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佳作分享
品味学生佳作
聆听孩子心声
感受初一学生眼中
别样的风景与别样的人事
心动
初一(1)班董桐舟
铁树开花,枯木逢春。
令我印象深刻的铁树,并非长在醒目的地方,而初识铁树,并非令我影响深刻。那是乡下奶奶养着的,就用一个赤红的大瓷盆装着,放在小院屋檐下的角落。
那天,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就坐在奶奶家门口,百无聊赖地盯着房檐下一滴一滴坠落的雨滴。随着视线从上往下,一个苍绿色的影子忽然就闯入了我的视野,就看着它细密的叶子被雨滴打得上下跳跃。
这时我才离了板凳,蹲在檐下细细地看,真是个丑家伙:它的树根异常粗壮,但却又不长,确实比不上河堤边的杨柳那么婀娜多姿。我忍不住用指尖戳了戳那些扁平的针叶,只知它脾气还很倔。指尖竟然隐隐发疼。
直至几年后的一天清晨,奶奶激动地叨叨着:“周末回老家呐,那铁树......竟然开花了!”
我三步并两步上前,我的心激动万分,直径跑进小院,上气不接下气。直到看到那抹红时,我的嘴不禁张得合不拢了。一旁的爷爷奶奶也欣喜地说着“开花啦,开花啦——”“真不容易啊!”......
不错,铁树千年才开一花,在她的树心绽开了一簇只是红枣大小的花骨朵儿,三三两两挨在一起。随后变成了一个橘黄的小绒球,正如被大片葱绿护卫的宝石,远看是掩藏在一片片碧绿油亮的叶子后的小太阳。在凤尾状绿叶的衬托下,成长着“小太阳”越来越大,愈升愈高......就像开在伞一样枝条的顶端,是橘红色,像火焰一般的花。
铁树开花不易,在我的回忆里,它在风雨中,在角落里依然不改其本色的铁树,刀刃一般的细叶紧密团结,连成苍劲郁绿的品格。世上无难事,面对前方崎岖的道路,我想,只要坚持往前走,和铁树一样,积跬步至千里,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铁树开花,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它也象在我心中挺拔直立的树,一同在风雨中成长、开花......
秋天的颜色
初一(3)班王子安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便是人们对秋天的印象,但凡遇到秋,便是凄凉、忧愁。在他们眼中,秋天是灰色,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眼中,秋天的颜色是金黄的,是灿烂的,五彩的。
起初,秋天是泛黄的,夏天刚依依不舍地离去,秋天像个怯生生的小孩,还不怎么敢改变春夏留下的印记。它拿着画笔,苦思冥想,但也只敢在这里点点,那里涂涂。绿色的草,成群的树叶,都被它镶上了一道金边,在空中静静地摇摆着,在绿丛中时不时地闪烁着几道金光。
过了一段时间,秋似乎跟这世界处熟了,终于放心大胆了起来。轻抚树叶,叶子变成了金黄色。又一吹,那叶子便在空中跳起了舞。过路人一瞧,总会十分惊讶:“现在怎么有那么多蝴蝶,它们不是随着春和夏离去了吗?”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黄蝴蝶在空中飞舞,汇成了一朵朵金色的云,那云在空中飘荡,似乎在向全世界大喊:“秋天来了!”
随着金云的呼喊,一片金色的海洋涌进了大街小巷。人行道上,被落叶铺地满满的,一阵风吹过,那叶子便随风摆动,跳跃着、奔跑着。红色的步道上涌起了金色的海浪。那浪也奔跑着,跳跃着,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这时,人如果在其中行走的话,身子虽然不会被水打湿,却会被金色打湿。叶子飞舞着,把人的睑也染成金色。几个小朋友从叶子中冲过去,窸窸窣窣的,与那波涛应和,合奏了一首金秋之歌。秋风走了,浪止了,但金秋却没停。它在世界上走来走去,擦金了山,吻红了树林。树上的柿子经它这么一吻,似乎害羞了,脸也涨红了,摘下一个来品尝,那甜蜜的秋色顺着舌尖传遍全身,就连人都似乎让秋给吻过了。
随着树的金,山也渐渐金了,一座接着一座,秋色漫出了山,到了天空中,连天边的游云都给染成了金色。秋色与白云、大山交织着,尽情地向我们展示着秋天的风采。
“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用它美妙的双手,向我们用心编织属于它的美景。秋是金黄的,这金色丝毫不亚于春天的绿。秋色灿烂的,它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如夏天般让我们以另一种角度欣赏到这世界的美。
谁不爱这金黄灿烂的秋色呢?
