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想家
年10月的一个午后,我和往常一样在家写稿子,一束阳光浅浅的折射到我的屏幕上,点点光斑在眼前跳跃,像调皮的孩子在与我捉迷藏,顺着她的方向找过去,一只话唠喜鹊正在窗外探头探脑。我叫来智能管家小Q,小Q认真的翻译说“这是只有点迷糊的喜鹊,它来找它的朋友,但我确定它迷路了。”小Q一脸肯定又自信的仰着头看着我,问道:”主人,需要把家里的森林场景切换回日常模式么?”。我摇摇头并指向”魔镜”,落地窗缓缓的横向翻转了90度,窗外正值深秋,落叶铺了满地金黄,小喜鹊展展翅膀带着一股子凉气,一跃而进,毫不客气落在沙发旁葱翠的枝叶上,继续讲个不停,小Q忙着一字一句的翻译,并不时的看向我,解读我所想,和喜鹊聊得不亦乐乎,我倒成了“看客”。看客也好,闲来随手翻开《孤独星球》,看到这样一段:“被冰雪加冕的南极大陆,专为宁静而生,为人们提供灵感、冒险和观察世界的新角度“。顿时心驰神往,顺便带着这位喜鹊朋友去“探探险“,应该蛮有趣。便悄悄的在“魔镜”上按下南极场景,瞬间室内的郁郁葱葱被一片寒冰雪白所替代,当然温度、湿度仍是恒定符合人体最佳体感,但眼前似乎已是世界尽头,置身于冰雪之中,抬脚在“雪地”每走一步,脚底都会传来嘎吱声,不远处的冰川岸上,晒太阳的海豹露出圆滚滚的肚皮,慵懒且可爱,三三两两的企鹅绅士正跌跌撞撞向我走来,我才恍然想起,同样穿黑白配却不一样气质的喜鹊朋友在做什么,回头见它如被“封印“般定在如镜的”水面“上,一脸惊诧,真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拉起喜鹊朋友,奔向落日的余晖中,天和海是蓝的,云和冰雪是白的,加上太阳光的调和,天地间竟被映成粉红色,不知何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和他的"猎人号"近在眼前….我激动的向他挥手….未来的家会是什么样?想什么样,就会是什么样吧。毕竟科技的力量,一直在颠覆人们的想象。绿色的家,智能的家,舒服的家
我小的时候。我家是和外公外婆一起住的。父母就住在外公外婆连着的房子的最东边一间。我家房子加起来一共两间。外堂一间,里屋一间,外堂的房子后面有一个小小的毛坯。是用来做饭的。小时候的房子,窗户都是用木头做的。木头上都是用单层玻璃,然后用洋钉从外面一扇玻璃四周敲六个钉子来固定玻璃。每到刮风的时候。就会漏风,窗户就会呜呜的响。所以到了每年冬天都得拿报纸,将窗户糊上,这样家里才会暖和些。房子的屋顶。是由三层组成的。有木头和小的椽子。支成骨架,上面在用芦苇做的芦苇席铺上。在铺上防水粘。防水粘上面再铺上瓦片。到了夏天家里像蒸笼一样。那时候还不知道空调是什么?稍微大一点的才有电风扇。每次在床上睡完午觉。草席上都会有一个大字。是被汗水印出来的。到了冬天。就算拿报纸糊完窗户。也得至少盖两层6到8斤的棉花被。其实冬天最怕的还有一件事。就是上厕所。因为那时候的厕所都是在地里挖一个坑。然后坑里放一个大缸。缸上架一个扁木。把前后分开。前面朝阳的。就用来上厕所用。后面朝阴的。就用来处理粪便用。南北通透的,冬天上厕所的时候。蹲在那儿。感觉屁股都被冻没了。稍微大了一点。父母有了一点钱。也不能一直和外公外婆一起住。所以自己建了一栋房子。可是92,93年那时候正好通货膨胀。很多东西都很贵。但是质量还不错。自己建了一栋二层小杨楼,现在回老家还住着。建的时候的房子已经有了进步。圈梁和房顶都是水泥浇的。墙体是用两块砖横着一块砖竖着来砌的。俗称鸽子笼的砌法。这个砌法优点就是,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了。缺点就是里面有很大的空间。成了麻雀和老鼠的家,晚上睡觉时经常听到里面有老鼠跑来跑去的声音。窗户也换成了质量更好的钢窗。但是玻璃还是单层的。不过玻璃和窗户之间已经开始用含油腻子填缝。除了不保温,不隔热之外,漏风减少了。这个房子是一个两层的小洋楼。楼板不像现在。是混凝土,现浇的。那时候的楼板还是预制板的。版中间是空洞。一点都隔音。楼上一走动楼下听得清清楚楚。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材料也出现了。家里面也做了一些新的装修。窗户换成了铝合金的推拉窗。也装上了,空调。但是装完空调又发现一个问题。之前的鸽子笼砌法的墙体。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空腔。只要一开空调。整个房子都在嗡嗡的响。不是非常冷或者热,也就不怎么想开空调了。我们家是做冷饮中转的。有很大的冷库。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把冷库改造成房子?又保温又节能。直到后来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现在比较先进的房子才会这么做。我很荣幸。毕业后能随着中国房地产绿色建筑的发展,而进步。通过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国内外的了解。我觉得未来好的的房子至少简单点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围护结构,这个是未来好房子的基础。首先要保温隔热。这是节能。的首要条件。其次。是门窗气密性要非常的好。还需要在合理的地方加上卷帘遮阳。最后是这个房子的。