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养生灸--清明艾灸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此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得此名。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因此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一方面气温渐升,需要适当减少衣物;另一方面,在祭祀的环境之下,要注意消极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清明灸
清明节气中对呼吸系统疾病要予以高度重视,多变的天气又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因为要多做艾灸,防病保健。
清明灸,适合所有女性朋友、男性、老年、儿童等人群,既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慢性病的治疗,还是一种自然而高效的保健方法。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春季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逐渐升起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能够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值得推荐的是,除了艾灸之外,清明时节睡前用艾叶水煎泡脚,能够增强艾灸温经活血之效。
清明食
饮食选择,甘辛适度。在饮食方面,清明前后,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少吃“发”物。多食荠菜、菠菜、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及水果,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节气,不宜食用“发物”,如笋、鸡。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滋水涵木。
清明多雨,此时冷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人体常湿困、四肢麻痹,可多用利水渗湿和补益、养血舒筋的药材,如银耳、薏仁、黄芪、山药、桑椹、菊花、杏仁等。
清明眠
“清明谷雨到,早起晚睡觉。”这句俗语在起居方面概括了春季养生的特点。到了清明,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清明穿
清明时节寒暖交替,建议大家不要过早穿单衣,保暖同样很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谨防感冒。
清明行
清明时节,大地逐渐清气上升,同时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难得时段。此时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宜多到户外运动。
中医认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此时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所以这一阶段也是高血压的易发期,所以春季要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清明情
清明节有着双重的意义,既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又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更要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