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爸爸菁爸与他的4C探究社

小孩子得白癜风的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212/4578310.html

这里有很多的老朋友,有点儿紧张啊

为啥紧张呢?都是荷爸团队惹的。“好爸爸”

我只会瞎聊啊,欢迎随时问。同时也是随手在这打字,有点儿慢。

自从上周接到荷总的指令,这几天都没咋睡好勒。

天天问自己,我是“好爸爸”吗?

很惭愧啊,我倒觉得有个好闺女。

先聊点啥呢?

我想以昨天今天早上闺女的一些表现开头吧。

菁昨天时间节奏:

时间

事件

第一天4:25

放学,到家

5:00

完成作业,立即带到钢琴老师工作室学钢琴(5:15~6:00)

6:10

到家立即晚饭

6:30

吃完,奔向钢琴,将刚刚老师讲的先弹一遍。

6:45

弹琴结束,立即父女俩骑车去体育馆,跟小朋友们会合飙车。

8:40

到家,立即洗澡上床,然后看书,看的是《三国演义》连环画与《六十一个小故事学会如何高效听课》

9:45

睡着

第二天6:55

起床起床之后洗脸刷牙吃早饭,接着看《六十一个小故事学会如何高效听课》

今天早上上学路上跟我讨论那本如何高效听课。

为啥菁有这些变化呢?

我认为是微环境使然。

这个微环境就是我在去年上半年开学前开始办的《4C探究社》

这个微环境,昨天晚上还有花絮,有一个六年级的孩子(预初),作业多啦,但又想老大都招呼了,去锻炼,咋办呢?

他在午休时预评估老师可能要布置的作业,趁别人玩时他先做。

结果一放学他的作业就基本完成,晚上一起high。

好,言归正传,回到4C探究社.

什么是4C探究社?

4C是我们的理念,通过持续的探究实验来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包括能力(Capability)、创造性(Creativity)、协作(Cooperation)和信心(Confidence)。

这四种素质的综合就是4C;是一种和目前的教育体制互补的校外家庭互助式教育活动。

4C探究社是由一群热心于孩子教育的家长自发组织形成的以家庭互助式、家校互补式为原则的民间社团,以构建式学习为宗旨,根据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心理、认知规律为实事基础,开发出系列适合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各种探究活动。探讨并摸索出适合当代培养孩子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的、实现家校真正互动合作的路线。

从最近新闻里不断公布的教改看,我们有点儿应景啊。

社团总体规划:

1、社团规划用大约十年的时间,采取补充学校教育的策略,培育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的一群孩子出来。

2、十年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2a、前四年基础阶段,进行系统性的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实验探究,让孩子在实验中去体会琢磨概念,获得基本认知。预计为次实验,每个孩子完成10-15次讲座。

2b、中间三年,采取课题化形式,分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组,在“专家”家长指导下进行课题探究;

2c、后三年,采取自选课题形式,由“专家”家长提供环境与帮助。

做这个事情,起初想法很简单。

看看目前社会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讨论,抱怨的不在少数,送培训班的不在少数,我想应该做点什么。

做什么呢?还是围绕“潜伏”吧。看看多数中小学的科学课、物理课、化学课

老师演示实验的多,学生动手的少。当然也有学校很重视的,但这个是少数吧。

根据我附近几个社区的条件,所以选择了实验探究。

实验,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适合于孩子做的实验书,比如科技奶奶的《玩转科学》、比如《科学探索者》等等。

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自己编。

自己编的好处是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认知去进行,要去趣味化。

我设想的实验设计原则是:

要全面地科学地认识某一事物X,

首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们充分地猜想影响该事物的各种可能因素X1、X2、…,先不管这些猜想是否合理,通过大胆的全面的猜想去引导学生们在头脑中初步形成X=X(X1、X2、…、Xn)的图像。再组织学生们讨论,如何去通过固定其他变量改变单一变量——探究出X=X(Xn)的关系,逐一进行之。

对实验设计所采取的基本原则是:1、尽可能地定量化;2、尽可能地跟学生们眼里的生活挂钩;3、立足于学生在学校课堂所学及平时阅读所积累的知识水平,且略高于已有知识水平。采取家长、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亲子活动模式。探究结束后,再组织学生们在专家的引导参与下的集体讨论,对探究前通过猜想所形成的X=X(X1、X2、…、Xn)图像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通过这种探究,让学生去获得对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方法的认知。

下面是是“电池的奥秘”系列实验,通过这种模块化的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对电的产生机制、用电安全、电池的前世今生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4C探究社完成的实验清单:

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根据孩子们的喜爱程度,先电磁学(因为现象明显)、再力学、再光学、再生物学、再环境学、再化学。

直到目前,我们完成了40次实验探究,下面是清单:

电磁学实验

电磁实验1小灯泡亮度跟电池节数与型号的关系;

电磁实验2:导电与绝缘;

电磁实验3、溶液能导电吗?

