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死亡病例目前肯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

1月21日凌晨,武汉市卫计委再次通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况:19日22时—24时,死亡1例,无出院病例和新增病例。

死者陈某,男,89岁,年1月13日发病,1月18日因严重呼吸困难入院救治,1月19日23:39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等基础疾病。

截至1月19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例,已治愈出院25例,死亡4例。

目前仍在院治疗例,其中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另据武汉市卫健委官方微博“健康武汉”消息,目前,武汉市共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另有1名为疑似病例。16例患者中,危重症1例,其余病情稳定,均已隔离治疗。

钟南山院士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很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当前防控疫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戴口罩可以预防。钟南山指出,这次疫情的源头主要在武汉当地的海鲜市场,实际上这个海鲜市场里相当多的不是海鲜,而是“野味”,就是野生动物。综合各方面信息,初步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钟南山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戴口罩还是有用的,听说N95口罩已经卖到脱销,实际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因为病毒不是单独存在的,常常是存在飞沫中的,一般的口罩是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的。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早发现早治疗,确诊病例的隔离治疗非常重要,这个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但是现在正在进行一些动物试验观察,科学研究要跟上。春节期间,估计得病的人数还会有增加,要防止传播,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就目前西医来说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中医有什么办法吗?下文中就针对于肺炎从源到流,从理论到实践,详细探讨了中医对肺炎的认识,尤其详细介绍了温病大家叶天士和吴鞠通对肺炎的论述。并且,作者以自己的临床实践为基准,对叶吴的肺炎理论进行了思考和发挥。肺炎漫谈肺炎是一个古老的常见病,我国人们很早就对它有了深刻的认识。如现存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虽未见有关肺炎的论述,但治疗肺炎的常用药黄芩、半夏等已见记载。故《五十二病方》是可以见到有肺炎治疗药的最早古方书。现存最早的理论性医著《内经》中虽未见有关肺炎治疗的记载,但有肺痹的论述,章太炎认为此肺痹即大叶性肺炎,故《内经》是可以见到有肺炎症状描述的最早古医书。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虽无肺炎、肺痹等病名,但记载了不少治疗咳逆的药物,其中如麻黄、黄芩、石膏、半夏、桑皮等都是后世治肺炎的要药,故《神农本草经》是记载了许多治疗肺炎药物的最早古药书。现存最早的医案性著作《诊籍》中虽乏肺炎诊治情况的完整记录,但淳于意治山跗肺消病是则肺炎医案,故《诊籍》是可以见到有肺炎医案的最早医案性著作。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著《伤寒杂病论》中虽无论肺炎之专篇,但关于肺胀的许多条文都是讲肺炎的证治,如越婢加半夏汤对于气管肺炎、黄芩杏仁石膏甘草汤(见桂林古本)治疗大叶肺炎,都是很切实用的方子,其他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白虎加人参汤,近人治疗肺炎,也頗为常用。故《伤寒杂病论》是最早较全面地总结了古人治疗肺炎经验的辨证论治专著。《伤寒杂病论》成书后曾在战乱中散失,后经王洙、林亿等校刊,遂分为二,肺胀作为杂病之一种,被列入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汉晋以降,肺炎的治疗,代有补充和发展,如钱乙所制的泻白散,《摄生众妙方》中的定喘汤,都是后人治疗肺炎常用的名方。肺炎这个病,古人或称肺痹,或称肺胀,或称肺热,后人也有称为肺热痰喘的,至淸代之汪昂,始正式称为肺炎,故汪昂是最早提出肺炎这一病名的人,《汤头歌诀》是可见肺炎病名最早的书。肺炎在叶天士之前,并不属于温病范畴,至叶氏论治肺炎,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说,称其为风温,从此,肺炎被列入到温病中,遂与古之温病相混淆。