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副团转业当科员,地方还是不想

▲图:CFP、赵向虎

副团转业当科员

为什么地方还是不想要?

南北歌

前几日上班,刚到办公室隔壁桌新来的小燕便凑上来,小声说道:“隔壁科室的军转老易跟他们的科长又杠上了!”

木木很淡定地点点头,这样的事时常上演,已不新鲜。

01.

这座南边小城是座拥军模范城市,军转安置政策应该算是落实到位,木木所在单位编制7个,军转干部就有5人。因在市级机关,安置过来的大多是团职干部,在这里军转干部到了地方,虽然享受原级别的工资待遇,但行政职务上却是降了一级的非领导职务。所以副团转业的老易便成了主任科员。

在部队,上下等级分明,也重资历。老易转业前是副团长,手下管了不少人、不少事。回了地方,成了主任科员,上边有科长、处长,下边……嗯,科员、副科长都不归他管。

心里落差自然是有。于是乎回了地方的老易便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挂在嘴边,修身养性,买来了毛笔、字帖,日日在办公室里临摹,如隐士一般无为而治,工作干得无精打采,加班这种有损身心的事情当然更不行!偶尔也跟木木谈谈当年他在部队时一边吊水一边加班推材料的光荣事迹,顺带着劝解道:“年轻人要照顾好身体,不要太辛苦……”

02.

小燕见木木淡定地开始手中的工作,心想:我们这批新进的小伙伴,好些都反映他们单位也有这样的现象,今年新的安置指标下来了,甚至有个别单位领导直接说不想接收了!

木木轻哼一声,军转安置政策是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岂是说不想接收便不接收的!

那些到底是气话,但这样情绪,木木多少能够理解。

军转干部进入各机关单位并不占编,但如果单位里空出了编制就必须补上,那就意味着这些人没消化掉,就不能再招录新人。很多人对行政机关单位的看法一直以来都是一张报纸一杯清茶的清闲做派。其实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发展,行政职能、作风的转变,所谓的公务人员也时常是顶着压力5+2、白+黑的干,窗口单位、基层单位尤甚!有重大活动、重大工作任务、重要迎检工作时尤甚!

现在市里也在喊精编简政,在大方向上行政编制只减不增。那么问题就摆在眼前,工作量每年都在增加,上级领导对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也只会越来越严格,可手底下的编制只有这么多,好不容易盼到几个退休了,谁不希望充实新人进来?大学刚毕业考进来的小伙小姑娘,年轻有干劲,听指挥,自然是人见人爱。而转业到市级单位的军转干部往往已经在部队干了多年,年纪、资历可能比科室领导甚至单位领导还要高,怎么指挥?有些人在科室里兢兢业业干了那么多年,眼看着就能更上一层楼了,一个军转干部砸下来,正好给放在那个岗位上,自然心塞。

而对于木木、小燕这样即使是不存在竞争关系的年轻同事,如果碰上了老易这样的同事,就意味着她们要多承担一部分的工作,同样心塞。

03.

当然心塞的不只是他们,军转干部往往也是有苦难言。

地方和部队工作作风、方式总有不一样的地方。刚脱了军装的军转干部还没从收入的直线下降回过神来,还没有从两地分居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过渡到与家人团聚后的柴米油盐中,还没有搞清楚新单位的某某是谁,具体业务工作是怎样的流程,就会发现办公室里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们对着电脑各种忙碌,头一抬或许便会向你招呼道:“某某哥,帮我把复印机里那堆文件订一下,某某领导急着要!”

“老易看不上他们科长,其实他们科长也看不上他!背后叫他‘傻大兵’。”小燕在木木耳边小声说道。

他们哪里傻了?!只是不想干而已。且不说许多军转干部大多都是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有自己的专业基础,平日里在部队机关处理的事务与地方各单位综合科室也相差无几,即使是那些一直在基层带兵的,学的指挥类专业的,难道就真的一无所长?

部队是个大熔炉,是最磨砺人意志的地方。有句话叫做:“这世界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

04.

木木刚毕业的时候,考了部队的非现役文职,在部队待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里你若要问木木学到了什么专业知识,没有!所学到的唯有“认真”两个字。

在木木辞职回到地方后,木木的第一份工作在镇政府,木木保留了在部队的时间观念,早到晚走,所以在木木报到的第一个周里,当所有同事都下班吃饭去了,她接到了镇长打到办公室的电话。下午市里领导要到镇里调研,镇长急需一份资料,需要办公室将与这次调研主题有关的所有相关文件都找出来。

木木并不熟悉这些东西,镇长也不熟悉木木,但是时间紧迫,这个任务还是给了木木。

木木顾不上吃饭,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将办公室里所有文件盒都翻了一遍,资料都找齐了,并在镇长没有交代的情况下,细心地将文件按照时间顺序以及内容进行了归类,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夹子夹好,送进了镇长的办公室。所有的这些都是她在部队里日常的工作要求,服从命令、快速、细致!

木木记得很清楚,当资料交到镇长手里时,镇长赞赏的眼神。由小见大,无论工作能力如何,工作态度其实才是最终决定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通过这个小的突发任务,镇长记住了木木。而木木也第一次重新审视了自己在部队工作过的那一段经历,原本觉得只有学不到专业知识的沮丧及军事化管理的束缚的那段时间,却给刚开始工作生涯的木木上了最重要的一课——态度决定一切!

05.

部队这个课堂给军人们的只有态度吗?当然远远不是!

让木木感触最深的事情,也是在镇政府工作的时候,镇里有一名青年因与他人发生冲突被邻村人持刀伤害致死。两村历来不睦,因为凶手逃逸,两村年轻人都从家中拿出刀棍,群情激奋,群体冲突一触即发。死者的家人更是停棺在镇政府门口讨要凶手。镇长亲自出面安抚,并提议镇里干部职工亲自帮忙将棺材抬回。

镇里的干部职工多是本地人,对这些拿着刀棍、红了眼的死者家属及丧事避之不及,镇长的提议一时间竟无人响应。最后人群中是几名军转干部站了出来,亲自陪同镇长将棺材抬回死者家中设灵,安抚死者亲属。随后派出所及时破案,事情也迎刃而解,这当中也有镇里综治办那些转业干部们加班加点的功劳。

严谨认真、绝对服从的工作态度,迎难而上的勇气魄力无论放在哪个岗位上都是难能可贵。更何况他们拥有了地方工作人员没有的较好的身体素质、应对突发事件的临变能力,这些难道不能在特定岗位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06.

地方公务员的抗拒情有可原,但不代表理所应当。没有这些“傻大兵们”多年的坚守与奉献,他们或许连坐在开着空调的办公室里为编制心塞的机会都没有。

但那些向老易一样不干事、不担事,想抱着铁饭碗等着退休的军转干部们也确实应该反思。

他们只记得自己曾经在部队的荣誉与付出,却忘了回到地方他们便是地方的一名新兵。是他们懒散、消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让那些看《战狼》会热泪盈眶,在朋友圈会转发《最可爱的人》《最美逆行》这类拥军推送、甚至鼓励孩子投军报国的“地方人”,在他们背后脱口而出“傻大兵”这三个字。

其实在地方干得有声有色的军转干部大有人在,他们是在办公楼里挑灯夜战的笔杆子,是活跃在执法一线的人民公仆……辉煌的过去能够赢得人们的掌声,但勤恳努力的现在才能赢得人们打从心里真正的尊重与接纳!

最近火热的话题就是军改,







































金扬沙银屑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z/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