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pf.39.net/bdfyy/qsnbdf/大城小事TEL:
中卫人都该了解的历史
坚持每天一篇仅供学习
原书图文并茂本文无图
如欲深入了解请购图书
香山豪绅冯建忠,功败垂成陨性命冯建忠,先祖于清康熙年间为官,系官宦人家、书香门第。家居中卫县城。后家道中落,由县城举家迁往香山冯家大庄子,穴居窑洞,以耕牧为生。又历三世,人口增多,家业渐盛。光绪十三年(年)冯建忠出生,浓眉大眼,相面者说:此孩天庭饱满,面相不凡,后必有一番事业。其时值家业兴旺之时,父亲望子成龙,对其寄予深切厚望,自幼延师识字断文,后又送到县城,先后上私塾、劝学所、应理书院。冯建忠幼年天资聪慧,勤学好问,在同辈学子中独出其右。中卫大儒刘佩黻慧眼独具,喜其聪明伶俐,特别付出心血教导,学问大有长进。冯建忠兴趣面宽,能吃苦,除学文外还拜师于县城武举盖奇文门下习武。冯建忠身体素质好,身手敏捷,又具习武天赋,武功进步也很快。其时,科举取士之路已断,学业期满后,冯建忠游学于兰州、西安,本想进一步学习深造,然而,军阀混战,社会动乱。胜者为王,盘踞一方;败者为寇,上山为匪,打家劫舍、祸害乡里。当时《甘肃政报》刊登一则匪情:“中卫香山强贼迭出不断,抢劫民财,杀害堡民多人,现已聚串成党……”看到这则消息,冯建忠已难安心在学校学习。恰其时,家中来信,诉说被匪徒抢劫之事。冯建忠愤而放弃学业,返回家中,弃文从武,抗暴护家。
为震慑匪徒,护村护民,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在短期内他很快完成了三件事:一是变卖了一些地产,暗中从国民党军警头目手中购买了两把盒子枪,又从逃跑兵丁和跑江湖的商人手中购得几杆长枪,取得了护身护家的武器。二是以族长身份,召集全族人议事,商定在全村最高的山头上修建寨子,山寨高悬,视野开阔,保家护村,防止匪患。此议得到族人及外姓人的一致拥护,大家齐心合力,在不长的时间内在高高的山头上建起了一座高大宽厚的寨子,村民把它称作“前寨子”。在前寨子下边,还有一座过去的老寨子,那是清同治年间族里人为自保而修建的,现在主要用于平时住人和储备粮食用,被称之为“后寨子”。
冯建忠在两座寨子中间挖了地下通道,用于防守时,人在洞道中来回穿行,两边都可接济。三是招兵买马、训练壮丁。中卫香山系耕牧之区,羊多必招狼,出现了不少猎手、猎户;香山自古匪患多,习武护家成为传统性共识。人人都有一些武功基础,但组织起来才会有力量,训练才能提高战斗力。一经冯建忠号召,家家户户的青壮年都来了,他又从邻村聘请武功、枪法好的当拳师、当教练,练兵习武也搞起来了。
冯氏是个大家族,单冯建忠一家,弟兄就有7人,冯建忠居长,会武术、精枪法。除二弟、五弟只勤于耕种、善饲养牲口外,其余三弟、四弟、六弟、七弟均非寻常之辈,刀棍施展起来,三五人也别想近得了身。特别是七弟冯建坤,虽然只有16岁,却机敏过人,身手不俗,更兼一身好马术,枪法也不含糊。冯建忠钟爱自己的小弟,把他比作杨家将的杨七郎,水浒传中祝家庄的祝虎。一天晚上,冯家弟兄和村上青年练射击,七弟冯建坤端一杆长枪瞄椽头子,冯建忠上前指点道“你这是打死靶子,靠的是‘眼法’,用眼睛瞄准,三点一线,这是最基本的打法,练好了,打伏击最有用,一枪一个。
但遇上边打边冲、边打边撤的情况就不行了,这时候来不及瞄准,就只能靠‘手法’了,凭感觉打。感觉在眼、在手,眼到手到、手到枪到,上打天上飞鸟,下打山坳奔兔,抬枪就打,弹弹命中,那才是真正的神枪手。”说着,他让人点着一把香,插在五十步开外,顺手抓起桌上两把盒子枪,只听劈劈啪啪一阵枪声过后,香身尚在,而香头却被齐刷刷打飞。一伙练兵青年竟看呆了。接下来,兵在练,粮在筹,整个冯家大庄子搞得红红火火。而“冯建忠黑夜枪捉香头火把”的消息不胫而走,名镇山川。
