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电话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323114.html父亲曾讲到一个人,一个很普通的人,讲了他做的一件事,一件很小的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我却记住了这个人,记住了这件事。早在六七十年代,我的老家东庄村对面有一座山,名为南山,山上种着各种果树。秋天,满山绿郁葱葱,成熟的果实金灿灿、红艳艳地挂满枝头,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碎金子似的洒下来,使整座山林分外妖娆。收获果实的季节,社员们忙着登山采摘,挑着担子来来回回经过山上的羊肠小道,将成熟的果实运送到大队的场园,全部归公,然后统一出售。村口的青石板上,总有几个妇女坐在那里边唠嗑边做针线话,看到有人挑着山果经过,她们就顺手从筐里挑个桃或者拿个杏,放下手中的针线活,随便用什么搓一把,边品尝着新鲜果子,边乐滋滋地拉瓜。有一次,有位社员挑着两筐桃经过村口,几个坐在青石板上做针线活的妇女便凑上前去拿,可她们完全没料到,这人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只管挑着担子大步大步跨过青石崖,眼睁睁地看着这人从身边一阵风似的飘过。桃没捞到,讨了个没趣,她们悻悻地坐回青石板上,自然生出几多怨言,说庄里乡亲的一点情面也不留,低头不见抬头见,真好意思,就好像拿他自己家的桃……正当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调侃着,猛然看见那位社员挑着筐闷头走过来,他一手拉过前面的筐,一手将筐里 斤桃抓到青石板上,边抓边说:“刚才的桃是公家的,咱不能拿,现在这桃是我自己的,尝个鲜吧。”说罢挑着两只空筐又去山上采摘了。妇女们大眼瞪小眼,被弄得一头雾水,不知所措,这是唱得哪一出,刚才要不给,现在却主动送到跟前,什么公家的,自己的,不就几个桃,至于吗?不管至于不至于,送上门的桃,不吃白不吃,妇女们每人拿起一个,随便擦了一下,边啃桃边嘻嘻哈哈地打趣。正在这时,另一位社员挑着筐紧跟其后,从村口走过来,说:“知道吗?你们吃的桃是上过秤的,付了钱的。”几位妇女笑谈声戛然而止,嚼在嘴里的桃,不知该咽下去还是该吐出来,顿时感觉吃了付过钱的桃子很不舒服。看着还有几个剩在青石板上的桃,妇女们沉默了……从这以后,没人再随随便便拿果子吃了。有人曾问过这位社员,为啥这么认真,他这样回答:“我是共产*员,不能带头沾公家的便宜。”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却反映出不一般的觉悟,不一般的品质。这位共产*员的名字叫李绍曾,曾是一位抗战时期*的地下交通员,当年他出生入死,长期周旋于地下交通站和敌战区,为*组织传送情报,立下了汗马功劳。和平年代,在社会主义建没中,他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奋战在林业战线上。退休后,甘愿当一名普通社员,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建设自己的大家园。据社员们反映,他看山看得特别严紧,如果有人想偷摘果子,都逃脱不掉他的眼晴,村里人都很敬畏他,之所以敬畏,是他首先以身作则,从不沾山上的一果一木。就是口渴了都不去摘一个果子吃。村里人都知道前辈有一个习惯,就是他挑着箩筐上山时,总会看到在箩筐里有一只锡壶,里面盛着开水,是盖着盖子的。当他劳作一天下山时,你会发现他挑着的筐里放着的那把壶,盖子总是敞开的。时间长了,旁观者都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用意,这是在主动接受别人的监督,没有私藏一个果子。或许有人会说,他太认真,太死板,不灵活,不变通。但,如果人人都灵活一点,变通一点,拿着公家的东西送人情,赚个好,那集体的利益怎么来维护,社员的利益何谈公道公正。正因为他凡事处处以*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省自律,才有资格去监督别人,看管好山林资源,才能使集体利益不受损失。我特别敬仰这位革命老前辈,深深地被他所做的事情而感动。无论是在条件恶劣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用实际行动履行*员的职责和义务。这种刚正不阿、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值得现代人学习。正是有这样千千万万个 *员,始终坚持共产*的信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奉献,大公无私,身体力行,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们的*才有了崇高的威信,我们的人民才充满了希望。无数实践证明,每一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一大批 *员,他们在面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在他人面临灾情时,无数共产*员不畏牺牲,挺身而出,坚定而果决地冲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因为他们时刻谨记:“我是共产*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