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文房四宝日用不知,功盖万世毛笔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文/合肥海关张朝晖

随着现代书写方式的变革,以“文房四宝”为代表的传统书写工具逐渐退出了实用领域。但是,在这之前,在数千年文化的发展与传递过程中,它们的历史功绩难尽其详,也毋庸多说。经过漫长岁月的濡染,它们自身也积聚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从而成为传统文化的符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占比甚微,其时进出口贸易量小,出口主要为资源性商品和农副产品,为增加外汇储备,传统的工艺美术制品也成为出口创汇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其中我国特有的“文房四宝”为国家的出口创汇也作出了应有的历史性贡献。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意,本文试对称之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作一梳理介绍。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工具中,毛笔可算中国独有的品类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书法、绘画是离不开毛笔的,毛笔作为中国古代文字书写、绘画创作的基本工具之一,与其他传统的文房用具一起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文明传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历来受到书画家的喜爱。

笔与文字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就用“小锥、尖锐的骨器”等刻写文字。著名的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就有二三十个用这种硬笔刻写的汉字符号。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的甲骨文,用的也是此类硬笔。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聿”“不律”“弗”等多种名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统一称作“笔”。

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墓出土的一套写字工具

毛笔出现的历史也相当悠久,相传是秦将蒙恬创造了第一支毛笔,而根据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出土的毛笔实物,可以断定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毛笔。甚至根据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可以推测出仰韶文化时期即已出现了原始毛笔的雏形。在这一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彩陶器物,其花纹图案呈现出明显的用毛笔描摹过的痕迹。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随着书法、绘画的发展,出现了名目繁多、种类不一的各类毛笔。到了魏晋时期,毛笔已经比较考究,出现了专业的制笔高手。三国时期魏国韦诞的《笔经》一书,就对当时的制笔方法作出了相当详细的总结。

毛笔由笔管和笔头组成。笔管以竹、木、瓷、牙、漆、珐琅、玳瑁、玉等材料制成,以竹管最多。笔管的形状多为圆柱形,亦有菱形、锥形等,并且多有图案装饰。笔头多用兽毛、家禽毛甚至人发等制成,以狼(黄鼠狼)毫、羊毫或兼毫(软毫和硬毫的结合)最多。由于毛笔是由动物纤维制成,难以长久保存,故流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除少数发掘品外,能见到的明清毛笔,已算得上是稀世珍宝了。

晋时,宣州(安徽宣城)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尖坚挺著称于世。到了唐代宣笔声誉日隆,“陈氏”“诸葛氏”跨唐宋两朝,制笔技艺世代相传。“诸葛氏”所创“无心散卓笔”具有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书写流畅的特点,被称为“海内第一”。宋代除了宣州诸葛氏之外,歙州的吕道人、黟州的吕大渊、新安的汪伯立等制笔工匠都名冠一时。宣笔用料精审,工艺要求严格,有“装潢雅致,毛纯耐用、刚柔适中、尖圆齐健”的独特风格。宣笔有多个品种,其中“古法胎毫”“玉管宣笔”“安吴遗训”“黄山烟雾”“梦笔生花”等更是别具风格,深受书画家好评。书画家刘海粟赞宣笔为“宣笔纵横,蝉蜕龙变”,同时他还监制“莲蓬斗笔”的生产,此笔造型别致状如莲子,很受欢迎。而安徽宣城泾县宣笔厂生产的高级书画笔,除供应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书画店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外,每年还出口10多万支,远销日本、东南亚、欧洲及美洲等地。

南宋时期,由于长时间的宋元拉锯战,导致部分宣州笔工迁至邻近的湖州,而此时湖州也是士大夫影息山林的首选之地,由此带动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元代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由于书风的流变和文人画泼洒写意的需要,羊毫笔逐渐为士林所爱,并得到朝廷的赞赏。有元一代,湖州制笔能工迭出,冯应科、沈日新、温生、杨显均、陆颖等十余人留名史卷,“湖笔”之名就此奠定,逐渐与宣笔同享盛名,乃至超过了宣笔,成为全国毛笔的代表,誉满海内外。至此,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产的湖笔最为著名,其余尚有宣州、歙州、新安、黟州(今宣城市泾县;黄山市歙县、屯溪、黟县等地,均在今安徽省)和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等地,均为著名的制笔中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浙江省生产各种湖笔万支左右。目前,湖笔制作企业近三百家,年产湖笔万支以上,其中70%出口,出口数量占全国毛笔出口量的30%左右。在湖州,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比如创建于清乾隆六年(年)的王一品斋笔庄的“天宫”牌湖笔,善琏湖笔厂生产的“双羊”牌湖笔等,而杭州邵芝岩笔庄制作的“芝兰图”牌湖笔,也蜚声中外,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80年代的纯羊毫笔,早期浙江工艺出口的拳头产品,善琏老笔工古法手作,工艺精湛。笔头精选优质光锋纯羊毫制成,锋颖饱满透亮如玉质,黑子发黄明显,笔杆老料凤眼竹竿,颜色蜡黄温润,螺旋花纹清晰,笔端天然牛角装套,笔斗为古老的人工扎线工艺,更牢固,手工刻字,字体俊秀洒脱。

虽然自“五四运动”之后,毛笔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它仍然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除专业书画艺术工作者外,传统书画艺术爱好者人数众多,海外华人及外国人中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为生产毛笔提供了巨大市场。笔者体会,初学书法及国画者,可准备几支大、小“白云”及大、小“山水”即够用了。随着书写、绘画水平和理论认识上的逐步提高,再根据自身学习实践的需要,挑选一些不同品牌类型和型号的毛笔。待经年累月熟练使用后,还可以再适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y/8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