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镇学校
湖北黄冈市,一个经济并不发达革命老区,但是,在中国,却是算得上是家喻户晓,古城黄州也是闻名天下。这里,黄冈的统帅、将军、教授、学者、密卷等不再重提,讲一个人杰地灵万年风水福地:古镇孙家咀,也就是今黄州区陶店乡孙镇村。
说这里人杰地灵,我个人认为还算恰当。因为大黄冈本来就是个盛产人杰的地儿。自古以来从来不缺乏人杰,如果说二百位将军、一位副统帅威名扬天下,那么,今黄冈属地罗田大别山里走出来一位贩布匹的帅哥,不仅做了红巾军首领,还当上了皇帝,这已经不是人杰了,绝对的人中龙凤!当然最后他死于他的老部将陈友谅之手,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都知道,那里面有个丐帮长老陈友谅,对!就是他,沔阳汉江里打鱼的渔夫。这个人我不能用聪明来形容,我不仅是因为多年前的帅哥老乡的缘故,因为自古流传一句话,在此我只能截取小部分,原因众所周知,不能无意地域性的冒犯。“十个汉川佬,顶不上一个天沔勺”。这句话只要是稍微有点见识的湖北人都知道什么意思,所以,大黄冈人从古至今,勇猛有余,也并非智谋不足,只是不屑于玩心机,耍花招,天生豪爽性格,老乡帅哥也不例外,史书记载:徐寿辉,天云上五堡(今黄冈罗田天堂九资河)人。身材伟岸,相貌非凡,胜潘安,赛宋玉(帅哥是后人所称),生性豪爽,为人正直仗义,见义勇为,在当地有很高威望。以贩卖土布为生。瞧,这么一个人,怎么能和当时的朱元璋、陈友谅之流争霸?没办法,古往今来,这是我们大黄冈人的通病,惨痛的教训,血淋淋的例子大家心知肚明,这里不能再多说。
再说地灵。“全楚文峰”大家都熟悉吧?不错,就是黄州宝塔。整个荆楚大地呀,风水所在地!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在胡说。不怨你们,“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我再问,湖南省的整个风水所在地在哪里?在湖北,湖北哪里?蛇山黄鹤楼。毛主席“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是诗词,是伟人言,“万里长江第一桥”就建在这里。“龟蛇锁大江”,大禹治水时候的传说了,锁住的是什么?这里也不多说,我们传播正能量。
对了,陈友谅墓,就在此地!黄鹤楼底,蛇山脚下!这人最后被朱元璋给灭了,杀死在今天的武昌城里,临死前,他哀求朱元璋不要杀他一家老小,也就是说他还想留个后呗,朱元璋满口答应,信誓旦旦说不杀他妻儿老小,他才安心上路。三年后,朱元璋还是随意一个借口灭了他满门,朱重八是什么人呀?当时不杀留着是要堵住世人悠悠之口,落个好名声收揽人心。
再来讲布贩子帅哥。为何说古镇孙家咀,却跑题千里讲些和孙家咀无关的故事?不着急,慢慢往下看。长话短说,徐帅哥在罗田率领红巾义军,势力逐渐扩大,终于在“蕲水”(今浠水县“择了个地儿,建起了都城,建立了”天完“政权,当上了皇帝。唉!聪明人也有脑子短路的时候,取啥名不好?天完?都城建在”南蕲“也就是今天的浠水县兰溪镇,以前的县府所在地。据说,择地、看风水、取国号。都是一个和尚给办的。兰溪是个水陆要冲之地,往西北60多里地,有一寺庙的僧人,在当地名气极大,也就是今天的黄州区孙镇村的西南角,定江寺。只是这僧人本身就是”蕲水“人(难怪到现在浠水的风水先生很厉害),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史书并无记载。但是没有记载就不代表不曾存在过,这是后话。这就说到了孙家咀了。
关于孙镇,很多文章都有写过。我大概看了一下,县志、地方志、古籍记载的非常之少。大部分都是后人通过各种途径整理而成的。最让我看不下去的是近年的一篇文章,讲述的就是孙镇。只讲当代无可厚非,但是文中写到”距陶店乡政府驻地8公里”,这让人情何以堪?完全就是对孙镇彻头彻尾的不了解嘛,这是在写散文,写作业。
