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候本草枸骨

相约本草

MtHrbal

一候一本草

OnphnologyOnhrbalmdicin

◎处暑二候天地始肃

◆图说本草

Λ花坛被修剪用于绿化的枸骨

Λ未修剪前拍下的新枝,有些地方拿嫩叶做苦丁茶使用。

Λ枸骨叶有二型,一是边缘带刺齿;二是卵圆的,拍照时没有好好拍,只能放教材图了。

枸骨不止叶有二型,花也有两种,即我们说的雌雄异株。

Λ枸骨花序簇生(雄花)

Λ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蕊退化

Λ雌花,花被片4、雌蕊的子房已发育成果实、雄蕊退化

Λ长大尚未成熟的果实

Λ红红的成熟果实

Λ果实横切,四室

枸骨的果实一般不易脱落,翌年新果未成熟前可以同时看到红果果、绿果果。

Λ一室一粒种子

这些解剖图能一张片子呈现就好了

◆本草药用

枸骨叶

ILICISCORNUTAEFOLIUM

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构骨IlxcornutaLindl.xPaxt.的干燥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呈类长方形或矩圆状长方形,偶有长卵圆形,长3~8cm,宽1.5~4cm。先端具3枚较大的硬刺齿,顶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具刺齿1~3枚,边缘稍反卷;长卵圆形叶常无刺齿。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叶脉羽状,叶柄较短。革质,硬而厚。气微,味微苦。

苦,凉。归肝、肾经。

清热养阴,益肾,平肝。

--《中国药典》年版一部

Λ枸骨叶鲜品

ps:

看了论坛王老师的帖子“枸骨叶有几个刺?”,又仔细的读了读《药典》原文,的确不好读懂文意。查了查植物志发现,对刺的描述也是似懂非懂的。接着查资料,在前辈的论文集《功劳叶和功劳木类研究》一文中发现,枸骨叶的性状描述是这样的“先端具3枚较大的硬刺齿,顶端一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亦有两个硬刺齿,有时叶中间两侧各有一枚刺,边缘稍反卷”这样写在清楚不过了,不用纠结《药典》写的“两侧有时各具刺齿1~3枚”到底包不包括叶基部的一对刺了。而且前辈也建议《药典》年版修改枸骨叶性状描述。20年过去了,不知为何还未修改。

个人建议:枸骨叶有二型,《药典》只描述了一种,建议增加另一种,叶卵形边缘无刺齿。避免无刺齿的枸骨叶性状不符现象。

详情可查阅《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协作组第五册

枸骨子

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构骨IlxcornutaLindl.xPax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苦,涩,微温。

补肾,固涩。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年版

附图

1

Λ阔叶十大功劳-叶

Λ阔叶十大功劳-花

Λ阔叶十大功劳-果

Λ阔叶十大功劳-果解剖

2

Λ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

《药典》年版一部收载了功劳木本品为本品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bali(Fort.)Carr.或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ni(Lindl.)Fdd的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切块片,干燥。未收载功劳叶。现大多地区把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作为功劳叶入药,这显然是混用。《中国药典》早已收载枸骨叶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干燥叶。建议临床大夫多写正名,避免歧义。

3

Λ功劳叶类图鉴

Λ功劳叶类图鉴

广而告之

安同学,90后阳光小伙,热爱中医药,喜欢本草摄影。在校期间和团队伙伴完成了《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园药用植物彩色图谱》初稿,历经两年拍摄了70多味本草,从植物形态到药材、饮片。两年只是个开始,还有更多的两年值得我付出和期待,目前本人正在筹备按照《中国药典》将植物药一一拍摄,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让我们一起拍摄最美本草,普及本草,让更多人领略本草之美!()

赞赏

长按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