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中国极其难得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或者《一千零一夜》,你就知道梁文道先生,粉丝称作“道长”(其实他并不信道教,以前倒是信过基督教,后来改信佛教)的这个家伙,是多么地不可思议。中学就写文章赚钱的早慧经历,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思维基础,搞过各种前卫艺术的探索态度,什么书都看都懂的天资和勤奋,让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誉满华人文化界了。
于是道长的足迹范畴被百度百科一整理就变成这样了:从大学讲师、文化从业人员、自由撰稿人、电视电台节目主持人、牛棚书院院长、中学校长、商业电台台长、电影创作人和剧评家、作家、书评家、食文化研究人、时事评论员、乐评家,到公共危机处理专员、环保权益维护者、香港爱护动物协会的动物保育大使和观察员、古迹研究员、文化推广研究学者、艾滋病权益维护义工等。
没毛病,毫不夸张。所以说两岸三地的文化人里,梁老师是我第一偶像,这当然有些主观的标准,但客观来讲,他无以伦比的博学境界是我在华人学术界还从没听说过的,而他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鞠躬尽瘁的无私付出精神,更彰显了一名佛弟子该如何做人做事。关于道长的事迹包括神(事)迹,那简直七天七夜都讲不完。还是多看他的节目、多读他推荐的书吧。
话说当时知道资深文艺青年梁文道亦是时事评论员的时候就有点惊讶了,再后来才知道就连吃,他都有那么多好奇、写了那么多专栏。年,他的《味道》系列,一共三本,出版了,分标题分别是:第一宗罪、味觉现象、人民公社。爱吃的我,自然不会放过偶像的作品。
道长的粉丝多少也有些道长的认真劲儿,我读完三本书以后,又将划线标记的内容电子化敲进word,然后又进行分类排列组合,共有一万多字。我觉得天下的吃货都有一种天然的阶级情谊。所以就决定再编辑编辑,分五部分发到这里。
一、历史故事
1.中国事
光绪年间,广州有家叫“聚春园”的餐馆,专做淮扬菜,大厨加入叉烧、虾仁、海参,退出“扬州锅巴”。可广州人毕竟吃不惯锅巴,于是当地许多酒家就把锅巴变成炒饭,并将昂贵的海参踢出去,好让一般大众吃得起,这就是扬州炒饭的由来。
宋珏(明)著《荔枝谱》,第一句话:“荔枝之于果,仙也,佛也,实无一物得拟者。江瑶柱、河豚腴,既非其伦;塞蒲陶、杨家果,不堪作奴矣。”
徐渤(明)《荔枝谱》:“当盛夏时,乘晓入林中,带露摘下,浸以冷泉,则壳脆肉寒,色香味俱不变。嚼之,消如降雪,甘若醍醐,沁心入脾,蠲渴补髓,啖可至数百颗。”
《吕氏春秋》曾经盛赞象肉是“肉之美者”;而《本草拾遗》更说一头大象的肉包含了十二生肖中所有动物的肉(连龙肉也算在里头),其中又以象鼻为最,因为只有象鼻是大象的“本肉”。有人说象牙文比甲骨文更早。殷墟出土了象牙酒杯。根据史学家MarkElvin的《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三千年前的中国,北起黄河下游,南至珠江三角,处处有大象的足迹。15世纪后,全球天气变冷,象群只好往西南方撤,象群逃到岭南(云贵边境山区外中国象的最后据点),烤象鼻和象牙便成了岭南特产,美国学者RobertMarks(马立博)说:“有清楚的证据表明大象是通过非常专业的方法和技巧被诱捕和杀死的。”古人有云:“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炙。”——香港最后一次发现老虎是年11月。
《周礼》里面天子吃的八珍里有狗肝,西非许多部落以爱狗闻名,但狗老了照杀照烤。
中国两个地方人懂得吃鱼生:顺德和中俄边境一带。
龙虾不只能活到一百岁,也会怀子九月,还有发达的触感神经,可以感受痛楚,但欠缺了由于过度疼痛而休克的能力,所以只能在沸水中清醒地剧痛到死。
古人水煮熬汤,今人大火炒菜。
人人都说挂炉烤鸭是新派做法,便宜坊的焖炉烤才是原始正宗,其实最早的北京烤鸭是“杈烤”,杈子叉住直接烤。“鸭胚要干,果木要陈”。
烟熏、风干、冻藏、盐腌、醋泡、油浸;每一种都在保留食物的同时改变了食物的味道。保存办法亦是烹调技术。
2.外国事
今日史学界公认西欧餐厅的出现,乃法国大革命之后的事。黑尼叶见证:“年以前,巴黎餐厅不过百数,现在却至少多了五六倍新店。”
西红柿本是美洲土产,今天成为意大利菜不可或缺的元素。
Tabled’hote(套餐)其实是最古老的供菜方式,最早法国餐厅做的都是套餐,那时餐馆是中下阶层才去的地方。
白松露、鹅肝、鱼子酱并称欧洲美食三宝,尤以意大利Piemonte的Alba白松露为最。白松露其实不是用来吃的,它贵,纯粹贵在香气。燕窝要工人冒生命危险爬悬崖采集,白松露则要夜晚秘密用狗去找,但其更神秘之处,在于“焦土现象”,即它附近的植物会因其生长而干枯,直径范围可达十多二十米,直如被雷劈过一般,留下一圈烧焦的土地,至今无人给出科学解释。
