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顺道长(——)生前曾任海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西安万寿八仙宫名誉方丈、海南省玉蟾宫住持。七岁时值清末民初,战乱灾荒交加,因家境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随师学艺,十七岁在陕西省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
在道观,张至顺从事杂役,终日劳苦,磨练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炼上独辟蹊径,被师授以真传,为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张至顺道长修炼八十年惊人成就之一,就是他那金刚长寿之躯。他虽然近百岁高龄,但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肌肉结实,肢体灵巧,语音洪亮,步履稳健,其体格之健壮为世所罕见。生动的显现了道教的“斗柄在握,我命在我不由天”的伟大思想和“长生久视之道”的修真妙谛。
张至顺道长(资料图:图源网络)
第五部回头望足去心疾功理:《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主神明,主血脉,其表为小肠。“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含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可见心在人体中的极端重要地位。心有疾患,也最难治。所以,在三焦和四脏得到锻炼之后,才能锻炼这个最重要又最难治之“君主”。
心、气、神互为一体。心疾大凡来自思欲太过,此谓“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祛心疾的功法,是用神光“回头望足”。神光兼有精神和能量两种状态的性质。今使两目回头反观,就可以置心一处,去掉杂念,达到心静神宁;而且,当两目反观,用意回摄,扫视后身与足肾穴,使肾水上升乾鼎,心肾相交,滋养身心,调节心身阴阳平衡,心疾随之逐渐消失。
1.左脚向左迈出一大步,双拳提至左肋部。
2.左拳变仰掌,向上提至左腋,右拳变平掌,掌心向上,上提至左乳,翻掌,掌心向下。
3.左掌指尖渐向下,向左后右脚跟方向插去;在左掌后插的同时,右掌下推,沿左脚向左前上方作半圆形推举(比头高一些);也是同时身体向左转,向前倾,左腿屈膝成左弓步,两手成一斜直线;同时转头向后,眼光从左肩微视右脚跟。
4.两手小臂旋转,握拳。
5.收回至左腰,两拳相对,拳心向上;同时,左腿蹬直。双拳移至腹前,身体转回原位。
第六部五劳七伤向后瞧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免有“五劳”、“七伤”发生。劳、指过度疲劳。不管是视、卧、坐、立、行;或心、志、思、忧、疲;或肝、心、脾、肺、肾各样过劳。都称为“五劳”。“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喜伤心,怒伤肝,悲忧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是为“七伤“。通过前面几部功法部功法,三焦、五脏、手足、头身都已锻炼,功能增强了,恐防还有一些“五劳”、“七伤”潜疾,就用“向后瞧”的方法,以神光把它一一扫除。吕祖的《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说:“人之精华,上注于目。”“眼之所至,心亦正至焉;心之所至,气亦至焉。”眼光所到之处,心意也就跟着到了;心意所到之处,气也就跟着到了。“且扫满天云”,五劳七伤就如满天云雾。被神光所产生的一股暖气,渐渐地驱散了;同时,当头部左右转动,慢慢、轻松地转向后瞧时就会无意地使颈椎、胸椎、腰椎气底椎等部位得到运动,原来有些变形、错位的得到复原,沿脊椎的各脏腑相对应的穴位,也在进行光、气梳理,起到治理疾病的效果。1.双拳变掌,掌心向内,五指伸开,中指相对,左右手同时向左右横向拉开至劳宫穴在身躯边为止,稍停。
2.然后,左右手同时向脐部合拢,双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与拇指、小指与小指尖相按。
3.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线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线上三分之一处)稍停。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线直下按至臂直,两臂紧贴身体,稍停。
4.全身放松,眼帘微垂,注视鼻尖,意想两目为日月,为探照灯,向身体微微内照。
5.接着,头向左慢慢转动,内视,至左肩,稍停,继续向后转,目光随头转动,慢慢地巡视,内视左半身和脊椎。
6.头慢慢回转至胸前,内视。头在慢慢向右转动,内视,至肩部,稍停。再继续后转,内视右半身和脊椎骨。