作为一个在这片热土出生、长大、走出去的我,虽然先祖并非此地土著,也就是几百年的历史,但是,魂牵梦绕的故土,穿越千年的乡情,这里充满了思念的每一寸沃土,每一片吸收了几千年灵性的草木,甚至每一个沧桑的坑坑洼洼,我闭着眼睛都能了如指掌。
以前从黄州出发,向东三十多里地,经国道,有两个路口进入孙镇,新华路口、陶店乡路口,两条路出国道大约4公里。因为国道等道路维修改造,如今大约3.5到4公里左右。
孙镇为何老人们都喜欢叫“孙家咀”,流传最广,有文字记载的说法就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给一孙姓功臣的封地。此处乃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枕山面水风水极佳。这山就是现在的路口镇欧林山村、新华村和陶店乡钟岗村辖地。面水就是巴水河,老孙镇人习惯叫东河,一直还是这么叫的。孙家咀,就是那时候以巴水河西岸山嘴和孙姓为名而叫出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公元年史上最有名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鄂州别称“吴都”就这么来的。但是古人很信风水,特别是帝王将相。所以同年又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据说定都建业还是诸葛亮的功劳,为何?诸葛亮早就无数次和刘备谈这块风水宝地,刘备当然也想啊,只是那里不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就是当初他不还是孙权的妹夫吗,所以,忍不住几次劝说孙权定都建业,实际上孙权也早就看好此地,早年前就在此筑石头城,称为建业,取建都立业之意。这就是南京之所以现在还有人称为石头城、建业的缘故。
无论孙权定都哪里,都和现在的孙镇这里无关的呀,孙姓功臣究竟多大功劳暂且不说,正史《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里,都没有提及此人,本地孙氏族谱也没有特别提起。但凡是大人物,无论过去多少代后世必会着重提起。比如夏氏族谱,都会提及有史可查的先祖曾官至宰相。那么此人就是一外来户,有没有在此处开枝散叶也不去考证。
在这里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和古孙镇有莫大关系,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如果说孙姓功臣来此地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么项羽和古孙镇的关联就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公元前年陈胜吴广起义后,秦朝灭亡。后来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十八王,其中衡山王吴芮封地就在今天的黄冈,建都邾城。这个邾城的争议可就大了,史书记载不全,以至后人多有争议。有国学大师曾说吴芮建都是在安徽省境内,因为衡山,就是现在安徽的天柱山,所以认为不在湖北境内。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今天的黄州禹王街道,和武汉市新洲区。
“建置沿革夏商乃荆州之域。周为邾国;后楚灭邾,名邾城;秦为邾邑,属南郡;汉为邾县(倒水河以西部分地区属西陵县),三国、两晋沿之。南北朝刘宋改称南安县,南齐改为齐安县,隶齐安郡,北齐沿之。隋开皇十八年(年)齐安改名黄冈县,隶黄州,县治、州治均在今新洲县城。唐中和五年(年),将县治、州治移至今黄州镇,县、州名未变。当时,为区别州治所在,将原州治称为旧州,后从俗呼为新洲。此后,历代沿之。年6月21日,从黄冈县析出徐古、旧街、新洲、三店、李集、汪集、仓埠、阳逻等8个区和淋山河区的一部,建立新洲县。改新洲镇为城关镇,为县人民政府驻地。新洲县隶属湖北省黄冈专署。年8月19日,划属武汉市。”这就是新洲区的简介。两个邾城,都有可能是衡山王建都地。