秋天的断章
初一(4)班王昱嘉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唐朝僧人不识甲子日历,只看到一片秋叶落下,就知道此时天下都已经是秋天了。独自悠闲地坐在庭院小凳上,突闻一阵整齐而清亮的雁鸣。雁群时而排成“一”字形,时而排成“人”字形。在瓦蓝明净的天空下,在我的痴迷翘首下,灰白的雁群在天空中划了一道弧线。渐行渐远,渐远渐淡。夜雨潇潇,秋风细细。金黄的梧桐叶,火红的枫叶,摇摆着自己的身姿。那些颜色尤青的树叶在微风中飒飒作响,那些半青或全黄的树叶则舞蹈般优雅地凌空飘落。一片片秋叶被一双双善于捕捉诗意的眼睛剪辑成一张张美丽的书签。在轻拂身子的缕缕秋风中,混着或清淡或馥郁的香,沁人心脾。金黄的桂子花开,饱满而圆润的桂花毫无忌惮地怒放着。那种黄就像朝阳照耀大地时的颜色。阳光轻浅地穿过它们温柔的花蕊,微风缓缓地摇曳。微微翕动鼻子,闻着那储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花瓣中饱含着露水,白露晶莹剔透又润泽。空气中氤氲了一世倾城的温柔。秋的光之触,轻抚而柔软。还有秋草哩!也是秋天必不可少的点缀。枯黄而灰白的草挺直了身子,坚定而喜悦地望着农民伯伯。它们有时也轻轻弯下腰,向农民伯伯们点头致敬。在秋雨的滋润下,草木花叶都伸出头,感受春雨的抚摸。秋雨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触愁之媒,文人们在昏黄的秋雨下,写出了有着淡淡愁怨的文章。我在心里再三玩味着“留得枯荷听雨声”。望着微微秋雨下的枯荷,痴绝了……
而最动人的情景,莫过于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庭院中信步游闲。望着远处淡如烟雾的树杈,听着屋前屋后草树间的虫鸣,赏着那有挺秀风姿的傲菊。渐渐的,渐渐的,我沉浸在秋的断章中。
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饱有自然中谦卑的心情,我们就可以感知秋天,与唐朝山僧看到同一个秋天。
品圣语之妙,悟千年之美
初一(5)班朱家琛
孔子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孔子之所以能被人称为“至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读懂人们心之所想,后给出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话语,人们往往能从他的话语中读出一份别样的味道。
我也是如此。
开学的头几天,周围陌生的环境和同学让我感到不适应,漫长的晚自习也让我觉得苦恼。
但孔子说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什么意思呢?君子庄重自持却无所争,合群相聚却不拉帮结派。这里的“争”不仅仅是争强好胜的意思,更能体现的是一种君子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态度;而“党”的意思则是拉帮结派,君子懂得如何去很好地融入一个集体但不去做过分的事。而真正做到了上述行为,才算是真君子。
读到这里我突然明白,真正的君子一定懂得如何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去融入集体。
融入集体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在集体面前,想要证明自己更是难上加难。
孔子对于这种行为提出了十分简洁明了的建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我不去多解释,但“愠”这个词的本意是生气,我们暂且将它译为“苦恼”。一个真正的君子,在别人不了解他之时却可以依然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不被人所理解,也就意味着别人无法看到真正的你,就好比明净的河底掷了一块光鲜亮丽的石头,可别人就是看不见。这时候焦急,苦恼等多种负面情绪会理所当然地涌上心头,但如果作为君子就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重新思考:因为别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我,所以不被理解也是正常的,这么一想,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为了“矜”而去“争”与为了“群”而去“党”都是一种在融入集体后,在所难免的自我安慰行为,因为“人不知”而“愠“也是能够被理解的。但是作为一名初中生,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又算哪门子初中生呢?
