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发烧友用拿手术刀的思维玩音响探访多才

凡事钻研至水落石出

求知、专注、执着的性格

医生的职业锻炼了

在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的网友们、音乐台的听众们,相信没有几个音响迷未听过邝医生的大名,而且大家都知道他对音响与音乐皆有深厚修为。即使你不认识也不要紧,且看下文我来介绍。首先,邝医院的医生,而且是正儿八经的神经外科医生,时常在手术台上拯救生命,此高尚职业本就功德无量。而救人性命还不够过瘾,邝医生还在工余开了“音响音乐诊所”,以他自己丰富的音响与音乐认识,为音响迷音乐迷问诊“疑难杂症”排忧解难。邝医生执着于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心境,就够在圈中传为佳话了。

多才多艺的资优生

邝医生曾经为《新音响》撰写过不少精彩的乐评文章,但后来被逼停笔的原因,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某搜索引擎无法正常使用,导致很多资料的搜集变得困难起来,为了确保文章内容的准确性,才不得已停下了。近年的很多音响和音乐推介会中也屡见邝医生的身影,邝医生能够博古通今地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音乐的出处、录音制作的背景,推荐的理由足够说服人的;在FM99.3音乐之声每周的《音响世界》节目里,有一档《邝医生黑胶专栏》,作为嘉宾主持的邝医生每周精选介绍他的黑胶唱片收藏。当然了,如果你有幸与邝医生详谈,定必会被邝医生丰富的音响与音乐修为所折服。其实邝医生的兴趣远不止音响与音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邝医生随身背着相机包,邝医生钟情于通过镜头记录身边事物,而且近年更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古董级别的电影镜头,在他的镜头里,呈现了唯美的光与影。另外,邝医生还是一位手冲咖啡达人,他对咖啡的认知水平,完全不亚于对唱片的认知。众所周知,很多音响发烧友对音乐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听声音效果的层面,尤其是很多“发烧碟”之所以畅销,正是因为这些唱片的音效能够将音响的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很显然音响迷玩的是音响,听的是音效,对音乐本身的认识更多在感性的认知方面。但对于真正的音乐迷而言,则会从音乐创作的背景、民族文化元素等等方面进入,从而引领到更深入的层面,包括音乐本身的体裁动机、织体和声、曲式调性、节奏力度等乐理自然需要通晓。而邝医生正是音响迷和音乐迷的完美综合体,而且这还不够,邝医生还对唱片版本有极深的考究,包括录音背景、演奏家与歌者的历史地位/评价、录音年代的行业概况、出版制作的素质与侧重点等方面都了如指掌,令人佩服不已。因此,无论你与邝医生聊音响或者唱片,你总会有丰富的收获。如此的文理全才如果参加“高考”的话,必定是“清华”和“北大”争相录取的资优生。

音响是工具,仁心仁术解剖音乐心脏

我一直都很好奇邝医生是怎么活成一个通晓百科的大活宝的,于是慕名造访他府上。大家一定很感兴趣一位从来坚持说自己不是音响发烧友的大玩家,日常自用什么器材的吧?主要器材如下:黑胶系统包括AmariLP-32黑胶转盘、WilsonBenesch金驰TheA.C.T.2唱臂、TransFigurationAxia唱头、WhestTWO.2唱放;数播系统包括Pureaudio柏韵AirDSD十周年纪念版;前级为HUYGENSMHzPreAmpⅡ(Ref);后级为VibratoNS立体声功放;音箱为Blumenhofer-acoustics布鲁门贺夫Fun17落地箱;超低音为两只AdamGTC;线材包括MonitorAcoustic、Siltech等等。邝医生调校的黑胶系统具极高素质,音质准确、动静皆宜、细节与张力表露无遗邝医生这个聆听空间没有经过特别的声学处理,眼前的聆听空间是典型的开放式“饭厅级”环境,但由于打通了阳台,并且后墙左右两个房间门位置对称,因此其实空间不小,这令低音延伸不会受限,更可缓解了很多居家条件中低频驻波的问题。而受限于居室的布局,音箱的摆位并不能随心所欲,但可见每个环节显然都经过邝医生精心调整过。比如因地制宜的音箱摆位,虽然音箱离后墙仅有50厘米的距离,但音箱的内倾角以及皇帝位的距离都非常符合近场监听的原则,因此可见邝医生也在摆位上尽量获取更多的直达声,尽量避免空间声学条件对听感的干扰。而两个机架横列在两只音箱中间,其中较矮的两层金属机架为Amari出品,用于放置黑胶唱盘、唱放和前级;而另一个较高的原木机架则放置数播、后级功放等器材。客厅的聆听环境其实有很多遗憾的,但邝医生通过巧妙的调整获得非常不错的声音表现

