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炷祭轩辕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离开和祭祀黄帝陵有关的工作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一呆就是十年。十年岁月,道也平常。

谒祖敬宗,酹酒献飨。承继过往,半是韶光,半是情长。十年来,除了例行的公文以外,我不曾写过一篇和黄帝陵其有关的文字,我怕我写不好,哪怕一个字的不恰当都觉得诚惶诚恐。因此,始终不敢提笔。

(资料图片)

曾一人在黄帝陵祭祀大殿转悠,曾一个人在人文初祖庙里长时间驻足,曾一个人黄帝手植柏下长时间仰望,曾一人在黄帝陵前敬过香……没有了白天的如织游人和茂盛香火,桥山上下,轩辕殿里,四野静寂。一个人面对着黄帝陵冢、黄帝像时,那种说不出的神圣感,此刻间,全在其中。哦,原来,这里,长眠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蟠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脉,蕴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魂。

几千年来,这里香火不断,祭祀不断。我的家乡宜君紧挨这里,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这里是咱们中国人的老先人陵墓所在。印象中,记得大人们按时逢节,尤其是清明,重阳之时,像赶集一样,举家老少都盛装赶往这里祭祀。那时小,不知道什么叫祭,为什么祭,祭谁。只知道,那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为了过节时能赶到这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不惜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端着精心制作的花馍,拿着香,纸,虔诚前往。这种虔诚,大概就是后来在《弟子规》里看到的“祭尽诚”吧,只是彼时太小,不懂罢了。也未曾料到,参加工作后,我为这祭祀活动,也付出了十年光阴。十年的执着,十年的持恒,十年的坚守,十年的热爱,十年的跋涉……

(资料图片)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一公里的桥山之上,山上8万株参天遍野,长青不凋的古柏簇拥环绕着黄帝陵。山下沮河绕陵缓缓而过,山顶有一块“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在“下马石”左前方,沿着石砌台阶前行数百米,有十数米高的大土丘,称“汉武仙台”,传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时祭祀时筑。由此北行二三十米,就是黄帝陵。陵高3.6米,周长48米,四周砌有1米多高的花墙。陵前大石碑上刻有“桥山龙驭”4个大字,相传黄帝即由此乘龙升天。再前有祭亭,红柱绿瓦,四角飞檐,亭中石碑刻“黄帝陵”几个字是年毛泽东主席转请文物大家、文化大家郭沫若提写。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保护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第1号古墓葬。

年代开始,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2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