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药用植物记
在美丽的常州境内,高山峻岭虽然不多,但西部的茅山却久负盛名。它坐落在金坛与句容的交界处,为省内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的主峰四周绵延许多低山丘陵,非常适合植被生长,因此终年树木葱茏,草药遍布,自古就是药材名山,以其独特的魅力造福着一方桑梓。
南北朝著名道教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在茅山隐居四十余年,收集了七百多种药材,编撰了《本草经集注》七卷;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里,收录的茅山出产的药材也多达三百八十余种……
从年起,我与省内的几个草药迷一起,对茅山的中草药资源进行了广泛的探访调查。尽管古今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地方甚至遭到了人为破坏,但依然发现山中留存有许多珍贵或常用的中草药,按照其分布量、珍稀程度及药用价值,谨将一些有代表性的疏理如下:
1强大的葛根
葛根,是豆科、葛属藤本植物,在茅山一带,它分布很广,生命力顽强。根深埋地下,藤动辙丈余,到秋天开紫花。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解酒消渴等等,功效强大。
传说葛根的名字由来就与茅山有关。
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修炼,著书立说。他在茅山脚下炼丹时发现了一种藤根,功效很多,于是加以研究利用,并用它治好了当地老百姓的瘟疫。老百姓为了纪念葛洪,就把原来没有名字的这种草药命名为“葛”,后来“葛根”药名便流传开来。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就是受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从而创制出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
关于葛根的疗效,本人也亲有体会。
有一天从茅山寻药回来的路上,突遭山谷中吹来的一股邪风,感受了风寒。回到家后,原有的几年未犯的颈椎病开始发作。想起了家中还有些葛根块儿,于是翻出来,称了30克泡茶,没想到半杯下去,颈项就明显松动了,不多时便忘了颈痛,一切如常。以后每每遇到类似情况,我必效法前次做法,多有效验。
2矮小的平地木
与强大的葛根相比,平地木就属于相当矮小的植株了。因此,它又名矮地茶、矮脚樟、短脚三郎、不出林、老勿大等,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其茎最长一般也不超过30厘米。入秋后它的果色鲜艳,经久不凋。
别看平地木只是草药大家族里的“小不点”,它的全株供作药用,功劳可不小,可以止咳化痰,祛风解毒,活血止痛。用它来治疗跌打损伤后的胸肺部淤血,堪称专药。因为它擅入肺经血分,又可清除肺络淤血;它还是治疗慢性气管炎的有效药物之一,疗效稳定。如果家中有老慢支患者、咳吐痰血,可用平地木二两煲猪肺服用,作为食疗,起到止咳平喘、活血化淤的作用。
另外它对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风湿筋骨痛,也都有一定的疗效,可谓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良效中草药。真可谓人不可貌相、草药也不可用尺来量啊!
3带刺的扛板归
漫山遍野的植物,带刺的野草是农民最痛恨的,它们是农作物最大的敌人。扛板归也许就是刺草中最令人生畏的一种。扛板归是蓼科、蓼属藤本植物。它不仅有刺,还会纠缠别的树木或农作物,妨碍其光合作用,严重时能将作物缠死。
关于它奇怪又好玩的名字的由来,传说是这样的:
有一个樵夫上山砍柴被蛇咬伤,刚逃回家便倒地身亡。家里买不起棺材,便拆了一块门板抬着下葬。这时,正好有一郎中路过,号了脉觉得还有救,便喂服了一味中草药。半个时辰,樵夫慢慢苏醒,家人喜出望外,将他继续放在郎中家医治。
又过几日,樵夫彻底痊愈,他竟然能够自己扛着门板回家了!村人纷纷跑过来打听郎中所用何药?然而郎中此时也叫不出草的名字。稍倾,他忽然大腿一拍说:“有了!患者是自己扛着门板而归的,就叫扛板归吧!”从此以后,“扛板归”的名字便流传开来。
扛板归的确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它能够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民间还常常用它来治疗痔疮。方法是这样的:采扛板归一两,炖猪大肠二两,食肠喝汤,药食两用,疗效很好。扛板归还有一个名字叫“蛇倒退”——连毒蛇见了它都要倒退,可见其治疗蛇伤的强大力量。
看来,对于任何卑微的小草,都不能因为地位低贱就看不起它!茅山野草众多,除草是一项巨大工程。要是漫山遍野的“害草",都能够被人们发现利用,从而化害为宝,那有多好!