电磁实验4、串联与并联

电磁实验5、电池的奥秘;

电磁实验6、静电实验

电磁实验7、水果电池的制作

电磁实验8、厨房电池的制作和影响因素

电磁实验9、初步认识电阻

电磁实验10、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电磁实验11、认识磁

电磁实验12、认识电磁铁

电磁实验13、认识电动机

力学实验

力学实验1、长度的测量;

力学实验2、质量的测量;

力学实验3、重量与质量的关系;

力学实验4、了解质量、体积的测量及密度的特点;

力学实验5、温度的测量;

力学实验6、弹力的认识;

力学实验7、认识杠杆;

力学实验8、认识滑轮;

力学实验9、液体的密度

力学实验10、物体沉浮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力学实验11、固体的密度

力学实验12、认识浮力

力学实验13、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力学实验14、阿基米德定律

力学实验15、滑动摩擦;

力学实验16、滚动摩擦;

力学实验17、重心与平衡

室外

力学实验18、测量运动会

力学实验19、空气的浮力

光学实验

光学实验1、影子,满屋的星星及小孔成像现象的观察

光学实验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观察,平面镜反射(数不清的橡皮及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凹面镜和凸面镜反射规律;

光学实验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观察,平面镜反射(数不清的橡皮及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凹面镜和凸面镜反射规律;

光学实验4、平面镜反射的应用(万花筒的制作);

光学实验5、平面镜反射的应用(潜望镜的制作)

光学实验6、光的折射现象

其他:

1、收音机的组装;

2、计算机主机的拆卸与组装;

3、小木凳的组装

这些工作,不是我的功劳,是我的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

这是我们活动路线图

在活动路线图中,除了科普讲座、人文讲座由专家团队或外请高校教授担当,实验探究由专家团队开发外,孩子的演讲主要由孩子自己选定主题,独立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重组,制作成PPT,在实验探究开始前进行讲演,我们借此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能力、演讲与表达能力。

专家开设的科普讲座,着重介绍某概念的由来、发展、现实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借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规律、科学方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等的了解,将孩子置于一种相对比较宽阔的视野之中去熏陶。

对于社会活动,结合实验探究所处模块,组织各类有针对性的主题参观、制作、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去获得真实情景体验,加深对身边的观察、分析与思考,将真实生活与学习探究真正地联系在了一起。

社团内孩子的年龄结构:二到六年级

其中三四五六年级的孩子要接受安排,定期演讲。

家长的结构:五分之一是高校老师,五分之二是中学老师,其他的都是企业人士

其实,这么一个社团,就是一个平台,孩子教育的很多问题放在这个平台上就变得很容易解决。

比如,孩子作业拖拉、墨迹?

哦,我发起晚上全家锻炼运动,定时定地骑车、踢球、跳绳、等等

踢球时,孩子们加部分妈妈一队,爸爸一队,相互pK

其他妈妈减肥暴走

每晚6:40我在群里准时发出“走起”,各家立马行动。

是的,社团成员目前只有进而没有出(不愿意出)

淡化在这里讲阅读,非常好啊。

我在上半年专门请了位大学中文老师讲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诗词欣赏。

孩子们的口味自动被吊起来了。比如菁菁虽然也看杨红樱、沈石溪的书,但更看其他的书。

比如书法,有几个孩子愿意在家练啊?

我在社内一呼吁,就有位姥爷(原高中老师教书法选修课的)义务教了一个暑假。

孩子们相互PK,谁的字写得好。

目前,我在筹划“骑行队、远足队、足球队”

看看今年高中生军训事件

孩子的体质啊

朋友们想带孩子做实验,我已经将实验方案发到博客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7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