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半表半里证》医案
㈠乌梅汤治蛔厥案
王某,女,51岁,年7月7日初诊。
昨曰下午3点,突发呕吐,右上腹攻痛,
每5分钟呕吐1次,爲胃内容物及黄水,于本单位(医务室)肌注阿托品及哌替啶,腹痛暂缓解,但不久痛又作。下午4点来本院急诊做B超,诊断爲“胆道蛔虫病”,注射阿托品及吗啡痛缓解。晚上10点又痛难忍,故来急诊输液,青霉素滴注,效不显,准备手街治疗。
第2天又恶心呕吐黄水,右上腹痛甚,要求中医会诊。
症见:口苦,咽干,但不思饮,自觉往来寒热,大便溏稀,右上腹压痛,舌暗舌苔白润,脉沉细。
脉沉细,大便溏稀,右上腹压痛,舌暗舌苔白润,下寒。口苦,咽斡,但不思饮,自觉往来寒热,半表半里,上热。
综合分析:此属上热下寒的半表半里阴证,与乌梅丸加减。
处方:
乌梅15g,党参10g,川椒15g,细辛6g,黄连6g,干姜6g,桂枝10g,制附片6g,当归l0g,黄芩10g。
结果:午后13:00点服药,14:00痛止、吐止。继服2剂,痛未再发。B超未见异常。
㈡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背痛案
耿某,男,24岁。
腰背颈痛月余,口干喜饮,手冷,大便软,日一行,小便正常,寐安,常有手淫。平日稍紧张则手汗多,未行任何西医检查。舌苔白厚腻,脉弦细。
口干喜饮,手冷爲寒热错杂之象。大便软、苔白厚腻,脉弦细爲血虚水盛。
综合分析:此属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主之。
处方:
柴胡12g,黄芩l0g,天花粉12g,生龙骨(同煎)15g,生牡蛎(同煎)15g,桂枝10g,干姜6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苍术12g,泽泻l0g,茯苓12g,炙甘草6g,7剂。
问:当归芍药散是治疗腹痛的,本例未见腹痛亦可用?
答;厥阴病每见有胸腹腰痛,多属上热下寒、血虚水盛。温下寒,常以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
按:血虚水盛每易引起上热下寒,遇到这种类型的厥阴病,冯老每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
问:太阳病提纲症爲“头项强痛”,每多见头痛项强、腰痛,本例腰背颈痛爲何不辨证爲表证?
答;表证不会有寒热错杂。腰背痛不专属表证,可见于表、半表半里、里证及合病。有表证者,麻黄剂或桂枝剂可用,二加龙骨汤亦常用;如寒湿在里,肾着汤多用;而腰背胸在人体中段,在半表半里反较多,如属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多用。
问:厥阴病有何特点?
答:厥阴病属半表半里之阴证,不似表、里证单纯,较爲复杂多变,运用胡老理论,用排除法可确定。其上热下寒,以寒爲本,以和法治之。半表半里方证很多,简单说,当外邪初入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热明显,属少阳,用小柴胡汤,当入半表半里阴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或乌梅丸等。
结果:药后腰背颈痛消失,口干减,大便已正常。上方苍术增爲15g,继远7剂巩固疗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腰背痛案
丁某,男,30岁,年1月15日初诊;
婚后5年未育,查3次精液常规示:液化不良(60min),精子活力a8.%,b36.84%,a+b50%。口干,便干,手足冷,舌苔白,脉细。p=""
口干,便干,手足冷,此寒热错杂之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主之。
处方:
柴胡12g黄芩l0g,天花粉12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桂枝10g,干姜6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白术30g,泽泻15g,茯苓12g,炙甘草6g,7剂。
年1月22曰二诊。
口干减,大便好点,仍干,手足冷,舌苔黄润,脉细。
上方加淡蓰蓉15g,14剂。
年2月5曰三诊。
口苦,便干,手足冷,补诉平时常有痤疮发生于下颜面,常爲硬结脓点,舌苔黄润,脉细。
上方加柏子仁l0g,14剂。
问:方中淡蓰蓉、柏子仁用来润肠通便?
答;对,配合大剂量白术,养血生津以温通。
年2月26曰四诊。
口苦已,面痤疮稍减,大便较正常了,手足冷,苔白,脉细。
上方加生槐花l0g,7剂。
年3月5曰五诊。
痤疮、四逆减,口中和。上方加十大功劳叶12g,7剂。
问:爲何用十大功劳叶、生槐花,是起凉血作用吗?
答:它们都是清热滋润之药以治上热,十大功劳叶尚有强壮作用。
问:五诊时口中和,爲何仍用治疗上热下寒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答:痤疮亦提示上部有热。
问:既然痤疮爲热象,在临床中如果单纯治痤疮,是否应尽量避免用姜桂以提高疗效?
答;他如口果还有下寒的一面,有是证用是药,不会有影响的。
年3月12曰六诊。痤疮已大部分消失,四逆减,唇干,大便正常。
柴胡12g,黄芩l0g,天花粉12g,生龙骨(同煎)15g,生牡蛎(同煎)15g,桂枝10g,干姜6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白术30g,泽泻15g,茯苓12g,炙甘草6g十大功劳叶12g,生槐花10g,7剂。
年3月19曰七诊。
痤疮已大部分消失,仍有四逆,口中和,舌苔白,脉细。热象已消失,现血虚有寒饮,故四逆仍在,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10g,桂枝l0g,白芍10g,炙甘草6g,通草6g,细辛6g,大枣4枚,白蒺藜15g,生薏苡仁18g,炒槐花l0g,生姜12g,沙苑子15g,车前子(包)15g,7剂。
之后以此方加减。
问:七诊中口中和,四逆,爲何考虑爲表寒而非里寒,爲何不用四逆辈?
答;没有吐泻,腹胀腹痛等里证。此四逆属厥阴。
年4月9曰八诊。
复查精液常规:液化正常(30min),精子活力a52.7%25%,b4.1%。精液常规已正常,嘱可以适时受孕。
按:本例从检查发现有异常至今3年了,之间经别处治疗无效,曾复查二次精液常规无变化。冯老于治疗3个月后,西医客观指标完全正常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