4“一把针”鬼针草
鬼针草的一生也许本来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但当你只要秋天到山野走一走,它就不得不引起你的重视了——你的裤腿及至全身,上上下下都粘满了一厘米多长的野草种子——细长像针、一头又像伞骨那样撑开——这就是,鬼针草。当它的种子还呆在枝头时,呈圆球型放射状,像一朵强硬的蒲公英花。
鬼针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一把针、粘身草、跟人走、盲肠草等。鬼针草一般有白花和黄花两种,使用时应与大狼把草相区别。它性微寒、味苦、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消痈之功效。
高血压目前已是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一大疾病,稍不留意,就易引起中老年人脑溢血等危险重症。在夏秋之季采收全草,晾干泡茶,或小火略煎,可以平抑血压、双向调节;对于各类炎症,均有良好疗效;国外也有研究证实,白花鬼针草的提取物,能阻止某类癌细胞的生长。
本人也曾亲自体验过鬼针草的神奇。
年盛夏去常州办事,晚上就住在旧屋。由于没找到空调遥控器,热不可当,只好贪凉睡在地上。没想到第二天回乡下后,嗓子开始疼痛。忽然记起了家里曾晒了包鬼针草,于是翻出来称了二两煮沸,一天之中就专门喝这茶,第二天,嗓子即愈。
5平民补药仙鹤草
传说,带“仙”字的都是好药,比如:仙茅、仙灵脾、仙人杖、威灵仙……
仙鹤草是一种长得比鬼针草还要平凡的小草。它的学名叫龙芽草,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虽不名贵,但在民间,名气却很响。世上的好药有很多,滋补的药也很多,但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哪能一年四季吃得起灵芝、燕窝、铁皮石斛之类呢?因此,仙鹤草作为平民的滋补气血的草药,渐渐形成了习惯与市场。
仙鹤草还有个名字叫“脱力草”,可见它能助您在劳作之余,解除疲劳,恢复气力。民间运用仙鹤草来补益保健的方法是这样的:采新鲜仙鹤草一握,清洗切断;取大红枣10余枚,共煮沸。当茶常饮,有补气血、助脾胃、添气力之功效。
仙鹤草味微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除了补虚强壮,还可收敛止血、解毒疗疮。它常可作为止血药和胃药使用,对血吸虫也有明显的驱杀作用。貌不惊人的它,在应付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崩漏等时游刃有余;亦可治疗痢疾,尤以治疗血痢为所长;它甚至还可用于治疗痔疮、美尼尔综合症等等。看来,它的确不失为平民们常见而又易得的“仙药”啊。
6“轻身不老”的麦冬
茅山上分布最多的,麦冬是其中之一。它是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中间或尾端常膨大成纺锤形的小块根,此即为中药麦冬。它的细长叶片像韭菜而稍硬、四季常绿。现在城市里也常常用其进行绿化环境。
麦冬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我曾经在自己地里挖出些小块根来品尝,经年的麦冬块根颜色变深,生吃脆甜美味,有生菱角的味道;而新生块根则淡而无味,颜色也较浅白。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生物碱、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麦冬还有助于睡眠,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此外,麦冬能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是糖友处方中的常用品。用其可代茶饮,能有效缓解口干口渴的症状。
惟一的缺陷就是茅山地区的麦冬由于是野生的关系,块根结得很少而且偏小,产量不高,乡人们大多将其作为野草去除。看来若要作为药用,其品种和生长方式还需进行进一步优化。
7“飞燕”与玉竹
野生玉竹喜欢生长于凉爽湿润、有腐殖土或者沙石土的地方,常常与毛竹相互生。
玉竹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常用来作为滋补药用。它养阴、润燥、清热、生津。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结核病等症,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古医认为,玉竹能够瘦身减肥,还有很好的美容效果。传说古代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能做“掌上舞”,就与她长期服食玉竹有关。她还亲自创制了一道“玉竹风爪汤”,一直流传至今。“环肥燕瘦”一词,即是赞其身材窈窕,美貌倾城,体态轻盈。
《神农本草经》谓玉竹:
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强筋结肉。久服去面黑,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本人曾服用过药友兰草花香赠送的玉竹,入锅煮粥,当作食疗,口感甚好,疲劳感顿失。
与玉竹同科属的药植还有黄精。黄精与玉竹外型很相似,其补益作用甚至强于玉竹。可惜的是,我们目前在茅山暂时还没发现黄精的踪影。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茅山这座宝库会不负众望,给我们奉献上意外的惊喜。
8似虫非虫金蝉花
谈到茅山的中草药,金蝉花不得不提。它和冬虫夏草一样,是一种虫生真菌体——蝉的幼虫在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当气候环境适宜时,菌丝体吸足营养钻出地面,从而形成了“蝉花”,具有“动物”和“植物”的双重特征。
茅山地区的农民,每到六月黄梅雨季,都要举家上山,一是采挖“蝉花”自用,二是可以当作山货出售。
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蝉花可治疗惊痫,夜啼心悸,功同蝉蜕”。
