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约打少将,从奴隶成长为我军首位彝族将

吉木约打,这是一个令凉山彝族人民骄傲和自豪的名字。

年10月26日,军委江主席签署命令,批准四川省凉山军分区司令员吉木约打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一名光荣的共和国将军。从此,吉木约打这个奴隶的儿子,以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位彝族将军而载入了共和国史册。

他的晋升,也标志着又有一个少数民族有了共和国将军。而在他之前,我国56个民族中,已经有42个民族有了共和国将军。到现在,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共和国将军,人数早已经超过百人。这其中,既有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大将,又有蒙古族的骄傲——乌兰夫上将,还有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韦国清上将,为西藏和平解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阿沛·阿旺晋美中将,为新疆和平解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赛福鼎·艾则孜中将,等等。

他们既是这些民族的精英,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英雄。他们做出的伟大贡献,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他们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既和自身过硬的素质有关系,但更离不开党的培养、组织的厚爱。就拿本文主人公吉木约打来说,他在被授予少将军衔时,职务仅是军分区司令员,级别为正师职,编制军衔为大校。而少将一般要副军级才可获得,而在他那个时代,几乎没有过军分区主官成为将军的。因此,之所以能够戴上金光闪闪的将官军衔,应该也和其少数民族的身份有关。因为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个少数民族都不能少,每个民族都会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对于那些生存生产条件艰苦的地区的少数民族,还会给予更多的照顾。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精英人物,给予其比较崇高的地位和荣誉也是促进民族平等和共同进步的手段之一。

彝族同胞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根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数为人。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的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一)苦难的童年:奴隶家的儿子还是奴隶

年初夏的一天,在距四川大凉山普格县城多公里的偏远山乡小兴场夹铁乡,一户穷苦的奴隶家又新添了一个男娃,父母为其取名为吉木约打。

由于生活艰苦,在小约打6岁时,他最亲近的母亲去因病去世了。而父亲娶回的后娘却时常虐待他,不仅时常让他饿肚子,还经常因一点小事而对小约打毒打,常常被后娘打得遍体鳞伤。不得已,只能逃跑来躲避。在当时的旧社会,奴隶的儿子的命运早已经注定,那就是继续当奴隶。祖祖辈辈当奴隶的小约打,7岁开始就被迫给奴隶主当放羊娃子。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每天都是从清晨忙到傍晚,跟随着羊群爬坡翻坎,确保羊群不挨饿,但是小约打自己却每天都是饥肠辘辘的,从未吃过一顿饱饭。

高原的生存条件本就艰苦,但是奴隶的日子更加难熬。夏天,衣不蔽体的他被蚊虫叮咬得浑身疱块疙瘩。冬天,他赤裸的双脚在冰天雪地里被冻得裂开一个个如树条粗般的血口子。夜晚,蜷缩在四面透风的草棚里,在呼啸的寒风中盼望着天明。

那时候,就算兢兢业业地放羊,也会时常遭遇奴隶主无缘由地打骂。每当这时候,年幼的小约打表面上默默承受。但却总爱静静地坐在山岩上,望着远方出神,冥冥之中盼望着结束这苦难的日子,过上一种能吃饱饭、自由而平等的生活。

(二)凉山解放了,奴隶终于翻身作主人了

年,在小约打15岁那年,解放军将大凉山解放了。小约打也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终于摆脱了奴隶制度的枷锁,成为新社会的主人。3年后的年,18岁的壮小伙吉木约打已经成为了农村青年积极分子,怀着对新生活渴求与向往和对旧社会的刻骨仇恨,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党领导下的地方工作队,成为一名通信员。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凉山组建了一个彝民团。在成立大会上,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邓小平发表讲话,称要把这个彝民团办成培养彝族干部的大学校。

那时候,在彝族老百姓心中,共产党就是解放军,解放军就是共产党。怀着对共产党的深深感激,他积极报名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凉山彝民团,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三)在彝民团里迅速成长成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在彝民团这个培养民族干部的摇篮里,年轻的吉木约打迅速成长起来。在这里,吉木约打感觉进了天堂一般。在这里,他不仅第一次穿上了温暖的棉衣棉裤,还第一次盖上了被盖,更是第一次吃上了饱饭。同时,吉木约打还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列主义思想,第一次接触到了党的民族政策。这一切,无不让一个几年前还在放羊的奴隶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生活。更加懂得了要想永远保持翻身奴隶所拥有的民主、平等的权力,就要坚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也就是从那时起,吉木约打就打定主意跟定了共产党。

年冬,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吉木约打被吸收为光荣的共产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他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一刻,成为他一生最难忘的记录。几十年后,吉木约打还能清楚地回忆起那一刻,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受:“无家可归的奴隶娃子,终于找到了家,找到了归宿”。