太平洋两岸的人都发现人参不知长得像人,甚至还是一种介乎植物、动物间的仙灵般的存在。根据植物学家的说法,人参懂得假死休眠,能躲在地下好几年,等附近猎参热潮过了之后再冒头。
英国是最早废除黑奴的国家。18世纪末,废奴运动者曾在国会屡推废奴法案而不果,于是开始呼吁大家不吃糖,因为蔗糖都产自美洲黑奴手下。
英国人认为法国人是群爱吃田鸡的小气鬼,而喜欢壮牛的英国人则是英勇豪迈的男子汉;法国菜的华丽多彩说明了他们的虚浮造作,英式烧牛肉则显示出坦荡直接的性格……
葡萄酒里加水是当年常见的习俗,就连路易十四也这么干,那时人们反而会认为不兑水的干饮才是野蛮表现,理由和今人喝单一麦芽威士忌时兑水一样,他们认为这么做可释出酒香气,甚至到20世纪初,法国家庭日常饮用餐桌酒也保持掺水,香槟除外,因为加水会破坏气泡密度。
咖啡原产地埃塞俄比亚,对咖啡之规整完备,是连日本人都望尘莫及的祭祀。
一直到二战前,美国人消耗最多的肉不是牛肉,而是猪肉。有人甚至把19世纪的美国称为“RepublicofPork”。牛肉成为美国人肉食之王在20世纪中叶,牧场老板发现养牛的新方法,就是虐待它们!同时,美国出现“市郊化”现象,中产搬到近郊住,后院用木炭烤肉很爽,而猪扒得熟才安全,一熟又容易干,而牛肉,生吃也吃不坏人。所以美国牛扒的牛逼,不论肉质还是做法,其实都是很短历史的味觉现象。
不同的社会对家居空间的划分与配置很不一样。s开始,美国新建成的房子就开始把厨房挪到对门的正前方了。到了70年代,厨房慢慢像今天,成为一家生活轴心,因为女性工作增多独立性提高。
根据权威美食字典Larousse的解释,昔日法国火车站常设buffet,旅客在上车前先饱餐一顿,有的车站buffet太出色,不坐火车的人也闻风而至,但真正让自助餐风行全球的是发明了现代快餐的美国人。
美国人传说蒙古骑兵把生肉夹在马鞍和马背间,长途跋涉,生肉变肉泥,可以生嚼,这就是“鞑靼牛肉”的由来。蒙古人把鞑靼牛肉留在了俄国,传到德国的汉堡后,用火烤成肉饼,再由水手带回美国多添两块面包和奶酪洋葱,就形成了汉堡包。
二战时,美国一天出5艘军舰20架飞机50辆坦克,还有比汉堡更适合没日没夜工作的工人的食物么?
20世纪初,美国人开始疯狂爱上番茄酱。
炸薯条是美国军人在一战后从欧洲带回的。
麦当劳是香港人的排队老师。
葡萄酒也是某种意义的罐头。年,现代罐头先驱NicolasAppert(法)出版专著谈制作罐头心得,整个19世纪里,生产和贩卖罐头的小作坊主人全都以厨师自居,和今天出罐头的老板叫工业家的情况大不同。
古埃及人发明了啤酒,三千多年的历史,冰冻啤酒顶多一百多年历史,是很年轻很美国的现象。
19世纪,澳洲掀起过一股淘金热,根据当时一份民意调查,竟有四分之一的英国人打算移民澳洲。当年进口澳洲最大宗的奢侈品,竟然是产自北美的冰块!现代冷藏技术彻底颠覆了新鲜的定义,古人要有冰箱,泡菜罐头就不会有了。
古希腊的成年男子要在宰牛祭献仪式后才算公民,重点是仪式后大家得分吃牛肉。
北美印第安部族的Potlatch!!!
罗马人发明了古代世界最多姿多彩的催吐方法。
8世纪到15世纪,西班牙基本是北非伊斯兰教徒的领土,他们引进大米、杏仁、橘子以及弗拉明戈音乐的前身,他们把科尔多瓦建成欧洲的文化中心,连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年轻时也要专程到此学习,而且这里不像西欧,这里允许异教徒存在。年,天主教联军攻入格拉纳达,逐出摩尔人,收复西班牙,然后严酷的宗教法庭出现了,他们用斩首和绞刑对付异教徒,势要纯净宗教。当局逼迫嫌疑人吃猪肉以辨别是否为异教徒,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许多家庭在门口屋檐悬挂火腿,证明自己不是穆斯林。
龙猫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上就有不少村民养它,每家每户起码都有十几二十只。
到近代,西方人才发明出不吃宠物的想法,“宠物”的概念本身就是套现代产物。
有一支北美印第安部落,他们捡起树枝的时候,都会用特别的方法询问其意愿,只有那些心甘情愿的树枝才会被他们带回营地。……所有的文化所有的宗教都存在某种饭前饭后的祈祷,这些祈祷把整个进食过程框了起来,使它成为冥思的对象,修炼的过程,感恩的时刻。于是,最体现动物本能的进食行为变成人类超脱的神圣转机。
现在的三文鱼一定要彻底煮熟才能入口,而且绝对不能吃皮。至于海虾,全世界最大出产国越南的海洋生物学家提出警告,当地暖水海虾场已经严重污染。
古时斯巴达人把小孩扔到旷野,没被啃掉的才能回来当战士。
我们的日常生活深受太空科技影响,数码相机和饮水净化机就是源自宇航需要。
齐泽克好像说过,当代美国人的反烟运动其实要在每个人身边建起一个无形防护伞,也是自由主义“noharmprinciple”的极端演化。美国大众文化对各式气味极度敏感和执着,他们比任何人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