用拿手术刀的思维玩转黑胶

热情随和的邝医生其实是从年才开始玩黑胶,相比很多音响玩家从90年代开始涉足,并不算早,但很幸运从一开始就跟着一群高手在一起切磋学习,加上医生职业所特有的严谨和认真态度,一头钻研下去后进步神速。如今邝医生不但熟知唱片背后的故事,还专精于调校黑胶唱盘,而且他是用拿手术刀的严谨态度来调校黑胶系统的。他说原本一直以为属于模拟领域的黑胶系统是需要拜师学艺的,但后来发现黑胶系统其实是一套精密机械,因此所有的匹配与调校都需要按照物理学和机械基础原理来操作,也就是说黑胶匹配和调校都是一门有迹可循的科学,因此应该用机械思维来看待。

英国Whest的唱放是如今同级不二之选

调校唱盘首先要做的是避振处理,也就是尽一切的可能,用合理的手段,避免任何多余的振动被唱针捡拾到。那么独立的稳固的机架是必然的选择,比如Amari这款厚重的铝合金+黑色亚克力复合的两层机架就是高性价比的选择,而且和唱盘在外观上也是绝配。但这还远远不够,振动的频率是宽广的,而且传导的形式是多样的,每个物件和不同的材料都有自己的固有共振频率,因此需要再结合不同的避振材料来切断共振频率的传导,因此邝医生选择了自制大理石三文治叠层的平台,并且通过多种橡胶材料垫脚承放在机架上。你以为这就够了吗?邝医生认为还不够,因此他用德国零振台的复合脚垫承垫在大理石平台和唱盘机脚之间。大家数数从机架到唱盘机脚总共有多少层不同物料?我也没有问,大概十层吧,花费如此周章换来的结果是;无论多大的音量,音质依然清晰稳定、细腻通透,丝毫不会感觉到任何多余谐振带来的音染。

