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界一代宗师秦含章先生岁寿辰
今年是秦含章先生岁,我这里就说说我和秦老的那些事。
我国把80岁称为朝杖之年。80岁以上为中寿。88岁为米寿,90岁以上为上寿。99岁为白寿,岁为期颐之年,岁为茶寿。
岁以上就没有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岁是多么遥远的目标,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更何况是岁了,所以秦老岁使得平时冷落的门前格外热闹起来,平时忙着各种惊天动地的大事的老总们纷纷前来拜会,述说着自己的酒和这位酒界泰斗关系,希望拉的更近,甚至说秦老长寿是每天喝多少杯他的酒的功劳,让人不禁笑了。
年4月秦老在家中客厅
我和秦老相识大概有三十多年了。那个时候我在轻工业部办公厅,秦老在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研究所当所长。
严格的说,当时我们所谓的接触其实就是我坐在下面听他作报告,那是80年代,秦老是全国人大代表,每年开完了全国人大会,他在台上给我们轻工业部几千名干部传达全国人大精神,我们在下面恭恭敬敬的聆听,说实话,他那浓重的无锡普通话,听起来还是挺费劲,能听懂的也就一少半,更没有想到我会和秦老有什么交集。
直到年调到中国酒杂志社当社长兼总编,要了解行业情况,首先听到的就是行业的一些老专家的名字:秦含章,周恒刚,辛海庭,龚文昌,熊子书,沈怡方,郭其昌,管敦仪,高月明,高景炎,范仲仁,陶家驰,王秋芳,王俊玉……
我一听,秦老,周老,辛老我认识啊,虽然只是在轻工部办公楼的楼道里有点头之交,他们又在北京,方便啊,立即拜访。
至今仍然记得和秦老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进到到团结湖那个简易的房子里,坐在不到六平方米客厅兼书房里,我不敢相信,这么简陋,虽然古人有陋室铭,可这也太简陋了吧。
我们私下都说到部里工作就是为了房子,部机关不要说司局长,就是处长也比这个强多了,可是一个享受副部级待遇的老专家就住在这样的地方,我实在不能把这个房子和在轻工部几千名干部大会上慷慨激昂做报告的秦老联系起来,这是至今我都不理解的地方,每去一次秦老家,我就难受一次,感慨一次。
秦老的视力和听力都不大好,老伴索颖教授大声的趴在他的耳朵旁当翻译,介绍完我以后,秦老很热情地握着我手说,轻工部的领导,轻工部的领导!(这竟然成了我每次去秦老家他必说的话,遗憾的是最近两次我去看他,接替索教授照顾的秦老的小儿子秦大文介绍完我以后,他竟然没有这样说,我在想他已经记不起来我了。)
秦老声若洪钟,中气充沛,思维敏捷,兴趣盎然的回忆起轻工部的各种事情,谈论起酒界的各种人物事情,不知不觉就一个半小时了,秦老还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我怕秦老太累了,示意索教授,索教授说秦老还没尽兴,别着急!
秦老最后拿出一本刚出版的厚厚的一本大部头的书,《国产白酒工艺技术和实验方法》,翻开扉页上当面写上“请赵爱民社长指正--秦含章”。我连说不敢当。
告辞下楼,到楼下车里,我的司机郎师傅说,别看是二楼,听的清清楚楚,就和吵架似的,声音真大!
从这以后我就成了秦老家的常客,每年最少也去7、8次。
话题也就越来越深入,因为我的第一个职业是医生,有一次,说起索教授写的白酒营养的文章,秦老就说年,参加了法国可涅克市首届国际蒸馏酒学术会议,带了国内最有名的一款酒(我至今仍然要保密,不能说出这个酒的名字),请法国的食品研究所化验。结果化验回来以后,那个法国人就跟他说,“老先生。您带的这不是一瓶酒啊,这是一瓶毒药啊!”索教授在一旁说:是的,法国人当时就是这样说的,当时我也在场。
我问秦老,你回来没和企业说,没和别人说。秦老说我得给他们保密啊,要不然企业还怎么做!我开玩笑说,他们应该给您保密费。
起码应该给一套房子,您看燕京啤酒就给管敦仪一套房子,说到这里秦老默然了。这个法国化验的事情,我记得秦老还说过一次。
因为中国酒杂志社和著名酿酒大师、酒界大学者辛海庭先生在一个小区里,有一天我约辛公一起去看秦老,辛公时年已经近80岁,一向深居简出。
他很高兴,说多年没有见秦老了,我得带礼品,我说不用了我们准备有礼物,一向清高的辛公说,秦老是我的老师啊,坚持带上了一套毛笔!两个人已经多年没有见面了,辛公见面就恭恭敬敬的给秦老鞠了一躬。两个人相谈甚欢,回忆起酒界的各种各样的往事。
今天有很多厂来给秦老祝寿,但都是大厂,其实得到秦老帮助提携最多的都是些小厂,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但只要做了创新的产品,秦老总是特别热情地鼓励他们。
当时安徽晨野酒厂,做了一个酒,就是把酒用玉石浸酿,催化老熟。让我去请秦老参加北京的推广活动,秦老说这个玉石啊,他不如麦饭石,用麦饭石过滤处理,他的口感应该是更好更柔和。河南仰韶酒厂就用过麦饭石,我们做的实验。
我就说,秦老,这是个商业活动,我们只能说玉石好,千万别说没有麦饭石好。我还直担心秦老到会上说出扫兴的话,没想到秦老做了充足准备,用了历史上对玉的赞美写成了好几首诗,现场朗诵,并且品尝了这个酒,我们当时就说:秦老不老,完全是与时俱进啊!
