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葡萄酒的历史是傍生在人类发展文明史中,它是人类发展文明史的衍生产物,也是调味剂,将其与人类发展文明史剥离,葡萄酒也有其独立的进化发展历史。

葡萄酒发展至今,不仅是世界范围的饮品,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品味,它与啤酒,烈酒,咖啡,茶,可口可乐成为世界6大饮品,但葡萄酒应该是人类最早发明的饮品,其独特文化内涵及钟情的人群,都有着鲜明的特征。

1葡萄酒的起源

最早种植葡萄的是外高加索人,最早酿造葡萄酒的是古代波斯人,最早描述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的是古埃及人,而将酿酒和饮酒提高到艺术层次的是古希腊人,但奠定了今天欧洲葡萄酒产区历史根基的是希腊之后的罗马人,将葡萄酒发扬光大创造辉煌的却是法国人。

外高加索

早在石器时代,葡萄酒开始作为水果被人们食用了。历史学家证实,在公元前年,在日内瓦湖周围生活的人已经开始食用葡萄了。在外高加索和连接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考古学家发现了最古老的葡萄栽培痕迹,这意味着公元前年,就有人对葡萄进行栽培。经基因分析,目前欧洲的大多数葡萄品种的鼻祖都是来源于外高加索。

古波斯

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年的古代波斯。在伊朗的戈登特比,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只公元前年的波斯两耳细颈酒罐,通过对罐壁红色斑的成分分析,发现其中含有葡萄酒中所特有的天然化学物质——单宁和酒石酸。这说明波斯人在年前,就已经开始饮用葡萄酒了。

古埃及

在公元前年的埃及坟墓,出现了大量关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过程的壁画。在埃及新王朝时期,已经有十分出色的品酒专家,并且当时按照酒的质量,将酒进行了简单的分级,这是葡萄酒历史上最早的等级分类。

古希腊

公园前年,一些旅行者把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古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经过发展,逐渐遍及希腊及诸海岛。古希腊最早的关于酿造葡萄酒的记载出现在《荷马史诗》中。在《荷马史诗》中详细的记载了人们种植,晾晒,酿造的过程。在《伊利亚特》中,荷马用“紫红色的海洋”来形容希腊美丽的葡萄园。公元前6世纪,希波战争结束后,古希腊得到了空前发展和繁荣,在艺术,建筑,哲学,绘画等诸多领域都创造了人类文明史的辉煌,奠定了古希腊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位置。葡萄酒作为艺术,文化的催化剂,也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发展,葡萄酒和橄榄油成为古希腊贸易的最主要产品。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也许就是在“酒会”上,在葡萄酒作用下的微醺状态,获得灵感,提出了人类哲学史上经典的哲学主张。

在古希腊,葡萄酒的药用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古希腊“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在他的药方中,葡萄酒都有重要的作用。

古罗马

公元前3-2世纪,古罗马取代了古希腊的统治地位,成为新的军事帝国。古罗马人酷爱葡萄酒,并且葡萄酒的贸易利润极高,因此,随着其军事扩张,葡萄的种植和酿造也随着罗马军队征服了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等地。

在古罗马时代,葡萄酒被分为更多的品种,史料记载,当时的品酒师豪斯特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超品酒技术,把葡萄酒分为有甜的,温和的,高贵的,珍贵的,柔软的,细腻的等无数个类别,以此炫耀自己作为伟大的葡萄酒鉴赏家的地位。

法兰西

公园前6世纪,希腊将葡萄种植技术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在法国南部建立了以生产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为主业的马赛城,这里被认为是法国葡萄酒的启蒙地。随着罗马的壮大,它接管了希腊殖民地,掌控了希腊人曾经拥有的葡萄园。

公元前40-50年,罗马人占领了波尔多,这里距大西洋98公里,是一个天然海港,罗马人把这里作为在大西洋的根据地,运送葡萄酒到各地。

公园4世纪,葡萄的种植遍布整个法国。

2葡萄酒的里程碑

古希腊奠定了葡萄酒的文化地位

公元前6世纪,希波战争,希腊获胜,并激发了其经济的繁荣发展,葡萄酒作为其主要交易产品,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希腊文明步入辉煌时代,葡萄酒作为文明发展的催化剂,被赋予了高度文化特质。

