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ldquo力的作用成效rdqu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www.ltjzw.com/bydt

八年级下册物理《功》这节课的内容安排比较尴尬,教材从下图所示情景中:

通过“力的作用成效”——做功、不做功,给出了功的定义。事实上,我们在教学中肯定会遇上力做负功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师生都非常尴尬,老师说不清楚,学生发生认知冲突,因为在学生关于功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是没有遇上力做负功情况的。实际上,老版课本上是有力做负功情景的,只不过是担心老师们处理不好,在修订时把它删去了。既然避免不了尴尬情况,倒不如深入挖掘“力的作用成效”把问题说清楚。在课本图示情景中,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希望物体沿“我们希望的”方向运动,如果物体运动了,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功了,如果物体没有运动,我们就说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劳而无功。那么,如果物体沿着“我们希望的”方向背道而驰,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在生活中,此类现象并不少见,下图就是两种“背道而驰”的情景。当然,生活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事例。

把“力的作用成效”说清楚——希望达成、劳而无功、背道而驰,学生就形成了完整的功的概念,这就避免了今后出现尴尬的情况。可以结合课本上的事例进行说明,如图所示。

拉力FN对物体做功——希望达成,重力对物体做负功——背道而驰。必须强调的是,关于负功只能是点到为止,可以告诉学生,在高中会继续学习负功。

另外,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剖析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题: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拉不同的物体,一次沿光滑的水平面较快的拉动物体,一次沿粗糙的斜面较慢的拉动物体,两次拉动的距离相同。下列关于拉力F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水平面拉动物体时F做功少

B.沿斜面拉动物体时F做功少

C.两次拉动动物体F做功一样多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学生错解的选项比较分散,就是选对的学生,心中也不是没有疑虑。这是我在给老师做讲座时选用的一道题,课间休息时,一位老师感慨地说:原来功跟接触面无关!

根据教、学现状,建议老师们在《功》这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W=Fs跟接触面是否光滑、粗糙无关。

(2)W=Fs跟物体的运动情况(快、慢)无关。

(3)W=Fs跟物体在水平面还是在斜面上无关。

在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成立及应用是否有前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少出错。这就是有效教学。

这次给老师们留个思考题:G=mg有没有前提?

祝老师们愉快!

叶老师物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xz/5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