受冯庄的影响,相距不远的梁家水园子也修建起了护村寨子,和冯庄成掎角之势。可刚修好,尚疏于防范,就遭到土匪抢劫,受到很大损失。一天,一伙土匪三五十人,又悄悄朝冯庄摸了过来,离寨子还有二里多路就被放哨的发现,领头的土匪背插一把大砍刀,腰别一只驳壳枪,手拿一顶草帽,边走边扇着凉,神态自若、目空一切。就在他离寨子尚有四百余米时,冯建忠的一支七九枪响了,土匪头子手中的草帽呼地一下飞上了天,吓得魂飞九霄云外。他心里明白,这是对手给他留了性命,给他了个警告。手下有人告诉他,肯定是人称“冯大老爷”的放的枪,这位冯大老爷为人宽厚侠义,有“百步穿杨”的功夫,夜捉香头火把早已人人皆知。土匪头子闻知,知是遇上有江湖情义之人,自己虽是人多势众,也绝不能再与之交手,未放一枪,领着他的匪徒悄无声息地走了。
冯建忠一枪吓走土匪传遍香山,从此,凡是土匪路过冯庄,都绕道而行,凡是听到“冯大老爷”的名字,土匪就退避三舍。冯建忠维护地方治安得到县政府重视,和梁家水园子的梁振邦一起被任命为民团团总。后来在县城阻击变兵的战斗中,冯建忠因救县长功大,被任命为中卫县护路队总队长。
辛亥革命后,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扩张势力,你攻我伐,战火连年不熄,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一些饥民无以生存,铤而走险,上山为寇;战争中溃败的散兵游勇啸聚山林,结伙为匪。地方治安极为混乱,形成四方鼎沸、群盗满山之势。据年《甘肃政报》载:中卫知事呈报,香山强贼迭出不断,抢劫民财,杀害堡民,现已聚串成党。贼匪林立,或十数人,或二三十人不等,明目张胆烧掠村庄,盗匪过后,村庄财物被席卷一空。当时甘宁一带,大的土匪团伙就有李尕胡子、杨子福、杨子禄(杨老二)、马廷贤等。这些土匪往往与某一方军阀勾结,介入军阀之争,加深了社会混乱局面。同心县匪首李尕胡子就站在甘肃回族实力派一面,扰乱西北军在后方的社会治安。
年5月间,西北军吉鸿昌部追击马仲英由兰州赶往宁夏,先头部队牛锦绣团从中卫乘皮筏子进占宁安堡,正在宁安堡一带抢劫的杨自福部匆忙潜入山区。牛锦绣解除了侧后方杨自福威胁,然后复乘皮筏子到达广武参加对马仲英的作战。是年6月,同心回民李尕胡子聚众到宁安、宣和一带打家劫舍,骚扰乡里。吉鸿昌将马仲英赶出宁夏后,回师宁安堡,剿打半个城(同心)李尕胡子。中卫护路队总队长冯建忠奉命为前哨,率十八堡民团兵勇由香山校尉川进兵,行至距半个城不远的马家塘与李尕胡子遭遇。时值天降大雪,且一众一寡,后续部队跟不上,冯部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冯建忠所率部众百十号人,系十八堡临时组合,虽其中不乏勇敢能战之人,但缺乏训练,协同战斗力不强,何况枪支五花八门,不少还是清代的鸟统、火绳枪、“汉阳造”之类,武器落后,好在有协同作战的吉鸿昌一个连的正规军,还可以抵挡一阵。李尕胡子得知来攻他的一伙不仅人少,还有一半竟是冯建忠这群乌合之众,他狂喜不止:“尕娃们太不自量力了。”现在大雪封山,吉鸿昌后续部队一时上不来,正是消灭他们的时机,该到他扬名显威的时候了。他狂叫着进攻,组织匪徒们向冯建忠阵地扑了过来。马家塘无好地形可利用,临时构筑的工事经不住匪徒们的进攻,冯建忠只好与协同作战的吉鸿昌一个连退至油房庄子。油房庄子后面有一道山水切割的深沟壕,沟壕上架着一座独木桥,只能容单人单骑通过,天寒雪大,桥面结冰,冰滑桥窄,人马如何轻易过去?何况李尕胡子追兵在后,只需一杆枪就可以把桥封死。冯建忠意识到已到绝地,只能破釜沉舟,背沟一战,争取绝地逢生。
