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03879.html
?
终于等到你
图.文/郑晓兰
外婆弥留之际,一大家人齐聚二舅家的小院,嘴上彼此安慰,其实都心知肚明这可能是最后的告别,心生无限凄凉。外婆虚弱到不能起床,却坚持要到院里看看,二舅用轮椅推着她在小院里转了一圈。她深情地望着这个她用尽一生的力量在守护在经营的小院,眼神里尽是眷恋和不舍。回头望着二舅,气息微弱地叮咛:“牛,院里……可不敢荒了,该种菜……种菜,该栽花……栽花,懒毛病……要改哩……”这个小院,承载了外婆多少寄托呀!外公去世早,外婆带着舅舅和小姨开辟了这个院子。院里的一房一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有故事的。诸如院子东边的那排瓦房,院子北边的三孔窑洞,都是外婆带着还未成年的孩子们一起修建的。请不起小工,所有重体力活都是自己干,舅舅们和小姨都挑过泥担过土,稚嫩的肩膀磨得掉皮出血,手上起了老茧……外婆对幸福的祈愿都给了这个院子,外婆对孩子的所有嘱托都给了二舅。只能是二舅,最后守候小院的也只有二舅。这是个命运多舛的家庭,厄运总是接踵而至。新院修建好不久,十八岁的小舅意外离世。几年后,一直疾病缠身的大舅也撒手人寰。二舅形单只影,和外婆相依为命。二舅的生活里,幸福遥不可及。他经历了家庭的种种变故后,在婚姻里又被伤得遍体鳞伤。两次结婚,两次离婚。三个女儿没有妈妈,偌大的一个家没有温暖,甚至看不到希望。偏偏在这样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艰辛时刻,外婆病重。舅舅说外婆是他最后的依靠,他多么害怕外婆永远撇下他在这痛苦的尘世。可是外婆还是走了,那晚看过外婆十余天后,她带着对这个家的不舍,带着对二舅的牵挂,病逝于一个深秋的夜晚。外婆走后,院子里那丛正在盛花期的菊花一夜之间全部凋零。而这个小院,也就此走向了衰落。那曾经是个多么美丽的小院呀!院子里有一块大菜园,外婆总是在园子里种各种各样的菜疏。园子分上下两层,西边高,东边低。上层有一棵大杏树,杏子又黄又大,是炎夏时最甜蜜的期待。外婆总会给上园种大片的向日葵,金黄灿亮的大花盘映亮了整个园子。我们一伙孩子在外婆带领下穿梭在向日葵花丛里,给向日葵打掐叶柄下长出的小芽,这样顶端的向日葵花盘才能吸收到充分的营养,籽实才更加饱满。最诱人的莫过于能吃出各种味道的葵花籽了,才长出一点点果仁我们就开始在花盘上扣着吃瓜籽,嫩嫩的,咬起来只是一股清水却也乐此不疲,后来向日葵成熟了最大的花盘总是被扣得豁豁牙牙。成熟的湿瓜籽又油又香;晒干的瓜籽脆香脆香;炒熟的瓜籽浓香扑鼻、百吃不厌。下园总是种着各色菜疏,一到夏天吃也吃不完。西红柿硕果累累,又大又红,摘一个最大的在衣襟上擦一擦就大口大口啃起来,汁水丰盈,酸甜可口。辣椒整整齐齐排列成行,红辣椒争先恐后从绿叶间露出娇红的身影。外婆每年都要串好多串挂在窑前面,火火辣辣的色彩里尽是好年景的丰庆。外婆尤其爱种水果黄瓜,黄绿色,粗粗壮壮。疯玩的我最爱冲进园子,从瓜蔓上扯一根下来,大大一口咬上去,清甜爽口。每年的豆角都会丰收,提着筐子摘。摘下来扳成截,淘洗干净入锅蒸熟,在太阳下暴晒成干豆角,冬天炒着吃很可口。我和姐姐最爱在盛满熟豆角的篦子上捡豆角籽吃,又绵又香,吃了还要装满兜兜,走在路上嘴里还津津有味地嚼着。可是这样的幸福时光总是太短,外婆离世后,一切都变了模样。二舅的生活陷入一片荒凉,望不见未来,看不到希望。三个妹妹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偌大的院子里只剩下二舅孤零零一个人。他开始逃离这个家,能在外面吃饭绝对不想自己回家做,能打工不想在家呆。园子彻底荒了。野草丛生,杂乱不堪,昔日的繁荣一去不返。那时二舅是落寞的,眼神里尽是疲惫。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头发已经花白,却没有心情去染个发。胡须也懒得按时刮。走起路来弓着腰驼着背,转瞬之间老了好多。二舅这样的状态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却无从帮助。大家都知道,舅舅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个知冷知热的人,和他一起过日子,一日三餐,说说笑笑。可当时的境况一团糟,想得到爱情,简直是奢望中的奢望。人生这场漫途中,二舅走得举步维艰。经历生死,看惯离别,越走越孤独。