽子为号——他戴着绿帽子出战,叛军便围攻他,双方里应外合,使其部下全军覆没。能想出这种馊主意的人,智商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啥颜色的帽子不好戴,你偏偏戴个绿帽子,显眼不?啥主意不出,让自己全军覆没,就算你没有里通外国,张巡岂能饶了你?既然没有智商,那么保密工作自然也不会做到位。所以,田秀荣刚戴上绿帽子出城,就被人告发了。张巡和许远站在城墙上一看,气得是火冒三丈。只见叛军对着田秀荣大喊:“秀儿,是你吗?”田秀荣戴着绿帽子直点头,双方一通配合,秀儿所带的唐军果然被打了个全军覆没。出卖了战友的秀儿回来之后还大言不惭地解释道,自己只是为了引诱敌军而已,如果再给自己一些精锐,一定能打得贼军屁滚尿流。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张巡被气得怒目圆睁,嚼齿穿龈,将田秀荣拉到城头,当着所有士兵问候了一遍他的十八辈祖宗,然后砍下了他的脑袋,扔到了城下。尹子琦看见内应被杀,心里一惊,士气顿时失落了许多。张巡见状,趁其不备,亲自带着几千名精锐骑兵就冲了出去,一通滥砍滥伐,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一大批车马牛羊,全都分给了将士,他自己则分毫没要。捷报传到关中,唐肃宗李亨大喜不已,便将张巡提拔为了御史中丞,许远则被提拔为了侍御史。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鏖战了整整五个月,叛军也没能前进一步。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来到了夏天。城外金黄色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际,风一吹麦浪滚滚,让人心旷神怡。但坐在城内的张巡却心急如焚,因为他们的粮食已经快被吃完了。睢阳城中本来有6万斛粮(约万斤),基本够多名士兵吃一年时间(平均每人每天2.2斤)。但是河南节度使李巨却把一半的粮食调拨给了濮阳和济阴两地。更气人的是,济阴得到粮食之后,就投降了叛军。所以,睢阳的粮食再过一个月就要被吃完了。张巡思来想去,决定再用一计,暂时解决一下军粮问题。在随后的几天里,只要看到叛军在收割小麦,他就集结士兵,擂鼓筛锣,装作要出战的样子。叛军见了,心里慌得一批,立刻停止收麦,准备接战。但这时,张巡就会停止擂鼓,让士兵们继续休息。反复几次之后,尹子琦就变成了几个月前的令狐潮,再听到擂鼓便放松了警惕。张巡见时机成熟,便和大将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10几位将领,各自带领50名骑兵,打开了城门,朝着尹子琦的将旗冲了过去。张巡和南霁云等人左右开弓,肆意驰骋,不一会的功夫就斩杀了50多名敌将,多个贼兵。杀红了眼的张巡,见敌军被打得如此不堪,便准备擒贼擒王,直接干掉尹子琦。但奈何当时没有照片,他根本不知道尹子琦长啥样。如果在军中大喊,谁叫尹子琦,人家肯定不会答应。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巡灵机一动,又想到了一个妙招。他找来了几根蒿草,削成了箭的模样,随便乱射。被射中的贼兵,刚开始心头一惊,以为要向安禄山报道去了(此时安禄山已经死了),但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棵草而已,不由地心生愉悦,以为张巡的箭已经射完了,赶紧向尹子琦报道这一喜讯。哪知道,他们的喜讯正是尹子琦的唢呐,神射手南霁云早就等待这一刻了,只见他弯弓搭箭,嗖地一声,一只利箭便穿越了重重阻碍,一下子扎进了尹子琦的左眼之中。主帅被射瞎了,本来就大乱不已的叛军,犹如无头苍蝇一样开始四散奔逃,尹子琦只好忍着巨痛,撤到了后方。唐军在奋战了五个月之后,终于取得了难得的胜利,暂时保住了睢阳。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尹子琦小伙的命真大,身体真棒。刚刚过了一个月,他就养好了伤,又带着十几万大军,把睢阳围了起来。此时,睢阳城中的粮食已经见底了,每一个士兵,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实在饿的不行了,大家就开始捉老鼠吃。老鼠吃完了,就吃铠甲和弓箭上的皮子。皮子吃完了,就把纸和树皮、草根搅在一起生吃。不久之后,城中的多名士兵,便饿死了将近人,只剩下了多人,而且这群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瘦弱地连弓箭都拉不开了。尹子琦得知城中的情况以后大喜过望,决定对睢阳城发动总攻。叛军用云梯爬城,张巡就拖着瘦弱的身体,用钩杆将云梯顶翻,再放火烧掉云梯。