“至圣“的名号,当之无愧。
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初一(6)班6班尤馨悦
刚入秋不久,在微微凉风中,我踏进了一个爬满青藤的校园,红墙绿叶就此装饰了我的梦乡。
次日清晨,踏入校门时人还寥寥无几,就选择了看风景。我喜欢图书馆大楼的新奇造形,我喜欢操场的开旷明亮,我喜欢小钟楼的温暖清秀,但在他们的明艳下,我却对那爬满红墙的常青藤一见钟情。我看着翠绿的藤蔓不断向上爬,这绿色的叶子上不知何时又多了一层青绿的嫩芽。我虽够不着那叶与那藤,可它的生命仿佛与我形影不离。
仰着头,我看着它,透过阳光,我想好好地去品一番。它在快爬到窗台时,总是很困难的。可当我发现数多的藤都顺利缠上凸起的台时,我不免感叹,这不就是常青藤吗?当藤蔓斜斜地想跨越这面墙翻向另一面时,可谓是无比艰巨的。可当我发现有些小藤已经将“手”搭了上去,许多蔓已经长久的攀在墙上,准备寻找下个目标时,我不禁赞赏,这不就是常青藤吗?我看着每条藤蔓,每条绿叶都寻找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要求,不断提高自己时,我已对它佩服地无话可说了。它们永远向上,永不放弃,永无止境的精神,时刻警醒着我,不丧失志向。朝气蓬勃的不止是它们,也是我。
我打起精神,看着同学们陆续的到来,我也笑着与他们一并前行。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红墙绿叶,不但装饰了我的梦,也在我心田永远回荡。
秋天的思念
初一(7)班冯俊荣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友人离逝,心芜杂,纷纷扰扰。
烟花易冷,人走茶凉,与你相处的时光转瞬即逝。你抹去了我心底的光,世界都是黑色,但你连声“再见”也没说。
初秋,枫叶似燃烧的火焰,梧桐镶上了金边。原本想去赏桂,伴随着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我接通了电话。手机对面传来急促的咳嗽声:“凤哥,我住院了,今天就不去看桂花了。”“平时你不生龙活虎的?咋……病得严重吗?”“还好。”“医院?”“医院59号病房。你不必来看我了,过几天就好了。”
第二天,我还是放心不下,亿凡这家伙什么事都藏着掖着,况且昨天那声音是微颤的,好似呜咽。我拉下帽子,边画十字边祈祷他无事,随手裹了件风衣便往外奔。
医院坐落于购物中心地与高档别墅区之间。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相当繁华。医院的大门,好似踩到了某人的脚,不过我满脑子都是亿凡,无心理会。
我数着门牌号,直径左拐,“57,58,59,到了。”打开木质的门板,一股刺鼻且十分浓烈的药水味扑面。病房内空无一人。我心中一疙瘩,回忆起一周前,亿凡邀我到他家去,他躺在床上,清风拂过他那清秀而又泛着红晕的脸颊。他和我沉默了很久,不知谈些什么。令我惊讶的是,一向惜字如金的他竟先开口问我:“你说,万一……我是说万一将来我死了。你会忘了我吗?”“当然不会啦!你可是我最好的朋友。”“其实我挺羡慕你的。”“羡慕什么?”“快乐的活着。”
我心中一丝丝恐惧在涌现,耳边不停的回荡着那句话“快乐的活着。”
我拉来一位护士,用劲猛摇她的肩膀,“59号病房的患者在哪?”她支吾着,似乎十分惧怕:“手术室。”
我直奔向那令人发毛的房间。在门口,我看见了四个鲜红的大字“手术失败”。大门打开了,我没有想到,上周是我们最后的诀别。我大脑一片空白。亿凡被推出,被白布盖着,医生轻声告诉我“癌症晚期,我已经尽力了。”
后面的事我已不记得,只清楚我在被子里哭了一夜,床单全湿透了……
又是一个秋天,满脑子全是他的笑脸,我在公园的大石上刻道:“不说再见!”