他说绝望时总是自我安慰——人到这世上就是来受苦的,只是自己受的苦能多点罢了。可是一片混沌中,多么希望能有微光照进舅舅的生活呀!生活依然忙碌,日子依旧灰暗,再难还是要继续往下走。农忙时节,村里来了一批外县来套袋的女工。她是这个队伍中与众不同的一个,个子高挑,气质出众,乍一看真不像个农村人。茶余饭后,闲聊中知道她也是离异单身,和舅舅年龄相当。热心的乡亲们想撮合两个人,就叫来二舅见了面。本以为会是无果而终,哪知这一见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两个人有着同样多舛的命运,生活多波折,婚姻里受尽折磨。她是个骨子里很倔强的女人,纵然命运一再捉弄,也从来没有服输过。一个女人,为了供养孩子上学在镇上租房办了小吃店,这一办就是好多年。后来孩子上了初中、高中,花费太大,她又奔波于周围的村庄承包庄稼地。一个女人,竟然包了了一百亩地种玉米。三个孩子,虽然不是最优秀的,可是个个都很懂事自立。两个大女儿已经出嫁,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小儿子最让她欣慰,高中毕业当了志愿兵,现在已经当兵五年,在部队备受好评。有固定收入,还计划长期留部队,不用妈妈操心。她一个人在家,修起一院新地方,还装上了暖气,为孩子们守候一个永远温馨的家。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却有着强大的精神场,从不曾向命运示弱过。逐渐靠近,温暖两颗曾经受伤的心,对幸福的渴念在慢慢复苏。二舅开始有了精神气,挺起腰板,染了头发,整个人脱胎换骨,年轻了好几岁。也许彼此真的是在守候对方的出现,在等待那个对的人。她贤淑善良、大方得体;二舅温和善良、勤劳能干。两个人互为弥补、互相包容,日子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两边的两个家都可以兼顾,哪边忙了干哪边。两个人一起相跟着下地干活,总有说不完的话。二舅吃上了热乎、可口的饭菜,她有了可以依靠的肩膀,再也不用为没有人干重体力活发愁。早上起床,必备一壶热茶,美好的一天就此开启。她是个很会调剂生活的人,一日三餐、菜疏搭配,有自己的讲究。二舅身体壮实了,笑容灿烂了,甚至皮肤看起来都富有光泽,不再是原来那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多年不曾叫的“舅妈”两个字热热乎乎地喊出口,她笑容可掬地答应。有了舅妈,曾经流离的孩子们有了可以停靠的港湾。小表妹放假回来,可以给舅妈撒赖,舅妈也对她宠爱的不得了。早上任她多睡会,说娃娃上学不容易。表妹成了舅妈的跟屁虫,舅妈干啥她干啥。做饭两个人配合,说说笑笑中热热乎乎的饭菜就上桌了。双胞胎表妹一商量,决定带舅舅和舅妈出去逛一逛。另外那个表妹已经开始打工有独立的收入,四个人一拍即合,去省城逛了好几天。舅妈穿上漂亮的长裙,舅舅背起旅行包,两个妹妹做向导,来了一场浪漫旅行。去海洋馆,去公园,拍美照,看风景。吃海底捞,吃理想大虾,吃牛排披萨,吃探鱼烤鱼……以这样的方式善待时光。每张照片上定格的都是最灿烂的笑容,好像曾经失散的一家人终于找到了彼此,没有隔膜,丝毫没有组合家庭的生疏感。而那个一度荒凉的小院也开始有了生机和活力。两个家同时照顾,院子里种菜不能及时料理,就都种了玉米,长得郁郁葱葱。夏夜里,风吹虫鸣,小院安静祥和。一大家人在舅舅家小聚,舅妈主厨,表妹服务,爸爸、妈妈、舅舅坐在沙发上笑得合不拢嘴。两杯酒下肚,舅舅玩笑,舅妈嗔怪,大家被逗得合不拢嘴。舅妈说:“你舅舅第一次骑摩托来我们家,头发多长,胡子也不刮,看着咋那丑的……”“丑吗?”我打断舅妈的话,四下吆喝鼓动“大家看舅舅丑吗?”姐姐妹妹一呼百应:“不丑呀不丑呀,看我舅精神头多好,多帅气的,都是舅妈功劳大。”恍然间,好像又看到了外婆,她环视着她热爱的小院,悠长的声调在叮嘱:“好我的牛,你要好好过光景哩,不敢把院荒了……”倘若外婆真的在天有知,真想告诉她——外婆您就放心吧,舅舅终于等到对的人,他已经找到了幸福。风吹过,玉米叶沙沙作响,与家里的欢声笑语应和着,是最美的幸福交响乐!作者简介:郑晓兰,小学教师,文字爱好者。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的事物,行走烟火人生,记录人世清欢,并有作品发表于各类刊物。用我眼中的风景美丽你的眼帘,愿与你们分享晴好岁月里的些许感动。
记录百姓身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