黑胶唱盘以多重避振处理,避免任何振动干扰,即使重播爆棚乐章也清晰通透,从容宽厚。金驰唱臂采用碳纤维臂杆,经邝医生调校发挥得淋漓尽致

处理好避振只是玩黑胶唱盘的基础,黑胶唱盘、唱臂、唱头的调校与搭配当然是重中之重。邝医生说AmariLP-32黑胶转盘是个高性价比的选择,唱臂方面他更推崇直线正切唱臂,但无奈经过尝试,发现这款唱盘安装正切臂未必就能达到最理想的结果,于是他选择了来自英国的WilsonBenesch金驰TheA.C.T.2唱臂,这是一支梭形碳纤维臂管的单点轴承唱臂,结构简单合理,声音灵活稳定,但最大的问题是单点臂要调得足够精确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个过程要展开详细介绍的话足以开一个专栏介绍,这里就不写那么深入了,不知道邝医生是否有兴趣动笔为大家介绍呢?这支唱臂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而成,具有刚性好、惯量小、谐振特性相当出色的特点,更被公认为现今循迹能力强、唱头适应能力好的唱臂之一。这款唱臂采用单点支承,而且支点接近重心点,因此对越敏锐的唱头越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金驰唱臂调整方位角和针压都是通过唱臂末端的叉形平衡槌来完成,这个装置上没有刻度显示,调整必需借助量具来完成。虽然是个老唱头,但状态非常不错邝医生现在用的Transfiguration唱头是日本极为低调的Hi-End品牌,AXIA是采用4N纯银线圈和世界独创的无磁靴环形双钕磁铁+钐钴磁铁磁路设计的低阻低输出入门唱头,这款唱头内阻仅4欧姆,采用OguraPA(3×30μm)实芯钻石唱针尖,完全没有现代唱头高频偏薄且表象化的走向,很有音乐味!但手上有了好材料,也要好厨师巧手烹饪才能成就美味佳肴,邝医生说唱盘调校的重点就在于唱头的动态输出,相比较调循迹角度、分析力等环节,如何测量并且获得唱头的最大输出呢?这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很多玩家调整唱头针压是依据厂方规格书的推荐参数来调整的,但其实每个唱头的情况都不同,比如存放时间导致唱针悬挂橡胶老化,或者是装配的微小误差导致参数偏差等等,一本通书读到老的话显然是不能够令唱头达到最佳工作状态的。而且,从唱臂重量分布的角度而言,原厂的设计也未必就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邝医生认为以他所使用的碳纤维唱臂而言,原厂状态的重量分布比较靠近中间,因此运行时唱针对动态的响应会较平缓。于是他选择了用SoundSmith的唱头配重安装螺丝,这套螺丝提供4个重量规格,每个用家需要依自己的唱头唱臂组合的实际情况,逐步试验找到最合适的规格。通过增加唱头端和尾锤的重量,令唱臂的重量分布在唱臂的两端,从而令唱臂在循迹的时候获得更佳的动态响应。而且为了找到唱头最佳工作状态,邝医生想到了用精密毫伏表(mV)来测量唱头最大输出电压的方法,这是一个绝大多数黑胶玩家都会忽略的环节,到底如何测量呢?这里也先卖个关子。多管齐下的调校之下,在邝医生这里聆听黑胶的音质干净通透、细腻工整、密度极佳,分析力与动态表现皆达到很高水准,甚至可以准确重现唱片录音特性与素质,完全可作为鉴别黑胶录音水平和状态监听标准之用。邝医生说,他这套唱盘、臂、头以及厂方的组合,投资大概只是5万元的级别,在经过悉心调校下,声音表现完胜CD播放系统。

数码播放绝不将就

虽然钟情于黑胶,但邝医生也不抗拒新潮的数码串流播放,他认为CD从订立16/44.1规格本来就不完美,而当今流行的24/96-,或者是DSD格式的HQ高解析度音频规格才是数码音乐的未来。但传统的音响迷如何拥抱新潮的数播系统呢?答案就是Pureaudio柏韵AirDSD十周年纪念版数字串流播放解码一体机。是不是很巧合?这款机器不但邝医生使用,音响传媒鼻祖周道先生也使用,广东电台音乐之声总监,著名栏目《古典纵横》的赵毅敏老师也被AirDSD模拟声音感动而成为柏韵的用户,而我当然也是首批用户之一。对于柏韵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业界人士一致认可,其实大家无需感到意外。Pureaudio柏韵在音响行业默默耕耘超过10年,主事人罗先生曾经专注在视频设备领域,但从小就熏陶在父亲的音响技术理念地下,扎实的电子技术专业和对音乐的浓厚兴趣相融之下,练就了严谨的产品系统思维,从以往打造OCC单晶铜输出变压器的单端胆机,到后来备受邝医生和业界称赞的胆唱放,再到采用HDMI传输DSD信号的DAC解码器等等产品,让低调不善宣传营销的柏韵获得资深音响玩家的认同。而为庆祝品牌成立十周年推出的这款AirDSD,更是好评如潮。Pureaudio柏韵AirDSD十周年纪念版数播/前级/耳放一体机,声音表现迷倒一众资深传媒人。用AirDSD连接电脑可便捷聆听索尼音乐在线高清音乐资源这是一款以6年的技术积累,经历两年时间研发,针对数码播放这个令无数音响迷望而却步的痛点,从概念之初就构思了具有完善的有线与无线网络音频流播放功能,简单说就是完全脱离了电脑播放的模式,之前一直抗拒用电脑听音乐的玩家大可放下顾虑了。落实到方案上,AirDSD采用64BitARM深度优化专用网络数播操作系统,提供了32Bit专用DSD音频独立数据通道,还可以通过USB-A接口直插大容量硬盘,得以非常便捷地播放存储于硬盘内的各种格式音乐文件。另外,AirDSD还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加入到家里的局域网,播放储存于NAS网络服务器上的音乐文件,AirDSD每声道使用一枚日本AKMAK解码芯片,最高对应PCM32Bit/kHz和DSD,可以读取硬盘内的DSD文件作硬解,性能相当强悍。其实AirDSD的上市发布会上,邝医生就作为嘉宾主持讲解了这款播放器的过人优点,换言之我也是被邝医生带入了“坑”的。事实上邝医生还是AirDSD的内测用家,为最后的调声工作出了不少力,提过不少意见,AirDSD的成功当然少不了邝医生的功劳。