秦老在中国酒杂志社组织的年布鲁塞尔评酒会晚宴上接受组织者敬酒
有一天我到秦老家,说起酒界的人,听秦老说出陈騊声,魏延寿,方心芳等他同时代的人,我突然觉得这些名字很陌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脸红。
回去赶快查资料,竟然找不到多少资料,我才发现迄今,竟然没有一本记载中国酒界人物事迹的书,当即,脑海中跳出“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是悲哀的”,同样,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行业也是悲哀的,
这么多酒界中人奋斗一生,为酒行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辈子呕心沥血钻研出来的成果,因无人收集整理,就淹没于尘埃之中。
甚至,就连做出很大贡献的人都不被后人所知。若干年后,就连这些当今活跃在酒行业的人们都将散轶埋没在岁月的风尘中。
一种悲凉之感紧紧地攫住了我,令我一时间透不过气来。如果有一本书成为这些酒界精英的落脚点,是不是就可以挽救一批珍贵的史料?
转天我又一次去秦老家,和往常一样,索教授在桌子上摆满了糖果、小食品,一个劲儿地让我们吃,还不时把剥好的糖果硬塞到我们嘴里。我们跟他说编人物的书,他认真地听完了,很高兴地说,“好,这是好事啊,是大好事!酒界应该留下些历史了!”我说,“您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他急速地摆着双手,“我不是人物,你们想知道什么就随便问,我就是顾问。”
年8月,征集《人物志》材料,拟定在年2月19日秦含章先生岁诞辰时出版,以贺秦老百岁华诞。
编写人物志的过程中,我们真正的顾问有两个,一个是从年有轻工业部酿酒处成立起,就在这个处工作,有“新中国酒史的活字典”之称的辛海庭先生,还有一个就是酒界大百科全书秦老。尤其是年辛海庭先生去世了,秦老就成了我们唯一的拐棍。
由于人物志的编写工作难度远远超出预期,人物志到了年9月才出版,我们到秦老家送样书,秦老说自己还需要几本书,我说您德高望重理当再送您几本。秦老和索教授却坚持要花钱买,他说,“你们这本书坚持不上广告,经济上是很困难的。”
秦老在得知中国白酒科学巨匠周恒刚先生病危时特别写的诗,九天后周恒刚先生逝世
索教授又高兴的说,秦老最近做了个体检,心、肝、脾、肺、肾、大脑、血压、血脂、血糖全都正常,和年轻人一样。
秦老也兴奋地说:“哈哈,我还有7颗牙齿,除了眼睛、耳朵不太灵便,心、肝、脾、肺、肾、大脑、血压、血脂……全都正常!”
