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整理,申论常用古典名句,提高逼格的回

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小考啦吐血整理,申论常用的名家经典句子:敬民、修身、为政三大类型。学会运用这些句子,瞬间让你申论回答提高几个档次!赶紧收下吧!

敬民篇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释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释义: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统治者如果乐于做民众喜爱的事情,民众也会与统治者同乐;统治者担忧民众担忧的事情,民众也会为统治者分忧。

4)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汉·刘向《说苑·政理》

释义:善于治国的人对待民众,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伤悲。

5)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

释义: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

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释义:在县衙的屋子里听风雨中竹子来回摆动的声音,仿佛听见了民间百姓在这种天气里忍受疾苦的声音。对我们这些小小县官来说,民众一枝一叶的小事都牵动感情。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乎掌。《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手掌之上(喻非常容易)。

8)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释义:最高尚的意愿,莫过于爱民;最宽厚的行为,莫过于让民众安乐。最卑劣的意愿,莫过于刻薄百姓;最低贱的行为,莫过于戕害百姓。

9)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

释义: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

10)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明·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

释义:治国理政的要害,莫过于使民安定;使民安定的要处,则在于体察他们的疾苦。

11)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释义: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

修身篇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怨恨之情和矛盾了。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如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8)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是。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常是坐立不安、忧愁苦闷的样子。

1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3)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9)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3)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2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25)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2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27)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于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为政篇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刘昼)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宋·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宋·林逋)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

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明·瞿式耜)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

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年多省联考已经陆续公布考试公告,多省联考笔试预计4月22日举行,备考时间有限,快添加小考啦,回复“加群”就可以参加——考啦公考名师微课堂!名师开讲,带你秒杀行测难题,突破高分!今天晚上开始啦!!!

考啦公考王牌大咖名师齐上阵,“狮子王”李勇老师、“皮卡丘”邱安民老师、黑猫警长张Sir,为大家奉上年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三人团购,立享限时优惠!赶紧看过来吧!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申论高分秒杀,行测提分秘籍,还有结构化面试一一攻克!让小考啦带你过关斩将!夺取胜利吧!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这么好的东西赶紧告诉大家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xz/9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