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功秘籍解读高雅别致的ldquo

北京知名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关于作者

罗立群,编审,教授,任职于暨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武侠文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武侠小说、中国古代小说、宗教文化。已出版七部学术专著,发表了八十多篇学术论文。

侠骨、柔情和武功是武侠小说的三大支柱。

许多曲折的情节、震撼的场景、凄美的故事,乃至悲壮的人格、复杂的人性,都是从这三大支柱中生发出来的。若论哲理内涵之深,文化价值之大,艺术魅力之强,文体特征之显著,当首推“武功”描写。

金庸在小说中演示了独特的“武功套路”,认真剖析金大侠的“武功”根基,梳理其“武功”来源,解读其“武功秘籍”,对于理解金庸小说是十分有益的。

提起武功,许多人一定首先想到激烈搏斗的场面,将它和打打杀杀、血腥、野蛮联系在一起。金大侠的“武功”绝非如此,它在小说中虽也透着杀气,也有流血,但给人更多的是艺术美感,呈现出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我们不妨将金大侠的“武功”称之为“雅化武功”。

雅化武功的特色是“武”功“文”化,高雅别致。

一武功雅化之一是“武”“舞”配合,让凶险的格斗变成艺术表演,具有观赏性。《神雕侠侣》第13回,杨过与霍都过招,书中写道:杨过剑走轻灵,招断意连,绵绵不绝,当真是闲雅潇洒,翰逸神飞,大有晋人乌衣子弟裙屐风流之态。这套美女剑法本以韵姿佳妙取胜,衬着对方的大呼狂走,更加显得他雍容徘徊,俊朗都丽。杨过虽然一身破衣,但这路剑法使到精妙处,人人眼前陡然一亮,但觉他清华绝俗,活脱是个翩翩佳公子。《神雕侠侣》

杨过霍都虽是激烈紧张的搏杀,作者却于其中渲染主人公的动作轻灵,舞姿曼妙,形体优美,于“武”的凶杀险恶中体现“舞”的轻快飘逸,让读者大饱眼福。金庸还在《倚天屠龙记》第一回中描述“玉女剑法”的丰神脱俗,姿势娴雅,称“有如佛经中所云:‘容仪婉媚,庄严和雅,端正可喜,观者无厌’”,展现出金氏武功的“舞台效果”。二武功雅化之二,是琴棋诗书化为武功。《碧血剑》木桑道长嗜棋成癖,棋子便成了他威力无比的暗器。《射雕英雄传》东邪黄药师在桃花岛上以琴声来考校郭靖、欧阳克二人的武功定力。《神雕侠侣》朱子柳将书法艺术演成套路,他的兵器便是一枝大笔。《侠客行》更将李白的一首诗演化成一套绝世神功。《笑傲江湖》中有一座梅庄,庄上有四位庄主,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和丹青生,号称“江南四友”。黄钟公迷琴,黑白子恋棋,秃笔翁嗜书法,丹青生爱名画,他们的武功也分别融入棋琴书画中。请看其中两段精彩的描写:秃笔翁笔法又变,大书“怀素自叙帖”中的草书,纵横飘忽,流转无方,心想:“怀素的草书本已十分难以辨认,我草中加草,谅你这小子识不得我这自创的狂草。”他哪知,令狐冲别说草书,便是端端正正的真楷也识不了多少,他只知道令狐冲能抢先制住自己,由于揣摩到了自己的笔路,其字在令狐冲眼中所见,纯是兵刃的路子,乘瑕抵隙,只是攻击对方招数中的破绽而已。黄钟公在琴上拨弦发声,并非故示闲暇,却是在琴音之中灌注上乘内力,用以扰乱敌人心神,对方内力和琴音一生共鸣,便不知不觉的为琴音所制。琴音舒缓,对方出招也跟着舒缓;琴音急骤,对方出招也跟着急骤。但黄钟公琴上的招数却和琴音恰正相反,他出招快速而琴音加倍悠闲,对方势必无法挡架。新版《笑傲江湖》梅庄四友剧照秃笔翁以书法融入武功,手握的兵器是一枝精钢铸就的判官笔,其招式和书法的不同字体紧密关合,楷书套路中规中矩,劲力充沛,草书套路则肆意变化,横扫千军。黄钟公将内功心法注入琴声,扰乱对手心神,损伤对手内力。武功与琴音、棋艺、书法、丹青融为一体,神奇的武功和优美的艺术相辅相成,于杀机四伏的武功打斗中彰显出艺术的高雅和魅力。三武功雅化之三,是金庸小说往往描写耕、樵、渔、读四种类型的隐士。中国传统文人对这四类隐士喜闻乐道,视其为不恋官场的高人雅士,在他们身上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穷则独善其身”的志向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里,都出现过这类人物。他们往往武艺高强,所用兵器均与自身的身份相符合,且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尘俗的神韵风姿,给充满血腥、尔虞我诈的江湖社会增添了一层清新雅致的色调。四武功雅化之四,是武功招式的名称风雅别致。在旧派武侠小说中,武功招式名称大多从《拳术精华》之类武术书中捡来,如黑虎掏心、大鹏展翅、金鸡独立、白蛇吐信、灵猫捕鼠、金针度线、顺水推舟、举火燎天、白虹贯日等。这些名称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在中华武术中确实存在,且仍被新派武侠小说家继承。金庸不因循守旧,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招式名称自出机抒,大胆创造,或择用诗句,或取自典故,或撷取经文,或选用日常事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如曲径通幽、四夷宾服、萧史乘龙、弄玉吹箫、青山隐隐、亢龙有悔等,有雅有俗,有的明白如话,有的典雅深奥,虚实相生,诙谐有趣。《神雕侠侣》有一套“美女拳法”,招式名称都取自古代美女故事,如嫦娥窃药、班姬赋诗、木兰弯弓、红线盗盒、红玉击鼓、绿珠坠楼、文姬归汉、红拂夜奔等,名称古雅,形态逼真,令人赏心悦目。而“黯然销魂掌”的招式名称则给人另一种感受,如饮恨吞声、六神不安、孤形只影、呆若木鸡、面无人色、心惊肉跳等,充满了凄苦与无奈,描绘出杨过失去爱情后的心态,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杨过“行拳过招”过程的黯然神伤。《水墨金庸》李志清画集

杨过小说“武功”之雅化,是由于中华武术与音乐、舞蹈、诗词、曲赋、书法、绘画等中国文化艺术,虽一文一武,但文化精神一脉同源。中华武术文化深深浸透在中国武侠小说中,小说“武功”自然远远超越了武术纯粹的技击范畴,而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小说中的武功描写能否雅化,雅化的自然与否、贴切与否、高明与否,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文化修养。武功描写的雅化,使杀气浓重的武功艺术化、知识化、趣味化,让武功“文”“武”相济,虚实相生,雅俗融合,既迎合了市井细民的文化心态,又满足了文人雅士的欣赏口味。

关于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7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