火山爆发促进葡萄酒向法国入侵

公园79年,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大喷发,很多城市被毁,葡萄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葡萄酒顿时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大量农民放弃种植粮食改种葡萄,出现了粮食危机。并且葡萄园开始向内陆迁移,法国北方的勃艮第,阿尔萨斯,香槟等都开始兴建葡萄园。奠定了法国葡萄酒近代王者的基础。

哥伦布大交换

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不能忽略的大事。它不仅改写了人类版图,开启了物种大交换,就连人这个特殊物种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迁移和交换。哥伦布第二次到访美洲时,就带去了传教士,传教士带去了葡萄的枝条,随着欧洲殖民从加勒比海向南,向北的殖民扩张,葡萄以及葡萄酒也在美洲大陆上繁衍落地。

旷世的“葡萄酒圣经”

年巴黎世博会,拿破仑三世为了向世界推销波尔多的葡萄酒,命令葡萄酒商制定了一个让后世都奉为“葡萄酒圣经”的分级制度,由此诞生了一大批大名鼎鼎的列级酒庄。

年的葡萄酒分级体系为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搓出来非常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权威的葡萄酒分级体系,它很好第反映出波尔多葡萄酒的现状,成功第想世界推广了波尔多的葡萄酒。年的分级体系是波尔多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这份葡萄酒目录不仅体现了波尔多葡萄园的登记划分,还反映出了本地区的历史渊源,葡萄酒贸易及酒庄情况。

英国酒商史蒂文.斯普瑞尔在巴黎开了一家葡萄酒窖,为了提高自己酒窖的知名度与媒体曝光度,他决定举办一场顶级美国酒与法国酒盲品赛。年5月24日,巴黎品酒会正式举行。这次盲品比赛的最终结果是加利福尼亚完胜法国,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第一名全部是来自加利福尼亚的纳帕溪谷。但法国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认为法国酒的优势在于陈年,因此,时隔30年,年5月24日,再次举办了品酒会,参赛葡萄酒全部采用年比赛用的葡萄酒,验证经过30年陈酿,谁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比赛结果震惊了葡萄酒界,前5名全部来自纳帕溪谷!

根瘤蚜——祸兮福兮

年,根瘤蚜跟随美国品种来到欧洲,并且很快席卷了整个欧洲,大片的葡萄藤蔓被杀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年,法国植物学家经过试验研究,把对根瘤蚜有抵抗能力的美国葡萄作为砧木,然后嫁接欧洲的良种葡萄,这大大减轻了根瘤蚜的侵害。

病虫害使得法国葡萄酒业受到了很大影响,但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法国葡萄酒又恢复了生机。在遭受病虫灾害期间,葡萄园大量减产,很多酿酒师失业,他们被迫出走美国,西欧等地,把法国的优秀酿酒技术传向了世界各地,因此,根瘤蚜使法国酿酒技术得以广泛传播,使新世界的葡萄酒得以发展和壮大。祸兮福兮!

3葡萄酒的容器

?史料记载,年前,古巴比伦王国开始用木桶运输葡萄酒。但木桶是用当地常见的棕榈木制造的,这种木桶会分泌油脂,产生难闻的气味,因此不久后这种以木桶运酒的方法被舍弃了。

?陶罐是人类历史上使用较早的器皿,古希腊人主要用陶罐来盛放葡萄酒。葡萄酒也是盛装在尖底细颈双耳陶罐中,如果是运输,尖底陶罐插在沙子中,可以保持稳固。

?在古希腊,为了体现喝葡萄酒是一件高贵的事情,金银酒杯开始在爱琴海出现。在古希腊之前,葡萄酒早已被发现,但它只是贵族人的饮品,因此在古埃及法老或贵族的墓穴中才有了葡萄种植和酿造的壁画流传。到了古希腊,普通百姓也可以接触到葡萄酒,但上层人士使用金银器皿,体现葡萄酒的高贵。

?公元前58年,尤里乌斯.凯撒入侵高卢,葡萄酒只能由陆路运输,荒蛮的高卢地区,道路泥泞,装着葡萄酒的陶罐根本无法到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罗马人采用凯尔特人发明的木桶来运输葡萄酒,但当时的木桶是用松木制作的。这是葡萄酒历史上了一个转折点,木材取代了运用年之久的黏土,成为葡萄酒发酵,陈化,运输的材料。