叛军用木驴攻城,张巡就把金属烧成液体,直接泼到木驴上面,让其着火融化。叛军使尽了所有的方法,依然攻不下睢阳,无奈之下,尹子琦只好又一次学起了令狐潮,围着睢阳城挖了好几道战壕,战壕的外面又修筑很多栏杆,准备把张巡等人全部饿死在城中。8月,唐军又饿死0名士兵,只剩下了人。张巡和许远把这人分成了两个部分,张巡守东北,许远守西南,大家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城墙之上尽量减少活动,需要补充体力的时候,就把纸嚼碎了咽进肚里。有人劝说张巡和许远丢下睢阳,向东逃跑。但是张巡和许远商量了很久之后认为,睢阳是江淮的屏障,一旦丢下,贼兵必然乘胜追击,江淮一带就要战火四起,不如坚守睢阳,以等待援军。随后,张巡让大将南霁云带领了30名骑兵冲出了睢阳,到多里之外彭城(今徐州)求援。此时,驻守在彭城的是河南都知兵马使许叔冀,此人手握重兵,但没有什么才能,只是被宰相房琯,派来制衡新任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小丑而已。接到求救信后,许叔冀觉得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制衡贺兰进明,其它与自己无关,所以,他就无情地拒绝了南霁云的请求,还非常心机地要送给南霁云几千匹布。为啥是送布,不是送粮食呢?因为许叔冀知道,睢阳现在最缺的是粮食,而不是布,送布的话,南霁云肯定不会要,自己还不会落下见死不救的骂名。南霁云见状大怒不已,骑在马上谩骂不止,要求和许叔冀决一死战,但许叔冀只是站在城墙上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南霁云骂了一会,知道对方只是一群毫无人性的混蛋,只好调转马头又跑到了几百里外的临淮,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救。之前我们在讲颜真卿的时候讲过贺兰进明,当时他只是北海太守,曾率名士兵渡过黄河援助了颜真卿,并打下了信都郡。从前面的经历看,他是一位不错的忠臣。但此时,他也不愿意出兵相救睢阳。一来,他害怕出兵之后,宰相房琯会让许叔冀偷袭自己。至于他和房琯到底闹了什么矛盾,房琯为什么要派人制衡他,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从他的生平看,他根本没有造反的打算。二来,他又嫉妒张巡的功劳。自己是河南节度使,手下的张巡如此厉害。如果救了张巡,以后张巡大概率要顶替自己的位置。所以,见到南霁云之后,贺兰进明以睢阳可能已经沦陷的理由,也拒绝了出兵。南霁云一边痛哭,一边祈求道:“城也许还没有陷落,如果已经失守,我就以死谢罪。”贺兰进明见南霁云如此忠勇,便想把他留下来为自己所用。于是便大摆宴席,准备收买南霁云。南霁云坐在桌前痛哭不已,用撕心裂肺的声音说道:“我出城之时,将士已经一个月没有吃到粮食了。现在您不出兵,还设宴奏乐,我怎么能够独自享用。大人坐拥一方,据有强兵,怎么能见死不救?睢阳一旦失守,下一个就是临淮啊!”看到贺兰进明依旧无动于衷,南霁云愤慨万分,情急之下,拔出佩刀砍断一根手指大喊道:“霁云既然不能完成任务,请留一指以示我不负主将。”说罢,他起身离席,带着满手的鲜血离开了临淮。临走之前,南霁云越想越悲痛,绝望至极的他,又抽出了随身的弓箭射向了一边的宝塔,指着城中喊道:“我灭贼回来,定要杀掉贺兰进明,此箭就是我的誓言!”接着,南霁云又跑到了真源和宁陵求救,终于得到了0名士兵和多匹战马。而就在南霁云对外求救的这段时间里,睢阳城中的士兵们终于饿到了极点,连纸都被他们吃光了。被逼无奈的张巡只好做出了一个史上最残酷,也是后世争议最大的决定——吃人。由于这一段过于惨烈,我就直接贴上两唐书中的原文了:城中粮尽,易子而食……巡(张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坐视危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远(许远)亦杀奴僮以哺卒……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人心终不离变。8月中旬,南霁云终于带着0生力军回到了睢阳,但进入城中之时,又被叛军发现了,南霁云经过殊死搏斗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打进了城中,只是0人,只剩下了0而已。仅靠着0多人,张巡竟然又拼命死守了整整两个月,最后死的只剩下了将士。