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是花,盛开在你我的笔尖;数字是花,散发迷人的芬芳......数字是一个巨大的矿藏,深埋在你我的生命里。数字组成我们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内容。来自嫩芽微诗社的老师和孩子们给数字注入了他们的智慧与感情,让数字焕发生机,如鱼得水般充满活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number
数字
——数字“0”(13)首
1.《0》文/桂旖旎(师范附小四八班)气球飞上天飘向全世界充满丰富的知识有幸品读小诗人的微诗,微诗创作有助于开发大脑,提高想象力。小诗人通过“0”的形状产生联想,将其比作气球非常恰当。“飞上天/飘向全世界”是想象气球的状态,实际上也是小诗人的梦想。“充满丰富的知识”契合了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道理,其实也是小诗人的追求。写诗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局限于描写物体。赞!2.《0》文/胡品轩(师范附小四八班)一个个巧克力球放进瓶子里发出一股浓浓的香味(陈敏文点评:小朋友和大人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想象力丰富。胡品轩小朋友把数字0,巧妙地比喻成巧克力球,既形象生动,又体现了小朋友爱吃零食的特点。)3.《0》文/刘良艺(师范附小三八班)小气鬼的盘子放在桌子上里面啥也没有(陈敏文点评:同样是数字0,刘良艺小朋友想像成盘子,而且什么都没有的空盘子,这和数字0的意思也很符合。写微诗,从小朋友抓起,做到不人云亦云,不千篇一律,值得夸奖!)4.《0》文/邹云妃(上清城门小学五年级)一个巨大的黑洞是生命的起源一切都将重新开始(吴青华老师点评:这首诗,小作者把0比作黑洞是可以的,但是黑洞与后面的“生命起源”搭配不妥。建议重新想一想,从0的意义上思考。0代表什么都没有,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从无到有的。加油!)5.《0》文/许铭潇(师范附小三八班)美味的汉堡装满了甜蜜的笑容(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的这首微诗只有短短的两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爱吃汉堡的孩子,幸福甜蜜的笑容,多开心啊。汉堡也是圆圆的,微诗的天真和童趣也表现出来了,很棒!)6.《0》文/杨霖烨(师范附小四八班)圆脑袋满是糖香甜又可口(吴青华老师点评:这位小诗人的语言天真可爱,充满童趣。但是微诗的写作也要前后协作搭配哦!“圆脑袋”怎么会“满是糖”呢?你是把0比作脑袋还是糖呢,两者选其中一个来写便可!)诗美如花
7.《0》文/杨洋(上清小学五一班)可爱的脸蛋洋溢着喜悦的心情(吴青华老师点评:小诗人将数字0比作一张“洋溢着喜悦”的脸蛋,是非常自然的联想。整首诗,简洁清新、小巧连贯。期待杨洋同学更好的佳作!)8.《0》文/刘金萱(师范附小三八班)一轮明月
高挂在空中照亮了黑夜小诗人由数字“0”联想到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可以照亮黑夜,想象合理,微诗最好是独辟蹊径,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期待小诗人更有创意的想法。9.《0》文/项文轩(师范附小三八班)盘子在桌上放11在旁边摆为人们准备好早餐(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写了的微诗给人们很多的思考,这和筷子摆放在一起的是什么呢?