选择功放也独具慧眼

提起HUYGENSMHzPreAmpⅡ(Ref)前级,估计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这台前级出自FumacLab之手,Fumac现居广东佛山,他的机器研发常常以“极限设计”为最终目的,因此产品定位是HiEnd级的,虽然售价并不便宜,但却以出众的表现获得粉丝追捧。MHzPreAmpⅡ是一台以“-dB极限型设计、1.2MHz带宽全频段失真低于0.%”为卖点的全平衡前级。MHzPreAmpⅡ一共有四个版本,包括Ref参考版:全平衡线路却依然保留了两组RCA输入端子,四进二输出带后级控制;unBAL版本:单端,四进二输出带后级控制;ctrl版本:平衡,四进三输出不带后级控制;另外就是八声道平衡版本。“驸马”全平衡前级追求极致宽频与低失真设计而邝医生选择的后级,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VibratoNS。Vibrato来自佛山富盛音响主事人峰哥创立的NSR文杰工作室,一位从事顶级进口音响品牌代理经销的三十年经验的资深音响人,为什么要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呢?这是因为经历过商场上的风浪沉浮,钻研过国外音响设计的优点与糟粕,他认为中国人也能够做出顶级的高级音响,于是创立Vibrato,将自己对Hi-End音响的认知和诉求研发推出一系列高级音响产品。从第一款产品ModelOne数字合并功放的一炮而红,至今已迅速成长为国内一流的Hi-End音响品牌。NS后级功放的设计更是ModelONE功率放大部分的加强版,采用全平衡设计瓦输出功率,放大电路沿用了ModelONE里面的独特的超低失真高速大频宽功率放大器设计。人手精选的配对元件保证在很低的局部负反馈设计下也能达到全功率输出时谐波失真低于万分之三的设计要求。回转速率和频宽也达到85V/微秒和kHz/-3dB的惊人指标。优化的供电组合保证了高速而稳定的电源供应。内部音频接线全部采用了订制的6N单晶铜线材,扬声器连接端子全部使用订制的WBT产品。软硬结合的坚固机壳结构,让机体成为一个低谐振的惰性平台,并且完全杜绝外来的电磁干扰,以确保最高要求的声音素质技术参数。大频宽高转换速率超低失真的全平衡设计A/B类功率放大线路。其好处是拥有超越想象的扬声器驱动能力,确保人耳聆听的主要频段不会产生明显的互调失真,并且带来平坦的能量分布,不会产生听感上的压缩感,具有显微镜般的分析力和全景声般的声像,但听感极其柔和清晰。VibratoNS后级功放,虽然输出功率仅W,但音质、速度与控制力都非常不错

