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你肚唔肚饿不如收工一齐食糖水啊

品鉴|你肚唔肚饿?不如收工一齐食糖水

在遍地开满“xx茶”的时代下,广东糖水经过岁月变迁,地位依旧经久不衰。在老一辈人眼里,休憩解渴,当然是要去糖水铺喝上一碗糖水啦。奶茶喝多了容易发胖,而糖水就不一样了,材料健康,营养丰富,实属佳品。

除了挂着牌匾的老字号糖水铺,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糖水摊也很好喝,什么椰汁西米露、凉粉、绿豆沙、红豆沙、粟米羹,麻雀虽小一应俱全。

小的时候家的附近就有一家老字号糖水铺,每天放学爷爷奶奶就会带我去喝上一碗豆腐花,亦或者是芝麻糊,又或者是花生糊(会喝的人还喜欢点芝麻糊混花生糊)。在老一辈看来,什么芋圆、小丸子,都不及豆腐花和芝麻糊老牌。

如今的糖水有了很多新的发展,配料丰富,芋圆、西米、小丸子、桃胶等等,各种混搭给糖水带来了不少惊喜。多数新潮的糖水店,更多的主打杨枝甘露、芒果、榴莲等等搭配的糖水。但在我的心里还是装在那种画着“囍”和红色公鸡的瓷碗里的豆腐花和芝麻糊最能唤起我的童年记忆。

为了一品广东糖水,我们一行人冒着寒风去选了六款我们认为即经典又受欢迎的糖水进行品尝。

#双皮奶

双皮奶相信并不令人陌生,白皙的奶皮,入口嫩滑甜蜜,带着一股浓郁的奶香,像是有十几颗大白兔奶糖和旺仔牛奶糖在嘴里化开。它不如果冻一般爽脆,但又比布丁要凝固,在中间充当着凝剂的蛋白有着不少的功劳。

双皮奶在清朝时起源于顺德,一般用水牛奶做原料。相传,顺德双皮奶出现是当地一位农民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经意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无意中调制出的民间美食“双皮奶”。有机会得去一趟顺德,品尝一次正宗的大良双皮奶。

双皮奶的制作并不简单,需要把握牛奶加热的时间,才能结出完整的奶皮。在牛奶表面凝结出奶皮后,又要将其挑破,倒出牛奶,混入蛋清再重新倒回留着奶皮的碗里。单单是这一步,就有着超高的难度,只有做出完美的奶皮,才能称得上是成功地复刻出双皮奶。

#桃胶牛奶

桃胶吃起来其实没有什么味道,需要搭配其他底料才更好入口。口感上比较滑溜,大块的桃胶吃起来也有种魔芋的感觉。桃胶搭配着牛奶一起饮用一直被传说是美容养颜的佳品。

桃胶应该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一款新的糖水配料。那么什么是桃胶呢,它是桃树的树皮分泌出来的红褐色或黄褐色胶状物质,严格来说,其实桃树流胶是一种病理现象。近年来不少宣传桃胶可以美容、补充胶原蛋白。但严格意义上说,作为植物成分的桃胶是不会拥有作为动物蛋白的胶原蛋白的,更别说胶原蛋白美容本身就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臆想罢了。

但这也不意味着桃胶一点用处也没有,至少它也算是膳食纤维,对于肠道健康还是有点好处的。

尽管桃胶的功效可能只是夸大其词的谣言,但不妨碍广东人将它作为糖水的一种来品尝。但桃胶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人体内缺乏相应的消化酶,吃多了也是会难以消化吸收的,因此也要适量食用。

#凉粉

黑色块状的凉粉品尝起来不仅口感爽滑,如果是正宗凉粉草磨成粉制成的凉粉,入口还有淡淡的一股甘甜味道。在广东,凉粉一般搭配炼奶或者牛奶食用,以此中和凉粉草的苦味。

印象中的凉粉有两种,一种是黑色的,一种是透明的。小的时候不懂,以为黑色的凉粉就是龟苓膏,特别不爱吃,但其实它们尝起来一点也不一样,凉粉几乎是没有味道的,而龟苓膏更像是被做成易入口的凉茶。

凉粉其实在很多地区都存在,不同地区的吃法也不同,但它们代表的有可能并不是同一种东西。像是川渝地区的凉粉,有的是用大米制作,也有的是用豌豆粉做成,往往是伴着辣椒和酱油一同食用。而广东的凉粉一般是用凉粉草熬煮的水,加入淀粉后凝固形成。它有着治疗咽干咽痛、夏日消暑的作用。

相传凉粉是清朝咸丰年间一个叫做“大只威”的人发明的,他在西关开凉茶铺,常常卖一种叫凉粉草的药,后来因为小孩子都不爱喝药,他就将凉粉草和葛粉调煮,冻成糕,拌上糖胶食用,取其名曰“凉粉糕”。