油房庄子有东西两个羊圈,土筑的半人多高的圈墙正是绝佳的掩体,十八堡团勇守住西面一个,吉鸿昌一个连守住东面一个,倒是左右呼应,成掎角之势。李尕胡子匪徒向两个羊圈围攻,几次猛冲猛打都被打退,阵地前留下数十具尸体。原来羊圈墙高,可堵枪弹,墙上掏开洞口可作枪眼,即便于隐蔽,又便于射击。冯建忠一伙有“生铁棒”王生才一伙神枪手,弹不虚发,吉鸿昌连队武器精良,火力猛,特别是当时的手榴弹,众匪徒尚未见过,轰隆一声炸开,地动山摇,炸得匪徒们晕头转向,魂飞天外,到后来匪徒们任凭李尕胡子打骂督阵,就是没人敢冲锋陷阵,白天进攻不行,晚上偷袭也无济于事。
两天两夜过去了,吉鸿昌大部队赶到了,机枪大炮一齐上阵发威,李尕胡子匪徒哪里经得住正规主力部队打击,顿作鸟兽散,丢掉半个城,从此不知去向。冯建忠临危不乱,剿匪功大,被吉鸿昌委任为中卫、海原、同心、靖远、会宁五县剿匪司令。
年8月25日,中央陆军新编第八师师长雷中田在兰州发动军事政变,扣押甘肃省政府主席马鸿宾,时称“雷马事变”。
马鸿宾原属冯玉祥派系,在“蒋、冯、阎大战”中,随着冯玉祥军事力量的溃败瓦解,马鸿宾改而投靠蒋介石。年1月15日,马鸿宾被蒋介石任命为代理甘肃省主席,并于同日由宁夏赴兰州就任,宁夏省主席暂由马福寿代理。同年8月7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马鸿宾为甘肃省主席。马鸿宾投蒋,冯玉祥看到自己多年经营的西北地盘不保,寄希望于留在兰州的部属雷中田,企图依靠雷中田在西北东山再起,重新建立反蒋军事力量,因而指示雷中田发动军事政变。“雷马事变”虽然将马鸿宾成功扣压,但此时冯玉祥在甘肃的势力已不能左右局势,在蒋介石干预、吴佩孚参与调停、甘肃地方势力呼吁下,“雷马事变”最后和平解决。宁夏营救马鸿宾的冶成章部队尚未到达兰州,马鸿宾已被释放,接着他在自己部队的保驾下,回到宁夏。
雷中田不甘心让马鸿宾轻松回宁夏。他派人通知沿途各要害点的地方武装,于途中拦截马鸿宾的部队。与西北军关系密切的中卫地方武装冯建忠,接到雷中田伏击冶成章返宁部队的密信后,立即召集香山民团旧部计议,决定在黄河黑山峡榆林口设伏,拦击马鸿宾部冶成章由兰州乘木筏返宁部队。黑山峡在甘肃靖远县与宁夏中卫县交界处,全长约70公里,两岸岩壁嵯峨耸立,形若危墙,河水湍急,惊涛骇浪。榆林口正处在黑山峡要冲之地,对岸有突兀石崖一座,名曰枣刺墙子,悬于水面上空,犹如在黄河河面上空搭起了半个顶棚,形势险要,便于隐蔽,利于伏击,冯建忠率众埋伏于上。
从兰州到中卫的黄河水运,历史悠久,但因黑山峡峡谷遍布暗礁、流急滩险,不能行使木船,只能行使木筏或羊皮筏子。特别是羊皮筏子,重量轻,吃水浅;羊皮有柔韧性,不怕碰撞、不怕搁浅,河道宽窄都能行使,且驾驭灵活,运量大,行驶速度快。丰水季节,每小时可行三四十华里,枯水季节也可行二三十华里。皮筏子不仅用于民间运输,商业贸易,也可用于军事物资的运输和兵员的调动。抗日战争前,西北地区的皮毛、药材等物资就经过黄河水运,由兰州经中卫、银川运到包头,再上火车,可运抵天津港口。而国民党军阀之间你攻我伐时,军队调动和军事物资转移也大都使用皮筏运输。
秋季是黄河洪水季节,马鸿宾率部返回宁夏,正值八月,黄河正是水大的时候,流速极快。冶成章的步兵头一天乘羊皮筏子由兰州动身,于次日中午便进入了黑山峡。黑山峡河面狭窄,水流湍急,冶部士兵所乘木筏行驶如飞,陆续驶入榆林口,进入冯建忠的伏击圈。机会来了,冯建忠一声令下,快枪、土枪一齐响了起来,劈里啪啦,像炒豆子一般。要说冯部占据山顶,自上而下射击,形势十分有利,然部众50余人,只有快枪十来支,余者以土枪、马刀为兵器,火力不足。
冶部虽处不利形势,但武器精良,火力密集,每只皮筏驶来,就是嗒嗒嗒一阵机枪,而且皮筏行驶速度极快,一转眼就冲出冯部的伏击圈。对打半日之久,冶部皮筏一个个过去了,将要过完,也未截住一只筏子。此时冯部团勇子弹将尽,冯建忠急得挠头抓腮、搓手跺脚,也丝毫不解决一点问题。气急之下,有人指着不远处一个牲口草料棚,提出用檑石打木筏的主意,还讲出一番道理:“岸高河低,水流湍急,即便打死了筏子上的士兵,筏子也会顺流漂走,不如拆下草料棚,将麦草捆在木椽上,登上枣刺墙子高峰,用檑石打船筏,用柴草塞河道,定能阻住筏子。”