还有些学者争论,吴芮建都在今天的麻城歧亭。歧亭也不是无名之地,也是历史悠久,据说有名的“廉吏”于成龙曾驻守此地,这个争议可能有点扯,在距离上说不过去了,后面还有争议牵扯此地,先暂且不提。
我认为吴芮建都应该在今天的黄州禹王城。古孙镇有一个地方叫“霸城山”,就是今天的陶店乡霸城山村,此地因为西楚霸王的军队在此依山傍水筑城而得名,项羽本人也曾多次来过此地。农历三月三鸡蛋煮地菜花治头疼头昏的传说,最早的由来就是本地一山民为项羽治头疾而传开的,比为曹操治头疾的传说要早三四百年。传说终归是传说,传得广,说得好,那就是真的了。比如花木兰根本不是黄陂人,河南人,黄陂只是外婆家乡而已,但是我们优秀的黄陂人,硬生生的把花木兰的故里做出了大文章,成就了黄陂木兰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的地位,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那么项羽为何要在此地筑城?当然是和吴芮有关了,吴芮是项羽的爱将,九江王又是吴芮的女婿,如果说邾城在安徽,在新洲,或者在歧亭,项羽恐怕根本不会轻易来此地的,更没有在此筑城的理由。
我们搁置争论,再来牵出一个更大的瓜。秦始皇统一华夏,开始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先后五次东游寻药,第二次东巡路线有经过并停留今天的湖北黄州禹王城,离开禹王城下一站经过的就是,古孙镇,西阳渡口,由此过江一路向东。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笑了,认为我不是胡说,是疯了。
在我辨明没疯之前,请允许我插一段题外话。“伍子胥奔吴”,这个典故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不赘述伍子胥为何奔吴,也不讲“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和“渔夫沉船救伍子胥”的典故。单说这昭关在哪里,没有正式历史记载,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境内,而因此引起各方争论不休,最主流的争论是来自我们黄冈罗田的,说是这昭关就在罗田的凤凰关。关于渔夫救下伍子胥自尽而亡,还有更官方的说法,就刻在我们黄冈对面的鄂州市吴王广场江边石雕上。大意是,伍子胥叛楚投吴,一路逃命,眼前大江拦住去路,后有追兵,前有江水,眼看无路可逃之时,这时江中划来一条小船,一老渔翁呼唤伍子胥上船,送他过江逃过一劫。临走时,伍子胥送老人一把龙渊剑作为酬谢,这剑可不是一般的剑,一直流传在民间,后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登基,得到此剑,因忌讳同名,故改名“龙泉剑,也就是现在著名的辟邪之剑。
伍子胥走时一步三回头,望着渔翁,渔翁心知这是不放心怕他泄露行踪,如是,拔剑自刎,一说是沉船自尽。这才绝了伍子胥的担忧。
我插这么一段的意思就是,这些典故,统统都是传说,并未有史书记载一字,但是为何官方都会给个说法来证实,比如说,伍子胥哪里遇到渔翁,传的有板有眼,就在前面所说的浠水兰溪戴家洲附近登陆。其实这些传说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这里就不去较真,还是言归正传。
秦始两千多年前在我们孙镇渡船东巡,这事已经是非官方认可了。我就很服了我们的地方政府,李白故里,四川和湖北安陆都争论到打官司了,争破脑壳为了一个死去的人值得吗?当然值得,否则谁会知道那么个穷乡僻壤的安陆银杏原来那么美?这就是名人效应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我没有疯,始皇帝确实经过孙镇西阳渡过江的。