鸡蛋还是煎饼,还是圆圆的蛋糕,留给读者去想吧。)10.《0》文/麻嘉卉(上清小学四一班)圆圆月亮挂天空照亮大地(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联想到了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可以照亮大地。写的短小精悍,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11.《0》文/周妍(余江四小四三班)明亮的月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光芒(彭璐璐点评:小诗人眼中的“0”像一轮圆圆的月亮,散发出明亮的光芒,文字美,画面更美!“诗中一般不重字”,在这首诗中重复使用了“光”一字,把“月光”改成“圆月”是否会更好呢?)12.《0》文/夏静怡一轮圆滚滚的月亮一直照在我们心中点亮晚上最亮的一盏灯(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夏静怡由“0”想到的是圆圆的月亮,这轮明月一直照在我们心中,这是老师和家人的悉心教诲和爱心鼓励,末句“点亮晚上最亮的一盏灯”多富有诗情画意,不过,首句的“圆滚滚”用来形容月亮,是否有不妥?)13.《0》文/杨洋(上清小学五一班)绿色的大西瓜在炎热的夏天送上一份清凉与甜蜜数字如诗
————数字“1”(9首)
1.《1》文/胡品轩(师范附小四八班)一位挺拔的警察叔叔站在马路旁指挥着交通(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由数字“1”想到了警察叔叔,站得和大树一样笔直,多挺拔啊!读了末句,原来这位警察叔叔是交警,正在指挥交通呢。)2.《1》文/易俊超(余江四小四三班)一颗高大的树在炎热的夏天给我们带来清凉(江丽巧老师点评:“1”,很简单的一个数字,在小作者眼里却是一颗顶天立地的大树,带来凉爽,立意不同,有所创新,可真不错。可笼统的说它是一颗树似乎有不恰当之处,有的树枝干很多很大,和数字“1”不太相符。所以小作者能否更具体化,把“1”看成何种树呢?我想到的是白杨树,直直挺立着,非常顽强。小诗人可朝着这个方向修改,抓住某种树的品质、特征,进行升华,写的会更有深度,期待你修改后的佳作!)3.《1》文/杨胜乔(师范附小)小铅笔细又长写字画画功劳可真大(桂巍点评:小诗人把1比作铅笔非常形象,而铅笔的功能是用来写字和画画的,因此小诗人称赞它功劳大也是合情合理的。)4.《1》文/附小三(8)班李昱随朴素的铅笔握在手中的快乐描绘美好的童年李昱随同学的诗,仿佛让人看到了校园的美好情景。“美好”与“快乐”互相照应,结尾深化了诗意,真棒(王老师)小诗人抓住数字“1”的外形特点,很自然地想到了铅笔,一只朴素的铅笔。握在手中,描绘美好的童年。尾句提升了诗的意境,很棒!不过用了三个“的”字,最好不要有重复哦。(祝江丽老师)5.《1》文/叶泽晖(师范附小四八班)金箍棒妖魔鬼怪的克星护送师徒取真经(彭璐璐点评:由数字“1”联想到孙悟空的金箍棒,既富有想象力,又能联系金箍棒降服妖魔的作用丰富诗的内容。)6.《1》文/附小三(8)班姚子彬行走在黑板上的粉笔灰飞烟灭只为传授知识姚子彬同学是一个会观察生活,想象丰富的孩子。粉笔与“1”字多么相像,后两句不仅写出了粉笔的使用特点,还让人想到老师的精神:蜡炬成灰泪始干,意象深刻,好诗!(王老师)小诗人想象丰富,由“1”联想到粉笔,巧妙。行走在黑板的粉笔,灰飞烟灭,很形象生动。粉笔牺牲自己,只为和老师一起给小朋友传授知识。这是一首歌颂真善美的诗!小诗人构思奇巧,做到了有新意,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祝江丽老师)7.《1》文/周妍(余江四小四三班)挺直胸膛只要我们一挥动就能写出一身好字(王老师点评:周妍小朋友这首诗很有特色,“1”既可以理解为笔,也可以想象出小朋友笔挺的身姿,很好!)8.《1》文/周宇欣(余江四小四三班)姐姐放学回家手中拿起的铅笔认真写作业(王老师点评:周宇欣小朋友以叙事的方式,把“1”想成写作业的铅笔,表现出姐姐的用功。方式独特,形象鲜明。)9.《1》文/陈一冰(余江四小四三班)一只铅笔让我们享受写字的乐趣数字如诗
