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863569.html
锤子科技的故事结束了。无论你嘲笑或者叹惋,一切已是过去式。过程就是这样。罗永浩出现在手机屏幕里,开始卖货了。
失败者的道义
没有下一场手机发布会了。
债务是越滚越多的。年底,当罗永浩决定关闭锤子科技时,账面的亏损还只是1.7亿元。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消息扩散开来,很多供应商不再供货了。对于一个由成百上千的元器件组成的手机而言,只要有一个螺丝钉没入库,剩下的就成了废料。雪上加霜的是,部分应收账款也收不回来了。「所以我们财务上班每天的例会就是报又亏了多少,又亏了多少。」罗永浩说。欠债一度达到6亿元。
锤子科技的故事结束了。无论你嘲笑或者叹惋,一切已是过去式。过程就是这样。罗永浩出现在手机屏幕里,开始卖货了。
年4月1日,他抖音卖货首播。在这个全新阵地,挫败比想象来得要快。在韩国打工的经历才讲了几句,他就意识到,在这个晚上,他不可能把包袱抛出来了。他看到站在镜头之外的同事向他猛打手势,然后举起牌子:「加快节奏,快讲商品。」他瞥了一眼旁边的监控,就这一会儿工夫,直播间里的观众数据在急剧跌落。
类似的段子,他精心准备了十个八个,都是全新的从没对外讲过的,打算穿插在介绍商品的间隙。之前接触的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平台合作方,几乎所有人都建议他讲段子,但直观的数字给了他迎头一击。「就是慌嘛,接下来应该怎么弄,原来准备的方向都不对。」他后来对《人物》回忆。剩下的段子一个也没讲。
这只是当晚的其中一个意外。按照事先安排,直播一有意外,同事就会举牌。整场下来,牌子举了几十次。「你紧张的时候你就会啰嗦,所以3分钟能讲完的,要讲3分半。」
直播是为了还债。「我这辈子出现这么大笔债务之前,我可从来没有做任何一件事,包括开公司,把赚钱放到第一位的。」他告诉《人物》。
故事本可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作为创始人与CEO,他可以让锤子科技破产,然后转身离场——这是现代公司制度对个人的合法保护。但他选择重装上阵,扛下所有公司负债。在这一点上,朋友几乎都是反对的。
「正常人如果没有这么强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和号召能力的话,你想干也干不了这种事情。」罗永浩的朋友黄章晋说,「企业有企业的逻辑,你这么做是一个选择,作为网红企业家把一个并不应该成为一种道德标杆的事情,变成一种范式压在了别人身上,这对别人是不公平的。」
罗永浩认为还债并不是什么特别高尚的事。「你欠了别人,从道义上你总是心怀愧疚的。你还完了,你后边做很多事情都会方便。你再去跟别的企业再谈一些投资也好,合作也好,你的诚信是没人怀疑的。」他向《人物》举了马克·吐温和史玉柱的例子,一个是通过写书,另一个是再创业,把之前经营企业倒闭的欠债全还了。
在罗永浩看来,很多决定不止关乎道义,也有现实考虑。几乎每次创业,他都会把新公司的部分权益出让给前面的投资人。「对你做事情有好处,名声也不坏。你们几个忙别的去了,那投资人怎么想?」
如果你去问他,是否担心钱还不上,他会表现得毫不在乎,「我即使去大一点的科技公司打工,一年也能拿个几千万、一个亿,连工资带分红。」他乐于展现他的无畏精神,很少对外示弱。哪怕在他应该对外示弱的时候,他也没有。
尽管如此,这依然是一件疯狂的事情。这可是6个亿啊。
为此,他可以做一些以前不情愿做的事情,包括为游戏产品念广告,为卖剃须刀直播剃胡子,拍一些奇怪的营销视频(在其中一个系列,他扮演了一个脑子一根筋的砍价高手角色),也包括接受采访。他直言并不喜欢《人物》上一篇关于他的稿子,「我初期对细节事实特别有洁癖。你上一次没采访我写的那个(稿子),如果是、年写的,我一定把你收拾到后悔写那篇报道为止。」他半开玩笑地说。
他找律所制定还款计划,将债务优先级进行排序,除了法律规定与可执行性——签了个人担保的要优先还,他还会综合权衡其他因素,比如对方的时间点、对方利润在欠款里的比例。道义原则也同样生效:「对方跟你做生意的时候是特别帮你,还是公事公办。」
第一笔钱还上的时候,没有什么仪式感。对方老板发短信给他感谢,他不敢回,「你本来就欠了人家嘛,这有什么说的呢。」他只感到狼狈。
一个特别的商人
锤科是有人格的,「天生骄傲」,罗永浩曾这样定义。这本质上就是他的样子,自信固执,追求极致,不走寻常路。在企业界,少有人像他一样,有一张形象如此鲜明的脸。作为一个自带网红属性的创业者,他的言行总能引得