冯建忠茅塞顿开,立即行动,恰值上游驶下一只装有子弹的木筏,当即率领众弟兄登上枣刺墙子山峰,将檑石和柴草一个劲地往河道里扔。弹药筏子被檑石和柴草绊住,旋在对岸的一个回水湾里,早有河对岸冯建忠安排的狙击手拦住,一下缴获子弹60余箱,快枪30多支。冯建忠大喜过望,惊喜之余,不住顿足,只恨此法用之太晚,不然,冶之大部兵筏就会葬身于河底。
黑山峡劫军火,冯建忠有了不小的收获,有快枪六七十支,兵员达到一百多人,他以家宅所在地冯家大庄子为据点,迅速向周围发展,矛头指向周边小股土匪武装。消灭土匪,兴利除害,一则老百姓高兴,可获得群众支持拥护,二则小股土匪一般战斗力不强,多数摆开阵势一吓唬就可缴械投降,既收编人,又得了枪,是发展壮大自己的好办法。
这期间,冯建忠运用智谋消灭了两家势力大的恶霸地主武装。靖远县汉沟红石崖的恶霸杜秀天,盘踞在高大的寨子里,有家丁四五十人,快枪20余支,仗势横行乡里,作威作福,其恶行甚至超过抢人的土匪。冯建忠设计攻下杜财主大寨,威振方圆百里,深得老百姓赞赏拥护。
战事顺利发展,冯建忠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理智的思考之中。这时,潜伏在中卫的探子传来消息:张海禄已率领大队人马向香山扑来,声称要剿灭香山冯建忠。这一步冯建忠早就想到了:在黑山峡劫了人家的军火,人家岂能善罢甘休?马鸿宾的叔父马福寿还在宁夏坐镇,马鸿宾虽被挤出了兰州,但他的部队在宁夏,实力并未受损,香山是他的地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马鸿宾要打自己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
冯建忠顿感事态严重。怎么办?他陷入苦苦的沉思之中。目前,自己虽说有了来号人的队伍,但快枪不多,装备也很差,骑兵也只有几十人,怎么能和人家的正规部队拼?还是以保住“家当”(队伍)为要。惹不起还躲不起,“三十六计”走为上,把家人转移了,把冯家大庄子让给张海禄,房子毁了可以再建,只要人不受损失就行。他带部队向南作出逃跑的样子,到达甘肃水泉时,突然折兵向西,出其不意渡过黄河,逃出了马家军的包围。
过了黄河,就是五佛寺,进入了一条山,这边的回旋余地更大。雷中田发动事变后,虽然和平解决了,但仍然暗藏杀机,局势扑朔迷离,尚未明朗。这时的一条山已没正规军设防,前沿的小芦塘,有民团头领李兰田率团丁驻守。这是一支比较强的地方势力,有百十来号人,快枪三四十支,威震一方。冯建忠周密计划,声东击西,一举拿下小芦塘,缴获快枪30余支,还有大量粮食、物资、子弹和马匹。有了这一次成功,冯建忠的名声大增,威震一条山,一些地主豪绅的寨宅武装、山林土匪望风披靡,不是归顺投降,就是避其锋芒,远走他乡。一条山似乎成了他的天下。
乱世出枭雄,乱世也可出英雄,冯建忠纵观西北大局,寻找靠山,借此发展壮大自己。先后投靠过中卫县县长吴福申,冯玉祥的西北军师长吉鸿昌,现在又靠上了冯玉祥的旧部——兰州警备司令雷中田,在雷中田的支持下已经有了不少斩获。这时,冯建忠得到探子的报告:张海禄在香山扑了个空,现在已经撤回去了。
香山的汉子恋故土,重家小,纷纷要求回去看看家中的情况。冯家大庄子是冯建忠的根,发祥之地,遭了马家军的祸害,也该回去重振家园了。此时的冯建忠踌躇满志,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开回了冯家大庄子。
