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m.39.net/pf/a_4710670.html
年古建筑保护施工技术人员培训班暨岗位技能竞赛近日在长乐和平街举行,林强担任古建泥水辅导老师。
据悉,他曾参与修复林森公馆、宏琳厝、仓山影剧院、林则徐纪念馆、龙峰小筑、玉林山馆等一大批福州标志性建筑,并指导培养了许多技术能手。
林强(中)向建筑工人讲解飞檐翘角的施工要领林双伟/摄
林强出生于仓山城门镇
小时候常跟着
从事古建修复的泥水工父亲打下手
开始他只是帮父亲提砂浆
后来渐渐跟着父亲和其他工匠
学习砌砖、抹灰、贴斗底砖……
“干我们这行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多学多练,没有5年到10年的积累,根本成不了行业能手。”林强说。
竞赛时,林强在技术交底该怎么压瓦管澍/摄
20岁那年
林强成了一名独立的泥水工
先后参与了于山大士殿
和榕城古街的修复和建设
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林强的技艺越来越娴熟,年,他获得福建省文物局颁发的优秀泥水工资格;年至今,林强连续3年成为古建筑保护施工技术人员培训班的泥水辅导老师,指导培养了许多技术能手。
林则徐纪念馆一角(资料图)
林强现在是一名工程项目经理
在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修复中
林强带着团队协助古建修复专家
先后完成了林森公馆、
仓山影剧院、龙峰小筑、
玉林山馆、仁庐、福庐等
一大批建筑的修复工作
仓山影剧院(资料图)
年,在修复仓山影剧院时
跨度长20米的主梁修复
让整个团队颇为头疼
仓山影剧院(资料图)
“主梁腐朽严重,必须更换,但作为固定支撑的八字架不能移动,怎样把主梁抽出来更换并加固是个难题。”林强说,这个问题难倒了在场的古建专家和施工团队,林强不得不停工两周寻找解决方案。
根据现场残留的旧木构件和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翻阅大量资料后,林强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用两根木梁对接,运用杠杆原理替换掉原来的主梁。“说是‘移花接木’一点都不为过。”林强说。
宏琳厝(资料图)
林强说,作为一线的工人,他明显感受到福州对古建修复和保护的力度逐年加大。一些老建筑被保存下来,越来越多的小学、公园甚至公厕的修建都采用了福州特有的建筑元素,这让在福州从事古建修复的工人感到振奋。现在福州年轻工匠不断涌现,很多传统建筑技艺后继有人。
福州晚报记者管澍实习生林昀霏
新媒体编辑李琼
监制兰超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