随行的80后记者浏览了秦老历年的体检“成绩单”后,羞愧地说:“我的成绩还不如您呢。”
有好几次我去秦老家,都谈到了吃饭时间。
索教授说,我不能请你吃饭了啊,我们的饭太烂你们没法吃。我说我们不吃,我看看你给秦老做的什么饭,一看,饭菜非常丰富,主食是一碗煮得稀稀混合着菠菜泥的软饭;一个罗宋汤,汤量不大,但比较浓的肉汤。菜有四道:清蒸鲈鱼,芋头烧肉,白菜豆腐,蒸茄子(蒸好之后拌油盐)。
然后索教授有非常骄傲的介绍了秦老每天的食谱。(索教授是著名营养学家,她在辅仁大学学家政,后在美国明尼索达大学专攻营养学,医院结核病院、医院、医院的营养室,还是北京营养师学会副主任。)
秦老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五餐,且很西式的。
早上7点半吃早餐,一袋半(毫升)牛奶。牛奶里面要加点咖啡,这是他留学欧洲时养成的习惯,他是无锡人,最喜欢吃糖,给他少放糖,更多的时候是加蜂蜜。烤两片面包,一片抹上自制的草莓酱,一片抹上奶酪。
第二顿是12点的午餐。主食混合着菜泥的软饭;一个汤,有时是罗宋汤,有时是排骨汤或鸡汤,汤量不大,但都是比较浓。菜都是比较软烂的。
一到冬天,喝得最多的就是罗宋汤,酸酸的味道,特别开胃。
索教授家炖的罗宋汤,主料是牛肉,配料是西红柿、胡萝卜、土豆、芹菜和葱头。
营养上:牛肉是高蛋白肉类,能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西红柿不仅能增加汤的酸味,而且能补充番茄红素等保护心脏的营养。胡萝卜里胡萝卜素可以保护视力,还能防癌;葱头能增强人体抵抗力、芹菜能补充叶绿素等。
午休后,3点钟吃第三顿:一杯鲜榨橙汁。
下午5点是第四顿,相当于下午茶:一袋牛奶(毫升),两片曲奇饼干。为什么有下午茶?索教授自有道理,老年人年龄大了,吸收差了,喝牛奶就能很好地补充钙。咀嚼能力差,蔬菜做得比较烂,会丢失一些营养尤其是维生素C等,那么鲜榨橙汁则可以找补回来。还要补充些维生素片、钙片和深海鱼油等。
晚上7点第五顿,是晚餐。一碗杂米粥,里面有大米、小米和江米,此外便是两只豆沙包,一碟青菜泥,一只鸡蛋,有时会把鸡蛋做成蛋羹,变着花样做蛋肴。
晚上10点多休息。
我听着,说这么复杂,不难啊?索教授说,难!需要时间,形成习惯。
第一,牛奶不要到商场买,要订新鲜牛奶,每天送上门来,这样的牛奶营养损失最少。
第二,索教授在国外留学多年,特别对果酱情有独钟。她觉得市场上卖的果酱太甜,不适合老年人吃,且有添加剂。自制草莓酱是索教授最喜欢的事。每当草莓上市时,一次买来5斤新鲜的草莓,洗净切碎,分批放入一只铁锅里,用一只木勺子在锅里搅拌,边搅边掺入少许白糖,一直搅到果碎全部融成浓浓的深褐色酱汁。与此同时,旁边的炉子上放着一只大铝煲,煲里煮着几只空瓶子来消毒。这样装进去,密封好,不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也能贮藏一年。5斤草莓能吃一个月左右。尝一下,比外面卖的草莓酱更新鲜可口。
第三,下午的那一杯橙汁也不买瓶装饮料,自己用新鲜橙子1只,对开放在果汁压榨容器里,用手压榨。
第四,早餐之后,维生素B,深海鱼油,维生素C和钙片。
这时候索教授打开冰箱,拿出了营养素,他说秦老是最早吃安利纽崔莱营养素的人了,他从年就开始吃纽崔莱的营养素,我一看有钙片、深海鱼油、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等,真不少啊。
索教授说,一天5顿也是超常的。不过,秦老是少食多餐,随时有食物,随时补充营养,每天还要吃两块巧克力,比利时的,每天还有两块红烧肉。不要过饱。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
秦老喝自制鲜榨橙汁
至于吃软吃烂,这是没办法的选择。秦老只有7颗牙齿,又不愿意镶牙,做饭做菜过程损失的营养素挺多的,所以就要相应地补回来,比如,用纯天然、新鲜的果汁补充,外面卖的果汁可能添加了防腐剂,也不会有%,自制的橙汁还富含镁、叶酸,镁可以保护心肌呢。
至于奶酪,很多人都害怕它含胆固醇,但它同时含有丰富的酪蛋白,容易被人吸收。秦老吃的是低胆固醇的那种,美国牌子,HappyFarm。
这时秦老大声地说:“索颖,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她是著名的营养学家!”
索教授说:“其实,我什么都没做,跟其他老专家不能比。”
秦老指着门上的《长寿歌》:“有钱难买命长寿,无私易解胸风波。亲友往来人情重,养生保健不蹉跎。”说:“我是索颖的实验品。我活到岁,我的体检表是健康的。我没病,什么病都没有。索颖是著名的营养师,我是她的实验品。”
秦老自编自写的《长寿歌》
我说秦老参加活动以后,老年人总是难免“空虚寂寞冷”,每天做什么事啊?
索教授忙说,秦老忙着呢!
