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m.39.net/pf/a_6169146.html
“不争”与“争”是老子经常讨论到的一个命题,“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全书八十一章,有七章八处谈到“不争”,可见其地位。老子“不争”的人生智慧熠熠生辉,“不争”是老子处世之道中非常高明的一招。
“不争”的高明在哪里?“和谁都不争”当然是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但是像名、利、权等“身外之物”,如果“不争”,是绝对不会自动送到你手里来。老子说的“不争”可不是真的放弃,临阵脱逃,让得一干二净,而是一种以退为进、曲线救国的方法。如果面对那些“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争”者,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放弃不是退缩,放弃也可能是最好的得到,或者想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谁也不让谁,争得头破血流,最后两败俱伤,让别人捡到便宜,这就是争的坏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老子一样,放低身段,“不争而善胜”。
庄子有一个关于“呆若木鸡”的典故,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足足养了一个多月,原本目光犀利,盛气凌人的斗鸡,被他养得好似木头做的鸡,外表愚笨,实际上目光凝聚、纹丝不动、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也就是“不争为争”。
宋朝时,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后,江南的南唐政权仍与北宋对抗,徐铉是南唐的一个重要人物,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有一次,南唐派他来北宋朝贡,北宋宰相想选派一名“押伴使”来陪同徐铉,结果挑来挑去,就是找不着合适的人选,因为北宋群臣,人人都知道徐铉善辩,生恐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丢了面子事小,还让朝廷脸上无光,这个难题丢给了宋太祖,宋太祖经过考虑,别出心裁地从10名不识字的侍卫兵中选了一个去陪同徐铉。
徐铉也不明白这位“押伴使”的底细,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词锋锐利,妙语连珠,而不管他说什么,这位“押伴使”好像完全听不懂的样子,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徐铉摸不着头脑,还以为对方功底太深,不屑于和他交谈,于是,他搜肠刮肚,一个劲地与他高谈阔论,而他仍不予回答。几天过去了,徐铉累了,干脆闭上嘴,不再说些什么了,心里却不由佩服这位“押伴使”的高深莫测。宋太祖的这一高招,是一种以愚者战胜智者的竞争艺术。不争而致胜,和“呆若木鸡”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老子的“不争之德”的精义所在。
老子说,“夫惟不争,故无尤”,正因为不争,所以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也少了很多烦恼,不过,“不争”主要是指的是一种超脱的心态,就是说,世人所追求的很多身外之物,并非生命的根本价值,顺其自然即可。因此,别人争不过你,就因为什么东西都不能改变你那的心态,改变你的生命追求。你不会因小成小得而湮没了自己,也不因小小的挫折而改变志向。只有“无执”才能“无失”。所以,“不争”所得到的效果,其实远远大于你去“争”。
唐朝大将郭子仪是经过考试录取的“科班”出身,历任军职,大有功于社稷,如果没有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天下早就被安禄山所得,肃宗对他极为倚重,曾亲自劳军灞上,并且对他说:“国家再造,卿力也。”
虽如此,但郭子仪反而愈加谨慎,愈加谦虚,肃宗死后,当时和郭子仪并肩作战的李豫继位,后来称号为唐代宗。听信谗言,认为郭子仪功劳太高,难以控制,罢免了郭子仪的一切兵权职务,只派他为监督修造肃宗坟墓的山陵使而已。郭子仪一看形势不对,马上把肃宗当时所赐给他的诏书敕命千余篇,统统都缴还上去,以示自己别无二心,才使代宗有所感悟,心生惭愧,下诏书给他道歉。
没过多久,叛将作乱,直逼京城,代宗也同他的祖父唐明皇一样,离京避难到陕州。不得已,又匆匆忙忙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坐镇咸阳。这个时候,郭子仪因罢官回京以后,几乎是个“光杆司令”。然而,他一接到诏命,马上出发,一路南下,收集逃兵败将,加以整编。后来总算碰到旧日的部将张知节来迎接他,才在洛南扩大阅兵,屯于商丘。因此,又是军威大震,再次收复两京。
郭之仪的立身处世,真正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朝廷需要他时,一接到命令,不顾周围兵微将寡。等到朝廷怀疑他时,也是毫不犹豫,打起包袱就回老家。所以屡黜屡起,却安然无恙。“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无怪其生前享有令名,死后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绝少数名臣之一。
“不与人争”不是心如死灰,对事物加以躲避和退缩,而是对自身能力及素养的自信与自尊,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的远见卓识。“不争”的人,不会人为的造作或故作深沉以掩饰自身的无能与脆弱,而是豁达睿智,表现出一种经风经雨之后的旷达与理智,看看历史上的那些居功自傲者,功高震主者,恃强欺人者,很少会有好下场,而消光同尘,明哲保身,激流勇退的智者,往往能保全其身,得享大名。无私反而成就其私,这就是不争的核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