而白凉粉则没有黑色的凉粉那么大的功效,它一般由植物凉粉胶等原料制成,口感嫩滑清爽,卖相晶莹剔透。这跟其他地区的凉粉联系可能更大。

与凉粉相似的让我联想起一款名叫烧仙草的甜品,应该也算是凉粉的一种发展吧。烧仙草中必不可少的仙草冻就是用凉粉草熬煮加入淀粉制成的。烧仙草起源于台湾省和福建省一带,是闽南地区的传统特色饮品。

#绿豆沙

说起绿豆沙,会有很多人会联想到童年时光,酷热的夏天和小伙伴玩耍后,大汗淋漓的回到家,端起一碗消暑解渴的绿豆沙,一种奇妙的感觉化在心上。

喝前将绿豆与糖水搅拌均匀,入口后软糯的绿豆口感绵密,细化浓郁,炎热的夏日来上一杯冰镇的绿豆沙绝对能消去全部的热气,并且其脂肪含量低,不易发胖,绿豆味甘性凉,还有有解毒、祛火的功效。

相比于其他糖水,绿豆糖水的最大特点就是制作简单,虽然表面上全国人们无论南北都一样喜爱,但是在煮法上却是千差万别,比如大多数北方地区专注于基本款什么都不加,有些地方喜欢加入百合莲子,而在广东,在绿豆沙中会加入一种很特别的食材,放入海带、陈皮或臭草。在广东,只有煮到起“沙”的绿豆沙才能算为佳品。

虽然绿豆沙好喝,不过也有禁忌需要我们注意哦,就是不能空腹喝,绿豆性寒,如果空腹喝会对脾胃造成伤害,也不宜天天喝,因为绿豆中大分子蛋白质较多,如果肠胃消化功能较差就会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些绿豆蛋白,过量食用容易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紫薯糖水

煮好紫薯的入口松软,肉质细腻,丝丝的甜味,糯糯的口感,清香的味道,在齿间蔓延,让你爱不释手。紫薯本身富含蛋白质和花青素,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而且喝甜甜的紫薯糖水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因为每克的鲜紫薯仅含0.2克脂肪,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

最近广东的气温开始降低,又湿又冷,晚上手脚冰冷睡不着,早上又不愿离开温暖的被窝,当然要找一个驱寒妙方啦,加入了姜片和红糖的紫薯糖水暖身补肾,喝罢全身暖洋洋,这款糖水现在喝再合适不过了。

#椰奶西米露

晶莹剔透的西米伴着清香的椰奶,入口甜蜜滑溜。西米其实也没有味道,但有着椰奶的作伴,为它的口感增添了不少新鲜。一般西米露要煮到完全透明,没有白色颗粒,这时入口才不会吃到硬硬的东西。

西米原产于马来西亚群岛一带,由西米棕榈树类的树干、树身(茎)加工,通过机械处理,浸泡,沉淀,烘干制成的的可食用西米淀粉,而最为传统的是从西谷椰树(又名莎谷,沙谷)的木髓部提取的淀粉,经过手工加工制成。在太平洋西南地区,西米是主要的食物,用其粗粉做汤、糕饼和布丁;在世界各地,主要的食用方法是制布丁或酱汁增稠剂。

小时候看到妈妈放在厨房的西米,还以为是化肥,没想到居然能被煮成晶莹的西米露。现在的椰奶西米露大多都搭配了许多配料,芒果、芋圆、芋头、木瓜等等都让西米露碰撞出更多惊喜。但其实哪怕只是简单地加入椰奶和炼奶,亦或者是奶茶,西米露也能很好吃。

除此之外,西米还被用来制成西米粽,加上红豆馅,入口软糯又有韧劲,甜甜的,很受欢迎。

由于很多原因,这次我们没能品尝到豆腐花、芝麻糊等等的经典糖水,但以上所品尝到的六种,也是广受欢迎、不断创新的几款“常青”糖水。

在奶茶当道的时代,谁还能有那份简单怀旧的心,在陈旧的老字号糖水店里喝上一碗瓷碗装着的广东糖水呢,又有谁还能随意就买到阿姨骑在三轮车上卖的糖水呢。童年和时光就是这样无情地流逝,如今长大成人的我们坐在店里喝糖水的时候,也不禁会怀念起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坐在塑胶凳上晃荡着双腿喝糖水的日子,也会回忆起一群同学围在校门口的小摊旁边说边笑地喝着糖水的时光。

三分糖的奶茶也会肥,不如一起喝糖水。

资料|陈嘉慧

图片|潘佳茹周晓茵

文稿|陈智慧赵翊雄

责编|陈智慧

美编|潘佳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7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