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调经类止带类

第九节 调经类常用中成药

  一、乌鸡白凤丸   二、艾附暖宫丸   三、益母草膏(颗粒)   四、更年安片   五、桂枝茯苓丸

一、乌鸡白凤丸   乌鸡(去毛爪肠)醋鳖甲桑螵蛸黄芪白芍天冬地黄川芎丹参芡实(炒)鹿角胶煅牡蛎人参当归醋香附甘草熟地黄银柴胡山药鹿角霜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气血两虚,身体痩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1.孕妇禁用。2.气滞血瘀或血热实证引起的月经不调或崩漏不宜用。3.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用。4.感冒时不宜用。5.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及其制剂。6.服药期间忌辛辣、生冷食物。7.过敏体质者慎用。

二、艾附暖宫丸      艾叶醋香附制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炙黄芪续断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1.热证、实证者不宜用。2.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用。3.治疗痛经,宜在经前3~5天开始服药,连服1周。如有生育要求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感冒时不宜用。5.服药期间忌食寒凉之品。6.过敏体质者慎用。

三、益母草膏(颗粒)      益母草   活血调经。   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症见月经量少、淋漓不净、产后出血时间过长;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1.孕妇禁用。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食物。3.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4.过敏体质者慎用。5.气血两虚引起的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心悸,疲乏无力不宜用。,头晕心悸,疲乏无力不宜用。

四、更年安片      地黄泽泻麦冬熟地黄玄参茯苓仙茅磁石牡丹皮珍珠母五味子首乌藤制何首乌浮小麦钩藤   滋阴清热,除烦安神。用于肾阴虚所致的绝经前后诸证,症见烦热出汗、眩晕耳鸣、手足心热、烦躁不安;围绝经期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1.脾肾阳虚者不宜用。2.感冒时不宜用。3.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4.过敏体质者慎用。,头晕心悸,疲乏无力不宜用。

五、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1.孕妇忌用,或遵医嘱。2.经期停服。

病症

证型

其他

乌鸡白凤丸

月经不调

气血两虚

偏于补养

艾附暖宫丸

月经不调,痛经

血虚气滞、下焦虚寒

偏于散寒

益母草膏(颗粒)

月经不调

血瘀

更年安片

更年期

肾阴虚内热

心烦失眠等

桂枝茯苓丸

血瘀

第十节 止带类常用中成药

  一、妇科千金片   二、花红颗粒(片)

一、妇科千金片      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党参   清热除湿,益气化瘀。   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   1.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者不宜用。2.糖尿病患者慎用。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厚味食物。4.青春期少女、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过敏体质者慎用。

二、花红颗粒(片)      一点红白花蛇舌草鸡血藤桃金娘根白背叶根地桃花菥蓂   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用于湿热瘀滞所致带下病、月经不调,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隐痛、腰骶酸痛、经行腹痛;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见上述证候者。

  2.妇女经期、哺乳期慎用。月经过多者慎用。

证型

其他

妇科千金片

湿热瘀

补气

花红颗粒

湿热瘀

月经不调

九博教育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
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z/2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