西阳古渡,这是个一千多年历史的地名了,只是古渡旧址不在今天的长生堤、孙家咀老街街头入口处。在新华村和孙镇村交界处。说起孙家咀老街,七零后的我们都知道,儿时新年衣裳都是在那条街上做的。年修建长生堤,把街道隔在了老城堤和长生堤之间,长生堤下。我爷爷解放前在那里开了药铺,也就是医院。年,响应国家号召”公私合营“,孙家咀两家最大的”医院“合并组建了孙家咀卫生所,成为公立医疗单位,我爷爷也就有幸成为了孙镇卫生院缔造者之一。
为何说古渡口在新华村那边?前面说了,欧林山村以南钟岗村往北向东到霸城山河边,这都是江岸线,为什么说江岸?巴水河以前很宽阔,80后以前的孙家咀人都知道,以前东河河滩有多么宽广,年,我还带着北京来的冶金专家来河滩取样,取样地就在现在的河水中间还,所以以前叫江是不会错的。我帮他深挖了几个洞,取了几个小袋子沙,煞有介事的说是拿回北京研究,据说,这还是孙家咀籍在京的某官员倡导的,虽然后来没有什么结果,还是要在此感谢那位不忘家乡的老领导,如果孙家咀多几个像这样心系家乡的游子,今天的孙镇绝对不是这么闭塞落后的孙镇了。
现在是有据可查的能证明,至少在商周时期以前,霸城山往钟岗村、新华村、欧林山村沿线都是山,山脚下朝东,就是乌江支流,项羽不就是投乌江自尽的么?现在的巴水河以前是通往乌江的。前面提到伍子胥被渔翁送过江,其实,那条江,就是今天的孙镇东河上游,先不去讨论昭关究竟是在罗田还是含山,至少,伍子胥是混过昭关后,又遇到追兵,一条大江横在眼前的,所以说伍子胥在兰溪戴家洲附近登陆纯粹是扯,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昭关是在鄂州境内的。如果昭关在罗田或者含山,,这条大江就不是现在的长江,而是巴水河(东河)上游。由此证明霸城山河道上游比较宽阔,上游水到霸城山口后,突然河道变窄,出霸城山口后,河道又变宽,以至于形成了现在孙镇冲积平原,经过几千年的沉淀,这里就是一片沃土良田,所以,孙家咀的蔬菜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以口感品质著称于世。尤其是孙家咀萝卜,享誉海内外,入口甘甜爽口,做菜、熬汤、入药,皆为上品之中极品!几片大蒜叶、萝卜切块,放入瓦罐煨在柴火堆里,那时候,哪来的味精酱油等佐料调味?我现在已经闻到那股再也回味不到的萝卜香味,和那汤拌饭能吃三大海碗米饭还意犹未尽的感觉。
为何不叫”孙家渡“或者其他名字,而叫”西阳渡“?这是大有来历的。这是来自于曾经的古地名,西阳郡。
关于西阳郡,现代是这么说的
”西晋惠帝元康初,分弋阳郡置国,治所西阳县(今河南光山县西南)。永嘉(—)后,随县移治今湖北黄冈县东。东晋改为西阳郡。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湖北倒水以东、长江以北和蕲水以西地区。北周辖境缩小,相当今湖北黄冈县地。隋开皇初废。”。
从上可以看出,西阳郡大致的位置了,也就是今天的孙镇。两汉期间,西阳还是县置,也就是说老黄冈县辖地,古时首府所在地就是孙镇。孙家咀是三国时期开始叫的,在此之前,应该就是西阳县。三国在两汉之后,西阳郡是东晋时期设置的郡置,也就是从今河南光山迁来本地,这个说法可以成立。古人本就喜欢迁徙治所,再加上汉朝以后到东晋战乱不息,治所迁徙不足为奇。黄州的得名还不是同样来自于现在的河南潢川,光山往东北古代的黄国,迁来现在的黄州。
东晋在三国之后,也就是说本地叫孙家咀后,西阳这个美丽的名字也同在,只是一千多年来,旧有的情怀及地名被慢慢淡忘,俗名“孙家咀”反被牢记当地人心中流传至今。
我们本地人身在其中并未觉得这些淹没在浩瀚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和地名没多大意义,然而,远在一二百里之外的麻城,却早就折腾得火热。
