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跟你聊系列之孩子的咳嗽可以这样调

我每天收到无数的家长向我求助的信息,其中,很大比例,是孩子的咳嗽问题,数量之多,令人震惊啊!

首先,要告诉各位朋友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个理念很重要很重要的说,那就是:中医是把任何一个病,都要区分出不同的情况的,比如寒证、热证等等的,所以,在中医里面,不会出现像西医那样,一种病,用一个药的情况。

这个观点大家一定要掌握的哦,否则,就会出现现在朋友圈里的很多错误的传播方法:“治疗咳嗽的秘方!”然后是,各个方子,没有写任何的适应症,不讲该什么时候用,结果大家会拿来就用,不对症的,毫无用处。然后很多人喊:“中医没有效果的!”

我觉得这么传播中医的,都是在给中医栽赃啊!

好了,下面我们来谈孩子的外感咳嗽。其实孩子的咳嗽很简单,多数是外感而来的,也就是说,感受了外邪而来。

而在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大多数时间里,感受的外邪,主要是寒邪。

经常看我的书的朋友,会了解,我把受寒引起的感冒,分为几个阶段,而咳嗽,只是外感引起的一个症状,所以也分这样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大家一定要记住哦!

它们分别是:1、外寒阶段;2、外寒里热阶段;3、里热阶段;4、回到外寒阶段;5、正气不足阶段。

而我讲的调理咳嗽的方子,也分别与此对应的,它们是(各位,这个就非常重要了,任何一位母亲,掌握了这个藏宝图,就可以按图索骥啦!):

1、外寒阶段:用烤橘子;2、外寒里热阶段:用盐蒸橙子;3、里热阶段:鲜竹沥口服液配合中药;4、回到外寒阶段:烤橘子或者花椒炖梨;5、正气不足阶段:怀山药水。

好的,各位朋友,这几天,我会把这几个方子再给大家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来讲第一个阶段,那就是刚刚感受寒邪的外寒阶段!

现在开始,外寒阶段大作战!那么,问题是:小朋友在刚刚感受了外寒的时候,是什么表现?

1、首先,会打喷嚏,这是感受外寒的明显表现。

2、同时,流清鼻涕。很多家长问:“怎么区分孩子外感的风寒和风热啊?”

答案是:主要看鼻涕!

大体上,清鼻涕就是寒证的,黄鼻涕就是热证的。虽然有极个别的情况,鼻涕来不及变化,会出现不吻合的情况,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两者是吻合的!

3、然后,孩子会怕风,怕冷,严重了会头痛,手脚会冰冷。

4、此时,孩子会咳嗽。

这种咳嗽,是呛咳,很清脆,声音很轻,咳嗽的声音就在嗓子这里,绝对不会在气管部位,如果在气管和胸腔,那应该是第二阶段外寒里热阶段,或者是第三里热阶段了。这个很重要的!有的家长,孩子的咳嗽声音已经痰声很重,整个气管胸腔都有声音了,还错误地使用第一个阶段的风寒的咳嗽方法,毫无效果,却说中医无效。这是自己没有搞对症啊。

5、很多孩子不会咳痰,如果会咳痰的话,此时,痰一定是清的,而不是黄色的,如果是黄色的,就是热证啦!

6、这个时候,孩子的舌质的颜色,往往是淡白的,不会很红。

这种受寒的咳嗽,是外感的咳嗽的第一个阶段。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咳嗽,在第一时间出现的外感咳嗽,都是风寒导致的。这个,其实家长最清楚,是否孩子出去被寒风吹到了,这几天外面是否很冷等等,您自己分析一下,然后结合前面的症状,来判断一下。

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

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这个阶段非常关键!这个阶段非常关键!这个阶段非常关键!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如果就在受寒的第一二天里,大家记住,我的经验是:这个阶段只有一两天,如果大家抓住机会,及时干预,孩子的咳嗽立刻就会痊愈,连外寒引起的接下来的感冒,也会被清除的!

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

第一时间,让孩子温暖起来!比如,用三克紫苏叶熬水,用这个水趁热给孩子泡脚,让孩子身体温暖,比如,喝点姜葱水,用几片生姜,一段葱白,熬水,放点红糖,然后给孩子喝,让孩子微微发汗即可。

而针对咳嗽,我们可以用烤橘子的方法来处理。

方法是:1、首先,去水果店买来橘子。

很多朋友问我:什么是橘子?这让我有些晕,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桔子啊!什么小小的蜜糖桔,什么柑橘都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橙子,也不是柚子,懂了吧?