————数字“2”(3首)
1.《2》文/封凯誉(余江四小四三班)白鹅在水里游高傲的姿态引人发笑(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由“2”想到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在水里游,那可爱的姿态引人发笑,外形描述到情感的表达,小诗人做的比较好,不过老师建议,写完之后要多读,争取创设的意境更切合主题。)2.《2》文/杨洋(上清小学五一班)嘎嘎嘎嘎可爱的鸭子又在池边玩耍“2”像鸭子水中游,小诗人很自然地将其当成鸭子来写。这首微诗描写生动有趣,尤其是首句的两声鸭子叫,很传神。不过这样的比喻太容易想到了,还可以进行更深地挖掘,比如可以想象成鹅,除形似外,“2”与“鹅”的音更像。诗是抒发情感的工具,在描写事物的同时,应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3.《2》文/周妍(余江四小四三班)一身黄色的衣裳用粗糙的嗓门叫唤着嘎嘎嘎嘎(陈敏文点评:周妍小朋友的这首微诗,还是用借喻的修辞手法。本体2只出现在题目,而且题目没入诗,“嘎嘎”的叫声,还穿着一身黄色的衣服,读者都能想到是一只小鸭子。比喻很贴切,耐人回味!)数字如诗
————数字“3”(2首)
1.《3》文/周妍(余江四小四三班)上课的时候仔细聆听老师话语认真地思考(吴媚丽点评:周妍小诗人把“3”比喻成小耳朵,形象生动,还联系了自己生活,从诗文还可以看出小诗人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2.《3》文/孔维桢一双灵敏的耳朵时刻工作着捕捉一切动人的声音(吴媚丽点评:“3”和我们耳朵很相似呢!小诗人用“时刻”写出了耳朵的不辞辛劳的工作,还运用“捕捉”这一动词,使诗文活泼生动。)数字如诗
————数字“4”(6首)
1.《4》文/王武沋(上清小学五一班)迎风飘扬冲锋在热血沙场八一的旗帜鲜于秋(江丽巧老师点评:“4”像红旗迎风飘,一句数字歌在王武泷小诗人笔下化为了一首精彩的微诗篇。在小作者的笔下,这是面鲜艳的八.一旗帜,旗帜本身就是一名奋斗的战士,它同沙场上的战士们一起并肩作战,指引他们的方向。它是胜利的标志,鼓舞着无数拼搏奋战的英雄们冲锋陷阵,向前进!最后一句“八一的旗帜鲜于秋”,我认为这其中暗含两层意思:其一,“八.一”旗帜鲜艳无比,比秋季其他景色还要艳,还要美;其二,八一旗帜象征着战士们顽强拼搏,毫不畏惧的精神,是他们的热血换来八一起义的伟大胜利,这真是一大盛举。提点小意见,改成“八一的旗帜艳于秋”会不会更好点呢?小诗人真是好文采,小小年纪拥有博大的胸怀,有这般豪情壮志,让人佩服此首微诗写的很成功,为你点赞!)2.《4》文/周妍(余江四小四三班)高高的柱子鲜艳的身体迎风飘舞(彭璐璐点评:小诗人能够通过“4”的形状联想到一面悬挂在高高柱子上的旗帜正迎风飘扬,画面感很强。微诗贵在新颖,将“4”比作旗帜难免落于俗套,是否能将它想象成其他东西呢?)3.《4》文/附小三(8)班祝艺鹏一面鲜红旗帜在空中辉煌飘扬宣告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样比喻成旗帜,同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却用了“宣告”、“骄傲”这些词语,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好棒!(王老师)点评:整首微诗小诗人酣畅地表达着豪迈和内心无比骄傲的感情,令人感动。用词上也磅礴有亮点,写得大气磅礴,鼓舞人心。(祝江丽老师)4.