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斗争中创造了一批具有地方色彩的谚语、歇后语,现收录如下。有音无字的用同音字代替,无同音字可写的用“口”表示。
一、谚语
(一)社会生活谚语
人穷志不穷。
近官得力,近厨得食。
蛇有蛇窿,鼠有鼠路。
枪打出头鸟。
独手难遮天上月。
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
三只姑娘成个圩。
树大开丫,仔大分家。
富贵心头勇,穷人懒动身。
天师(风水先生)多,难落葬。
人怕出名猪怕壮。
前人种树,后人遮荫。
发誓发得灵,班房无罪人。
上屋搬下屋,唔见一箩谷。
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一世好。
四十四,眼生刺;六十六,学唔足。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要人打落,火要人烧着。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出门看天色,入门看面色。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平时唔烧香,急时抱佛脚。
欺山莫欺水,欺水变死鬼。
人情还人情,数目要分明。
人带面,树带皮,岭岗带草皮。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人情好,食水甜。
有嘴话别人,无嘴话自己。
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处杨梅一样花。
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一样米养百样人。
吵跤无好言,打跤无好拳。
莫笑他人老,终须轮到我。
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好事不怕做,坏事切莫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家有千两金,别人有把称。
树头生得正,不怕树尾摇。
铁不炼不成钢,人不练不健康。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大火煮粥,细火肉。
食唔穷,着唔穷,唔会打算一世穷。
再好龙床也唔当自家的狗窦(窝)。
为老不尊,带坏子孙。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船到滩头水路开。
文章怕开头,笑话怕开口。
(二)勤俭致富谚语
少到田头望,禾苗难生长。
耕田不用功,割禾箩里空。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出宝,人懒地生草。
平时莫斗肆(聚餐),年节莫孤凄。
勤俭致富,和气生财。
懒人多屎尿。
家有千棵桐,子孙不受穷。
(三)农谚
旱田改水田,一年顶三年。
科学种田,亩产上千。
养羊种姜,本少利长。
植树造林,富国裕民。
山上没有树,水土难保住。
山上多种树,好过修水库。
山上穿绿装,田地不丢荒。
要想水源足,满山种竹木。
要想庄稼好,样样都要早。
十年早,九年好,一年唔好补懒老。
迟禾谷,迟鸭无肉。
种田无秘诀,最怕肥料缺。
人靠饭养,禾靠肥长。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中耕施肥早,禾苗长得好。
春鸡叫朗朗,耕田阿哥莫打趟。
正月种竹,二月种木,三月禾苗处处绿。
早造唔怕雨淋头,晚造唔怕火烧天。
田地犁得深,瘦土变黄金;
田地犁得浅,肥田变瓦片。
惊蛰犁藤直。
穷人唔听富人弄,唔到清明唔浸种。
清明晴,百样成。
谷雨无雨,交还田主。
立夏前,插完田。
插田到立夏,插唔插都罢。
上造定秧根,下造齐秧身。
小满江河满。
芒种麻,夏至豆;立冬麦,小雪菜。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处暑定禾苗,白露望禾标(出穗)。
白露白茫茫,红薯唔过行。
十月朝,放牛标(任牛跑动)。
望冬莫望年,食完年饭又下田。
(四)气象谚语
朝看东南,晚看西北。
大雨下下昼,虾麻水面游。
早起红霞,大雨哗哗;晚起红霞,晒死老爷。
雷公先唱歌,有水几多。
回南转北,冷到面乌鼻黑。