?17世纪初,人们因为偶然的发现,用橡木桶代替了其他木桶,一直沿用至今。(后续章节有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玻璃制品大量使用,葡萄酒的瓶装也大量普及。因法国葡萄酒的世界地位,以至于后来的葡萄酒瓶和葡萄酒杯中,波尔多瓶型,勃艮第瓶型,香槟瓶型,以及波尔多酒杯,勃艮第酒杯,香槟酒杯等都是大众广泛流行的。

4葡萄酒的酒标

古埃及人发明了最早的酒标,他们在密封瓶口的泥上压制标签,或者在罐肩书写标签。这种酒标虽然简单,但却是世界“商标”的雏形。工匠们在葡萄酒罐的泥塞子上压制印章,印章上注明了国王的名字,葡萄酒的产地,葡萄酒的名称等。到埃及新王朝后期,开始在酒罐的肩部用象形文字手写酒标。

现代意义的酒标出现在17世纪后,早期酒标功能单一,样式简单,多是寥寥文字,顶多用些花体或变体的字母,装饰个家族徽章。即使是现在,一个酒庄或酒厂的某款酒,除了年份数字的变化,其酒标图案每年多是不变的。骄傲的法国人更是认为自己的葡萄酒世界第一,没有必要花精力在酒标之上。在法国波尔多地区,直到上个世纪初,酒庄主人才开始设计属于自己酒庄的酒标。在此之前,酒庄的葡萄酒都是成桶卖给酒商,由酒商培养、装瓶并销售。年,木桐·罗思柴尔德酒庄(ChteauMoutonRothschild),为纪念首次灌装成品葡萄酒,酒庄主人菲利浦·德·罗思柴尔德男爵特意请著名招贴画家,让·卡吕(JeanCarlu)为该年的葡萄酒设计了一幅全新的标签,开创了葡萄酒标签艺术化设计的先河。

酒标是酒的名片,也是一种纸质艺术品。它以优美的设计,各异的图案,不同的色彩,表达了不同的内容和主题。涵盖了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它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传递表达了人们不同的思想、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

酒标是酒的标志、标识,是为了便于识别、传递信息、促销产品而使用的。酒标是一种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酒厂走向现代,扩大商品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不可缺少的标记。它的设计、印刷和使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酿酒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因而有人说:酒标就是酒的名片、酒的身份证。它和邮票、纸币、火花、烟标一样,同为世界五大平面收藏品。

5葡萄酒与橡木

橡木桶

17世纪初,因为偶然的原因,人们发现用橡木桶盛装过的葡萄酒异常香醇,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芬芳。后经过研究,人们发现橡木本身含有“单宁酸”可以快速促进酒的成熟,使酒变得更加醇美。经过橡木桶贮存过的葡萄酒品性优雅,除去葡萄本身所具有的的特点、品种香气和酒香外,高品质的橡木桶可以使葡萄酒氧化得更充分,成熟更迅速,同时赋予葡萄酒怡人的香气。

全世界共有多种橡木,并不是每一种橡木都可以用来制造贮藏葡萄酒的橡木桶,仅有几种符合培养葡萄酒的高品质橡木菜适合做这种橡木桶。长期以来,美国和法国都是高品质橡木的重要产地。

美国橡木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以东,阿巴拉锲亚山脉一线,从南方的阿拉巴马州一直到北方的大湖区,面积大约万公顷。多数为私人所有。

法国橡木分布在中东部和东北部,面积大约万公顷。多数为国家所有,对橡木的产地来源有严格规定。

比较而言,法国橡木香气优雅细致,易于与葡萄的果香和酒香融为一体;美国橡木香气较浓烈,易游离于葡萄的果香和酒香之上。因此,在酿造葡萄酒时,如果想要酿造橡木味浓重的葡萄酒,最好选用美国橡木制造的橡木桶;想要酿造出具有橡木香,又兼具果香、酒香的优雅的葡萄酒,最好选用法国橡木制造的橡木桶。在售价上,法国橡木桶的价格是美国橡木桶的两倍,但是,大部分酒庄依然使用法国橡木桶,因为,他们坚信只有法国的橡木桶才能最好地体现葡萄酒的性格,酿造出顶级的葡萄酒。

橡木桶制作过程中,烘烤是最为重要的。烘烤的程度不同,即使橡木的种类、型号都相同,酿造出来的同种葡萄酒也会有很大差异。经过轻度和中度烘烤的橡木桶,回赋予葡萄酒一种鲜面包的焦香和怡人的香味;经过中度和重度烘烤的橡木桶,会使葡萄酒产生一种像浓烈的咖啡豆一样的香味。经过适度烘烤的橡木桶,回赋予葡萄酒更馥郁、更怡人的香气,口感更加柔和饱满。