《4》文/潘哲琦(师范附小48班)五星红旗随风飘扬中国人的骄傲(桂巍点评:由4想到了五星红旗,又由它飘扬的样子联想到国人的骄傲,看得出小诗人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热爱祖国!)5.《4》文/陈勇威(余江四小四三班)鲜艳的旗子飘向天空让人们欢呼喝彩(祝江丽点评:陈勇威小朋友写的是数字“4”,一面鲜艳的旗子飘向天空,由此想到了人们喝彩欢呼。足见小诗人的视野开阔,仿佛在向读者描述壮观的国庆典礼,举国欢庆。)6.《4》文/附小三(8)班上官玺玉它像一面红旗在空中飘扬着这是我对祖国的希望(王老师点评:上官同学把“4”比成一面旗帜,非常形象。还赋予了动态“飘扬”,结尾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很好的一首诗)数字如诗
————数字“5”(2首)
1.《5》文/附小三(8)班李昱随空空的衣钩
期待主人归来拥抱家的温度(王老师点评:李昱随同学是高手,准确又丰富的想象,富有深意的结尾,老师都被感动了。家的温暖是所有人的期盼,写出了大家的心声,真好!同学们写诗当学习姚子彬和李昱随两位同学,不仅有丰富的想象,还要有蕴含深意的结尾。)2.《5》文/周妍(余江四小四三班)弯着身体
锋利的钩子成为人们钓鱼的帮手(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周妍写的是数字“5”,一枚弯着身体,有着锋利钩子的鱼钩,抓住数字和鱼钩的特点来写,很棒,成为人们钓鱼的帮手,写出了鱼钩的对人们的作用。)数字如诗
————数字“6”(8首)
1.《6》文/胡品轩(师范附小四八班)一个大吃货挺着肥胖的大肚子惹人讨厌(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想象丰富,数字“6”的确和大肚子有点像呢,一个大吃货,挺着肥胖的大肚子,惹人讨厌。读来,一气呵成,足见小诗人的天真可爱。)2.《6》文/叶泽晖(师范附小四八班)老师的夸赞同学们的羡慕我更自信(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在夸赞老师给榜样同学竖起大拇指,老师的一句夸赞,引来多少同学的羡慕,哦。原来那个受表扬的孩子就是小诗人自己啊?,你瞧“我更自信”,告诉大家了。)3.《6》文/罗睿杰(师范附小四八班)小孩嘴中吹口哨BB声音真快乐(吴青华老师点评:小诗人形象地将6字比作口哨,吹出动听的哨声,仿佛将读者带回了童年。不足之处是,用BB声来形容似乎有不妥,建议“声音”二字也可去掉,第二句直接用象声词“滴滴滴”更简洁!)4.《6》文/周知翰(师范附小三八班)军人的哨子一直在响为了守护国家和平(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由数字“6”想到了军人的哨子,哨子一直在响,为了守护国家和平。赞美了军人爱国的精神,相信小诗人也是一个爱国的孩子,很棒!不过数字“6”很容易想到哨子哦,小诗人在微诗中要想别人想不到的,这样才有新意。)诗美如花
5.《6》文/余贞昊体育老师的哨子欢快地响着叫我们排好队伍(王老师点评:将“6”暗喻成体育老师的哨子,相当贴近生活。“欢快”一词用得非常好,看得出小朋友都爱上体育课呢。如果把“叫”改为“催”我感觉会更好。)6.《6》文/附小三(8)班桂晨轩一个木水勺打破水面平静咕隆下去满满的出来把“6”字比作水勺,还真是独特,桂晨轩同学想象真丰富。整首诗有声音,有动态,真不错!(王老师)点评:这首诗写的妙趣横生,充满天真和童趣,小诗人将数字“6”想象地极为可爱,这是一把倒着拿的小木勺吧,有趣。(祝江丽老师)7.《6》文/林瑜芊(余江四小四三班)老师的口哨吹响体育课的节拍教会我们集队(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写数字“6”,给读者创设了上体育课的情景,体育老师吹着有节拍的口哨声,教孩子们集队,排着整齐的队伍。多形象的一节体育课啊!整首诗比较连贯,想象力丰富!)8.《6》文/邹云妃(上清城门小学五年级)军人们吹响的口哨声那么明亮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幸福(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将数字“6”想象成军人们吹响的口哨,由声入境,给人们带来无比的幸福。尾句提升了诗的意境,做的很棒!“那么明亮”一句是声音明亮吗?小诗人的跳跃思维让人印象深刻。)数字如诗
