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改天换地》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一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志愿军将士用钢铁意志谱写的伟大英雄史诗。辽宁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里,抗美援朝英雄群雕,生动再现了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壮烈场景。背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杨根思、和战友一道打退敌人40余次进攻的胡修道、零下40摄氏度四肢冻到毫无知觉仍想冲锋杀敌的周全弟、用身体导电接通电话线的牛保才……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构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以身许国血与火铸就光与热“当时我们团俘虏了一个美军军官,他看到咱们部队的装备,说你们部队再困难,也不能到这个程度啊。但我们就是靠着落后的武器装备,硬是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纪念馆的英烈墙前,志愿军老战士孙凯丰抚摸着墙上战友的名字,眼中含泪却目光坚定。中国军人似乎并不怕死。在美国老兵对那“地狱一般的冬天”的回忆中,巨大恐惧、震惊和不解贯穿始终。他们都没有皮鞋和袜子,许多人只穿单鞋,其他人的脚则裹着破布。他们的脚都冻僵了,又肿又黑。很难相信他们还能走路,但他们居然还在向面前的阵地发起进攻。从那一刻开始,美军士兵里弗斯突然觉得这场仗可能是打不赢了。这种错愕也困扰着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李奇微。他曾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志愿军的军号:只要它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把军号退敌兵的志愿军老战士郑起的军号作为一级文物被收藏。那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志愿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震慑住了敌人。谈起当年的事迹,郑起总会这么说。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个功臣集体。很多志愿军战士发出不上英雄墙,便涂烈士墙的誓言,仅上甘岭一役就有38名勇士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有飞机、坦克、大炮,总是狂轰滥炸。还有一种凝固汽油弹,炸的时候只要蹦出来一点凝固汽油,粘在身上扑都扑不掉,只能活活被烧死。打到第五天,一个连多人,只剩下一个指导员带3个战士,仍然要守住这个阵地。有人在,阵地在!这是我们的口号。当年“白云山团”的副政委、90多岁的老英雄吕品回忆往事,语调依然有力。战胜了,守住了,靠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字,敢!敢于近战,敢于夜战,敢于拼刺刀。为什么志愿军有如此强大的意志?——我们来朝鲜干吗的?不就是保家卫国嘛!志愿军老战士朱德元的一句话饱含着坚定的力量。秉持初心,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坚守初心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我没在前线作战,但在一线给战友鼓气,大家伙儿喜欢听我的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今年87岁的谢长平曾是志愿军师文工队战士,也是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建设者之一。长达75页的手写抗美援朝纪念馆展陈大纲,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赴朝复原绘制战场地图、搜集烈士遗物、奔波探访志愿军战士……他总是说,为英雄儿女树碑立传,是我的荣耀!耳濡目染,谢长平的儿子谢秋麟是看着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戏剧和连环画长大的。作为丹东日报社的一名记者,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谢秋麟深入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详细采访和全面报道。“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后代和一名新闻工作者,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凤凰山下的丹东市光荣院,时代楷模孙景坤老战士精神矍铄。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从没想过什么叫吃亏。只要能够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在哪个岗位上都一样。虽然早已脱下军装,但几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孙景坤带领乡亲们发展农业生产,彻底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作为军人,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我的爱国方式。无论命令是奔赴战场还是远调外地,我绝不犹豫。在志愿军老战士王允祥心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一直在延续。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作为汽车兵,王允祥跟随部队驻扎陕西、云南、湖北等地。作为父亲,我告诉孩子们要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不怕多吃苦,乐意多做些牺牲。不论是否戎装在身,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英雄们始终初心不改。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他们慷慨奉献自己的一切。跨越时空激励人民永远奋斗作为邱少云的新一代传人,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出色完成抗震救灾任务,不辜负人民的厚望!——从玉树抗震救灾一线返回营区仅12小时,邱少云生前所在连队党员突击队又赶往甘肃舟曲抢险救灾,连续奋战3昼夜,成功抢救生还者5人。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在汶川抗震救灾时,上甘岭特功八连在小木岭的垂直绝壁搭设生命天梯营救群众。灾区人民为表感恩之情,将四川省德阳市马祖镇5所中小学以上甘岭命名。作为新时代钢铁连队官兵,历史,我们不曾忘记,时代,我们绝不辜负。临津江突破英雄连赴高温酷热、蚊虫肆虐、恐袭频发的西非马里执行维和任务,被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誉为防卫精英。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自年10月开幕至今,已经有56万多人参观了展览,而其数字展馆的浏览量接近万次,超过53万人在线向抗美援朝英模“献花”。在主题展的留言簿上,许多参观者都含着热泪写下了真挚的话语:我将永远感恩出生并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国家,致敬英雄!光阴流转,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励我们永远奋斗!我为参战的父亲骄傲,我们一定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改天换地!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出品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图文来源

吉林化工校园之声

图文编辑

刘婉宁姚凯宁

审核编辑

初凯

责任编辑

赵翠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8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