2、打开家里厨房的煤气灶,开中火,把橘子放在炉灶上烤,要来回地翻动,一面烤黑了,就马上翻到另一面,直到全部烤黑,但是记住,要点是:刚刚变黑就可以了,有的家长把它烤成炭了,中医认为此时药性就没有那么好了。

3、把烤黑的橘子放温,然后,剥掉橘子皮,给孩子吃里面的橘子肉。

至于具体用量,一般是每天吃两次,每次吃一个到两个。看橘子的大小而定,小小的蜜糖桔,则可能要吃几个的。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子,很多家长使用后,觉得效果出人意料,很快就可以将咳嗽控制住。

那么,烤橘子为何有如此效果呢?

原来,橘子皮的最外一层,中医叫橘红,性味辛温,具有宣肺散寒的作用。在烤橘子的时候,橘红中的有效成分,会蒸发到橘子肉上,使得橘子肉带有药性,这样吃橘子,小朋友可以接受,而且比较平和,通过简单的食疗方法,就可以控制孩子的疾病,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橘子这个东西,在我们国家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后来由阿拉伯人传遍欧亚大陆,中国是橘子的重要原产地之一。

中医讲的天人合一,在橘子身上就有所体现,橘子可以说全身是宝:橘皮入药称为“陈皮”,具有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

把橘皮的白色内层去掉之后的表皮叫“橘红”,能起到宣肺散寒,止咳祛痰的效果。

橘瓤上的白色网状经络叫橘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很多挑剔的人,吃橘子要撕去橘络,那是浪费啊,不懂中医的缘故。

橘核味苦无毒,有散结、理气止痛的功效,中医用它来治疗疝气等病症。

橘叶可以疏肝理气、消肿散毒。

橘子肉味甘酸、性温,入肺、胃经;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

大家看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橘子,我们中医都拿来,给分析出了若干对身体有用的功效,而一个小小的烤橘子,可以在我们感受风寒的第一个阶段,组织寒邪入里,帮助我们的身体,宣肺止咳,其功劳,还真的不小呢!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定是在外感寒邪的第一二天,才能用这个烤橘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则需要改变策略了!

提醒大家的是,在外寒的第一个阶段,如果错误地使用了寒凉的川贝炖梨,什么川贝枇杷止咳糖浆,是寒上加寒,则咳嗽不但不会痊愈,还会缠绵不愈,甚至留下病根。

好的,朋友们,这是第一阶段的。

亲爱的朋友们,在昨天讲了咳嗽的外寒阶段后,很多朋友非常感兴趣,都急着问,如果进入下面的阶段该怎么办呀?

好的,即使再忙,我也会把下面的方法讲给大家的!我们今天接着梳理,其实很多内容我之前讲过,但是现在再给大家理顺一下。

首先需要对各位朋友讲清楚的是,我这里介绍的,都是食疗的方子,严格地讲,如果您的身边有好的中医,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咳嗽,中医是都有非常好的方子对应处理的,我这里讲的,只是一些食疗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各位自己在家里,也可以进行处理,不会耽误病情。

好,现在我们言归正传啦!今天我们讲到盐蒸橙子啦,这是第二个阶段的食疗方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阶段的咳嗽是什么状态的?

第二个阶段,叫外寒里热状态,也有人俗称它为“寒包火”。

在小朋友感受外寒之后,过了一两天,如果孩子的身体没有及时苏醒,把外邪驱赶出去(这种原因往往是正气不足),而我们家长又没有及时控制,这个时候,外感的寒邪,开始向里发展,身体的正气开始反抗,此时是正邪相争,会导致寒热错杂。

1、严格地说,是外面的寒邪状态仍然在,比如怕冷,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等(大家可以复习一下昨天讲的,外寒的症状,都没有忘记吧?)

但是,此时,身体内的热的状态也开始了,这是身体聚集体能,在阻击外邪,因此会发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鼻涕变黄的情况。这样,大家要观察了,此时孩子的鼻涕,会出现黄色的,和清的混合在一起的情况,或者有时是清的,有时是黄色的。这就是寒热错杂的表现。

有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奇怪,问:“我的孩子患的到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呢?怎么鼻涕又有黄,又有清的呢?”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这种情况,多是寒热错杂的状态!