————数字“7”(5首)
1.《7》文/邹云妃(上清城门小学五年级)一把镰刀丰收着青草割收这快乐的笑容2.《7》文/胡品轩(师范附小四八班)一把锋利的镰刀闪着寒光帮农民伯伯割草(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胡品轩将数字“7”联想到一把锋利的镰刀,这把镰刀闪着寒光,一方面写出了镰刀的锋利,另一方面也告诉小朋友镰刀的作用是割草的,看尾句“帮农民伯伯割草”。)3.《7》文/罗潮义(师范附小三八班)爷爷的拐杖带来力量陪伴左右(陈敏文点评:罗潮义小朋友这首微诗,把数字7形象地比喻成爷爷的拐杖,可谓不落俗套。如果对拐杖的描述再细腻一点,就完美无缺!)4.《7》文/吴可欣一把镰刀收割金黄的稻谷农民伯伯脸上展出笑容(吴媚丽点评:小诗人把“7”比喻成一把镰刀,写出秋天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5.《7》文/欧阳晨曦(余江四小四三班)一把大锄头农民伯伯弯腰俯身养家糊口“7”确实很像锄头,但是别人用过的比喻了,最好要有自己的联想创造。是的,小诗人在第二句中做到了,不仅将锄头和农民联系在一起,“农民伯伯弯腰”也像一个“7”字,一语双关,很棒。尾局“养家糊口”说明锄头的作用,不错,“俯身”与“弯腰”有些诗意重复,应避免。从诗的意思上,小诗人还要创新与时俱进,现在已经不是一把锄头就能养家糊口的时代了。数字如诗
————数字“8”(6首)
1.《8》文/胡品轩卖麻花好吃不贵令人直流口水(桂巍点评:小诗人应该由数字“8”联想到了麻花,因此第一行应该改为怎样的麻花,而不是卖麻花,再好好思考思考。)2.《8》文/叶泽晖(师范附小四八班)大眼镜亮晶晶近视儿童看得清(吴青华老师点评:这首诗读起来既像童谣一样朗朗上口,又形象地写出了数字8的特点。很棒!)3.《8》文/陈坤(余江四小四三班)葫芦娃的家乡快乐地扭扭腰学会了数数“8”像葫芦,小诗人将其比作葫芦娃,是一种快乐的联想。“快乐地扭扭腰”比喻非常巧妙形象,出彩!“学会了数数”诗意提升或许不够,显得较为简单了,可能也是我没有读懂小诗人的内心真正的用意。微诗的尾局很重要,要结合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用意,让人觉得回味无穷。4.《8》文/许铭潇(师范附小三八班)两个孤苦伶仃的鸡蛋相依相偎(彭璐璐点评:将“8”看成是两个相依偎在一起的鸡蛋,视觉独特,富有想象力。如果在尾句能补充两个孤苦伶仃的鸡蛋依偎在一起会怎么样,以此深化主题就更棒了。)5.《8》文/周妍(余江四小四三班)两个双胞胎一对快乐的好兄弟站得整齐(吴媚丽点评:小诗人把“8”字比喻成双胞胎,想象力丰富,“两个”和“一对”意思重复,尾句可以再思考一下。从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这方面写,会不会更好呢?)6.《8》文/杨洋(上清小学51班)爱吃的大胖子系着腰带四处显摆数字如诗
————数字”9“(8首)
1.《9》文/杨洋(上清小学五一班)绚丽的气球在宽阔的天空尽情翱翔(王老师点评:气球与九字确实很像,小朋友的比喻非常形象生动,同时可以看出小朋友活泼可爱的样子。)2.《9》文/冯一璇(余江四小四三班)一把勺子盛起美食家人围坐尝到了幸福的滋味(陈敏文点评:冯一璇小朋友这首微诗,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把数字9比喻成盛饭的勺子,可谓形象,生动,新颖,别致!)3.《9》文/潘哲琦(师范附小四八班)一把汤勺