“西阳郡治的治所在哪里?有人主张在黄州府城附近(今黄冈、浠水之间有西阳河,有人说西阳郡的治所就在此),又有人(如王先谦等)主张在今红安、麻城之间,但是没有指出确切的地址。我觉得后一种说法较妥;考察地理形势,歧亭镇正在两县之间,可能歧亭就是西阳郡治旧址。这一说法和邾即西阳的说法也能相符合。”
瞧瞧,人家是如何否定西阳郡治所在黄冈的孙镇,歧亭不和黄冈争个赢是不罢休的。只是无论是邾城之争还是西阳郡之争,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就是历史,不容更改。不光歧亭在争,麻城的另一镇,西杨镇,就因为谐音,也有人说西阳郡在麻城的西杨镇,而我们放着好好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西阳不理不睬,任你争个天昏地暗,我稳坐钓鱼台,波澜不惊。下面这地图更能说明西阳郡就是今天孙镇。
由此图可以看出,西阳郡与麻城彻底无关,就在孙镇确定无疑。黄冈首府在此地被撤治后,隋朝时期才先后定在今天的新洲和黄州,也就是如果不撤治,今天的黄冈首府还在孙镇。
更别说,自古以来的孙镇的西阳古渡是被人熟知的,前面讲了古渡口在现在的新华村,也就是古时候的江岸,当时的孙镇还在波涛汹涌的水中。年代也无法考证,但是前面所讲的定江寺,就能说明,曾经的江岸就在新华村,只是那时候这一带并没有住户,霸城山至欧林山沿线江西岸全部是山,定江寺不在水边镇河妖,难道跑到山上镇老虎?最初的名字也不会叫做“西阳渡”,因为真正的西阳之名,在东晋才有的。
说到了定江寺,就有了前面所提到的倒霉帅哥徐寿辉。他得势后在当时的“蕲水”遍寻名风水大师,要选个地建都,通过别人介绍,找到了孙家咀定江寺出家的兰溪人,也就是前面的那个僧人。徐寿辉来到孙家咀,发现这个地方也不错呀,而且,但凡成大事者,身边哪能少得了高人。所以也有身边高人向徐寿辉提议,这个地方可以考虑建都。徐寿辉当时心想,既然来了,先问问大师得意见呗。谁知,大师并不看好此地,极力推荐在自己家乡兰溪。大师当时可并不是觉得孙家咀不适合建都,也不是有私心向着自己家乡。他是有顾虑的。因为论风水,此地绝对略胜兰溪一筹,虽然兰溪也是风水宝地{我很纳闷,如此风水宝地,为何后人把原本是浠水政府所在地的兰溪,迁到了清泉镇,同样的一个风水宝地罗田的胜利镇,也曾是罗田县政府所在地,后来迁到了凤山},但是大师已经算出了帅哥结局不大妙,似这上等龙凤宝地,徐帅哥怕是不仅坐不稳,只怕会加速亡国进程。当然,大师不敢明说呀,当徐寿辉问及此地如何,他只说“福地居福人,福人居福地”,再就不肯多说。就这样,徐寿辉就在兰溪建都,孙镇与帝都无缘,擦肩而过。
说到这里了,大家还认为,孙镇,还是那个被遗忘千年的古镇,当今闭塞、贫穷落后、经济发展局限的地方吗?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和自然、人文景观,如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机遇,黄冈东站的延长,国道的开通,搭载江南顺丰国际机场发展经济的顺风车,美丽的孙镇必将前途无限。只是,任何时候也要讲究风水,无论家庭还是集体乃至国家!我们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先祖们留下的这块风水宝地?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当今的领导干部,从上到基层的领导,在此,就不能多说,年前我曾向父母官倡议,利用春节期间,由孙镇村领导组织一次“孙镇学校百年校庆”村领导很重视,只是疫情的影响没有实现这次活动。活动宗旨就是联合大孙镇在海内外的各方能人,献计献策、出人出力,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不忘故土,回报家乡!欢迎大家积极响应,也请大家留言,对孙镇是否“西阳”之名提出不同宝贵意见。
玛丽姐的姐姐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