还有的家长问:“为何我的孩子流清鼻涕好多天呢?不是说外寒只要一两天吗?”其实,外寒的状态,有的孩子会持续很久,而里热的症状却是悄悄的发展,所以总像是外寒阶段,我建议超过三天,都要考虑外寒里热的可能性大。

3、这个时候,痰也会出现黄色的,和白色、清色的痰交替或者混合。

4、舌质会变红,不像开始那么白了。

5、开始咽喉的红肿热痛。

6、开始出现发烧的情况。

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各位朋友,这个时候的咳嗽,也要分情况处理的!

啊?!有的朋友该说了:“您这里怎么分这么多的情况啊?!有没有那种一个方子,全部处理了,不需要我们分析的啊?”

各位,坦诚地讲,这样的事情,实在怪我们的身体奥妙太多了,实在太微妙了,它的反应,是那么的精细,所以,我们也要对身体精细些,有其是孩子,当然要仔细些。

好吧,我硬着头皮往下讲:

1、在外寒里热的初期,可能仅仅限于鼻涕和痰的改变,甚至,很多孩子的鼻涕和痰都没有来得及变黄,还多数是清的呢,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咽喉红肿,发烧等等严重的感冒症状,只是外寒刚刚向里入侵,仅仅引起了咳嗽,鼻涕和痰的改变,也就是说,它的病位还不算深,此时,是可以用食疗的方法处理的。

我们介绍的,就是我前几天写过的,盐蒸橙子,可以作为一个食疗的方法,效果不错。

2、但是,同样是外寒里热,一旦出现了咽喉红肿疼痛,开始发烧,感冒的症状明显了,这说明外邪入侵深入了,这是严重阶段。此时,用单纯的食疗方法,已经无法控制了,这个阶段,就一定要请医生,比如中医,开方子或者开出中成药,来治疗感冒了。

这个时候的咳嗽,明显地表现出仅仅是外邪入侵的一个症状而已。此时,不要着眼于咳嗽,要清除外邪了。我之前讲过“立竿见影”的例子,竹竿好比是感冒,咳嗽好比是影子,竹竿在那里,影子就不会消失,而我们如果一味去清除影子,则永无愈期。如果把竹竿,这个感冒清除了,则影子自然消失。

所以,此时去治疗外感会更重要。此时的中成药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去感热口服液、小柴胡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等的。这样的方子里面,都有寒热两种药,来分别针对外寒和里热,但是寒热药物的比例是不同的,有的热药多,有的凉药多,我这几个方子的排列顺序,就是从热药多到凉药多排列的,分别针对外寒重向里热重过度的这个过程。

也就是说,外寒重些的,用前面的药,里热重些的,用后面的药。

我这么说,不知道是否讲清楚啦?

下面,我们还是回到轻浅的外寒里热阶段,仅仅咳嗽,同时刚刚开始鼻涕和痰变得有点黄的状态吧!此时,可以用盐蒸橙子的!

其实,我自己也很恨自己,我前面的序,也太长了!

现在来说盐蒸橙子。

我前几天的文章里面写过,古人认为,橙子的药性是酸凉的,具有和中、开胃、止呕、行气的作用,但是橙子皮,药性却是苦辛,温的。

那么,为何橙子的皮和肉,药性会截然相反呢?

原来,橙子是古代的时候,柚子和橘子杂交而来的品种,具有柚子和橘子的两方面特性。我的体会是,橙子肉,更接近柚子肉的药性,具有清凉,去火的作用,而橙子皮,则更接近橘子皮,药性是温的,具有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的作用。

我们现在吃的橙子,几乎和橘子一样多,但是,我们对橙子的药性,却是不够了解的。橙子默默地奉献了这么多年,没有被准确定位,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很可惜啊。

所以,我们现在清楚了,橙子皮散外寒,橙子肉可以清里热。那么,我们平时吃的都是橙子肉,该怎么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呢?

方法就是:盐蒸橙子。

那么,这个盐蒸橙子怎么做呢?

来,开始准备材料吧!橙子一个,食盐三分之一勺。

具体的做法,各位准备系上围裙,开练吧!