10月9日,叛军又一次对睢阳发动了进攻,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在射完最后一枝箭之后,只好放弃了抵抗,向西一边叩拜,一边哭着说道:“臣力竭矣,生不能报答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张巡被俘之后,尹子琦用不可思议眼光,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骨瘦如柴,却值得任何人尊敬的对手,问道:“听说张君督战之时,总是嚼齿穿龈,何至于如此啊?”张巡愤怒地答道:“我立志灭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见他已为俘虏还如此嘴硬,便大怒不已,用佩刀撬开他的嘴巴。但尹子琦惊讶地发现,原来张巡只剩下了三、四颗牙齿。嚼齿穿龈这个被后世人觉得夸张的成语,谁能想到,它就是张巡人生的真实写照啊。尹子琦见张巡如此忠义无双,便想胁迫张巡投降,但他根本不为所动。尹子琦又想逼迫南霁云投降,南霁云还没有应声。张巡就大声喊道:“南八(南霁云小名),男儿一死而已,不可向不义之人投降!”南霁云仰天大笑回道:“公知我也,怎敢不死!”于是,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张巡终年49岁而已。许远被俘之后,被押送到了洛阳,后因不愿投降,也被杀害。睢阳被攻破三天之后,唐朝宰相张镐率领大军终于赶到了睢阳,并用木棒打死了另一位不愿营救睢阳的濠州刺史闾丘晓。十天之后,广平王李俶、郭子仪、仆固怀恩等人,收复了东都洛阳。唐肃宗李亨听说了张巡的事迹倍受感动,将其追赠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画像凌烟阁。许远被追赠为荆州大都督,画像于凌烟阁。南霁云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后来唐代宗李豫又为张巡和许远,在睢阳(今商丘)立了一座双忠庙,这座庙至今还在,门口悬挂着一副楹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贰二忠臣!多年前,隋唐最后的忠臣尧君素独守河东城时也曾易子而食,当时我对他的评价是:一座河东城,无数忠臣骨,悲壮,亦悲凉!明知没有希望,但为了心中的信念而坚守的人;明知大厦将倾,还要把血肉之躯化为擎天之柱的人,无愧于英雄的称号。虽然他们要匡扶的是一个腐朽的王朝,但他们担起的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生者苟活,死者永青!很多人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有人说:毫不感动,甚至有点反胃,不就是个拿工资办事的么,什么深受皇恩,皇帝知道你是谁么,甚至拿的钱都是隋朝克扣百姓弄来的,然后去干阻碍统一进程加深百姓痛苦的事,有啥悲壮的!还有人说:一个人唱的忠君爱国大戏,只能得一纸空文和几个达贵的眼泪,但需要一城百姓拿命来和戏,百姓何罪需要易子而食才能活命?这种人,真是死晚了。但我依旧坚持我的观点,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的道德。我认为尧君素是一个英雄,而张巡更是一位英雄。我反对他吃人的行为,但我敬佩他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及为天下统一做出的杰出贡献。如果没有他以弱抵强,坚守雍丘、睢阳22个月,叛军打下江南,不知要毁掉多少家庭,死掉多少百姓。可能很多人会说,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挽救一群人的生命,而牺牲另外一群,哪怕是一个人的生命。可是,这些话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现实往往都是残酷的啊。张巡饱读诗书,难道不知道吃人是不道德的吗?他当然知道,可他没得选啊,外无援军、内无粮草,他能怎么办呢?放弃睢阳,逃往南方,然后死伤更多的黎明百姓?退一步就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如果我们是张巡,扪心自问,我们能退吗?不能啊,战死沙场也罢,因为吃人遭世人唾弃也罢,就是不能退啊。所有的压力都让我一个人抗吧,所有的罪都让我一个人担吧。我相信再过千年,辱骂我的言论依旧不会停止,但我只愿用我一已之力,保求未来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不敢奢求大家来夸赞我,我只想大家在看待我的时候,能够将我一分为二,功是功,过是过,说我功大于过,我的牙齿就没有白碎,我的命就没有白死,如此而已。身上若无千斤担,谁愿拿命赌明天。我肩上的责任又岂止千斤、万斤!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