从黄河西岸一条山一带转了一圈回来,势力不仅壮大了,还积累了攻击镇寨的军事经验,提高了自己部队的战斗力。这时,冯建忠的兵员已发展到七八百人,拥有快枪多支,一时能人汇集,高手如云,山川震动,声势达到顶峰。他正式设立团部,竖起“香山独立团”的大旗,团下设三个营,营下设队,任命骨干人员担任了营长、队长,把队伍规范了起来。他向雷中田派来的副官李其华讨教,李是地方军阀队伍中培训出来的,自然鼓励他占领地盘,扩大势力,向地方军阀方面发展。于是,经合谋准备夺取中卫县城,进而向甘肃靖远发展。练兵和筹集粮饷的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着。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么大的举动自然瞒不住宁夏军阀马鸿宾。
此事被马鸿宾的团长马开基得知,派副营长张海禄带兵镇压,将在常乐堡筹集粮饷的冯建统(冯建忠三弟)包围在张家营子。得到消息后,冯建忠立即与李其华分别率领一部人马,取水旱两路向常乐堡汇集,次日凌晨,冯建忠的前哨马队已到达离常乐堡张家营子五六里的渠坢后,经仔细察看阵地,他看出张海禄围住张家营子不打,是用“围点打援”之计。张海禄把主力摆在外围,设了三道防线,只要你去贸然解围,就会被层层围住。窥破敌谋后,冯建忠将计就计,派自己的小弟冯建坤(人称冯小七)率30人的骑兵闯阵,每人身背红旗多面,虚张声势,只冲不打,布设疑兵,其余人员则四散隐蔽,摇旗呐喊,只壮声威。
冯建坤年轻气盛,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汉子,是个有仗打就高兴,听见枪响不要命的“冲破军”;加之枪法出众,身手敏捷,骑马一股风,纵跳腿脚轻,好似山里的鹰鹞,人称“七鹞子”。他率领的这30名团丁都是骑马高手,每人背10余面红旗,纵马跑开像大地刮起了一阵狂风,呼啦啦向敌阵卷去。尘土飞扬间,一面面红旗插在敌阵各个显眼处。敌兵子弹像蝗虫般飞来,而他们个个都有一身轻功夫,镫里藏身,见马不见人,刚看清马上有人,转眼人马皆无踪影。就这样,马跑到那里,红旗插到那里,不到半个时辰,各个要害点、显眼处都插上了红旗,后来竟将红旗插到张家营子的墙头上,整个敌阵布满了红旗,成了一片红色海洋。红旗使敌兵大为惊骇。冯建忠见时机已到,立刻下令强攻,被围在张家营子里的冯建统抓住战机,率人从里边杀出,里应外合,将张海禄围困之兵冲得七零八落,张海禄赶快收拾残兵败将,退进常乐堡自卫。这时候,李其华所带步兵在上河沿登岸,立即投入战斗,两面夹攻,将张海禄龟缩的常乐堡围了个铁桶一般。
冯建忠大喜过望,打开常乐堡,消灭张海禄只是时间问题了。一整天激战,该休息一下了。一时间,冯建忠如释重负,兵丁煮饭喂马,睡起大觉,自己过起烟瘾。天亮醒来,张海禄救兵到了,马开基率一团骑兵由枣林子发起冲锋。凶猛的马队一路冲杀,直逼常乐堡。冯建忠的部队被冲得四零五散,溃不成军,被冲散的兵丁陆续向南山逃去,汇集到群山中的宏福寺、老君台一带,冯建忠、李其华一伙也随之上了老君台。
马开基是马鸿宾的得力干将,他所带的团是马鸿宾的主力团,以敢打硬仗、恶仗出名。此次亲率骑兵增援,想凭借其优势兵力,一举消灭冯建忠部众于常乐堡,解除地方动乱的大祸害。哪知冯建忠部下虽是乌合之众,但溜的本事很大,看到抵挡不住便迅速撤离跑了。马开基与张海禄合兵后,分三路进攻老君台。马统领骑兵近千人,有轻重机枪和小炮,兵力、装备占绝对优势,但老君台山重嶂迭,深沟密布,骑兵无法施展。冯部虽系惊弓之鸟,但熟悉地形,凭借有利地势,连续打退马部多次冲锋。马部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只好撤兵作罢。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派嫡系陕西军阀孙蔚如率兵进入兰州,赶走了雷中田,给冯建忠效力的李其华也因雷中田离开兰州而另寻出路。没有了靠山,冯建忠一下失去了主心骨,乱了方寸。虽然成立了香山独立团,兵员壮大了,但攻打中卫县城的失利,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士气低落,军心不稳,三个营长和几个小队长也都相互猜忌,各怀疑心。而此时潜伏的更大威胁是:宁夏的马鸿宾瞄准了自己,时时想寻找机会报复;甘肃的孙蔚如新来乍到,也想绥靖一条山的治安,自己在黄河两岸都处在危险之中。