内视身驱及体内五脏六腑时,对有病的部位,要多看些时间。结束时,头部转回到胸前中线,稍停后,慢慢睁开两眼,翻掌,掌心向上,提至脐部,转掌使掌心向内,气归下丹田。两手分开,握拳,掌心向上,相对于脐部。
第七部凤凰展翅周身力功理:以双臂旋转和以腰的弯曲带动人体,在向左、向右弯曲的过程中,使四肢和全身骨骼、经络、肌肉作有节奏的张弛运动。促使全身气血畅通和四肢舒展,大大增进肌体的活力。1.左脚向左迈开一大步。
2.双拳变掌,掌心相对。两臂平行向左伸直,与肩同高,不停地向上、向右、向下划圈。用同样的方法再划两圈。
3.当划第三圈,双手到头顶时,往右后左方向劈去。
4.身体向右,以腰带动左手,弯腰,手指点右脚尖。
5.身体向右,以腰带动左手,弯腰,手指点右脚尖。直腰,左手举回头上,再弯腰,以左手指点右脚尖。如此上下连点三次。
6.左右展翅合为一次,重复多次。结束本部功时,两手向左、向上、向右下旋转一圈至小腹,两掌变拳,拳心向上,相对置于脐部,收回左脚。
第八部两足顿顿饮嗜消功理:这里的“饮”指吃喝所引起的疾病。“嗜”指一些不正常的爱好和陋习,如烟瘾、酒瘾等。全身自然松立,两脚紧靠,两臂下垂紧靠身,手三阴、手三阳已绷直,全身用内劲绷紧,将两脚后跟绷直提起,(即足三阴、足三阳经络绷紧)将身体举起又放下,作有节奏的上下起落运动,使全身上下的经络、骨骼、关节进行张弛调整,作到松筋疏骨,对消除饮食阻滞及不良嗜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1.与第六部功《五劳七伤向后瞧》“夹臂定神”的动作相同。
2.两脚并拢,两脚跟慢慢抬起,然后,轻轻下振,共五次。头两次提起较高,速度较慢,相隔较久;后三次提起较低,速度较快,相隔较短。其旋律是“1-2-3,4,5”。
3.提振五次为一节,至少做五节。最后,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翻掌,掌心向上,提上至脐部。
4.有起势必有收式,不收功则散开元气不能归聚,所以,一定要收功。方法是:两手分开,指尖向上,指背相靠,置于脐上。两手上提至指尖到“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稍停。
收功式1.舌顶上腭,随掌上提时,意想气从“气海”(脐下一寸半处)沿胸而上,经舌上“印堂”(两眉头联线中点)到“百会”,过后脑,下至“玉枕”。(枕骨粗隆上缘凹陷处)这样可以开发智慧。
2.两手分开向左右变垂掌(掌心向内)置于乳房外侧同时,意想气从玉枕沿颈椎向左、右肩分流。
3.两手继续向下沿两肋至大腿两侧。随手下落时,意想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气如淋浴一般,直至涌泉穴。(脚底正中凹陷处)当脚有气感时,手指和全身都自然放松,再安静、自然站立片刻,即为收功完毕。
注意事项答问1.《金刚长寿功》这个功名有“金刚“二字,应怎样理解?
答:它指的是练功后,病已去除,身体健康像金刚一样。
张至顺道长解疑(资料图:图源网络)
2.《金刚长寿功》在习练时,是否要怒眉突眼,全身绷紧?
答:不要。恰恰相反,练功前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安静自然。
3.练功前的思想准备是什么?
答:打起精神。认真投入,排除杂念,心志专一,意守本体。这样才能够神不外驰,气不外跑。决不可精神疲惫,马虎敷衍。
4.会出偏差或走火入魔吗?
答:按照《金刚长寿功》的练功要求及动作要领去做,决不会出现偏差,走火入魔。从各地习练的情况来看,也从未发生过上述情况。
5.有无禁忌?
答:有。饭后一小时内不能练,饭前饭后不能做剧烈运动,这是普通的卫生常识。另外,下雨、大风、大雾、打雷或天气恶劣时不宜在室外练功。
6.《金刚长寿功》中,有几部的动作是左右对称的,是否练一边也可以?
答:不可。一定要练完对称动作。
7.《金刚长寿功》能否与其他功法同练?
答:《金刚长寿功》不排斥其他功法,但如收到良好的效果或出现问题,怎么分辨,如何处理?如果一定要与别的功法一起练,可以将两种功法习练的时间适当的隔开,以避免不良的问题发生。
张至顺道长功法(资料图:图源网络)
8.练功后出现呕吐杂质或吐血块、尿血、便血、泄泻、汗出如胶等现象正常吗?
答:练功后出现上述现象时,如果精神正常或更加有精神,精力充沛,则属正常现象,并且是好现象,那时在排病毒,挖毒根。但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时,精神萎靡不振或是疲惫乏力,则属不正常。应停止练功,检查自己练功是否符合动作要求或近日饮食起居是否失节。习练金刚功多见下面几种现象。一是嗜睡,这是因为精气神不够,练功后人体自我调节出现的正常现象,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是一至二周时间,因体质差异和练功勤快与否有差别。二是拉肚子,不同于生病拉肚子,排泄物粘粘糊糊带黑色:或暗灰色,虽然拉肚子,但精神很好,持续时间也不长。三是病隋加重,感到病灶部位疼痛加剧,这是治病除根的关键时候,要继续练功攻克它二不要怕,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情会减轻而至痊愈。
9.《金刚功》是不是跟体操差不多?
