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阆中古城的人们郭历权及其历史文化

郭历权,四川泸州市江阳区人,年生,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电机工程系。曾任阆中县副县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年10月至年3月任阆中县人民政府县长;年3月至年12月任阆中市政协主席;年12月至年12月任阆中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年1月至年任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郭历权不是土生土长的阆中人,但他热爱阆中,时刻心系阆中的发展。任职期间忠于职守,勤政务实。为阆中的工业发展、水电、交通、能源、通讯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风景名胜的恢复保护倾尽心血。特别在阆中被列为四川省轻工基地县和外贸出口基地县;年12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年1月国务院批准阆中县撤县设市,结束了阆中多年的县制历史;年11月争取省计委、水电厅审查通过了金银台水电站初设报告,并列入了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渠化嘉陵江的国家总体规划,使年8月金银台水电站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等重大事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转载他撰写于年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申遗》和年为阆中撤县建市十周年所写的《从历史文化名城到撤县设市的回顾》的署名文章:后文撰写于17年前,作者是当时的政府主要领导,是亲历亲为者,具有存史鉴今价值。我们予以收录。意在让后人永远铭记和致敬为阆中的繁荣兴旺做出贡献的人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申遗

郭历权

阆中是年1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布至今已整整十六周年了。十多年来,阆中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和专家们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阆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这笔物质和精神财富将长期激励着阆中人民按照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长期奋斗、建功立业。

对历史文化名城,怎样保护、管理好呢?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罗哲文等知名专家的意见,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首先强调一个“保”字。历史文化名城与一般新建城市不一样,它有着历史的特点,在它长期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保存了城市的特色和许多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要保护的东西有三个方面:一是历史的遗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城区、古街区、古民居、古城遗址、古建筑、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等等,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具体标志,必须首先保护。二是城市的风貌、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的建筑风格(包括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形式等等)。如阆中山川形势很好,三面环水,四面环山,山水城相融的关系非常有特色,从风水理论上看也很典型。要千方百计让古城和嘉陵江水亲近起来,不能把它们彼此分开,一定要保护好山水城融为一体的格局。三是城市的传统文化,包括具有地方特色、有价值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服饰、民俗以及烹调、饮食、工艺等等。这些东西是多年来历史形成的,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在进行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时候,必须根据城市的历史特点来确定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把既有利于逐步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又能充分地保存和发扬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考虑。

第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造成的影响文化名城的既成事实要逐步采取处理措施。如建设项目和工厂布局安排不合理,三废污染严重的,要结合经济调整逐步实行关停、并转或搬迁;正在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凡有损文化名城的也要妥善处理。如原丝绸供电厂的煤烟、煤渣污染;古城与锦屏山之间的过江索道,古城区南边的滨江路现状,与古城区不协调的当代建筑,都值得认真妥善处理。今后,凡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安排建设项目或建筑,必须经过专家充分,科学论证,防患于未然。要限制那些有损历史文化名城特点的建设项目和不协调的建筑,制止对历史文化的破坏性建设。

第三,大力宣传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让干部和群众形成共识,人人都爱名城,以保护名城为荣,破坏名城为耻,形成谁破坏名城就遣责谁的社会氛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护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还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中共阆中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市委提出了“嘉陵江以北保宁古城区,一切围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规划和建设”,“把阆中建成融山水城于一体的精品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为使这个目标的逐步实现,有序地开展“申遗”的各项工作,现根据有关权威资料,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评审的标准,以及申报程序作简要介绍,供广大干部和群众参阅,齐心协力,为实现市委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

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一)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和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结合体。(二)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看,因其建筑的形成,统一性和它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与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三)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具有突出与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

文化遗产评审的标准

(一)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二)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三)能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四)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群或景观的杰作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作品。

(五)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是处在不可挽回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址。

(六)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实物。(委员会认为、此一款理由只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共同考虑时才能作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

