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育澜研学旅行
于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育澜研学课程
杭州育澜依托项目制学习的研学形式,注重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的有机统一,继年成功推出一系列研学课程后,今年研发并实践的研学课程有:成都中华传统文化调研营、北京传统文化研学营、景德镇陶瓷艺术之行、杭州老底子木工研学项目、莫干山革新马术等研学课程。
出发!我们一起去研学
6月17日,杭州育澜年度研学旅行活动正式展开。
景德镇研学小组
新颖独特的行前学习指导破冰活动
带队教师蔡逸凡
在研学之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一点——研学并不是玩,而是一次项目制学习。因此,方忱老师先在学校带领大家破冰,并给我们上了关于项目制学习的一课。
第一个活动其实并不难,只是在一张全是圆圈的白纸上凭自己的想象创作。有的同学立刻下笔,很快填满了整张白纸;有的同学在思考片刻后,也能画出很多有趣独特的图案;也有同学即使埋头苦想,可惜仍是以心态爆炸的状态结束。确实,想要用创意填满整张纸,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而我们这次研学,就是要打开自己的脑洞,十足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在最后的Solution环节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而之后的第二个环节,就轻松许多。两组同学,每人画一笔,最后画出一幅人物画。听起来不难,可是当你看到上一位同学留下的“遗迹”时,可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挫败感,因为实在理解不了之前那一笔的内容。而最终的画作,则是真正的惨不忍睹了:两只手大小不一,身体轮廓奇怪,甚至连眼睛嘴巴都是混在一起的。研学中理解同伴、相互合作,有效地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今天的这个合作游戏,让我们着实理解了这个道理。
之后方忱老师便着重讲了designthinking这个概念,以及此次研学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我们也意识到了研学的困难性。再次确认景德镇之行的任务和行程后,我们便踏上了本次的研学旅途。
希望之后的几天我们景德镇组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成都研学小组
天府之国初体验——这里的生活很“巴适”
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成都研学小组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成都研学小组亲临巴蜀腹地,探访“天府之国”的魅力。
PRE-A施语晗
今天既是端午假期也是父亲节,就在这特殊的一天,我们抵达了成都,开启了本学期的研学之旅。
成都就像是一本行走的历史书,三国鼎立的时代如同画面般浮现。在武侯祠领略一番闻名于世的三国文化,那些我们只是听起来耳熟的名字却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故事,等着我们在这里去探索、去发现,历史变得生动起来!
当歌词里唱到“跟我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我被这神秘的都市所吸引,当夜幕降临,灯光笼罩城市的那一刻,我更加期待起接下来几天的研学之旅啦!!
PRE-A钱艺文
我们在杜甫草堂参观了杜甫生前居住的茅草屋,它的简陋使我懂得什么叫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要想不追求物质生活是很难的事,但是古人节俭的作风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PRE-C张晓
锦里是成都非常出名的一条小吃街,里面的小吃如:钵钵鸡、三大炮、豆花、龙抄手……这些在成都非常有名。
在杜甫草堂,听闻杜甫小时候在他外祖父的熏陶下,七岁便开始写诗。但因为当时正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诗圣杜甫就算有满腹诗文也无处使,导致后来杜甫郁郁寡欢的结局。
AS-B陈泽涛
今天是来成都的第一天。我们从机场来到了武侯祠,了解到了诸葛亮他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为蜀汉呕心沥血奉献的经历,感受到了他作为武侯在成都人心中难以替代的形象。我觉得诸葛亮他不仅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还为成都人民的丰衣足食贡献了自己,所以他在成都人心中崇高的形象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整体感觉很累很辛苦,但是也很有收获,学习到了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AS-C张天霖
成都,对于爱吃的人来说,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今天我们去了繁华的锦里,锦里与著名的武侯祠仅一墙之隔。漫步其中,两边的特色建筑古色古香,布局井然有序。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飘香十里,令人口水直流。五花八门的特色工艺品和土特产令人目不暇接,面具啊蜀锦啊辣椒店啊琳琅满目。在锦里,可以享受闲适惬意的慢时光。总之,用一句四川话来总结一下,就是“巴适得很”。
老底子木工研学小组
木香中沉淀的匠人精神
——木工生活第一天
文图AS-B曹钰甜汤凯笛
经过两个月的漫长考试,我们终于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
到达木工研学点后,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满眼的棕色,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木香味,几乎让我一瞬间就喜欢上了这里。环顾四处,发现墙上有很多细木制品。
木工之旅开启: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榫卯。榫卯是中国传统的木匠工艺之一,能使木头与木头之间完美契合却不需要任何钉子。在古代整套家具甚至整栋房屋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些都是榫卯的功劳。
在这之后,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木字的历史,它在什么时期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制作细木工具,我们必须得了解木头的结构。然后便是木材的分类,木材有硬木和软木的区分,而通常制作小的木制工艺品时都是用硬木。
硬木种类繁多,有花梨木、鸡翅木以及黑檀木。这里面最贵的当属海南花梨木,价格一般是普通鸡翅木的几倍以上。而软木则分为香樟木、金丝楠木以及松木。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中国木艺历史上的一些杰出人物及木制品。
经过一番讲解以后,我们终于要开始动手制作了。第一项任务是书签,时光总是在我们埋头创作中悄然流逝。
接下来是动手制作古时少男少女成年后佩戴的发簪,发簪的打磨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艺,但大家也都乐在其中。
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老师将我们的作品进行了展示,并请我们投票。木工第一天的生活圆满结束。
2月新品
定金翻10倍
50抵50
成都
莫干山
景德镇
杭州
北京
?育澜研学小组
研学周精彩待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