早餐后,秦老开始“工作”:铺开宣纸,研墨,写毛笔字,要写两大张,两首七言打油诗,如《寿年长》、《黄酒香》、《稀饭好》、《乐残年》等等,主题都跟健康生活有关。连着标题五六十字,每个字比方块面包小一点,索教授说,这是一项脑体结合的劳动。
下午3点后,秦老继续他的工作:构思第二天上午的两首诗,找选题呢。他拿起圆珠笔,在A4纸上写写画画,涂涂改改,近5点定稿,这是高度的思维活动。
这样的生活饮食,在秦老退休后就一直坚持这样,已经有几十年了。
“运动呢?”长寿的人总离不开运动。
索教授笑着说,秦老对自己很爱惜的,自从年龄大了,他就很少运动,也很少下楼,走路都是慢慢地,生怕自己摔着。
不过在早起下床之前,秦老每天都会做做“脚蹬自行车”的运动,“两手抱头,两腿蹬得很起劲,完全看不出是一百多岁的样子”。
赋诗写字是最大的运动,是气功啊。
记得第一次拜访,跟索教授聊到下午三点时,她突然说,“秦老现在开始写毛笔字了,走,过去看看。”如今秦老最大的运动就是赋诗写字。
在不到六平米的小厅,中间一张大桌子几乎就占了一半。秦老正站在桌子边上大声地用浓重的无锡口音念诗,手握毛笔,琢磨着如何下笔。写字时全然不顾身边是否有人。
诗是提前就已拟好的,一般都是跟健康、品酒有关的七言古诗或者打油诗。秦教授工整地写在了A4纸上,起草,构思素材,用钢笔、圆珠笔一笔一画地写,有时会涂涂改改,一旦定下来就不再改了。
写得满意的作品,秦老会用两只巨型铁夹子把写好的宣纸夹在门上展示,以示“发表”。来家里的客人也喜欢以这幅字为背景,合影留念。
“现在,我们家最大的家庭开支就是买宣纸,一张要8块,每次买都要花一千多块钱。”
写毛笔字的全套活儿都由他一个人完成,拿小毛毯铺桌子,去另一个房间拿宣纸、铺宣纸、折宣纸,研墨等,这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
品尝了赖高淮先生托我带给他的酒,尤其是知道赖高淮已经80岁还能酿酒,秦老高兴地题诗一首
索教授说,吃牛羊猪肉时,喝点酒有助于消化吸收。需提醒的是,秦老喝酒都是五钱的一小杯,主要是黄酒,偶然也喝点白酒。
我开玩笑地说,就喝这么一点啊,这不是让我们做酒的饿死了吗?
秦老左耳失聪,只要感觉到索老声音频率他就能听懂,一旦感觉消失就会喊:索颖,你来啊!
去年96岁的索教授去世后,现在这个担子落在了他的小儿子秦大文身上,老是在喊“大文,他说什么?”
生老病死是人人都逃不过去的,我们祝贺秦老长寿是为什么?
秦老的长寿给我们什么启示?
古话说“有德之人,活得长死的快”,活就要活的有质量,生活能自理。
秦老,为什么能长寿,而且是健康的活着,身体没有什么疾病,不像有的人是活的长,没有质量啊,就是长受罪。
总结起来就是按照人体健康的四大基石:
第一是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二是充足的睡眠第三是适量的运动第四是科学均衡的营养。
这四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长期做,形成习惯更难了,秦老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几十年。
冲和平淡的心态,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道家养生!
秦老他不是这么说,而是这么做,是融化在血液里了,完全是自然而然的。
秦老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悠然自得,没有烦恼。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太难了。
秦老冲和恬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臻于化境,已经是一种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学是学不来的,这就是境界,没有境界你非要装就是装逼
当然,秦老其实也有很多的不方便,比如他住二楼,想运动就非常不方便。
去年夏天大文和我说想带秦老出去散散心,想找个酒庄看看,我说昌黎要开四个小时车程,有点远。
沙城比较合适,可一联系,沙城怕秦老年事太高出事。又联系房山的一个,结果最后没有消息了……,
我心中有点不舒服,可是秦老还是一惯的不说话,我想起了以前我们和秦老说起房子的简陋,还有一些人空手就来要秦老的字,以致拿秦老的照片到处忽悠等等不快的事情。
我问索教授秦老怎么不说话,她说:“秦老根本就没听见,这就是秦老长寿的秘诀。“我不禁愧然。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的脑子里经常浮现出《黄帝内经》里的一段话: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一个人的理论寿命是岁。岁!秦老行,你也行!
年8月秦老在秦含章酒业特制的含高良酒上亲笔签名送给周恒刚的弟子席玉先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