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俞写作非一日之功

说一万遍不如写一遍◎哈俞(年宁波军转干部)

军转体会

(图片来自网络)

说实话,想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根本不敢继续往下写。我本人并不是政工干部出生,长期从事的也是业务性工作,平常一提到说写文章就很害怕,更谈不上文字推敲、驾驭能力了,但看到那么多优秀的转友在涛哥讲军转上踊跃投稿,心里也很痒痒。

写作是我的短板,为什么不通过涛哥创立的平台练一练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还是坚持写下来,并向涛哥投稿了。

最近参加转业考试培训班,无论是网络直播间的培训老师,还是一同奋战学习的转考转友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案例分析和写作文了。因为这两项占考分比例很大,直接关系转业考试成绩,进而影响择业选岗,是关系前途命运的事情,想不重视太难了!

但是面对怎样提高写作水平,像我一类的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无从下笔,没有思路、没有头绪,直叹能一下子会写作就好了。

从我们开始学会写字,再到开始学写作文,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胸中有臆,下笔却难有神,为什么写不出写不好?主要还是在于看的多,写的少,读的多,记的少,听的多,想的少。

写作,既要从给定的主题找准命题老师埋下的“埂”,又要从简要的概述中提炼关键词,最后通过自身感悟加上知识储备分而论之,这是培训老师讲的方法论,说到底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簇而就的。小到瓜果蔬菜,大到国家治理建设,都是需要遵循生产发展规律的,写作也不例外。

如果把写作比喻成树上结的果子,那么我们的思想就是那颗种子。思想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脑袋里要是没思想,终究是无花之果、无根之木,总是没有生命力的。

毛泽东同志在探索苦难中国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指明了方向。我们做文章也是一样的,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本领,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加强鉴别能力,做到不盲从、不盲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能力。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人生哲理和实践智慧,从“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到“先天下之忧而忧”,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我欲乘风归去”,既有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又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既有卓然傲立的豪情壮志又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让思想的种子插上翅膀,为笔下的文字注入灵魂。

说一万遍不如写一遍。距离年度转业考试的时间越来越短,利用不算充裕的时间,多看看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多学学涛哥讲军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z/6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