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后天清地明,天气渐暖,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之一。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
清明雨水多发时节,湿气较重,要注意艾灸调理身体;其次是,因为要扫墓慎终追远,寄托哀思,伤心痛苦之时,难免会伤及人体,耗损阳气和气血,因此,清明时节前后,艾灸培补阳气,是我们养生中的重要功课!
清明养生,天清地明调肝气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中医角度看,清明意味着天清地明,而天为阳,地为阴,也就是说清明时,阴阳清澈分明。
用在人身上,清意味着清肝:尤其口干舌燥唇裂之人,肝木之气旺盛,脾土之气会相对受到抑制,故而酸多伤脾,体内积热,消耗阴血。
春天宜少食酸味的食品,多食甘味的食品,以达到补养脾脏之气的目的。内火过盛的人群要尽量避开羊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等大辛大热食品。
明意味着明目:因为春季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目赤火热的症状,一般来说,眼睛干涩,泡一杯菊杞茶,连续喝三天,基本就能缓解眼部不适了。
清明时节,雨水多,防湿邪!
清明时节雨水丰富,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度大,身体易受湿气侵害。
阴雨天气来袭,自然界湿度过大,居处潮湿,即所谓“外湿”。过食生冷、肥甘厚腻之物,熬夜、疲劳、贪凉、喝酒、缺少运动等,以致脾阳失运,导致脾胃功能欠佳,湿自内生,即所谓“内湿”。
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热不退、头身沉重、或疼痛如裹、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胃脘或腹部满闷、食欲不振(不思饮食或不知饥);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状。
清明日照少,湿气重,天气晴朗时别忘开窗,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预防湿疹等症。
清明,阳气极盛,蓄势待发!
清明时节,春天的阳气极盛,从冬至日一阳初生,经过一百零四天,到了清明(古人把一百零四称之为“地基之数”),阳气达到了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人体可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
艾灸的穴位,以兼顾祛湿,助阳为主:
脾俞、丰隆、阴陵泉、公孙、水分等穴,利于祛湿;大椎、命门、中脘、足三里、涌泉等,利于助阳。感觉自己湿重的人可侧重前几个穴位,阳虚者侧重后几个穴位,祛除身体里的湿邪污秽。
博方堂简介:
博方堂中医门诊部
博方堂名称源自于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所言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意在传承前人之智慧,采集各家之所长,融会贯通服务大众。
“方”是中医精妙汇聚的外在体现,医家的经验与成果都以“药方”的方式流传后世。“方”还有有形和无形的不同,除了有形的处方作为载体外,它更体现了中医人对人体和世界观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关于健康的解决之道。
堂为融汇一堂,服务大众。公司坚持以中医之道积极干预现代人的生活起居,传播践行中医健康的养生文化,采取私人定制化的养生方式,治未病、调慢疾,控恶疾,增强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在业内率先倡导并推行“多维辨证”、“保健处方”"顺时调养"等创新性中医服务,为全球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下设博方堂中医馆、博方堂调理馆、调理有方养生馆三大品牌。
行便民之道、开靠谱医馆、做最美医生。
博方堂∣一个有逼格的养生馆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