上海中医院陈以平教授、吕迪主任等临床应用证实,金蝉花具有降低血尿肌酐、减少尿蛋白排出等功能,因此,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陈万群等报道研究表明,蝉花与多种虫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实用的就是用金蝉花来煲汤了。蝉花土鸡汤、金蝉花鸭汤、排骨汤等,即使不放味精,他们也能明显品尝到一种天然的鲜味!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是,金蝉花对于治疗飞蚊症、提高免疫力、各种肾病皆有良好的疗效。有关金蝉花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9深山仙草——灵芝
灵芝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它又称林中灵、琼珍,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在市场上价格不菲。
在茅山地区许多枯腐的树桩上,常常长生着许多类似灵芝的菌体,它们多半是云芝和树舌等等,一些不认识的人往将云芝和树舌当成了灵芝,造成误解和误用。灵芝一般要在深山里才能有发现。
灵芝与树舌的区分,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灵芝有柄,带有光泽;树舌无柄,直接长在朽木上,没有光泽。而云芝则又层层叠叠,形成云彩的模样,非常美丽和壮观。
灵芝除了用来煲汤外,常常可以泡酒饮用,有很好的补益和改善睡眠作用,食用方便,利于长期保存。泡灵芝酒的用酒一般为纯粮食高度白酒,不能用市场上的低价酒精勾兑酒,那样不仅起不到良好作用,甚至效果完全相反。
我们在茅山走访期间,在林场一个山民家,发现了好多灵芝。他除了泡酒食用外,还将大小的灵芝做成了盆景,真是玲珑可爱、别具一格。由于目前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市场供不应求,一些地方现在已经发展了人工种植灵芝。人工灵芝以林下种植、管理粗放的品质相对较好,又叫“仿野生”灵芝。
野生灵芝与人工灵芝的区别是:野生灵芝外形不规则,没有两个完全同样的,有的还夹着草梗;人工灵芝大都生得比较整齐,外观漂亮。药用的灵芝以野生者为上品。
10道地药材茅苍术
茅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的根茎。茅山地区是茅苍术的道地药材产区,因此它名气很响。除了曾受到李时珍的大力推崇外,茅苍术在古代一直是贡品,年还获过巴拿马国际金奖,故业界一直有“北参南术”之说,“南术”就是指茅苍术。
茅苍术具有强力的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脘腹胀满、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脾胃不和、泄泻等都可使用。它还可以用来治疗急性痛风、夜盲症、原发性高血脂、膝关节骨关节病等,药材还常常用来出口。
除了药用,茅苍术还可用来保健。古人曾熬“苍术膏”来健脾胃、驻颜、补虚损,大有功效。名方“不老丹”,亦是以苍术为主药。
茅山本土居民还习惯用它来祛风辟秽。一些山民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就熏些“苍术”来辟辟邪气、消毒空气。然而,由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过度采挖,目前苍术已成为濒危资源。如今想要再轻易地找到野生茅苍术,已十分困难。
成熟的“茅苍术”植株高约30至70厘米,根状茎红褐色,有辛烈的香味,断面上有很多棕色的小油点,这就是茅苍术的鉴别要点。好在已有一些有识之士,对茅苍术进行了人工繁植,有些还获得了国家扶持。愿茅山“苍术”能以自己细弱的根须,永远扎根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世世代代相传。
茅山地区的中草药,当然不止于以上十余种。我们在户外调查时就经常见到有天门冬、连钱草、虎杖、辛夷、细辛、半夏、天南星、臭梧桐、海金沙、菝葜、瓜蒌、穿破石、十大功劳、金银花、金樱子、青蒿、褚实子、地榆、苦参、沙参等等非常不错的中草药,漫生在茅山一带的山山岭岭。
然而,茅山中草药的生存环境如今却有些令人担扰。有的缺乏水源,一到夏季,就面临干旱威胁;有的委曲求全,挣扎于荆棘灌木丛中;一些开发项目及矿石采挖,也对中草药种群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一些人要么不屑一顾、农药除草;要么掘地三尺、狂采滥挖,使茅山的中草药资源面临极大的威胁与挑战。
茅山,是我们的祖先和大自然共同留给我们的一座天然宝库,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每每让人留连忘返。如何保护其珍贵的药植资源、如何发展和合理利用茅山的道地药材,是我们亟需思考和身体力行的。一些有识之志指出,常州能否设立一个“茅山地道药材保护区”?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使这座天然药库容颜不老、青山常在?
让我们和天地、鸟兽万物一起享用它们,并将它最珍贵的宝藏留给后人,达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高境界。
葛根,茅山随处可见,妨碍其它作物生长。挖出来就可一举两得。
平地木,小小的个子,大大的功劳。
扛板归,它的刺会让你受不了,仔细看。
麦冬,那种深色的相当的美味。
臭梧桐,文中没有详述,但也是一味好药哦!
玉竹,还结了一颗宝贵的种子。您找到了吗?
金蝉花。被誉为南方的冬虫夏草。
菝葜的种子,咋这么像小苹果呢?事实上,它比小苹果小多了。。。
花脸细辛。有小毒。
络石藤,花儿迷人地罗旋式开放,像不像你小时候玩过的纸风车?
注:
1、此篇《茅山药用植物记》所调查的药用植物,含茅山周边丘陵地带。
2、文中所述简方为个人体验。药性不同,人的体质有异。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