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

世界遗产的申报,属于政府的行为,应由当地业务主管部门通过省业务主管部门和政府报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首先是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将缔约国今后五年至十年内拟申报的项目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由世界遗产中心备案,然后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写正式的申报文本。文本包括文字说明、图纸、照片等,均要精致彩色印制成册、并附简要幻灯片和录像或光盘以及图书画册等材料,于当年6月前送达遗产中心。经过审阅后,一般于次年3、4月间,派国际上的文化与自然方面的专家前来实地考察,写出评估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6、7月间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主席团由7个成员国组成。轮换制)。初步审议上年各个国家提交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并提出建议,于每年11月末至12月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正式通过。在一般情况下,6、7月间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的建议非常重要,而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报告起很大的作用。到年为止,《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共有个国家,推出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为21个国家的代表,主席团7人由21个成员国中产生,按时选举轮换。目前我国国家负责世界遗产的主管业务部门文化遗产由国家文物局,自然遗产为建设部;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申报。在一般情况下,一处遗产项目的申报,较为顺利的也需要三年的时间。申报世界遗产最关键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把申报的文本编写好,也就是把遗产的价值科学的按标准说清楚。二是要准备好专家的现场考查。二者都要反映出遗产本身的符合标准的价值和保护管理的水平。除了寻遗产的保护水平之外,对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专家们的重视。因此,在申报工作中对环境的整治工作,非常重要。同时,世界遗产公约又规定:“一旦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原貌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遗产价值已丧失或遭受严重威胁而不能纠正的,将取消其世界遗产资格。”

年9月,世界遗产保护专家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的世界遗产保护论坛国际会议上呼吁:保护世界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更是各级政府的首要责任,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从规划到实施必须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并置于社会公众强有力的监督之下,要长期不懈地开展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引导人们不仅致力于人类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遗产。

从历史文化名城到撤县设市的回顾

郭历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名山大川,古迹文物,园林奇景等,至今仍放射着异彩,并为世人所瞩目。许多城市保存着特别丰富的文物,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为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特色,国务院于年2月批准公布了国家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根据国务院()号文件精神,阆中县人民政府于年8月第一次编制了《阆中县城总体规划》,年5月南充地区行政公署以()号文件转报到四川省人民政府及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年1月,阆中县政府和县城建局派城建局综合股邓仕元等同志专程前往省城建厅规划处汇报,规划处领导及工程师们对阆中的历史沿革及自然环境很感兴趣。

年3月,省城建厅规划处处长杨明宁(女)带着有关工程师前来阆中考察指导县城总体规划,发现阆中城颇具特色:山、水、城融为一体,文物古迹甚多,古街区保存完整,在全省乃至全国少见。她向陪同考察参观的我和周有德、邓仕元说:建议你们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定要珍惜历史,保护好古城风貌。

于是,县委、县政府为了广泛宣传,发动全县人民都来保护古城,爱护文物古迹,决定由阆中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阆中县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负责牵头,组织县政协、县人大和相关老同志如县政协副主席侯泽周、李文密、张际中,副秘书长戴则民,县人大常委副主任杨林由、安天泽,阆中中学老教师王义超、毛明文,县委办主任李炽昌,县政府办主任马正经等同志,于年5月编辑了《古城阆中历史概述》一书,对宣传阆中历史和古城发挥了重大作用。

年2月2日,四川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以()规号文件批准了《阆中县城总体规划》,在批复中着重指出:“阆中县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汉时期曾是全国天文研究中心之一,三国名将张飞镇守的军事重镇,城内遗存名胜古迹甚多,部分古街古巷保持完好,应划定范围加以保护。在保护区范围内必须新建的房屋,要注意与原确建筑风格相协调、希阆中县政府在总体规划指导下,作好详细规划,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努力把阆中县城建成为不失古城风采的社会主义新城镇。

