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互联网思维rdquo

因为是前两天又有傻B写长文黑“互联网思维”就是个骗局云云,好吧,雕爷现在来弄篇长文,一次性钉死那些废柴。各位记得,以后再有白痴说“没互联网思维这件事”,你们就让他们来跪读我这篇雄文好了。

首先必须先弄清,什么“不是互联网思维”,免得如同《基业长青》作者曾举例的“总部大楼陷阱”——研究中发现,世界强的企业,都拥有总部大楼,所以是否可以得出结论,拥有总部大楼是成为世界强的必要条件?这结论当然荒谬,因为倒果为因嘛。

虽然“互联网思维”这件事,很像一个筐,啥都能往里装,但我们必须谨慎些,如果有些思维方式、操作手法、运营技巧,在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之前就有了,那就肯定不能归结为“互联网思维”。举例来说,所谓的“饥饿营销”就肯定算不上,因为这种营销技巧早在一百年前就出现了,今天以互联网做为售卖平台重新出现,依然无法归类为“互联网思维”。

而我们今天打算定义的“互联网思维”,至少必须是以前人类历史上不曾出现的……哦,其实,我觉得讨论这个好容易啊!来,先让我们看看,互联网首先改变了什么?

所有的企业品牌营销,归根结底先要通过“信息传播”来让顾客做品牌认知,而今天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出现后,最根本的颠覆,首先是出现在“传播学”上——

在传统的品牌传播历史上,无非两大类:付费传播和免费传播,前者是电视广告、杂志广告、报纸广告、广播广告……你能想到的任何收费的媒体,都可以归结为付费传播。后者呢,耳熟能详的另一个名称叫“口碑传播”,只要你的产品、服务真的很好,那么顾客会帮你口耳相传。

传统付费传播层面,我们可以归结为三个特点“模糊、昂贵、低效”——所谓“模糊”,是指受众人群面目模糊,完全不精准,靠,想到这里我就生气,我从小到大,看了无数次卫生巾广告,哭死我算了,苍天!为什么要惩罚我看那么多次“今夜不再烦恼,带护翼不侧漏”的旁白与画面?苏菲!你难道认为雕爷看一万次卫生巾广告之后,就能自动来大姨妈么?!

如果每个男人都能清楚知道卫生巾日用、夜用、护翼、超薄、防侧漏、量大的日子等等莫名其妙单词,你就知道什么叫“昂贵”了。所以就算电视广告的“每千人到达成本”听起来挺低,但事实上,因为不够精准,分摊到目标客户群人头上的广告费用,仍然是非常昂贵的。

再有就是低效,传统广告想尽一切办法想让目标客群相信自己说的,但顾客被骗久了,就是将信将疑。我听了二十年飘柔洗发水能令你像电视里林志玲那样一头秀发,但其实呢?然后听了二十年你的牙齿用过高露洁后能把你家狗都闪一跟头,但其实呢?所以在传统付费广告端,信任问题成了低效的核心。

那么“口碑传播”呢?三个特点“准确、昂贵、低效”——准确就不用多说啦,因为每个人自己的朋友,总会和自己的经济状况、学历见识、消费范围相仿,故而朋友间的品牌力荐,购买成功率通常挺高。但为啥也“昂贵”呢?因为传统时代,哪怕就倒推三五年前,“口碑”是昂贵的,要么通过朋友聚会吃饭聊天(谁埋单?吃饭很贵呀,尤其吃雕爷牛腩、薛蟠烤串,都不便宜呀!)要么通过短信和打电话,如果算“每千人到达成本”,那肯定贵到天上去了。

口碑的低效体现在和电视或杂志报纸比起来——只能用说的,而且你知道,语言的描述往往是贫瘠的(不是谁都像雕爷一样这么能胡喷好不好?)相比之下,电视广告能够通过美轮美奂的画面展现素材,缺点是时间太短,文案必须很短;报纸是可以文字很多,把问题深入,但通常无法配印刷精美的图片;杂志则介于二者之间,画面感赢报纸输电视,文案赢电视输报纸——反正口口相传这件事,吃亏在手段过于简单粗暴,除了说“这牌子就是好呀就是好,不听我推荐你丫吃亏在眼前”外,推送的力量感不够强大。

好了,妈蛋现在移动互联网来了!一个微博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z/6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