制冷供暖系统要非常的舒服。有温度的家才是一个幸福的家。第二点,绿色健康的室内环境,主要是装修用材和空调系统,我不喜欢非常奢华的装修,简单,方便使用最好,最舒服。空调系统一定是恒温恒湿恒氧的,是一个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第三点,一定是一个智能化的建筑,或者说是智慧化的建筑。之前的两点未来的建筑再怎么发展都是必须的基础,但是数字化,智慧化就会有太多的想像空间。我想象的未来好房子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智能大脑,但是这个大脑必须非常安全。从我回家开始。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房子是没有门的。只有这栋房子的处理中心也就是大脑。知道我了,才会开启光幕,穿过光幕即可进入房间,穿过光幕的同时,检查并杀死外面带入的细菌和病毒。防止家人交叉感染。进入屋内,所有的内墙面包括地面和顶面都是可以变换的,可以变换出深林或者海洋或者宇宙的背景,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根据你做的事情的不同变换不同的场景,同时新风吹出的风也是当时的味道。早上睡醒刷牙洗脸的时候,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后,厨房的智能智慧化还是少一点吧,只要需要工具先进些,顺手些就好,我还是喜欢自己做饭的过程。哈哈。用生态、文化、科技营造未来家的梦想
人类自从在这个绿色星球活动以来,对家的梦想与追求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从原始社会的山洞、草棚到现代文明社会的绿色建筑、智能家居......,人类对家的梦想与追求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建设及实现家的梦想的方式。伴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生态社会,我认为人类实现未来家的梦想的方式一定是“生态+文化+科技”,这是人类实现与绿色星球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自古以来,人类就始终如一地追求着天人合一,希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来自于自然、生长于自然、植根于自然,本应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来讲,天人合一本来应是人类的常态、自然的常态、生命的常态。但是近现代以来,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迈进,创造了亮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但也牺牲了太多的生态文明。生态污染、环境破坏等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生态、健康、环保,绿色、低碳、可持续成为人类内心深处最本真、最自然、最强烈的追求。因此,未来家的设计与建设应该回归人性、回归人心、回归自然,把绿色生态贯穿始终,既依托人类古老的建筑智慧与技术延续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根脉,又面向未来推进绿色建筑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构建以生态为核心的未来家的设计体系、建筑模式、管理方式,打造生态家居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让人们推窗见绿、进门见绿、出门见绿成为现实,让与人们每天亲密接触的家居中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一窗一台都能够让人放心、安心、舒心,使之成为融入心灵、修养身性、有益健康的养料。这样的生态家,遵循的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是生态系统的优化、是绿色自然的回归,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机统一。文化是人类永恒发展的滋养。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诞生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华夏文明等伟大文明。这些人类用善良和智慧创造的文明之花,宛如浩瀚星空中闪亮的火炬,在几千年的时空中熠熠生辉,照亮了人类前进的路,文化成为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火,成为人类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永恒滋养。未来家的发展一定需要中科白癜风微博中科白癜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