深秋的黄昏
初一(8)班焦浩宸
一叶知秋,桂花氤氲,西风席卷大地。
深秋黄昏,光线渐渐黯淡下来,街道上弥漫着凄冷的灰黄色,风不止一次地钻入袖口,“阿嚏!”外卖小哥不住的按喇叭,汽车也一直发出“滴滴”的呐喊声——焦急又愤怒。谁也不想在这鬼天气里多待一秒。
突然,远处传来吆喝声,“烤红薯!烤红薯!”低沉,苍老,打破了焦急的气氛。闻声望去,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爷站在街角卖烤红薯。他的脸像一张揉成团后又打开的纸,却溢着慈祥的笑容。他斜靠在小推车旁,不时哈两口气,搓一搓手,身上那条褪色的、略长的军大衣,写满了岁月的痕迹。炉子里的火苗跳动,仿佛整条街就这是温暖的了。
人虽多,但没几个停下来询价的。好不容易,一个中年男子来问大爷:“这红薯咋卖?”“八块,八块!”“太贵了。”冷冰冰的一句话甩下了老大爷在灯光下佝偻的身影。
一辆摩托车疾驰,来到红薯摊前。“来点烤红薯!”“好嘞,要多少?”“七八个!”老大爷麻利地套好袋子,称好,递给那人。那人急匆匆地扔下一张红票子,又疾驰而去。“等等,找你钱!”老大爷拿着钱便要追上去,人老,无力。不巧,一辆汽车呼啸而过,把钱给卷走了!老大爷急忙追去,却怎么也找不到……急得他喘着粗气,在路边团团转。
李墨是一名志愿者,他刚与同事下班,正讨论着晚上吃点什么,便闻香来到红薯摊。“唉,大爷人呢?”迎着疑问走来的便是满脸愁容的老大爷。“大爷,咋啦?”老大爷向他们说明了情况,李墨拍拍胸膛:“大爷,放心,我们来帮您找,肯定给您找回来。”说罢,三步并两步跑向草丛。
打起手电筒,弯下腰,分头寻找。“李墨,找到了!”原来,钱卡在了枝丫中。正准备还给老大爷时,他们中一位在银行工作的人一摸:“不对,这是张假钞!怎么办?”李墨毫不犹豫地说:“你明天把这张假钞带去银行,”随即从自己钱包里抽出一百元,“我把一百元给大爷。”
大爷接到钱后,感激万分。秋风很冷,但每个人的心都是热的。回眸望去,老大爷的腰板似乎挺直了,灯光洒下的,不再是冷淡的光,而是一抹带有希望的微笑。炉子的火光与昏暗的路灯,还有志愿者远去的背影,仿佛这就是整个世界。
一两个月后,李墨照常来到志愿者驿站,电视里正播放新闻。“今日新闻,‘红薯老爷爷’向山区捐赠2万元……”
阿J正传
初一(9)班陈奕朵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但是在我看来,最宽广的是一个人的乐观的态度。我们班级就有一位“理性乐观派”的同学——阿J,下面我给他拟了一篇正传。
阿J丰富的想象力给班级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叮铃铃”,上课铃打响了,教师里还是一片沸腾。当政治老师推开门,颤抖地走进教室时,教室里便鸦雀无声,大家都假装看书,有的同学将书拿倒了还浑然不知。阿J却毫不在乎,合上书本,十分戏剧性地指着老师大喊一声:“恐怖老奶奶!”,顿时,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老师也莞尔一笑。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进行,阿J也乐此不疲。
阿J夸张的言行使大家忍俊不禁。刚上完体育课的我们一个个大汗淋漓,阿J也毫不例外。他头一个冲进教室,直奔空调,并且抱住无辜的空调,享受教室里的一抹清凉。他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哇哇大叫:“教室简直是人间天堂!”我们看到他那可爱的样子,都捧腹大笑起来。笑声使充满压力的庸常学习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阿J说话时的几分幽默味儿让大家的笑声真正响彻云霄。“阿J,自习课不能讲话!”我第N次警告他。他马上摆出一副可怜样儿,探头探脑,带着哭腔说:“老哥,别把我记进黑名单里,求你了。”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呀!
虽然阿J调皮捣蛋,老喜欢惹是生非,但是他成绩不错,乐于助人,我们也经常互助。阿J对生活的理性乐观使大家能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得以放松。入学一星期,我们轻松百倍,其中就有他的功劳。好了,这篇正传就说到这里了,相信日后的学习生活能因为阿J而精彩!