小众却素质极高的音箱

邝医生府上的一对音箱高挑纤巧,不太占用空间,起初我也想不起这是哪家的出品,邝医生得意地介绍到:别看这对音箱工艺很“土炮”,但声音很合我意。原来这是来自德国BlumenhoferAcoustics布鲁门和夫的产品,入门系列的Fun17落地箱。ThomasBlumenhofer在年用自己的名字创办了这家公司,位于德国黑森林区,每一对BH的音箱都是纯手工制作,采用纯天然木皮,因此每一对的外饰面木纹都不一样。无论书架还是落地音箱,BH都有两个独具的特色:1、两分频设计(或者高中频设计在同一单元的2.5分频设计);2、号角高音单元(Fun只有旗舰才是号角高音单元)。熟悉BH的玩家都知道BH的号角音箱很出名,但邝医生这对Fun17却没有采用号角高音设计,而是采用了BassHorn低音号角的设计。其号角类型为Quarterwavelenght四分之一波长长度,号角的开口在箱体底部的前端,向地面辐射低频。型号的数字代表低音单元口径,Fun17的两只喇叭单元分别是6.5吋(mm)的Peek-CarbonP2C?regSandwich(专利碳纤维三明治)锥盘中低音单元,以及19mm/0.75吋Silk丝织物软球顶高音单元。由于有低音号角提高效率,因此这对小巧的落地箱的灵敏度依然达到了92dB的较高水平,对功放而言可算是非常友好的。邝医生使用的NS后级虽然输出功率仅有W,但这套搭配所展现的声音宽松感和密度感非常不俗。

德国BHFun17落地箱,低音采用号角设计,声音具有监听喇叭的精准

超低音不可或缺

很多玩两声道Hi-Fi的音响迷并不认可超低音,他们认为超低音属于舞厅或者影院的范畴,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现实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今Hi-Fi音箱因为受限于体积和成本等原因,大多属于低频有限类。不说远的,就以邝医生使用的Fun17落地箱为例,其标示的规格低频下限为45Hz(±2dB),重播倍大提琴的C1基音都很吃力,那么更大的钢琴、管风琴,还有大号、竖琴等乐器的低频如何重播呢?钢琴的最低音可以到27.5Hz,竖琴可以达到32.7Hz,大号可达30Hz,假如音响系统不能完整重播音乐里的超低音成分,音乐是不完整的。也就等于高层建筑没有打好稳固的根基,声音会流于轻浮,欠缺了稳定感和从容感。因此邝医生为音响系统加上了两只德国ADAM的超低音GTC组成2.2系统。这款超低音采用薄型箱体设计,邝医生正是看中其可以摆放在音箱和后墙之间有限的空间内。GTC采用12吋喇叭单元,60Hz时的THD失真率小于1%,这是个很厉害的规格,而其可重播22Hz的超低频,并且可发出大于dB的声压,性能相当强悍。但超低音用好了是宝,用不好的话就成为洪水猛兽,因此如何让超低音融入系统中是非常考验调声功力的。邝医生说很多初级玩家刚开始玩超低音的时候都会享受于令人舒坦的低频按摩,但那种超低音其实都过量了,原因是人耳对超低音并不敏感,很容易就会调过量。过量的超低音影响了声音的速度感、活生感和清晰度。随着聆听时间渐长会渐渐减少超低音的量感,从而达到平衡的状态。邝医生对超低音的需求是很克制的,而且调声也以古典音乐为侧重点,调得好的超低音干净澎湃、线条鲜明,增强了音乐的力度和规模感。而很多现代的录音其实低音量感会比较多,因此聆听时会关闭超低音。在Hi-Fi系统中调整超低音其实是很难的事情,没有测试仪器和软件的帮助,全凭耳朵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来调整。线材不选最贵,只选合适的其中最难的其实不是低通分频截止点的衔接,也不是电平的增减,而是PhaseSwitch相位的选择。超低音音箱提供0-度相位两档或者连续调节的选择,用于和监听音箱低音单元的相位衔接,以调整到同相工作。比如Fun17的低音延伸为45Hz(±2dB),而GTC的频响范围是22-Hz,那GTC的低通滤波可调到50Hz左右。问题是超低音和监听音箱的低音单元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因此就是产生相位差,出现超低音拖沓或者衔接频率抵消等问题。假如超低音是两档相位反转的设计,大可切换试试不同效果对比,如果是连续可调的设计,则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微调相位偏移,以达到最佳的衔接。

