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屏上一朵花台下十年功

一件木雕作品巧夺天工,除了内心被震撼出的无限惊叹之外,是不是还有对工艺大师们无限的崇拜?当你对作品创造的细节更深一步了解后,可能就不仅仅是崇拜那么简单了,作为"国之瑰宝"的非遗文化,东阳木雕以其独特的魅力大放光彩,本期惠品臻有幸为大家介绍两位泰斗东阳木雕大师。

父与子的传承

很多人都知道,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

说到“东阳雕刻”巅峰技艺的典型代表人物,就要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大师姚正华了。

图/姚正华

姚正华,男,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研究和教学48年,曾任东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现任东阳市正华木雕研究院院长、总设计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中国雕刻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学会常务理事,东阳市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委员会委员,金华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二十世纪初,他创作《松鹤长青》、《郑成功收复台湾》,拯救了正在衰弱的东阳木雕,被称为东阳木雕行业的领航者,是新中国成立后东阳木雕第二代传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麾下曾收60余名徒弟,为东阳木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流砥柱;在最风光的时候因糖尿病中风,他被送进急救室,医生曾告知其家属“准备后事”;他与病魔殊死搏斗,最终从鬼门关转了回来,脑子里却只有木雕设计稿;出院后的他,通过能活动的右手参与多次图稿设计和修改,勤耕不辍,为木雕的发展竭尽所能。

如今,斯人已逝,人们在记住其众多优秀作品的同时,对其追求艺术的精神更是不敢忘记。

图/姚正华作品

作为姚大师的传承人,姚江涛从小就深受父亲的熏陶,中学毕业后正式随父学艺,至今已从事工艺美术工作二十余年。

姚江涛历年来设计创作的木雕精品共获得各类奖项五十多次,其中大型木雕屏风《百子图》获年7月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在年7月第三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精品奖”。

年4月大型木雕插屏《蓬莱仙境》获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年主持设计、制作高档硬木细雕,在传统东阳木雕的木材应用上取得新的突破,此项目获得浙江省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专项资金的补助。

图/姚江涛工作照

都说上阵父子兵。姚江涛传承了父亲的衣钵,并持续开拓东阳木雕的疆土,将匠心精神融入至每件作品当中。在正华雕刻工作室里,就陈列着很多姚江涛的艺术作品,其精美程度,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了更好地了解东阳木雕文化,我们来到了位于浙江东阳市经济开发区的正华木雕研究院,并有幸见到了姚江涛大师!

这个研究院共四楼,一楼为办公区域,二楼为作品展示区,三楼和四楼是制作室。

进入二楼作品陈列室,大家都被一系列作品震撼到了,整个展览馆气势恢宏,每件艺术品精妙绝伦,鬼斧神工,无法用言语形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贵妃醉酒图》,整个作品长4.3米,宽0.58米,高2.8米,整个作品的制作历时一年,施工多工得以完成。

谈及作品的特色,姚江涛大师告诉我们该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木雕的雕刻技法,好的木雕作品应该是三维立体的雕塑,需要“°无死角。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上去,这个作品都应该是美美的。如果把握不好,整个人物都像是在向前倾一样。你可以看到,这个作品上的人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立体感透视感仿真度极高的,且层次感极强。

《贵妃醉酒》局部图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在人物细节的处理上,也极为精致,我们还发现每个人物几乎做到了“千人千面”,包括了服式及纹路设计、栩栩如生的形象、深入考究的服饰......让人惊艳无比。

展馆内类似作品还有很多,形态多以挂屏、台屏为主,大多以中国古代故事、山河风光、花鸟虫鱼、佛禅法理作为创作对象,很多作品都是世间仅有,独一无二,精巧的工艺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三年徒弟,五年半作

受大师作品的影响,我们主动请求上楼参观下制作室,想看看作品都是怎么做成的。

姚江涛助理大辰带我们参观了操作室,并给我们介绍道,传统的东阳木雕师徒相授,“三年学徒、四年半作、十年出师”这是东阳木雕师傅成长的时间定律。而实际上我们更接近"三年徒弟,五年半作",有的到十年了也不一定出师,如果技艺达不到,我们也不会让其打坯修光。