(四)天生的优秀军人,多次荣立战功

在彝民团这个温暖的民族团结大家庭里,吉木约打遇到了他这生最难忘的人——老班长苏德。苏德是一名江苏籍老兵,汉族。这位老大哥把他当作亲兄弟,手把手教他洗衣服、用筷子,给他打水洗脚,还一句一句地教他说汉语。而吉木约打参军之前从未上过学,仅懂得彝语,一句汉话都不懂。正是在老班长的言传身教之下,吉木约打体会到什么是共产党的恩情,什么兄弟般的战友情谊。这些,吉木约打牢牢铭记在心,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正是在部队这个大家庭的培养之下,吉木约打迅速完成了从奴隶到英勇战士的蜕变。

当时,大凉山匪患严重,这些土匪占山为王,抢劫杀人,无恶不作。谁与人民为敌,就是与解放军过不去。为此,成立不久的彝民团参与川西剿匪作战。每次战斗一打响,吉木约打总是冲锋在前,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一次,他们在一个村子里发现了土匪,在搜查过程中,吉木约打突然发现敌人的枪支伸出窗外,对准了他的战友,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吉木约打一个箭步跨上前,用手将枪杆朝上挡开。随即,一脚踢开门,冲进屋内揪住匪首的头发往外摔出来。这次战斗结束后,吉木约打所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而表现优异、生擒匪首的吉木约打则荣立了一等功。从那时候,作战勇敢机智的吉木约打隔三岔五就要立功受奖,甚至曾经在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就荣立了两次二等功,堪称“立功专业户”。

(五)少有的正师职少将,离不开党的培养

就是在这样血与火的残酷考验中,吉木约打逐渐成长起来,从一名士兵逐渐成长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年,吉木约打从野战部队奉命调到四川省军区凉山军分区任职,起初,他任民族科科长。两年后,他被提拔为凉山军分区副司令员,成为副师职干部。年,他被选送到当时的我军最高学府——解放军军政大学(国防大学的前身)学习。

吉木约打参军前从来没有进过学校,他从不懂汉话的彝族汉字成长为军队的高级干部,离不开党组织的悉心培养。在此之前,为了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优秀干部,党组织先后将他送到西南民族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速成中学、解放军重庆步兵学校学习、武汉高级步兵学校学习。现在,又把他送到了我军最高学府深造。对此,吉木约打极为珍惜这些学习机会。他克服文化基础薄弱的先天缺陷,如饥似渴地系统学习了彝文、汉文、政治、军事等文化知识。吉木约打将军常说,学会了彝文使自己对本民族勤劳勇敢和丰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学会了汉文,更使自己与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年10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右)在凉山视察时亲切接见凉山军分区司令员吉木约打(左)。

年,他升任四川省军区凉山军分区司令员。同年9月,我军实行新军衔制,他被授予大校军衔。年10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达到军旅生涯的顶点,实现了从奴隶到将军的华丽蜕变。多年以后,到龄退休的他在回忆自己戎马倥偬的一生时,仍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凉山人民翻身过上幸福生活的今天。也就没有我的一切。我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党和人民军队培养的结果!”

最让吉木约打将军难忘的是年7月8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在成都亲切接见参加成都军区战役集训的军官们,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当听到部队领导介绍吉木约打是四川凉山的彝族军人时,邓小平微笑着,亲切地握住吉木约打的手说:“我们还是老乡哦!小老乡,走,坐前面去。”温暖的话语,让吉木约打的眼睛湿润了,内心久久不能平息。吉木约打知道,自己能够加入人民军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也是源于邓小平当年组建的彝民团。随后,吉木约打这位昔日的奴隶娃子和统帅之间这种亲密的关系永远地融入了历史的镜头之中,也成为吉木约打心中一个永恒的纪念。

(六)做民族团结的表率,为民服务贡献突出

这个地区最初和红军结缘还是在红军长征时期,刘伯承元帅和彝族头领小叶丹进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书写了一曲军民共谱民族团结曲的佳话。

吉木约打一直很低调,在得知吉木约打成为彝族第一个将军之后,凉山州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们一致要求,要按照彝族的最高规格,杀一头牛来为他开庆祝会。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吉木约打婉言谢绝了。他真诚地对前来向他祝贺的领导和战友们说:“如果不是共产党、新中国把我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别说当将军,就是每天把肚子填饱也难!”

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吉木约打深知,在凉山许多彝族老百姓的朴素心中,解放军就是共产党。因此,吉木约打处处以身作则,无论是在民族团结,还是在协助地方搞好经济建设和稳定工作等方面,吉木约打领导的凉山军分区做出了突出贡献和表率。

时至今日,大凉山也是山火频仍。这是由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所决定的。

吉木约打尽心尽力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助力。尽管工作繁忙,但是他几乎每年都要挤出时间参加助民劳动,指挥并且参加凉山州若干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20世纪70年代,国家投巨资兴建成昆铁路,吉木约打就带领部队和民兵积极支援筑路,力争尽快打通这条“致富路”“幸福路”“脱贫路”。

从年起,吉木约打就兼任凉山州护林防火指挥部的指挥长。此后的10余地年时间中,他卓有成效地开展护林防火工作,几次率部队和群众扑灭森林火灾。从年起,凉山州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护林防火先进集体,吉木约打也多次代表凉山出席在北京、大连召开的全国护林防火先进单位表彰大会,介绍凉山驻军护林防火的英勇事迹。年,他所在的凉山军分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bm/9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