而就香山地区,虽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地广人稀,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天气极少,常常遭遇天旱,难以筹集钱粮,非英雄用武、发展壮大之地。听人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是共产党,专门和国民党作对,是杀贪官污吏救济穷人的。现在声势很大,红了一大片天地。刘志丹是个大英雄,他早有耳闻,且心仪已久,必要时可以去投刘志丹。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许多做法和自己的做派有相似之处,只是陕北那个地方自己去过,太苦焦,穷得很,不是养人的地方。自己这帮弟兄这几年大碗酒、大块肉,喝惯了、吃惯了,怎么能受得了那份罪?又有人说,靖远也有共产党,在瓷窑堡煤矿闹过暴动,现在还在闹呢。对此,靖远县的警备旅长王子元伤透了脑筋。
这个消息倒是确实的。只是共产党干事很机密,你去找他们那是找不到的,要不自己先干起来,去攻打靖远城,说不定共产党就会乘机掺和进来,来个火上浇油,帮自己一把。如果能拿下靖远城这块风水宝地,势力一壮大,何愁军心不稳,营长、队长的异心不散?可共产党要是帮不上呢。在前思后想的时候,他又想到了一位英雄豪杰——打拉池民团团总王宗仁。如果有这位老兄加盟,那胜算可就大了。他马上派人与王宗仁联络。
王宗仁也是一位行侠仗义的好汉,专跟官府作对。年,他从海原原子河赶来40匹马,与甘军高振邦部换了一些枪支弹药,在屈武山组织民变,打拉池一带农民响应,占据了打拉池城。又在打拉池附近击溃王子元牛化东(牛化东系中共党员,受组织派遣打入王子元部,从事地下军运工作,此事可能是用失败的方式支持了农民造反)部,夺得数十只枪。人数迅速增加到名。到年初,人员已经发展到七八百人,正想攻占靖远县城,打出一片天地。冯建忠来人讲明意图,两人的想法一拍即合,约定3月14日攻打靖远城,王攻西门,冯攻东门。
3月14日凌晨,王宗仁带人先至西门城下,被守城军队发现,双方打了起来,王宗仁部攻了一阵,仍不见东门枪响,自感众寡悬殊、孤掌难鸣,死伤数人之后就撤走了。冯建忠部于天明时分才赶到东门外,立即组织攻城,双方展开激战,城上守军火力密集,冯部一时无法攻上城头,已经死伤了数十人,还不见西门动静,只好停止进攻,撤退至陡城驻扎。而王宗仁部撤离靖远县城后,遭到王子元派兵围剿,后被内奸田根儿一枪打死,群龙无首,余部四散。
当王子元部队围剿王宗仁时,冯建忠正准备过河支援,却被王子元另一支部队挡住。王子元的战术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兵力,阻断敌方两部人马的联系,采用分割包围的办法歼之,两部人马合兵一处则难于击破。冯部与王子元部队激战,无法分身去救王宗仁,只好退到水泉固守。
得到王宗仁战死、所率部队溃散的消息,冯建忠悲愤异常,他利用王子元刚刚取得胜利,正处骄狂得意忘形之时,率部从石门出击,在小口突袭王子元一部,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一时稳定了人心。但部分胜利并不能解决被围困的大问题,王子元部从黄沙湾、邵家水、旱平川三面进攻,把水泉围的像铁桶一般。