带来美味佳肴给与人类茁壮的体魄4.《9》文/王梓耀轻轻的气球载着童年的梦飞向天空(桂巍点评:小诗人的这首诗很美,仿佛让我看到一位孩童正在看着载着自己梦想的气球飞向高空,画面感极强。读完这首诗后我突然想回到自己的童年了。并且诗中“载”字用得妙,似乎赋予了气球某种使命,形象且生动。我有个建议:能否把后面两行的句子换下位置,改成:轻轻的气球飞向天空载着童年的梦)5.《9》文/刘良艺(师范附小三八班)一个口哨久久吹出长命百岁的声音(桂巍点评:小诗人由“9”想到了口哨,很棒!但是“长命百岁的声音”似乎搭配不当,再好好想想!)6.《9》文/周妍(余江四小四三班)气球圆圆的身体在蓝天上快乐地摇摆(祝江丽老师点评:小诗人的这首微诗创设了气球在天空随风摆动的情景,一直气球圆圆的身体,多有趣啊。不过,微诗是讲究语断意联,一句话不要随意断行,这样会破坏诗的意境。)7.《9》文/上官慧(余江四小四三班)一把小小的勺子教会孩子吃饭让妈妈省心(彭璐璐点评:将“9”比喻成勺子,可谓形象生动,“让妈妈省心”可以感受到小诗人肯定是一个懂事、孝顺的乖孩子,但是勺子可不会“教孩子吃饭”哦!)8.《9》文/徐九思(贵溪三小五一班)屋檐下的顽石被小水滴击穿见证历史兴衰(吴媚丽点评:小诗人把“9”比喻成顽石,而后又写被小水滴击穿,突写“顽”,构思精巧,尾句更提升了整体的诗意。)数字如诗
————其他数字组合(3首)
1.《22》文/叶泽晖(师范附小四八班)一对白天鹅
自由自在地遨游在清澈的湖水相亲相爱又相偎(江丽巧老师点评:叶泽晖小诗人由“2”的形状展开想象,将数字“22”看成一对白天鹅,真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成双成对的白天鹅在湖水中相依相偎,画面感十足,美极了!全诗构思不错,棒!但要注意,微诗除了“的”、叠词重复,其他字不能重复,诗中“自”、“在”、“相”重复出现了,这是不允许的哦。另外第二句太长了,可以在精简些哟!最后一句点精之笔,想想可以怎样表达你的情感,修改后就更出彩啦!)2.《7和9》文/叶泽晖(师范附小四八班)镰刀和铁锤伟大的共产党祖国花朵更茁壮(江丽巧老师点评:将“7”喻成铁锤,“9”喻成弯弯的镰刀,叶泽晖小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更出彩的是,小诗人将“7”和“9”合成一体,铁锤和镰刀,那不正是咱们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图案嘛,构思奇特,真是棒棒哒!在党的呵护和培养下,祖国的花朵会健康茁壮的成长。小作者的想法值得我学习,但微诗的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感有点欠缺哦,读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以再加点词让句子与句子之间更顺畅一些。加油!)3.《干涸的土地》文/附小三(8)班罗潮义老人的脸皱巴着踩下恐陷入但充满着爱虽然小朋友没有按要求写数字诗,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比喻也新奇独特,只是最后一句不知从何而来呀。(王老师)小诗人写的是干涸的土地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虽皱巴巴、历经风霜却充满了爱。“踩下恐陷入”这句也是释题,顺着老爷爷的思路往下写,这首微诗会更有特色。(祝江丽老师)数字如诗
————本期编辑制作:江丽巧
▲长按上方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主治白癜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