葡萄酒至少在橡木桶中陈酿6个月,才会出现明显的橡木香气和特殊的口感。年6月29日,法国政府规定,葡萄酒最少要在橡木桶内陈酿6个月,才能在标签上注明“橡木桶内陈酿”。陈酿时间最长的葡萄酒一般为32个月。橡木桶因质量不同,使用年限一般为3-5年。

橡木桶作为重要的酿酒工具,与葡萄酒搭配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展现了葡萄酒的风情,更体现出了葡萄酒里面所蕴含的文化。

橡木塞

相传,希腊人在公元前年就已经用木塞来密封酒罐。

首先,橡木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在酒瓶开启后反复使用;其次,橡木材质中的细小缝隙会允许微量的空气进入酒瓶。不要小看这个缓慢,细微的氧化过程,它是保证葡萄酒在瓶中质量稳定且渐渐变得醇厚、芳香的主要原因。

橡木塞主要是用软木橡树的树皮制作而成,这种类型的橡木皮制造的橡木塞紧密度合适,品质最佳。橡木塞封瓶并不是让整瓶酒密不透气,葡萄酒是有生命的酒,需要呼吸,如果密不透气,酒就不可能成熟,变成一瓶死酒。所以橡木塞对酒质的影响极大。

葡萄牙每年从七十五万公顷土地上生产出约20万吨的橡木皮原料。除了葡萄牙之外,其他出产橡木树的国家还有西班牙(Spain),阿尔及利亚(Algeria),摩洛哥(Marocco),突尼斯(Tunisia)以及法国(France)等囯。

6葡萄酒的新旧世界

英国葡萄酒评论家休.约翰逊在他的《世界葡萄酒地图》中,最先把全球葡萄酒产区划分成新旧两个世界。“旧世界”是指欧洲这些传统的酿酒国家,他们讲究地性,讲究让自然的风火水土去冶炼葡萄酒的品质,讲究漫长的等待和时间的挑选;“新世界”是指南北美洲以及澳大利亚这些新兴的酿酒国家,他们考技术革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旧世界”的葡萄酒口味较重,偏手工酿造;“新世界”的葡萄酒口味稍淡,大多是工业制造;

理念差异

“旧世界”的葡萄酒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一种历史传承的手艺,里面包含着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基因。“旧世界”的葡萄酒是经过酒农一丝不苟到近似苛刻的雕琢后,终于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新世界”的葡萄酒的历史大多不到年,生产的葡萄酒多是工业品,延续的是工业革命的精神理念,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甚至是跨国化的生产,技术含量多于历史文化的气息。

“新世界”没有厚重的历史和传承,也就少了束缚和制约。因此,在葡萄酒的发展过程中,“新世界”更勇于创新和接受新事物的精神,机械采摘机,机械踩皮机,恒温不锈钢发酵罐,螺旋塞等,这些革新几乎均源于“新世界”。

酿酒工艺

“新世界”的酿酒技术对工艺进行了创新,加入了更多的科技成分,使用了更先进的酿酒设备,科学的酿酒方法使葡萄酒达到更好的平衡。“新世界”不会担心年份的好坏,无论葡萄收成如何,酿酒师们都会利用新的技术来使葡萄酒达到一定的品质。“新世界”的酿酒哲学史每年都保持恒定的品质。

“旧世界”的酿酒师们则要执着得多,他们一直恪守着古老的传统,特别是法国的各大名庄,仍然坚持着严格的葡萄酒酿制工艺,推崇手工工艺,采摘时一颗一颗地手工采摘,就像裁缝对待高级定制服装一样,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在年份不好的时候,甚至不出正牌酒,以保证葡萄酒的高品质。“旧世界”的酿酒哲学是每年都保留葡萄酒独自的个性。

气候条件

“新世界”国家的气候条件相对稳定,抽芽期没有霜降,成长期没有虫害,成熟期阴雨天气较少,酒的品质较为稳定;但由于少了一些气候因素,在葡萄酒风格上就相对缺少鲜明的变化。“旧世界”国家的气候条件多变,因此佳酿不是年年都有,一些稀世佳酿更是可遇不可求。这也让“旧世界”葡萄酒多了一种趣味和风情,让人们多了一份不断寻觅、感受不同年份内涵的好奇和期盼。