水泉山势狰狞险峻,山谷深陷,谷内泉水丰盈,山上有草有树,散居着几十户人家。此地易守难攻,出入地方都是天然关隘,只要守住出入口,那就插翅也别想飞进来,再多的人马来也不怕。冯建忠过去往来路过时对这里仔细观察,此时虽受困蛰居,其实早有谋划,起事前就在这里暗藏了许多粮食。现在虽然被困在大山之中,却有水;虽然出不去却有粮,在山中坚守三四个月是没有问题的,在坚守中等待时局变化。可怎么才能打破被困的僵局呢?在冯建忠一筹莫展之时,他想到策反王子元的部队。
王子元部队里有自己的把兄弟,有的还当了官,如果把他们能活动过来,自己就可以翻盘,形势就会是另一种局面。就在他派人抓紧策反活动的时候,内部却出了大问题,自己的一个营长叛变投敌,还把许多人带了过去。自己的策反没起作用,人家的反策反却得手了。剩余的人心浮动,军心开始不稳,他坚守待变的决心松动了。这时王子元的劝降说客来了,来者是自己昔日的拜把兄弟周维邦和一位亲戚。周维邦是王子元的主力营长、大红人。一面和冯建忠拉过去的旧关系,一面说王子元对冯如何如何佩服、仰慕,只要归顺,答应保留他的原建制,仍然由他当团长,详细事项等他进城后与王子元面商。去还是不去?他处于两难之地。部下有的说不能去,王子元是奸诈之徒,反复无常的小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有的说去可以探听虚实,即使不行,也可延缓王子元进攻的时间。这时他的密探带来消息:王子元部队内部的共产党正在密谋叛乱,准备起事。要是能和共产党挂上钩,联起手来,自己被困的局面就会彻底改观。再者,王子元也曾是江湖人士,应该讲究信义,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他决定冒险一试。
太阳就要落山了,已是5月的季节,余晖还是火辣辣的。山是那样的静,地是那样的静,靖远城的城门前也寂静的没有一丝声息,似乎这里根本没有发生过战斗。冯建忠跟着周维邦和他的亲戚进城了,这一去,像是泥牛入海,竟无一点声息。第二天凌晨,天麻麻亮,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悬在了靖远县城城门上方。冯建忠死了,王子元背信弃义,残酷的举起了屠刀。冯建忠英雄一世,纵横驰骋于甘宁边界,想打出一片天地,挤入军阀的行列,结果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这一天是年5月5日,一座耸立的山崖轰然倒下去了,一颗耀眼的明星粲然陨落了,国民党军阀恨他,他危害其统治,是乱世枭雄;老百姓怀念他,他杀豪绅恶霸,救济穷人,是当世英雄,还给他编了《打香山》的歌,这支歌一直流传到现在。
共产党确实起事了,下面摘录一段县志大事记:年5月5日,靖远兵暴,吕振华、张秀山率余人在打拉池成立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因敌众我寡,兵暴失败。5月25日,靖远失败后的游击队员汇聚兰州,从兰州出发经吴家川、安宁渡、黄沙湾到水泉集中。
5月30日,谢子长、焦维炽、杜润滋、邬逸民、张东皎、王儒林等在水泉打出“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旗帜,正式成立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
6月2日,起义队伍与王子元部骑兵营在水泉激战,击毙营长周维邦,张东皎英勇牺牲。起义队伍撤出水泉。
7月,游击队转战靖(靖远)海(海原)会(会宁)景(景泰)四县后重回水泉,队伍发展到余人,又与王五田部在水泉激战一天,因寡不敌众撤离水泉。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