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常识7月28日刷题

公考★必胜

常识在于积累

7月28日

每日挑战10题

密封线

题项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分数

分值

____

1.(单选题)某单位出纳张某给监察委写举报信,反映单位负责人王某贪污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

A.法的执行

B.法的遵守

C.法的适用

D.法的解释

点击下方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理学。

A项错误,法的执行广义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B项正确,法的遵守广义是指法的实施,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法的遵守狭义是指守法,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张某以法律为准则,依照法律写举报信,属于法的遵守。本题中,张某的行为属于法的遵守。

C项错误,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也称为“司法”。

D项错误,法的解释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法律、法规或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所作的说明、理解的活动。

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明朝的是()。

A.赤壁之战

B.安史之乱

C.陈桥兵变

D.土木堡之变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

B项错误,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年至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C项错误,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D项正确,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并且被俘的事变。

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普洱茶属于茶的类型是()。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茶叶类型。

A项错误,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B项错误,绿茶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碧螺春、西湖龙井、蒙顶甘露等均属绿茶。

C项错误,黄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茶制法近似绿茶,但多一道“闷黄”工序。按“闷黄”工序先后可分3类:杀青后闷黄,如蒙顶黄芽、沩山毛尖等;揉捻后闷黄,如平阳黄汤;初干后闷黄,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D项正确,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褐色而得名,属后发酵茶。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毛茶、湖北老青茶、四川的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云南的普洱茶、广西的六堡茶。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属于黑茶品种。

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中国古代历史最长的选官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举荐制

D.军功爵制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B项正确,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中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C项错误,中国古代无举荐制的选官方式,只有察举制。

D项错误,魏国变法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军功爵制的性质。秦是推行军功爵制最彻底的国家,秦的军功爵制最典型,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张波因盗窃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张波不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张波不需要任何理由即可提起上诉

B.张波可以直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C.张波必须以上诉状的形式提起上诉

D.张波可以直接通过原审法院提出上诉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A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张波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即可提起上诉。

B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一款,张波可以直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C项错误,张波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的形式提起上诉,“必须”太过绝对。

D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6.(单选题)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故正确答案为B。

7.(单选题)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中对整个经济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公开市场业务

B.调整再贴现率

C.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D.道义劝说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A项错误,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和外汇的活动。它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基本工具。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或外汇意味着进行基础货币的吞吐,可以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该项政策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但不是影响最大的。

B项错误,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日前,为融通资金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行为。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如再贴现率提高,则抑制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贴现,从而减少了市场货币供应,反之亦然。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比,调整再贴现率政策的弹性相对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

C项正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的效果,最终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故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

D项错误,道义劝说不属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故正确答案为C。

8.(单选题)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A.公文处理

B.收文处理

C.发文处理

D.公文办理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换言之,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写、传递与管理,它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是机关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

故正确答案为A。

9.(单选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诸子百家中()的观点。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老子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孔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主张“为政以德”。孔子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三”,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B项错误,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墨子还著有《墨经》,记载了小孔成像、光学八条、杠杆原理等知识。

C项错误,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的思想。他善于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D项正确,老子,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老子》(《道德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故正确答案为D。

10.(单选题)甲是一水库承包老板,某晚乙到水库偷鱼被甲发现,乙带着偷来的鱼逃跑,乙为了摆脱甲的追赶,挥舞刀的过程中把甲刺成轻伤。乙的行为构成()罪。

A.盗窃

B.抢劫

C.故意杀人

D.故意伤害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乙到水库偷鱼,为摆脱追赶而把甲刺伤,属于犯盗窃罪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的行为,转化为抢劫罪,故乙行为构成抢劫罪。因此,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密封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xz/5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