“旧世界”把葡萄酒视为一种艺术,“新世界”把葡萄酒视为一种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旧世界”的葡萄酒属于农业,“新世界”把葡萄酒当作一种工业;“旧世界”总是按照生产商的意愿来酿造葡萄酒,“新世界”则运用各种技术,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生产葡萄酒。

7葡萄酒的天时地利人和

决定葡萄酒好坏有很多因素

天时

葡萄品种:不同的葡萄品种适应不同的土壤,气候和酿制方法,不同葡萄品种,酿制的葡萄酒各具风味;

日照时间是影响葡萄糖分的重要因素,法国政府规定,葡萄从开花到采摘的日照时间是小时以上;

降水也是影响葡萄质量的天然因素。

地利

土壤:土壤不同,品质不同,土地贫瘠,葡萄越好;透水性好,葡萄品质高;

位置:同样的葡萄,山坡上和山坡下,质量有所差异;

湿度:看得见河流的地方容易出产高品质的葡萄;

人和

酿造技术:不同酿造方法及酿制过程中的差异,影响葡萄酒的品味;

果园管理:这是葡萄酒酿造的软技术,管理水平的好坏影响葡萄的产量,品质。

8葡萄酒与基督教

公元4世纪初,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得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承认,教会中需要大量的葡萄酒用于各种祭祀活动,从而助长了葡萄的大规模种植。《圣经》中多次提及葡萄酒,基督教徒把葡萄酒视为上帝的血,当作圣血运用在各种重要的仪式中。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同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最早推动葡萄酒酿制技术完善的是教会和僧侣,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制作为工作,他们走到哪里就把葡萄的种植技术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传播到哪里。而罗马帝国在公园5世纪灭亡后,葡萄酒能够保持繁荣发展,有一大部分功劳属于基督教会,可以说,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

在法国,德国等地,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园,有葡萄园的地方就一定能找到修道院或修道院遗址。在中世纪,修道院在农业,酿造业,文化艺术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那时,技术的学习,改良,传承,大多都是在修道院中进行的(在西藏,穷人的孩子想要认字学习,最大的可能就是去寺庙,所以宗教在中世纪时期,还发挥了学校的作用)。

基督教会经济基础的载体是修道院。修道院也是教会神学思想、学术研究、文化宣传和人才培养的中心,聚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精英。修道院一般又是大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和附属于其上的农奴,兼营手工业和商业,拥有武装力量。在将近年的时间里,修道院成了葡萄酒酿造技术和文化的集中地,他们拥有了许多欧洲著名的葡萄园,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葡萄酒的风格就是这个时期奠定的基础。

由于葡萄酒与上帝之子耶稣的特殊关系而使葡萄酒成为基督教文化的一种精神象征,又由于基督教会过剩的经济实力和人才优势,以及日益扩大的教徒群体,使基督教成为葡萄酒发展为世界性饮品的奠基者,也成为葡萄酒工艺技术发展的集大成者。

如果说罗马帝国依靠军事力量把葡萄酒带到整个西欧的话,那么是基督教的修士们使西欧葡萄酒得以长足发展和巩固,并且使葡萄酒成为整个欧洲的酒类消费主流。

随着传教士的传教,葡萄的种植技术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也传播到很多地方。美国葡萄酒的历史一般认为开始于西班牙一个名叫朱尼佩罗·赛罗的弗朗西斯科牧师的到来。他于年到达加州南部,并在那里成立了圣地亚哥传教会,作为天主教传教的第一站。在其后的50年,传教会扩大到旧金山北部。当时加州21个传教区中16个已开始种植葡萄,同时也建造酒窖。各个传道团所建葡萄园,成为了当今加州海岸葡萄园区的雏形。

位于美国北部的加拿大,以及南部的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巴西,也都是为了酿造基督教弥撒用酒,以满足大量欧洲移民的宗教需要,由传教士把葡萄栽培技术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带到这些国家的。阿根廷现在是世界第5大葡萄酒生产国。

大洋洲的葡萄酒与基督教也颇有渊源。在欧洲殖民者入侵前,大洋洲土著居民形成许多部落,已从事农业、渔业、狩猎、采集,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但并未开始酿造葡萄酒。自16世纪20年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入侵到18世纪末期,大洋洲绝大部分已沦为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的殖民地。那里的土著居民从传教士手中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到今天,澳大利亚、美国等被称为世界葡萄酒生产的“新世界”,已经可以与欧洲大陆葡萄酒“旧世界”相抗衡。