1.彻底洗净橙子,可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洗净外表。

2.将橙子割去顶,露出橙子肉,就象橙盅那样的做法。

3.将少许盐均匀撒在橙肉上,用筷子戳几下,便于盐份渗入,另外用牙签插住橙子固定。记住,盐不要多,我们自己也可以试验着来,有的人耐受力有限,稍微咸一点,就会觉得难以下口的。

4.装在碗中,上锅蒸,水开后再蒸大约十分左右。

5.取出后去皮,取果肉连同蒸出来的水一起吃。

这样的盐蒸橙子,一般一天吃一个或者两个,对咳嗽的辅助调理,很有帮助的。

这个,就是盐蒸橙子的方法。

下面,我们再总结一下今天讲的内容,寒邪向里入侵,会进入外寒里热阶段,在外寒里热的轻浅阶段,症状只有喷嚏、咳嗽,鼻涕和痰刚刚出现清黄混合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食疗方法治疗咳嗽,比如盐蒸橙子。

如果外邪入侵严重,除了上述症状,还出现了咽喉红肿疼痛,发烧,浑身有明显的感冒症状的时候,要及时用药治疗感冒,此时的咳嗽,只是感冒的一个症状,感冒痊愈了,咳嗽自然会好。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个“蒸大蒜水”,很多家长觉得特别有效,说自己的孩子,每次一咳嗽,用上这个蒸大蒜水,咳嗽就会好的!可是有的家长却说:我的孩子用了却毫无效果,这是骗人的!

嗯,我觉得,不要轻易使用“骗人”这个词,有朋友推荐这个方子,也是好心,想帮助大家。只是,中医讲究对症,对症了,立刻见效,如果没有对症,再好的方子也没有效果。所以,我觉得,各位朋友,我们要分析并了解的,是这个方子到底适应什么样的咳嗽阶段,什么样的证候而已,不要轻易否定这个方子的,对吧?

那么,集中精力!下面我们开始正题吧!首先,这个蒸大蒜水,到底是什么阶段可以用的呢?

各位,这个方子是在外寒阶段用的,外寒!外寒!外寒!重要的事情再说三遍!不了解外寒阶段的朋友,可以看我前两天的文章,里面有详细描述,简单地说外寒的时候的体征是:流清鼻涕、打喷嚏、呛咳、舌质淡白、怕冷、头项强痛。

今天,我们先不讲里热,还是回头来讲外寒,为什么呢?因为外寒阶段最重要,这个阶段守住了,很快外寒散去,人就恢复健康了。所以,我们再增加一个武器吧!今天来讲讲,神奇的蒸大蒜水。

现在,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常吃的大蒜吧!

大蒜最早产在中亚一带,在秦汉的时候通过西域传入中国,有人讲是张骞出使西域,把大蒜的种子带回了中原,可见,这是种进口食品啊。

现在,大蒜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广泛为我们所知,现代的研究显示,大蒜对人体确实有保护作用,比如在外感防治方面,有研究显示,大蒜具有强力杀菌的作用。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当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有研究者用大蒜提取物治疗大叶性肺炎,效果非常显著。类似的研究很多,大蒜在医用方面确实前途广泛。

大蒜那么早就进入了我们中国人的饮食,很多地方,吃饭会生吃大蒜,比如山东,一般饭后,嘴里都会有着浓郁的味道的,我们老家是把蒜切碎,放在酱油里,做蒜酱。

虽然我们吃蒜的历史久远,但是,在中医里面,应用却多是在外用的领域,比如外敷等等,那么,大蒜的药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中医认为,大蒜入肺、脾、胃经。清朝的中医大师王孟英在他的食疗著作《随息居饮食谱》里面说大蒜:“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

这里面,值得重视的是:王孟英认为大蒜生的和熟的药性是不同的!这是重点,王孟英认为:大蒜生的会辛热,而大蒜熟了以后,药性是甘温的。我们认为,生大蒜辛热的药性,可是散肺中寒邪,而熟大蒜甘温的药性,可以暖脾胃,去除脾胃的寒湿。

那么,该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呢?

蒸大蒜水就是一个方法!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该如何蒸大蒜水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材料,现在发布厨房召集令!这些材料,厨房都有的!它们是:大蒜三瓣(这是儿童的量,成人可以用七瓣)、冰糖一块。

那么,我们该怎么蒸大蒜呢?

具体的做法是:

1、用刀把大蒜拍碎,然后剁碎,如果切成薄片也是可以的。

2、把大蒜放入蒸盅内(家中没有蒸盅的可以用碗)。

3、把冰糖放进蒸盅。

4、加入适量水,大概的量约蒸盅高度三分之二。

5、把盖子盖上,防止蒸的时候,锅盖上的水滴进去(如果用碗的话,用个小碟子扣上)

6、把蒸盅放入蒸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把火稍微关小一点,然后再蒸15分钟即可,此时,大蒜水的颜色会有些淡绿的颜色。