当代的东阳木雕已经分化为设计、打坯、修光三大工种,打坯和修光的分工始于20世纪初工厂化生产之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设计又从制作过程中独立出来。

打坯,是东阳木雕技艺的核心。老一代艺人学艺都是从简单的修光开始,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再学打坯。打坯要完成作品的立体造型,是作品关键性的工序,既要把设计图稿的平面线条变成立体图像,又要为修光完成基本造型,确定作品的概貌基调。而今一些作品的种种不足,其要害问题大多与不懂打坯有关:对于设计而言,不懂打坯,你就很难设计出"立体"的图稿,图稿不好,打坯工就无法做出你的设计效果;对修光而言,不懂打坯,你就难以为作品"锦上添花"。

一件精美的木雕作品需要将所表现的内容和雕刻技法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创作过程一般需经历这三个阶段:设计、打坯、修光。

阶段一:设计

这个阶段需要的是匠人对与造型的把握程度,确定雕刻主题与基础构图。这个阶段是最考验一个匠人的艺术修养的阶段,对造型和题材进行艺术加工之后,对整块木料有了最基础的雕刻方向。

阶段二:打坯

通过一些电动工具或传统工具,工艺大师们先需要设计出作品的大致廓形。

图三:修光

修光是精加工的过程,需要用一些传统的工具勾画出复杂的细节处理,这一步也是极为考究的,直接决定了作品的美感质量。一幅精细的作品,光工具雕刀就涉及上百种,耗费上千的人力,而且能够进行到修光步骤的不是每位工匠都具备资格,必须要具备15年或者更高的资历。

修光后的荷花(局部)

“做木雕是慢工出细活,要想做出一件满意的作品可能一个多月,可能半年,甚至更久,而工匠也大都是十多年以上的水平,如果遇上更大点的作品,光一人之力远远不够。”大辰介绍。

拿上图作品中最接近边框的小莲花来看,每朵莲花都要花费工匠们一天时间去做,而且这些工匠们的平均工龄皆在15年左右。难以想象,当工匠们完成巨幅工艺作品的创造时,到底要耗费多少精力,凝聚多少人的雕艺才华!

这一系列所有步骤完成之后,再由专门的工匠进行涂上清漆完成装框即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果说之前我们的惊叹是针对于作品的鬼斧神工、匠人的匠心精神,而后我们知道的一个现状却更让我们“惊叹”——现代化进程的提速,对传统工艺美术带来了致命的冲击。到今天,只剩下东阳木雕等屈指可数三五个流派青春还在,老去的一代已逐渐隐退,而新的一代很少会沉得住气继续精修木雕技艺并不断学习和发扬木雕文化。

不能让民族的瑰宝——非遗文化东阳雕刻技艺被掩埋,让老匠人们留下的艺术成果逐步消逝。姚江涛将带领着他的正华雕刻室始终坚持着古法手艺,以赤子之心,带领着学徒们践行着一个匠人的职责。身为东阳木雕的传承者,他坚信雕品不是生意,而是艺术与雕工技巧的完美集合。要求学徒们不忘初心,牢记雕亦有道,屏上一朵花台下十年功!任何时候都不可忘记!

惠品臻艺术馆是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协作企业

艺术馆于年创建,

坚持以“传播艺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

馆内常年展出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瓷器、

石雕、玉雕、象牙雕、漆器、刺绣、剪纸、青铜器、根艺、木雕等作品

年惠品臻开始与多家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

长期举行线上线下展示销售、拍卖活动

作品从生活用品到艺术精品,涵盖丰富

已成为浙江工艺美术商品走进平民百姓家的重要展销平台

年惠品臻延安路非遗新馆开幕

从专业线上艺术品拍卖平台发展到与线下实体展示空间双向并进

贯通传统工艺,融合创新设计,分享一种生活的美学态度

惠品臻期望有更多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收藏者积极参与

共创未来,互利共赢。

识别下方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y/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