追求监听音质无止境

邝先生虽然比较喜欢古典音乐,但丝毫不抗拒流行音乐,尤其是70-80年代的作品,其实那个年代很多歌手的唱片出版制作都很认真,而且多用真乐器演奏,因此声音素质很高,加上那个年代的歌手专注于歌艺,演唱大多都很真挚感人。邝医生对黑胶唱片的热情和钟爱溢于言表,对唱片版本的熟悉程度更是如数家珍。他总结出不少经验,比如90年代之前的录音,一定是黑胶比数字文件更好,因为那时候基本上都是模拟录音,经过转制的数字文件大概率会比原来的模拟母带逊色的。而唱片的收藏当然有版本的考究,头版固然好,但也得看唱片本身的状态,有些歌手的唱片已经炒作过度,入手需谨慎。书房内收藏的黑胶唱片,每一张唱片都有一段故事,邝医生皆如数家珍邝医生从两千多张黑胶收藏拿出几张常常用来试音的唱片播放,比如新兴全音出版甄妮的粤语歌曲、EMI出版罗文的《射雕英雄传》(新加坡压碟)、香港娱乐唱片出版罗文的《小李飞刀》(美国压碟)、Wea华纳出版林子祥的《Lam85精选》等经典粤语专辑。这些唱片都用真乐器伴奏,有着音色明亮通透的特点,伴奏与人声的比例恰当,混响不过分,而且实力派歌者的演唱皆极富张力,加上从小听到大,可说熟悉无比,用熟悉的音乐试音可谓事半功倍。而对古典音乐同样热衷的邝医生还拿出多张靓制作示范,比如年在英国录音,DG红印版DavidAndIgorOistrakh合作的维瓦尔第/巴赫/贝多芬的作品集,这张由两位小提琴大师合作的经典出品,其中一首《浪漫曲》简直美轮美奂,完全超脱了以往我们对DG唱片录音水准的认知,邝医生的这套系统重现小提琴的声音犹如在录音室聆听母带一样,质感致密鲜活,中高音泛着天鹅绒般的光泽,非常迷人。另外还有HenrykSzeryng演奏的贝多芬《ViolinkonzertD-Durop.6i》(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Haitink海丁克指挥Concertgebouw-OrchesterAmsterdam阿姆斯特丹音乐会管弦乐团),这张年philips出版的唱片演奏与录音素质都极高,邝医生这套系统重播的弦乐质感丝丝入扣、乐团声部层次清晰分明,动态与空间感都得到精准的重现。再来一张2S唱片出版的Massenet马斯捏《LECIDBalletMusic》(领袖),这张唱片也许是最爆棚的古典音乐录音之一,澎湃乐段的动态有石破天惊的气势。芭蕾组曲《领袖》是法国浪漫派作曲家马斯奈根据他的同名歌剧改编而成的,这部优美无比的芭蕾组曲选自歌剧中描绘广场狂欢的6首舞曲和另外一首晨曲,场面宏大热烈,充满西班牙风情。法国指挥家路易斯?弗雷莫对乐团的驾驭已达化境,在光辉灿烂的管弦色彩中,将法国人特有的浪漫、乐观的秉性尽显无疑。邝医生这套组合把录音厅堂美妙绝仑的空间感表露无遗,音乐如排山倒海般壮阔、温暖,厚重的自然光泽,音场纵深感更是好得令人沉醉于美妙的现场感中不能自拔。当然了,邝医生这套极具监听水准的黑胶系统偶尔也令人纠结,监听是一把双刃剑,播放素质好的唱片如鱼得水,但那些状态不好或者有瑕疵的录音就会将缺点暴露无遗。每张唱片都是名版,在邝先生这里播出了监听的味道

视听双修、美酒佳肴不负时光

现代小说作家Johnny仲尼在他的小说中写到:享受当下,不负人生。而这也是邝医生工余生活的写照。幽默、博学、谦逊的邝医生,以仁者之心深耕于广阔的音响天地,更以广博的眼界畅游于浩瀚的音乐海洋,而且他还不只会独乐乐,而是乐于分享与传授,此造福发烧音响圈之举令人佩服。当然,邝医生也是凡人,无论摄影、咖啡、美酒与佳肴……一切美好的事与物他都精通,人生精彩莫过于此矣。一杯邝医生手磨咖啡,开启了一下午的美妙享受——END——

长按文章标题下方日期边上的蓝字“新音响”,即可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z/6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