然后,取出,放温,喝里面的水。一天可以喝两三次,喝的量可以循序渐进。

要记住,每次要现蒸才可以,不要蒸一次,留着慢慢喝。

那么,为何这个蒸大蒜水可以止咳呢?我的观察是:在蒸开锅十五分钟后,大蒜半生半熟,所以这个大蒜水,并不是像生的大蒜那样辛辣之味道冲鼻子,而是只有一点淡淡的辛辣的刺激感,此时的味道,有些像我们常吃的蒜蓉扇贝的那种味道,此时,大蒜水仍然具有生大蒜的辛热的药性,可以宣肺散寒,但是,只是药性和缓了一些,不至于孩子被刺激得难受;而另外一个方面,此时大蒜半生半熟,它又具有了熟大蒜的甘温的药性,可以暖中,去除脾胃里面的寒湿。

所以,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啊。

那么,它适用于什么样的孩子呢?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这样的孩子,肺中受寒,同时,脾胃有寒湿。

所以,蒸大蒜水才能一方面散肺寒,另一方面去除脾胃寒湿双管齐下,同时起效。

很多孩子,脾胃寒湿,比如常常喝冷饮,常常用寒凉之药,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比如抗生素),结果导致,这样的孩子,脾胃总是寒湿较重。他们舌质不红,会淡白,容易打喷嚏,容易流清鼻涕,胃脘一旦受寒,就会疼痛,甚至腹泻。脸色不会红润,会经常苍白甚至颜色暗淡。

总之,这样的孩子,与那种体质偏热的孩子正好相反,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怕冷,容易出于体质偏凉的状态。

这种体质的孩子,脾阳不足,就容易导致感受外寒而咳嗽,这样的时候,用蒸大蒜水是比较有效的。

所以,各位朋友记住了,蒸大蒜水会作用于两个部分,一个是肺,一个是脾胃。

在服用了蒸大蒜水之后,极个别的孩子会呕吐,甚至腹泻,这都是半生不熟的大蒜,其甘温之气振奋了脾胃,导致寒湿向外排出的表现,不是坏事的。

我的建议是,大蒜水比较适合三岁以上的孩子应用,太小的孩子恐怕还是嫌大蒜太辛辣了。在蒸好大蒜水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试探着喝,量开始可以少一点,然后看到可以适应,再逐渐增加。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吃蒸大蒜水呢?

就是那种平时体质较热,容易上火,舌质红,只要一感冒,立刻容易咽喉肿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虽然感受寒邪,但是容易立刻引起热证,此时,是不适合吃蒸大蒜水的。

好的,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讲了一个外寒阶段可以用的民间食疗的方子,这个方子,是属于体质偏寒的孩子,在感受外邪的时候用的,可以作为辅助调理。接着给大家介绍控制咳嗽的各种方法!

很多家长最怕孩子上呼吸道感染了,一旦病情没有控制住,一些孩子会转入肺炎阶段,所以,一到天气波动的季节,医院里的儿科,简直人满为患,在走廊里等候的,就是焦急万分的家长。

今天,我们就聊聊咳嗽进入里热阶段,我们该给家长支什么招儿?

所谓“里热”阶段,就是外邪由“外寒”变成“外寒里热”,然后长驱直入,引起了体内的严重感染,因为孩子脏腑娇嫩,对于正气不足的孩子,外邪很容易入里化热,直接侵袭肺脏。此时身体正气奋起抗争,组织聚集体能抵抗,因此体内高热,我管这个阶段,叫“里热”阶段。这个术语,有别于中医内伤病的“里热”。

那么,我们家长最想知道的,就是到底什么样的症状,才算是里热呢?

大家现在要记好了,我们以后才可以判断,此时会出现这些症状:

1、此时咳嗽的部位很深,充满胸腔,而不是仅仅在咽喉部。

2、此时痰和鼻涕都是黄色的,痰会很多,随着咳嗽出来,甚至带着血丝。

3、发烧,会有严重的发烧。

4、舌质红,此时舌质会变得很红(家长一定要平时观察孩子的舌头,这样才能知道此时的红不正常),而最容易出现的,是孩子的舌头前半部,有其是舌尖颜色很红,甚至前半部舌体没有舌苔,都是红色的舌质。

5、咽喉肿痛,扁桃体可以肉眼看到比较红肿。

6、身体出现难受的感觉,孩子的精神会非常的差,这和外感刚刚出现的外寒阶段的发烧不同,那个时候孩子虽然发烧,但是精神头很足。现在明显孩子神情萎靡。

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医院,及时求医,此时不要纠结于止咳,而是赶快清除外邪。外邪一除,咳嗽成了无根之木。

此时,中医会开出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清除外邪。西医此时一般会用抗生素来治疗。推荐奇纯去感热口服液!

