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阳气蒸腾,万物复苏,肝脏功能旺盛,传统中医认为,春季是最适合养肝的季节。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春天为肝旺之时,养肝能调和情志,改善肝的疏通和排泄能生发阳气,可以起到调节人体脏腑机能、顺达肝气、调畅气血的作用,还能强化肝的生理机能,达到防病保健之目的。
中医讲,百病之源,根在肝脏。如果肝脏代谢不正常,人体所需养分得不到及时供应,各个器官无法正常工作。所以说,春季养肝就等于养命。
饮食养肝
春季养肝饮食原则:少酸增甘,增补脾气,这里的“酸”与“甘”并非指味道,而是食物的属性。春季应该多食应季食物,特别是这些食物,对肝脏很有好处:山药、扁豆、五谷杂粮、大枣和瘦肉。
中医认为,青色入肝,青绿色食物中含有叶绿素、膳食纤维,能够帮助新陈代谢,帮助肝脏分担工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具有防癌的作用,比如西兰花、萝卜、甘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菠菜、韭菜、豆苗都具备舒肝养血的功能。
休息养肝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特别是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时,此时血液流经肝胆,此时身体应得到足够的休息,就能让肝血推陈出新,让肝顺利排毒藏血。
在中医的角度看,肝主目,现代人肝气衰弱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用眼过度。肝脏贮藏着丰厚的血液,其主要效果是维持双眼的健康。长久看电视、电脑、手机、玩游戏很容易用眼过度,会致使肝血缺乏。而最简单的养肝法,多抽空闭目养神,肝气自足。
运动养肝
《黄帝内经》言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是说春季的早上,人们应当进行适当的晨起锻炼,从而助益肝气的调达,阳气的生发。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供血量,促进肝脏伸缩,提高肝脏活性和抵抗病毒的能力。
春季人体阳气不稳,较易散泄。因此,在锻炼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以参加活动量小的运动为宜,做到微微汗出,形劳神不倦,以运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为度,避免大汗淋漓使阳气受损。比较适合的运动有:散步、慢跑、游泳等舒缓型运动。
情志养肝
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疏泄而恶抑郁。因此,养肝首要一条就是调理情绪。中医讲“肝主情志”,肝气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和平肝脏功能协调,五志安和,就能保持正常的情志。如果肝脏疏泄失调时,就会出现精神情志的异常反应,比如:失眠多梦、头痛头胀等。
人们应该趁着春季阳气升发之势,多在户外活动,使身心舒缓,或者眺望下风景以宁心调神,当然还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
俗话说的好:“肝好,一切都好,肝差,未老先倒,肝净,肌肤都柔嫩”。肝脏作为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如果其功能受损,体内毒素排泄会受阻碍,甚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消化。春季是养肝的黄金期,学会以上4个养肝方法,让养肝事半功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