基督教对酒的贡献除了向世界传播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工艺技术。

一是圣本笃(约—年)所创的本笃教会,拥有并经营着庞大的地产,这些地产多半用来种植葡萄以供酿酒。所酿的酒除了供宗教活动用外,也对大众销售。由于本笃教会组织庞大,其中不少专业人员投入葡萄的种植和酿造方面的研究,成为高效率的农业组织与技术革新的楷模,为现代葡萄酒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法国仅次于波尔多产区的勃艮第,有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葡萄园,以红白葡萄酒而闻名。这里的许多葡萄园或村庄由本笃会的教士建立,拥有33座特级葡萄园、超过座一级葡萄园,这里的村庄级葡萄酒如玻玛、梅尔居里以及沃尔奈也世界闻名。此外,本笃教会还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寒冷地区冰葡萄酒工艺,是德国葡萄酒在世界享有盛名的基本原因。

二是年罗伯·摩来斯姆创立于法国西多的“西多修道院”。西多会的戒律十分严格,实行禁欲主义,当时平均每个修道士的寿命为28岁,要求修道士们在废弃的葡萄园里砸石头,用舌头尝土壤的滋味。西多会到12世纪已迅速发展为基督教势力最大的修道院,遍布欧洲各地的多个修道院。

西多会的修士非常强调田间劳动,又实行禁欲主义,因此大量的修士把一生精力与智慧献给了葡萄和葡萄酒。他们通过不断试验改进栽培技术和酿造技术,在葡萄酒史上第一次发现了“土生定律”,即相同的土质可以培育出味道和款式一样的葡萄。许多修士通过口尝土壤就可以辨别土质的种类,这是非常了不得的境界!因此他们也培育出了欧洲最好的葡萄品种,葡萄栽培进入了新纪元。

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西多会的修士是欧洲传统酿酒灵性的源泉。大约13世纪,随着西多会的兴旺,遍及欧洲各地的西多会修道院的葡萄酒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毫无疑问,他们把葡萄酒的酿造与品鉴水平推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或者说,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酒种,都没有在原料种植、酿造、品鉴方面下过这么大的工夫,甚至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水平。

三是香槟酒的发明。年,唐培里侬修士受派为霍特维勒修道院的酒窖长。他不仅要照管酒窖,打理葡萄园,还兼负责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他对于研究酿酒技术也不遗余力。他发现葡萄酒在进行第二次发酵时,如果处在密闭的空间,因发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溶于酒中,葡萄酒会冒出细致的气泡,饮用时口味更佳。此后他又在软木塞封瓶、酒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良,终于发明了世界庆功酒——香槟酒。今天,我们能够在美洲、欧洲、亚洲、澳洲的天空下打开香槟庆祝胜利,就得益于这位智慧而勤劳的基督教徒。

奠定葡萄栽培技术的现代科学基础;奠定葡萄酒酿造的现代科学基础;发明香槟酒、冰葡萄酒。在人类酒业历史上,我们实在想不出还有哪种力量或者组织,对酒业做出过如此伟大的贡献;在未来酒业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几乎可以断言,不会再有任何力量能够跟历史上基督教对酒业的杰出贡献相媲美。基督教对世界酒业的贡献,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

9感悟

纵观葡萄酒的传播路线,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路线完全吻合。从外高加索,小亚细亚,到埃及,到地中海,15世纪末,随着大航海的脚步,走向了全世界。

古希腊辉煌的文明,离不开葡萄酒的滋养;古罗马帝国的繁荣,离不开葡萄酒的贡献;法国人的浪漫,脱不了葡萄酒的干系;大航海的壮烈,离不开葡萄酒的支撑;美洲的殖民惨烈,也有葡萄酒的身影。

葡萄酒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温文尔雅,入室登堂,流淌于文人墨客、哲人巨匠的血管中,激发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跟随殖民者的脚步,充当殖民者的屠刀,红宝石般的液体掩藏在被殖民者的鲜血下,温柔一刀。

葡萄酒天生是一个尤物,令世人为之癫狂;葡萄酒天生是一个精灵,吸引世人的目光;葡萄酒,一个谜一样的传说。

赞赏

长按







































闃叉不鐧界櫆椋?
鍖椾含鍏珛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bm/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