烟不出屋,天就要哭(下雨)。
乌云过银河,当夜雨滂沱。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满潭。
云往西,披衣;云往北,好晒谷。
云跑南,有雨下不完;云跑北,有雨下吾得。
日枷晴,月枷雨。
日头带枷,出门唔用遮(伞)。
日出东南红,无雨便是风;
日出天发紫,有雨不能止。
日落西山胭脂红,不是下雨就刮风。
日出西山黄,大风吹倒墙。
太阳出得早,天气不会好。
日头送夜,水打那渣(杂物)。
月光生毛,大雨滔滔。
今夜天脚红,明日有霜冻。
冬天落日西山红,明日定会有霜冻。
洋迷(蜻蜓)低飞有雨追。
猫儿吃青草,天气不会好。
鸡不离窝,大雨滂沱。
蚯蚓滚沙,大雨哗哗。
白鹤入坑,大水发生。
久雨鹧鸪叫,太阳跟着笑。
南雄落湿石,英德大三尺。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用力。
正月十五阴,柴草贵如金。
正月雷鸣二月雪,三月犁头有阵歇。
正月冷牛,二月冷马,三月冷莳田亚妈。
春南晴,冬南雨。
春雾晴,夏雾雨。
春寒雨至,冬寒无事。
春暖春晴,冬暖冬雨。
春刮北,雨。
惊蛰不吹风,冷至五月中。
惊蛰闻雷声,粮食堆仓顶。
清明谷雨,冻死老虎。
清明晴,鱼子上高坪;清明雨,鱼子潭下死。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
芒种芒头脱,夏至水推(冲击)秧。
吾怕芒种夏至,最怕七月十四。
四月八,大水发。
吾食五月粽,棉被唔好送。
小暑大暑,有食懒煮。
六月凉,饿断肠。
立秋吹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
雷打暑,有谷无米煮;雷打秋,得半收。
白露不打风,谷仓不会空。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冬至有冻,冷到芒种。
冬至日出头,年前年后冻死牛。
冬至在月头,冻死老黄牛;冬至在月腰,
有米柴烧;冬至在月尾,放牛细仔唔知归。
二、歇后语
半夜食黄瓜——唔知头尾。
芝麻开花——节节高。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猪笼落塘——四面入水。
丈二竹筒——难顾两头。
秀才驶牛——到呀转(倒退)。
黄毛鸡仔打跤——嘴嘴到肉。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棺材老鼠——爱进唔爱出。
猪打跤——使嘴。
煞(煮)熟黄豆——变暴。
狗食生米——冇变暴。
狗打老鼠——冇功劳。
琼薯婆(蟾蜍)屑脚——死顶。
竹篮打水——一场空。
芋头点糖——心淡。
狗咬乌龟——冇处下牙。
雷公打跤——争天。
木匠担枷——自造。
蛇进竹筒——寻死路。
老鼠沿秤钩——自称。
骑马答(兼)苦棍(拐杖)——稳稳整整。
屎坑麻饼——用。
和尚擎遮(打伞)——无法(发)无天。
鸡生春(蛋)——怕人知。
丈二和尚——摸唔倒头脑。
脚绑生毛——少打。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糯米做齐——入(里面)软。
钱讲打斗四(聚餐)——讲香嘴。
屋梁上挂水壶——水平高。
净云吞一碗——面(没脸)。
八月十五月亮——圆满。
蚁公嘴——好厉害。
搬起石头打自己脚——自讨苦吃。
脱裤打屁——多此一举。
落稳屁股吊颈——死不了。
背石头上山——多余。
被窝里打屁——独吞。
大门口挂灯笼——成双成对。
大蛇屙屎——见过。
肚屎(肚皮)上磨刀——好险。
十月芥菜——有心。
拿竹篙(竹竿)进门——直来直去。
竹篙(竹竿)打水——平平过。
黄牛过海(河)——角(各)顾角(各)。
肉包子打狗——有去回。
湿水棉花——得弹(谈)。
食猪红(猪血)屙黑屎——马上见功。
一头雾水——唔知天。
十个手指捡(拾)田螺——十拿九稳。
三斤猪头肉——得把嘴。
床底下破柴(劈柴)——撞板。
黄鼠狼同鸡拜年——好心。
花被盖鸡笼——图好看。
矮仔上楼梯——步步高升。
驼背佬唱呀(拜神)——得一半。
肥佬买线衫——几大就几大。
鬼打师爷——无法。
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黄肿佬打屁——阴消。
来源:《英德县志版》
你还知道哪些英德的谚语歇后语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