答:不一样。金刚功与体操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
(1)它不像体操那样快、计数、按节拍。而是按“道法自然”,不计数,想练多少遍就练多少遍,想练多久就练多久,动作速度较慢,也不按节拍。
(2)从力度上讲,金刚功讲究内力、暗力。也就是说,整个用力过程要有连绵不断的平等力和持续性,而不是外力、强力。
(3)《金刚功》始终要求松静自然,意念专一,精神内守,特别是金刚功的“起势”和笫六部“五劳七伤向后瞧”的神光照射及“收功式”更是体操所不能及的。
10.《金刚功》刚劲有力,《长寿功》的动作很多,是不是对老弱病残不大合适?
答:不是这样。老弱病残都可以练,但要根据各人的年龄,病况及身体强弱而论,具体情况具体对持:
(1)初学时,动作不要求规范标准,一般的照动作做,不出大体就行。随着体力的增强而论和练功动作的熟练,逐步地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2)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兴趣,选练其中的一部,几部,或选择动作容易的的先练,但每次一定要做预备式,练完后一定要收功。能练全套功更好。
(3)病情严重或有残疾不能站立的,可以坐着练,躺着练。不能动手,可以动脚,不能动脚,可以动手。既不能动手又不能动脚的,可以看别人练,自己在旁边用心去想,去体会。或着单练《金刚功》的第六部《五劳七伤向后瞧》,单练《长寿功》的第一部《窃吃昆仑长生酒》,单练《长寿功》第二部《升降日月任督走》或者第八部《鱼沉海底寿命长》都可以。
张至顺道长解疑(资料图:图源网络)
11.《金刚功》、《长寿功》习练的时间如何安排?
答:《金刚功》宜在早上太阳快出、未出时面向东方习练;《长寿功》宜在晚上夜静时面向月亮练。其理由在《金刚长寿功》)的功理部分已经讲过了,但如受工作生活的限制,也不强求。一般讲,这两套功法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哪个方位都可以练。可以早上练长寿功,晚上练金刚功,也可以一套功前后倒置过来练。但要注意每套功都要从预备式起,练完后要收功。
12.《金刚长寿功》推广之后效果如何?
答:据我们收集到一些情况看,习练金刚功的学员很快的饭量增加,体格增强,走路轻快,工作学习精力充沛,许多疾病逐渐的消失。如头痛、失眠、健忘、过度肥胖、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硬化、胆结石尿结石、肝炎、肺炎、哮喘、脾胃病、肩周炎、脊椎病、各种眼疾以及肿瘤,某些癌症等。青岛一癌症患者,练《金刚功》,累了就歇,歇了又练。一天练到晚,不到一个月,胃癌竟然消失了。肇庆一名二十七岁的女青年,从小就是病态,脸暗黑色,一双手像乌鸦爪子,别人都拍挨近她。练了《金刚长寿功》,脸色转白,有血色,手由黑紫色变老红,先天性的疾病开始出现转机。不久前,台湾有人慕名前来,学练《金刚长寿功》,很快的把他的糖尿病治好了。类似病例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金刚功》对祛病健体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长寿功》是内八部。处处逍遥自然,随其自然,心要放宽,心里要达到和平,不要用心,不要用意。
一:窃吃昆仑长生酒。昆仑山下一清泉,泉中有水流万年,有人窃吃泉中水,活个长生不老仙;龙吸九江水,虎登万重山,阴阳交换处,火内开白莲。口吞日月,水至气海穴(分三口,用意念送下丹田.意念不要太重,四个字“勿助勿忘”,不要刻意,也不要忘记。预备就是手放腹部,收功也是)。二:升降日月任督走。阴阳两气,行走任脉和督脉。上行向外转,下降向内转。三:内转太极行八卦。太极分两仪,两乳房为两个太极眼。八卦:推是一卦,上来是二卦,去是第三,往后是第四,再推动是第五,上来第六,下来第七,转后第八。八卦分八方。人身分八方(头、身、前、后、手脚各2斜方)。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五行就是分内五脏,金木水火土。四:大转逍遥乐无忧。太阳升降的摆落。慢一阵快一阵,慢到快,快的时候猛转,转一大周。慢心里要放。快慢都要求自然,慢慢的转动。五:大雁腾空降吉祥。要潇洒要自然,体内气血很平衡很自然。头为天身为地,体内的气也要看,去感觉。六:浪里行舟漂海洋。小船在水面飘荡,人在船上心在太空,人逍遥自然。七:白鹤踏波定神思。缓和,稳当,稳定神思。八:鱼沉海底寿命长。上下几遍不计数,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