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信:晨安明信快递.04.30
一日一曲:经典咏流传
国学阅读,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导读老师|鹿城大俠(温州)
解读回答|吴欣荣?(上海)
今日导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唐)魏征
解读回答: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出自: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就是说什么都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
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
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就必须积聚道德和仁义,缓和与百姓间的矛盾。
随拍:欣荣,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魏徵(年-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随拍:欣荣,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1)
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作主旨讲话。他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对亚洲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随拍:欣荣,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相关链接(2)
评价魏征:
贞观之治时,唐太宗评价魏征:“尽心於我,献纳忠谠。”意思是说,魏征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献出良策,李世民现在的功绩,有一大半是魏征的功劳,魏征不愧为“千古之名臣”。
后来,唐太宗又说:“当政者应当像尧舜禹学习,做一个明君。自从我重用魏征,天下太平,边境安稳,百姓富足,可见魏征是多么忠益的人。”
贞观19年,唐太宗亲征边疆,损失惨重,死伤上千,唐太宗非常懊恼并叹息说:“如果魏征在世的话,他就不会让我去打仗,哪里会损失如此惨重?”
后来魏征病逝,唐太宗悲痛欲绝,
对魏征得评价,最著名的是唐太宗的“三镜”说,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太宗还亲自为魏征撰成碑文,亲书刻石。
就在这一年,太宗在凌烟阁图画二十四名功臣的肖像,魏征名列第四。
(资料来自百度整理)
随拍:欣荣,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作者简介:《新两地书·学》导读老师,鹿城大俠,国家政府机关在职工作人员,浙江温州人。
作者简介:《新两地书·学》解读回答、摄影、编辑吴欣荣,国家政府机关退休人员,浙江温州人,现居上海。
让我们握着一路相随的暖,且行且珍惜。
上期(60)相约南京“天下文枢”
(1)来自中国福州的(陈笙)老师的精彩感言分享:
看到你们三十年的同学聚会,为你们点赞有感而发……
时光荏冉,岁月如歌,回首同学生涯,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友谊!回顾那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同桌的笑声记忆犹新,老师的教诲至今难忘!
回首风风雨雨,有太多的感言,有太多的追忆。如今的我们,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后,才知道青春的可贵。
(2)来自温州(若山·周寿弟)老师评论分享:
“文以载道,礼以安邦。”
先圣之灵?后世赡仰;夫子之光?辉耀寰球。“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日三省吾身……。”
……金玉良言千古传诵;厚德循礼万世为表。“文宣王”者?君王亲赐。孔孟之道?百姓尊崇。至高学府称雄华夏;“天下文枢”闻名遐迩!
金陵聚会叙旧回望;转恨之间卅载时光。友谊之树共同栽培;同窗之情永恒长青!
用文字寻找灵魂相近的人,一起阅读、旅行、情谊、音乐、赏景,共写岁月芳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