诚如章太炎所说病之治疗,古今容或有异,若以病状定病名,此不能违古而妄更。”谢诵穆认为:“症状可复核,病名当统一。”然叶氏之后,肺炎与温病遂如油入面,不可复别,故他说“温病名实之混淆,叶天士为祸首。”故叶天士是最早称肺炎为风温的人。叶氏所称之风温,主要是指肺炎;仲景所称之风温,考其症状,很难说是肺炎,研究温病者,当注意反此,不可因名而混实。但叶氏治疗肺炎,并不摒弃前人已效之成法,像泻白散等古方,他亦常取用以治疗肺炎,当然,叶氏运用杏仁、桑叶、贝母、黄芩、南沙参、薄荷、桔梗、花粉、连翘等清肺宣肺药来治疗肺炎初起,较之他的继承前人经验,运用古方是更为多一些。叶氏这样治疗,亦是基于他自己的经验,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的,因为这本无标新立异,以此来替代古人治肺炎诸法之意,所以叶氏不摒弃古法,轻诋古方。而就肺炎的治疗来说,叶氏轻凉清宣的治法,实是一种补充,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这在世医治肺炎多杂用消导,并常用治胃系温病的方药治肺炎的历史条件下,尤具其实际意义。但惜乎他将伤风、肺炎等一些本不属温病范畴的疾病,统统揽入到温病的范畴中,从此造成了温病内容的日益扩大,后来又经吴鞠通等人的推波助澜。温病内涵更趋于庞杂。因为温病四季都有发生,肺炎的症状表现在时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亦常有一定的差异,故近代常称发于春季者为风温,发于冬季者为冬温,发于秋季者为伏暑,发于夏季者或称风暑,或称风热,但称肺炎为春温的也有,或仍称肺胀,或肺热痰喘的亦复不少,而肺炎这个病名反被看作是现代医学病名,好像这个病名不是中医提出的,而到首先是西医提出的,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吴鞠通虽然十分推崇叶氏,但对叶氏治肺炎的某些药法,却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桑皮、地骨皮这两味药,治内伤不妨用之,治外感则与实证用人参、中满用甘草同一弊,他特地写了“泻白散不可妄用论”一文,力陈用桑皮、地骨皮治外感咳嗽的弊害,对“虽明如王晋三、叶天士,犹率意用之”,表示惋借,并说外感咳嗽如用了这二味药,病就很难再治好。至于黄芩,仲景治肺热病之黄芩杏仁石膏甘草汤是以之为主药的。李时珍曾患肺炎,用了许多药物治疗不效,后改用黄芩,遂获痊愈。叶天士治肺炎也常用黄芩,故后世以之为治肺炎之要药。但吴氏认为黄芩是中焦苦燥里药,他反复告诫,说病初起未至中焦,不得先用里药,以免犯中焦。至于麻黄、半夏,他认为这种温燥药治温病尤为大忌,所以像越婢加半夏汤、泻白散一类方他绝不一用,连麻杏石甘汤都列入下焦篇寒湿门中,参之《吴鞠通医案》,麻杏石甘汤这张方子他也是用于治伤寒,不是用于治温病。至于白虎汤,他又立了四禁。这样一来,桑皮、黄芩、石膏、麻黄、半夏等治疗肺炎的要药,都成了治肺炎不可轻用的忌药。但从他的一些有关治案来看,按照他的办法,用银翘散、桑菊饮、三仁汤这几张方子来治疗肺炎,实效并不好。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写了“《吴鞠通医案》冬温门张姓案析评”与“《吴鞠通医案》伏暑门周姓案析评”二文,详加讨论,故这里不再赘论。从叶氏医案、吴氏医案中有关肺炎的医案来看,吴氏的医术同叶氏是不能比的。叶氏的长处是在于,他善于继承前人经验并不轻易摒弃前人已效之成法,而吴氏的不足是在于他忽视继承某些有效的方药,禁律设得太多,自缚了手足,用药路子变窄,所以就难免在实践中碰壁。这一认识,我是通过将叶、吴学说和他们的有关医案参合研究之后得出的。至于叶氏的卫气营血辨证法,就肺炎治疗来说,现在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奉为临证之指导,一种则认为不必拘泥。前者认为肺炎的治疗,初起当宗“在卫汗之可也”法,宜辛凉宣散;气分药的运用,以“到气才可清气”为准则;如果热邪入营,“即撤去气药”;血分药当然不能用在未见血分证之时。后者则强调截断逆转,认为不必受“到气才可清气”的限制,应当先机而发,先证而治。我是赞同后一种治疗主张的。我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认为大叶性肺炎按照黄星垣研究员用淸热解毒为主,加用活血化瘀、化痰平喘之剂的治法,确是握要之术。此病如用麻杏石甘汤、芩杏石甘汤等方加人鸭跖草、鱼腥草等出入化裁,积极撤热,津即可保。如果热盛正虚,用白虎加人参汤亦很有效。如热盛便闭,用白虎汤加瓜蒌仁、大黄很好。如初起有恶寒等卫分证,麻黄加之于清凉剂中亦是合拍。当然,其他辛凉宣肺药亦可参用,叶氏的治法也鉴,选方不必拘于麻杏石甘等几张经方。但如因见有卫分证而不恪守“到气才可清气”之说,或为防凉遏或为防治上犯中而不敢参用黄芩、鸭跖草之类,就难免轻描淡写、撤热不力之失。就肺炎治疗来说,那种“用药越轻清平淡越好”的说法,是不合实际的。周姓、张姓二案之所以实效不佳,原因就在于起初用药平淡、撤热不力。痰、瘀、毒是肺炎发热后必有的病理产物,故消痰行瘀解毒之品亦可及早加入,不必一定要等到有血分证出现,才用血分药。当然,卫气营血辨证法也是有参考价值的,有卫分证用卫分药,见血分证用血分药,所谓有是证用是药,这无可非议。但如果严分“四层”用药,忽视甚至排斥了先证而治,谓必待病到气分才可用清气药撤热、必待病入血,方可用凉血药行瘀,这样子去处理肺炎,实属治术之下驷。支气管肺炎,辨证属于热饮者较多,故越婢加半夏汤使用机会不少。但如果发于麻疹后期,则又不可与发于支气管炎之后者相等视,凡此种种,则又非数言之可毕了。