县城总体规划批准后,县委、县政府又决定向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努力,由城建局长周有德负责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组织有城建、文化、文物、政协文史委等方面的同志编写申报资料,草拟县政府申报文件,尽快上报省城建厅,省城建厅审查同意后并转报到国家城建部。在国家城建部、文化部、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讨论评审之前,县城建局领导多次前往北京向有关部门汇报。年8月,我与邓仕元、牛德强一行又专程前往北京,在宋廷明、王青、王华(均为在京工作的阆中籍人)同志的关心、支持、配合下,向城建部、文物局的专家和处长罗哲文、王景慧、郭旃汇报,并报送了补充资料。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文物局郭旃副处长递送了请束,邀请他到阆中观光考察。

年9月郭处长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亲临阆中实地考察,在县政府领导及城建局、文化、文物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对阆中古城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生态环境、民族风情等作了深入的了解,搜集和拍摄了大量的资料和照片带回了北京,并在《中国文化报》发表署名文章,介绍考察阆中古城的情况,为专家讨论评审会作了充分准备。

经专家评审通知后,于年12月8日,国务院号文件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38座城市),阆中名列其中。当时的四川省列入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还有重庆、宜宾、自贡。

阆中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在全省及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更加激励阆中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精神和焕发出保护好名城、建设好名城的更强创造力。年2月21日至23日,四川省第一次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在阆中召开,44个地市州县、省级有关部门、8个新闻单位出席会议。省建委主任杜恒产传达了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与会代表交流了经验,并参观了阆中古城的保护和建设,顾金池常务副省长到会作了重要报告和会议总结。

我在大会上代表县人民政府作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发言。紧接着,年11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规划局和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在阆中召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专家、学者以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教授现场参观考察了阆中的古城保护和建设,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使阆中的知名度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年11月4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山东曲阜阙里宾馆召开,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及国家有关专家出席会议。我和周有德同志出席会议,并被选为研究会理事。在这次大会上,曲阜市(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长首先介绍了曲阜市的基本情况及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名城的保护和建设经验,我们边听边思考,看看曲阜,想想阆中,反复比较,认真鉴别。

大会休息时,我同周有德同志边议论边商量。我认为,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曲阜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曲阜的人口、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阆中很相似,但曲阜是周代鲁国都城,孔子在这里创立了儒家学派,而孔子是世界性思想家,现存的孔子故宅、孔府、孔庙、孔林世界闻名,曲阜还有两所大专院校。差距是明显的,阆中是否可以与之相比?经过论证后,认为阆中也有超过曲阜的地方。如阆中的山、水、城融为一体,生态环境美,包括阆中的工业,外贸出口企业和名牌产品,传统产业的继承和发展都比曲阜强,是四川省轻工和外贸出口基地县。

综合起来考虑,阆中也有条件撤县建市,回去后要努力抓好这件大事(周有德同志也表示赞同)。回到阆中后,我们重点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动员全县人民努力抓好经济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二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阆中的良好形象:三是积极向上申报撤县设市。

在加大宣传力度方面,县城建局组织阆中有关人士写了不少文章,在国内外报刊上宣传阆中的悠久历史、文化、古迹、名胜,周有德同志也在年3月第3期《城乡建设》杂志上发表文章《古城阆中的保护与开发》。年10月四川画报社《交流》经济画报编辑部发行精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大型画册,以阆中概述、巴蜀胜迹张飞庙、伊斯兰教圣地巴巴寺、独特完好的古民居、璀璨的历史斑烂的文化、第一江山、享誉中外的东方丝绸城、城乡遍广厦、山水亦多情、诗情画意染江天等方面,向国内外广泛展示。阆中是一首历史的组诗,一幅立体的图画,一块殊胜宝地。年12月,《四川古建筑》、《四川民居》编辑部为总结中国古典建筑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今后更好地保存和修复古建筑;继承优秀的建筑传统,并承前启后,繁荣建筑创作,而与阆中县建委合作,将现存有价值的古建筑、古民居收集整理编印成精美别致的画册《阆中古建筑》。四川省建委主任杜恒产12月27日在该画册首页上亲笔题词:“古城阆中的寺庙、官署、宅第、街道等古建筑,是巴蜀历史文化证据之一,应当好好保护。”

来源丨《名城研究》

图片丨阆中民俗荟

编辑丨阆嬛收录

投稿

请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z/5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