而我今天推荐的,是一味中药,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如果加上这个药,可以帮助您缩短病程,尽快恢复,它就是鲜竹沥。

竹沥是竹子的汁液。制作方法是: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把两端的竹节砍去,然后劈开,架起来,用火烧烤竹竿的中间部位,此时,竹子的两端即有液汁流出,这个汁液,就是竹沥。

现在的药店,有两种制品,一种是“鲜竹沥口服液”,里面纯粹都是鲜竹沥,另外一种是“复方鲜竹沥口服液”,里面加入了其他化痰的药物,我是这样用的,在病情严重,用鲜竹沥救急的时候,用鲜竹沥口服液。而在病情没有那么重,以化去黄痰为主,辅助治疗的时候,用复方鲜竹沥口服液。

中医认为,竹沥性味甘寒,归心、肺、胃经,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主治痰热咳嗽,痰黄粘稠;亦可用于痰热蒙蔽清窍;痰热中风,舌强偏瘫;小儿惊风,四肢抽搐,常配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药使用。

那么,一般该怎么使用这个中成药呢?

我觉得特别遗憾的是:好多中成药,在药店里面睡大觉,但是,外面却又有很多人生病,却不知道该用什么药!

在孩子有严重的肺内感染,出现了黄痰、高烧、剧烈的部位比较深的咳嗽、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而在这个时候,我们认准了这是热证,可以给孩子服用复方鲜竹沥口服液,这个药,我建议大家把黄痰作为判断的依据,如果是白色的痰,则千万不可以用。但是如果前面的症状都有,而且黄痰明显,就可以使用。

这个药的效果非常好,一般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把黄痰清掉,扭转病势,我对此药的评价是:这种疾病的治疗中,一般难以控制的热势,使用这个药以后,很快会热势会被遏制住,疾病进程会被扭转。

有人说,鲜竹沥太凉,孩子不适合用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正因为它药性寒凉,所以在这种热象明显的时候,才能大展拳脚。而一旦清除了热邪,我们停止使用就可以了。

所以,我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在孩子的肺内热邪难以控制的时候,焦灼不堪,有了这个中成药,就可以多了一个有效的武器了。

而那个“鲜竹沥口服液”,我觉得如果感染严重了,痰热壅盛,也是可以用的。而我一般用这个药来救急,在很多痰热蒙蔽清窍,导致患者昏迷神昏的时候,此药会有大用。

这是名老中医江尔逊的经验,老先生在治疗脑中风昏迷的时候,在急救的过程中,会用超剂量的鲜竹沥,一般会用到一百克,往往会扭转病势,令患者恢复。

去年,我一位老朋友的岳父车祸,颅内出血,术后昏迷,后来出现高烧的情况,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二十来天,维持生命体征,当时医生对家属说:“这个患者,送到北京和上海,结果都是一样的......”此时大家都觉得希望渺茫了。我这个朋友电话问我怎么办,求个思路,我当时也觉得这样的情况不大乐观,但是权当最后的挽救,就建议他每天用鲜竹沥口服液,一百克,鼻饲。

然后,患者慢慢开始苏醒,最后我再让鼻饲怀山药水,补足正气。结果,这位患者逐渐恢复,现在居然早已痊愈。

这个患者的康复,ICU的医生们的努力功不可没,但是鲜竹沥的化痰、开窍、醒神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需要提醒的是:这个鲜竹沥是清痰热用的,不是所谓的“止咳药”,不可以一见咳嗽就用,有其对于白痰、清鼻涕的孩子,是绝对不可以用的,那和寒证使用川贝一样,是寒上加寒,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同时,要注意的是:鲜竹沥只是化痰清热,它本身并没有解毒的作用,所以一般只是配合解毒药使用,不能在严重的“里热”阶段,认为单独服用一个复方鲜竹沥口服液就完事大吉了。

好的,朋友们,今天就介绍到这里!

本文选用名医罗先生文章内容,感谢!

罗大伦先生,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健管家,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罗大伦博士一直致力于将古代的中医文化介绍给现代人,因此广泛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上传播中医知识,曾出版了《百家讲坛大国医》、《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等八十多万字的中医科普著作,在《健康时报》等报刊长期撰写专栏文章,被评为“健康中国十大风尚人物”。

皮皮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得治疗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2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