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初一(10)班胡桓宾
常青藤,是张家港所有小学生向往的地方。那里有明亮的教室,有宽阔的操场。有热心的老师,有上进的同学。
但校园里有那么一个地方,见证过我追逐这所名校的全部努力。
五年级的那个暑假,我第一次来到这里,记得那次是去提交资料,我也顺利进入了常青藤。早晨的阳光洒满了校园的每一砖每一瓦。风轻悄悄的,校园里人山人海,其中也不乏熟悉的面孔。但我对他们不感兴趣,满脑子只有这座美丽的学校。红墙如朝霞的光,绿藤如瀑布般自屋顶飞泻而下,充满了生机。进入面试场地时,似乎脚底踩着海绵,悄无声息的。面试之后呢,自然是信心满满地走出去。
可是在门口迎接我的人群行列中,唯独没有我的父母。那时,我才第一次到达了门卫。
在小学学习的日子里,每天坐校车到学校之后,都会在南门卫等上半个小时。在那里,我重新审视了这所学校。初中部的同学们除了学习,也会时常开玩笑。甚至有一次还有一个哥哥主动与我聊天。同时,常青藤的老师也不是那么严肃了。当真正在初中部上课时,惊奇地发现有些老师我竟然见过!待在门卫的时光,让我重新认识了初中,让我对后面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同时也让我选好了在初中将要扮演个什么角色。我永远忘不了的还有门卫那盆常青藤,它只有一盆,却青翠欲滴,爬满了整面墙。
终于,我进入了梦想已久的初中部。而以前交到的朋友们也已升入初二、初三。我们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令我后怕的暑假
初一(11)班王熙钰
在我的暑假生活里,发生了许多事:有激动的,沮丧的,难过的,愤怒的……但有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令我有些后怕。我记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那天上午天气不错,没有了以往的骄阳似火,天有些阴沉沉的。我和弟弟在家里看电视,课时该看什么呢?我和弟弟已经打好了自己的小算盘。我先开头道:“我们要不来看新闻吧”可是还没等我说完,弟弟就插嘴道:“不行不行不行,我才不看新闻呢,我要看动画片!”我被他这么一说,气不打一处来,“那么幼稚的东西我才不去看呢,多看看新闻长知识。”“我就不看新闻,”弟弟昂了昂头,“你能把我咋地!”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我们俩竟打了起来。多了一会儿,我趁着他哭的时候跑了出去,并关上了门,去找隔壁洗衣服的奶奶评理。奶奶放下手中的衣服,跟我往家跑,可是一到家,家门开了,里面空无一人,我和奶奶立刻分头去找。“喂,弟弟你在哪?喂!”我边跑边喊。此时,天空中微微下起了毛毛雨,这就像我此刻的心情一样,焦急、无助还有些害怕,我真担心弟弟真的会像电视里播的那样,被骗子拐走。我跟奶奶碰面了,一问下来,我们连一个影子都没找着。我看着奶奶一把年纪了,还冒着雨找弟弟,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样瞎找也没用啊”,我自言自语,“对了,还有小卖部没有去。”我朝着小卖部飞奔过去。现实狠狠地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什么都没有。别说人了,连只小猫小狗我都没见着。只有一堆木板靠在那边。我正无精打采地回去,发现木堆下面有一个黑影,我挪开一看,弟弟就躲在里面,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我带着他回家,在路上,我有些激动地喊道:“奶奶,奶奶,我找到他了!”奶奶闻声而来,我看见她边跑边抹眼泪,拧着弟弟的耳朵说:“谁让你跑那么远的!我们叫你,你为什么不理我们!”弟弟低着头,我看他乖乖反省自己,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就是让他下回不要乱跑……
现在想起这件事,还令我有些后怕,但也在庆幸当初我多停留了一秒,没有让这件事变得更糟糕。
秋
初一(12)班张佳玉
笔在画纸上沙沙作响,窗外秋姑娘送来秋天的请函——又是那片火红的枫叶,我将它夹进书本当中,心中闪过一丝欣喜。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我闻声抬头,望向那片金黄的世界。
原本在夏天还生机勃勃的绿色,被爱画画的大自然撒上了些金色的颜料,但正因如此,这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才显得越发的可爱。街道的两旁,秋风吹来一把把精致小巧的“黄扇子”——银杏树叶都穿上了秋姑娘亲手为它们缝制的金丝绸外套,正高兴得手舞足蹈,借着阵阵微风,向行人和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衣裳呢!枫叶也在不经意间悄悄红了脸。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像一只只稚嫩的小手,秋风轻轻吹过,那可爱的“小手”便很热情地向你打着招呼,仿佛想与你一起分享秋天的乐趣。跑着、跳着,捡一片枫叶,扬一把落叶,将对一片火红的爱慕放进心里,耳边传来叶子摩擦的声音。
果园里,石榴望着这美丽的秋景,咧开嘴笑了,露出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乳牙”,让人从心底喜欢上这可爱香甜的石榴。田野里,高粱、水稻、玉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地向人类展示自己的风采——高粱轻轻低下头,谦虚的样子让人不好意思收割;水稻迎风摆动,远远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化上了精致的妆容咧开了嘴,好像也在为农民伯伯们高兴。望着这田海,香喷喷的大米饭,芳香淑郁的高粱酒,软软糯糯的玉米饼,仿佛就在眼前……
“啪嗒”,是笔掉落的声音。我忙收回思绪,捡起脚边的笔,将目光重新回到画纸上,那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是一片承载着我对秋天美好期待的枫叶,笔在画纸上沙沙作响。
文稿来源:常青藤初一语文备课组
图文编辑:陈丹蕾
审核:王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