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丨春夏之交最补阳,艾灸事半功倍效果好

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著。

谢老特别擅长用直接灸法,并多年来对灸法不遗余力,一贯主张选穴宜准不宜繁。谢老用直接灸法治疗诸多中医、西医疗效不佳的疾病,例如遗精、阳痿、哮喘、肺结核、消化不良、便秘、肝硬化,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灸法医案》等著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乙型肝炎,谢老经过多年的精简提炼,采用灸肝俞、足三里治疗,一般在3个月可以改善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谢老用此法治疗诸多难治病,皆获良效。谢老深有感触地说:“以我一生的经验总结,凡是大病、难治病、古怪病,用艾绒直接灸,都可以有效。”而且凡是虚寒衰弱、免疫力低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以用灸法治疗、养生和保健。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赵友直《立夏》节选/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时间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节气养生重点

“夏”原意为“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有谚云:“立夏东风少疾疴,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此时天气渐热,植物繁盛,雨量增多,人体会大量出汗,脾胃消化功能也会较差。如果身体保养不好,一些夏季疾病会随之而来,例如头痛、烦躁、失眠等等。

这是因为从春天逐渐步入夏天,我们体内的阳气也开始大量往外生发,这时的身体多处于外热内虚,上热下寒的状态。《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在立夏时节用艾灸保养人体阳气,使我们的身体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艾灸有很好的温补人体阳气的作用,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艾灸时,可以取强壮人体脾肾的要穴为主,其中强壮肾的穴位可适当多灸,如关元,气海,涌泉,神阙,还可以加灸命门,八髎,肾俞,筑宾,太溪,三阴交等穴;脾虚者还要加灸中脘和足三里;平时容易气虚疲劳者多灸头上的百会穴和背部大椎,身柱,膏肓等穴。总之,还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灵活的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艾灸。

今年运气司天太阳寒水,主上半年气候比较寒冷,寒则血凝,容易得痈疡、厥逆、心痛、饮邪停聚等症;在泉之气太阴湿土,主下半年气候阴雨多湿气重,湿则中满腹胀,若风湿相加,则骨节酸痛;若湿盛阳衰,人易得寒湿停聚、心痛、耳聋不聪;若湿热相蒸,则易发咽肿、喉痹、便血、溺血或不得小便等症,或腰项疼痛、转侧不灵、膝腿疼痛等症。

今年更加适合铺灸,从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补充身体的阳气,让阳气内存邪不可干。

新铺灸——整体调理祛寒湿、调节脏腑最佳灸法时间长,穴位广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任脉脾经肾经总计穴陈艾+中药结合姜泥+中药双管齐下,芳香走窜穿筋透骨,药气通达全身,透达四肢百骸五味五气,内合五脏六腑培补元气,温中逐寒,解郁散结,寻经而行赞新铺灸铺灸之法独称雄,扶阳固本精气宏。陈艾诸药导入经,医道遗宝济世功。

长按







































著名白癜风医院
兰州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bm/2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