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词丨驰誉丹青

以传承父母之邦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六艺之教塑造学子健全的人格为目的。以内家武道实证实修探寻生命的科学,贡献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竹林书院

编辑▍竹林书院语文组

竹林说文

文德小学部的中文汉字课程,以《千字文》为主轴,以被誉为汉语语言学奠基之作的《说文解字》和清代说文四大家的注解为参照,结合各家经典,以六书为钥匙,研讨学习汉字自象形文字至今的演变过程,理解每个汉字,每个词语背后更深层的传统文化。

千字文的第二部分到“好爵自縻”就结束了,接下来,从“都邑华夏”到“岩岫杳冥”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描述了祖国气势雄伟的王室建筑,如“宫殿盘郁,楼观飞惊”等,和壮丽秀美的大好山河,如“岳宗泰岱,禅主云亭”等,以及祖国历代一些名臣良将的故事,如“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等,行文流畅、语言优美、气势磅礴。

今天和大家分享“驰誉丹青”这四个字。

《説文解字》:馳,大驅也。从馬,也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驰,极力驱马疾行。字形采用“马”作边旁,“也”作声旁。

驰字的篆文是由①(马)和②(虫,蛇,也表示龙)组成的。所以驰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快马如飞龙。

在千字文中,驰字指驰骋。

《説文解字》:譽,稱也。从言,與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誉,称赞。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與”作声旁。

誉字的篆文是由①(與,众人加入)和②(言,评价)组成的。所以誉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民众给予正面评价,称赞。

在千字文中,誉字指声名。

《説文解字》: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屬皆从丹。   

白话版《说文解字》:丹,巴蜀吴越地带的赤色矿石。字形像采丹的井口,其中的一点表示赤色矿石。所有与丹相关的字,都采用“丹”作边旁。

丹字的甲骨文是由①(矿井)和②(在矿井的中间加一指事符号)组成的,表示矿井中的矿物。所以丹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矿井中采掘的朱砂。

丹砂是一种可作颜料的矿物,丹和青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两种主要颜料。所以丹青是指中国传统绘画。

“丹”在古代有红色之意,朱和赤也有红色之意。“丹”是比较鲜艳的红色,如鲜血的颜色;“朱”比“丹”要暗一些,如红木的颜色;“赤”又比“朱”的颜色暗一点,如火的颜色。

《説文解字》:青,東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屬皆从青。

白话版《说文解字》:青,代表東方特征的颜色。木生火,所以字形采用“生、丹”二形会义。丹青美言,有似于此。所有与青相关的字,都采用“青”作边旁。

青字的甲骨文是由①(屮,生,出现、出产)和②(井,矿坑)组成的,表示某种产自矿井的东西。古人将这种矿石研磨成粉末,作为重要颜料。所以青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从矿井采掘的苔色矿石。

在千字文中,青指的是“青雘(huò)”。一种青色矿物颜料。丹青在这里是指中国传统绘画。

驰誉丹青

上一篇文章中的“宣威沙漠”指的是将军的威名传到遥远的沙漠边地。“驰誉丹青”指的是将军的肖像被画师用丹青妙笔画下来,永垂青史。

今天我们来看看四大名将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廉颇。

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嬴姓,廉氏,名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负荆请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miǎn)池。赵王畏秦,欲毋(wú)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fǒu,下文中“缻”通“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故事发生在完璧归赵后,大意如下(转自古诗文网):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身为使臣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

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为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侍从们想要杀相如,相如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当时秦王不大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秦王直到酒宴结束,始终也未能压倒赵国。赵国原来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秦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太史公在在《史记》中有关廉颇善于用兵的事迹中着墨不多,但对“负荆请罪”却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正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身上难能可贵的美德。居功自傲,对相如不服,固然表现了他的狭隘,而一旦认识到错误,立即“肉袒负荆”前去谢罪,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勇气,比起战场杀敌更需要一份气魄。这就是先秦时代汉人的风度!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疗效好
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y/1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