对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医的早期治疗预防是关键,所以目前,一切以预防为主!

附:常见肺部传染病中医药的预防和食谱,希望能给您一些帮助!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不明原因肺炎?当前,正处于冬春季传染病高发季节,还是节假日人流量大的时候。1、公众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群集中地方;3、必要时可佩戴口罩。4.经常洗手5.不要过于劳累,熬夜,这样会降低免疫力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少去人多地方,坐火车戴口罩,少与陌生人说话,减少社交活动。症状表现是发热,咳嗽,感冒的特点。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如下:1.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拒绝饲养野生动物!不拿外来物种做宠物。2.放弃或者管理好宠物。最好放弃饲养宠物的习惯。其次不要与猫狗等宠物密切接触,管理好自家的宠物,不让宠物的排泄物污染公共环境!3.远离动物交易市场。如果必须到市场,一定戴口罩。不购买,就不要接触任何动物。4.购买经过国家检疫的肉食。不买活禽活兔等活体动物做食物。在家生、熟食物要分开,所有的肉食一定保证煮熟。药食同源1、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避免油炸,厚味等难以消化的食品。2、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鳖、黑鱼。肉、禽、水产、乳类、蛋、豆类制品,各类蔬菜和水果。胡椒、辣椒、芥末、生姜、韭菜、洋葱、毛菜、菠菜、大葱、肥肉、奶油、巧克力、烟、酒。一日量早:加糖牛奶1袋,煮鸡蛋1个,主食随意。中:砂锅豆腐碗,肉丝炒蒜苗克,米饭随意。晚:溜肝片克配黄瓜,馄饨克,加餐牛奶1袋,水果克。1、乌骨鸡肉克,冬虫夏草9克,淮山药50克、共煮汤,常食用,有滋肺、补肾、健脾功效。2、鸭梨0克去皮核,白萝0克,鲜藕0克、生姜克。炼乳克、蜂蜜克、梨、藕、萝卜、姜洗净切碎,分别绞渣取汁,先将藕汁、梨汁、萝卜汁共臵锅中用文火熬成胶稠状,然后加入姜汁,炼乳及蜂蜜,继续加热煮沸后冷却装瓶,每日2次,每次1匙,开水冲服。3、银耳50克、百合30克、两味用清水浸发后洗净,加水用文火炖汤至稠粘为度,加入适量的冰糖,用于干咳低热者。4、鲜白果克带壳,放入瓶中,用生菜油浸没后将瓶密封,埋于土中,5个月后方可取用越陈越好,每次取白果一个,剥取肉用温开水送服,用于肺结核咳嗽,气喘者。5、活黑鱼1条、蒜20克、黑鱼去鳞及内脏,清水冲净,锅中清水先煮沸,而投入黑鱼及蒜,用文火煮2小时,再加入盐及味精等调料,佐餐用,用于潮热盗汗,消瘦乏力者。6、百合粥:百合克干百合30克、红枣10枚、糯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红枣煎煮20分钟,热后加入百合糯米共煮熬成粥,入冰糖焖煮数分钟,每日二次,温热食,适用于肺燥咳嗽,痰中带血,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作用。7、功劳叶、白木耳粥:功劳叶15克、白木耳15克、大枣10枚、粳米克。功劳叶煎煮10分钟后去渣取汁,白木耳浸泡2小时,将药汁与白木耳同煮2小时,然后加入红枣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冰糖也可。适用於肺痨病阴虚内热,咳嗽痰中带血,以及慢性便血。以上忌一种长期大量食用、忌孕妇食用,如想食用咨询医师。—THEEND—?版权声明:

1、文源:本文《肺炎漫谈》摘自《老医说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柴中元著。编校/小竹茹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5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